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故事>人物故事>高僧大德>

虛雲和尚年譜(38)

[高僧大德]  发表时间: 2015-08-10 18:03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禪宗與淨土
因客問參禪不及念佛。永明壽禪師云。「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如五祖戒禪師後身為蘇子瞻。乃至雁蕩僧為秦氏子檜云云。
答曰。楞嚴經文殊菩薩選圓通。說偈曰。『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又從「多門」中。肯定耳根圓通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指出『自餘諸方便。皆是佛感神。即事捨塵勞。非是常修學。』對念佛三昧乃云。『諸行是無常。念性元生滅。因果今殊感。云何獲圓通。』永明禪師有禪淨四料簡。其文曰。「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忽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無禪無淨土。銅床併鐵柱。萬劫與千生。沒箇人依怙。」近世修淨土人。多數固執四料簡。極少虛心研究圓通偈。而且對四料簡。也多誤解的。不獨辜負文殊菩薩。而且帶累永明禪師。終於對權實法門。不能融會貫通。視禪淨之法。如水火冰炭。虛雲  對此。不能無言。考壽祖生於宋代。是餘杭王氏子。他是中國諸祖中三位最多著述者之一。「佛祖統紀」卷二十六說。「吳越錢氏時。為稅務專知。用官錢買魚蝦放生。事發當棄市。吳越王使人視之。曰。「色變則斬。不變則捨之。」已而色不變。遂貸命。因投四明翠巖禪師出家。衣不繒纊。食無重味。復往參韶國師發明心要。......上智者巖作二鬮。一曰。「一生禪定。」二曰。「誦經萬善莊嚴淨土。」乃冥心精禱。得誦經萬善鬮乃至七度。」他是宗門下法眼禪師的第三代。著的書很多。如「心賦」和「心賦註」是講明心見性的。「萬善同歸」是講法法圓融的。「宗鏡錄」百卷。是弘闡拈花悟旨融匯各宗理趣。攝歸一心的。日本人分佛學為十三宗。中國人分為十宗。「宗鏡錄」以心為宗。以悟為則。所說雖有淺深。皆窮源澈底。微微細細地表出此心。闢邪輔正。使後人不致誤入歧途。平生說許多話。未曾說過宗下不好。他既是從宗門悟入的。何以又弘揚淨土呢。因為大悟的人。法法圓通。參禪是道。念佛是道。乃至如我們勞動掘地也是道。他為挽救末法根劣的人。故弘淨土。他是淨土宗的第六代祖。一生讚揚淨土。寂後人人尊重。在淨慈寺建塔紀念。「佛祖統紀」又說。「有僧來自臨川。曰。我病中入冥得放還。見殿室有僧像。閻羅王自來頂拜。我問此像何人。主吏曰。杭州壽禪師也。聞已於西方上品受生。王敬其人。故於此禮耳。」中國佛教徒。以冬月十七日為彌陀聖誕。所據是何典章呢。阿彌陀經說。阿彌陀佛在西方過十萬億佛土。誰人知他冬月十七日生呢。這原是永明禪師的生日。因為他是阿彌陀佛乘願再來的。所以就以他的生日。作為彌陀誕辰。
四料簡一出。禪淨二宗。頓起鬥爭。淨土宗徒說。「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單修禪宗。生死不了。單修淨土。「萬修萬人去。」又參禪又念佛。「猶如戴角虎」「無禪無淨土」是世間惡人。淨土宗徒。以此批評禪宗。至今鬧不清。屢說參禪之弊。又引證「戒禪師後身為蘇子瞻。青草堂後身為曾魯公。遜長老後身為李侍郎。南庵主後身為陳忠肅。知藏某後身為張文定。嚴首座後身為王龜齡。其次則乘禪師為韓氏子。敬寺僧為岐夫子。又其次善旻為董司戶女。海印為朱防禦女。又甚而雁蕩僧為秦氏子檜。居權要。造諸惡事。此數公者。向使精求淨土。則焉有此。......為常人。為女人。為惡人。則展轉下劣。即為諸名臣。亦非計之得也。甚哉西方之不可不生也。」云云。我認為修行人後身。「展轉下劣。」在人不在法。唐僖宗時。「穎州官妓口作蓮花香。蜀僧曰。此女前為尼。誦法華二十年。」誦法華經而轉世為妓。不可謂法華誤之。猶參禪人後身。「為常人。為女人。為惡人。」亦不可謂參禪誤之。觀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難道觀音應身也是「展轉下劣」麼。阿彌陀佛化身。為永明禪師。永明禪師後身為善繼禪師。善繼禪師後身為無相居士宋濂。善繼在蘇州閶門外半塘壽聖寺。血書華嚴經一部。他的弘法事業。比永明禪師退半了。宋濂為臣。不得善終。則又不如善繼禪師。難道可以說阿彌陀佛也「展轉下劣」麼。禪宗的泰首座。刻香坐脫。九峰不許。而紙衣道者能去能來。曹山亦不許。淨土行人亦常以此批判禪宗的不對。沒有審察到這種批判。原出於九峰和曹山。這正是禪宗善知識的正知正見。應當因此注意禪宗。何反以之低估禪宗呢。我們現在誰能坐脫立亡。我們連泰首座紙衣道者都不如。而敢輕視禪宗麼。我認為宗下有淺深。顯教密教有頓漸邪正。念佛也一樣。禪之深淺。區別起來就多了。外道。凡夫。小乘。中乘。大乘。都各有各的禪。中國禪宗的禪。是上上乘禪。不同以上所舉的禪。但末世行人參禪。確實有走錯路的。無怪永明四料簡中所責。惟我平常留心典章。從未見到四料簡。載在永明何種著作中。但天下流傳已久。不敢說他是偽託的。他所訶責「有禪無淨土。」難道禪淨是二嗎。念佛人心淨佛土淨。即見自性彌陀。這淨土與禪是不二的。但今人卻必限於念佛為淨。參禪為禪。昔日我佛逾城出家。「入檀特山修道。始於阿藍迦藍三年。學不用處定。知非便捨。復至鬱頭藍弗處三年。學非非想定。知非亦捨。又至象頭山同諸外道。日食麻麥。經於六年。......八日明星出時。廓然大悟。成等正覺。乃歎曰。『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其時那裏來的禪和淨呢。以後說法四十九年。都未究竟。至拈花微笑。付法迦葉。亦未說出禪字。禪是最上一乘法。猶如純奶。賣奶的人。日日加了些水。以至全無奶性。學佛法的人。也如純奶滲了水。永明看到便對滲了水的禪說。「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並不是說純奶的禪「蹉路。」永明禪師上智者巖。作禪淨二鬮。冥心精禱得淨鬮。乃至七度。若禪是不好的。他決不作此鬮。若淨是他本心所好的。則他必不至拈至七度乃決。且永明禪師出身禪宗。是法眼宗第三代。那裏會自抑己宗。說禪不好的道理。參禪的方法。要看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其目的只求明心見性。後人參禪違此方法。得些清淨境界。通身輕飄飄的。一下子就開靜。自以為有功夫了。其實滯於陰境。卻不知一念緣起。無生。怎能向百尺竿頭進步。永明因此說。「陰境忽現前。瞥爾隨他去。」倒不如念佛老實可靠。但他也不是說光念佛就能「萬修萬人去。」要有淨土。纔能去見彌陀。若以「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為可靠。這又打錯妄想了。楞嚴經阿難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豈釋迦佛威神不可恃。不能惠我三昧。而彌陀佛威神卻可恃。卻能惠我三昧耶。念佛決定比妄想三毒五欲等事好。如做好夢。醒來精神愉快。做惡夢醒來情思抑塞。所以瞎打妄想。不如一心念佛。如能法法皆通。則是最高尚的修行。「有禪有淨土」如虎本有威。再加二角。更加威猛。為師作佛。理所當然。至於無善根者。不信禪。亦不信淨。糊裏糊塗。則「萬劫與千生沒箇人依怙」了。我平生沒有勸過一個人不要念佛。只不滿別人勸人不要參禪。每念楞嚴所指『邪師說法如恆河沙』而痛心。故把四料簡的意旨。略加辯說。希望一切行人。不要再於四料簡中。偏執不通。對禪淨二法妄分高下。就不辜負永明禪師了。
〔附錄〕善繼禪師血書華嚴經讚  有序
上人善繼。嚴持梵行。欲求無上真如之道。嘗自念言。華嚴大經。實中天調御第一時所說一乘頓教。最為尊勝。欲爇松為煤。入以香藥。搗和成劑。以書此經。而彼松煤者。假物所就。具黑暗相。有染白法。欲煆汞為丹。承以空露。研潤如法。以書此經。而彼汞丹者。炫燿可觀。能盲人目。非助道者。欲椎赤金素銀。廉薄如紙。復粉為泥。以書此經。而彼金若銀者。雖曰重寶。外塵為體。初不自內。以是思惟。身外諸物。若勝若劣。若非勝非劣。若一若多。若非一非多。皆不足以稱此殊利。維我一身。內而心腎肺肝。外而毛髮膚爪。資血以生。資血以長。資血以至壯老暨死。是則諸血。眾生甚愛。如梵摩尼一滴之微。莫肯捨者。我今誓發弘願。於世雄前。以所難捨而作佛事。從十指端。刺出鮮丹。盛於清淨器中。養以溫火。澄去白液。取其真純。蘸以霜毫。志心善寫。滿八十卷。尊閣半塘壽聖教寺。昔者樂法比丘。當無佛時。欲聞佛語。了不能得。乃信婆羅門言。以皮為紙。以骨為筆。以血為墨。願得一偈。況今百千妙頌十萬正文。不止於一。縱捐軀命。以報佛恩。無足為異。於血何吝。惟願法界有情。或見或聞。證入雜華藏海。證入雜華藏海已。即得六根清淨。得六根清淨已。即得自性清淨。得自性清淨已。即得四天下微塵剎土中。一切眾生皆悉清淨。無相居士未出母胎。夢異僧手寫是經。來謂母曰。吾乃永明延壽。宜假一室。以終此卷。母夢覺已。居士即生。今逢勝因。頓憶前事。於是親爇五分妙香。香雲輪囷。結為寶網。遍覆經上。乃復合爪向佛散華作禮。而稱贊曰。雜華淨智海。九會之所說。一音所演唱。十處放光明。信解行證門。總攝無復餘。如是具五周。如是辯六相。如是分十玄。妙義皆充足。以至四法界。二十重華藏。無邊香水海。浮幢剎重重。教條有差別。性相了無礙。圓融與行布。非異亦非同。一可為無量。無量亦為一。重重無有盡。是為功德聚。如來最上乘。龍宮所祕藏。上人出身血。嚴飾書此經。於一滴血中。普含十方界。於一一界中。普現光明臺。於一一臺中。普成獅子座。於一一座中。普見分身佛。如上無數佛。皆具大威德。眉間白毫光。遍滿一切處。共宣大乘法。聞者應解脫。譬如日月王。照三千大千。悉見種種色。法能破暗故。譬如大海洋。一平乃如掌。無丘陵堆阜。法能平等故。譬如陽春至。大地盡發生。諸根各萌芽。法能霑溉故。譬如梵志夢。一夢千劫事。不過剎那間。法能融攝故。譬如子憶母。未見心已至。形神皆兩忘。法能無離故。譬如黃金色。金色不相分。金亡即色空。法能不二故。譬如石性堅。初不從外得。石性自圓滿。法無修證故。能如斯見解。見經不見血。若加精進力。見佛不見經。及至成道已。見性不見佛。我性如虛空。了無能見者。無見中有見。全體即呈露。苟執於所見。亦非我本性。見見二俱泯。此為真見見。真見復何有。性本無物故。一心歸命禮。祇夜以為贊。諸妙樓閣門。彈指一時啟。
無相居士金華宋濂拜贊
民國四十五年丙申師一百一十七歲
春。師興建大殿。天王殿。虛懷樓。雲海樓。鐘鼓樓。及各殿堂房舍。次第落成。師之重建雲居也。其規模採取鼓山。南華。雲棲。各殿宇圖式。因其地而變化之。蓋寺之前為明月湖。形如圓月。廣及百畝。每初日出。金光蕩漾。注射臺殿。舊有石坊。師因湖之北地。建三門。進為天王殿。再進為大雄寶殿。後為法堂。及藏經樓。度過園林。便見龍珠峰。其氣脈固甚正也。此中路殿堂。已完全落成。今繼續建造者。其東為亞部寮。報恩堂。客寮。雲廚。齋堂。曬場。後為延壽堂。祖堂。其西部為如意寮。西歸堂。往生堂。功德堂。上客堂。維那寮。禪堂。監值寮。再後為方丈。關房。大小房舍。已成十之七八。全寺圍以巖石羅漢垣。其莊嚴閎麗。亦足與南華稱伯仲也。東坡有言。雲居為冠世絕境。大士所居。其中湖開明月。瀲灩寺前。三面平田。四山帶礪。巖戀盤曲。宛若蓮瓣矗抱。師自癸巳入山。僅及三載。佛國樓臺。從新湧現。漸復唐宋舊觀。此固師之道德足以感動龍天。而眾緣成就。實有不可思議者。本年春夏間。住眾及二千指。其中有專門建造人才。有農林學者。所以一切工程。一切耕植。收效宏速。
師近來興建祖庭。不印捐冊。不事攀緣。而緣法自至。亦有不可思議者。即如此次重興雲居。十方善信。皆願隨喜。群情踴躍。姑舉一二事言之。師之弟子寬慧。聞將建大殿。在港發起一藥師法會。竟以萬金至。北美僑商婺源詹勵吾居士。向於師未謀一面者。亦以萬金至。上海吳性栽居士。於本年冬自香港北行。入山禮佛。由張公渡登山。以道路崎嶇。發願修路需十萬元。現已著手修理。以布施廣。故收效速也。師向建大小梵剎。不下數十。其來也。以一拄杖入山。厥功告成。亦祇攜一拄杖下山。今師重興雲居。若有神助。此後二三年間。萬善同歸。四事供養。願師其「居之安」乎。
秋九月。重濬明月湖。及疏導青溪。掘出一巨石。字跡漫漶。稍有可認識者。此蓋佛印了禪師。住持本寺時。東坡入山訪印公。曾於溪邊共坐此石。後建橋紀念。名為談心石。佛印橋。今師濬河修橋。將此石置之橋亭。存古蹟也。并繫以詩曰。
坡老崇佛夙願深 尋山問水去來今 青溪橋畔談心石 談到無心石有心
昔日金山留玉帶 鈍機偶滯故緣情 雲來卷出談心石 為築溪橋記姓名
是年冬。四眾二百餘人。計開水田一百八十餘畝。旱地七十餘畝。所收稻穀。四萬五千餘斤。雜糧兩萬六千餘斤。及竹器茶葉銀杏筍干各項。均有收入。此後積極開荒及造林。可住五百眾矣。臘月初七起禪七兩期。曲江南華寺。廣州六榕寺。長汀定光寺。寧化法輪寺。均請師傳戒法。
本文标签:弟子(7)和尚(14)虛雲(1)順德(1) 本文关键字:虛雲,和尚,年譜,鼓山,門下,弟子,順德,岑學,呂寬,賢編,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