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正见正行>菩萨正行>

当如何见佛?

[菩萨正行]  发表时间: 2021-08-01 19:54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今天要和大家谈谈“持戒生天”。今天要看的是〈护戒品 第2〉中的一个故事,还是要说的是:故事说的是过去所曾经发生的事,而不是编造出来的事情。这段〈护戒品〉是被收录在《大藏经》第四册 No.211《法句譬喻经》卷第1之中。


  【昔佛在舍卫国祇桓精舍,为诸天人宣演经法。时罗阅祇国有二新学比丘,欲往见佛。二国中间旷无人民,于时旱热泉水枯竭,二人饥渴热暍呼吸故,泉之中有升余水,而有细虫不可得饮;二人相对曰:“故从远来欲望见佛,不图今日没命于此也。”一人言曰:“且当饮水以济吾命,进前见佛,焉知其余也?”一人答曰:“佛之明戒仁慈为首,残生自活见佛无益,宁守戒而死,不犯戒而生也。”一人即起极意快饮,于是进路;一人不饮遂致殒命,即生第二忉利天上。思维自省,即识宿命:持戒不犯,今来生此,信哉福报其不远矣。即持华香下到佛所,为佛作礼,却住一面。其饮水者,道路疲顿,经日乃达。见佛神德至尊巍巍,稽首礼毕涕泣自陈:“我伴一人,于彼命终,感其不达,愿佛知之!”佛言:“吾已明矣!”佛以手指曰:“今此天人则汝伴也,全戒生天又先至矣。”于是世尊披胸示之:“汝观我形,不奉我戒,虽云见我,我不见汝也;去我万里奉行经戒,此人则为在我目前。”】(《法句譬喻经》卷1)

  经文中所描述的情景,是罗阅祇国有两个新学的比丘,想要去拜见佛,然而要到舍卫国祇桓精舍的路程是很远的,而且又加上当时正值旱热,泉水多已枯竭的季节,两个人眼看着就要因为饥渴的缘故,没有办法继续行程;正当这个时候,看到了还有升余水的泉池,无可奈何地,水中还有细虫活着,所以就没有办法饮用。各位听到这里,也许突然会想起,佛世的时候,出家人不是都会随身带着滤水囊吗?那为什么不拿出来用呢?问题是,在这么干渴的情况下,仅剩下来的升余水,尚且不一定足够他们二人所饮用;再者,即使使用了滤水囊把细虫过滤了,这些细虫又该倒回哪里?对啊!因为升余水已经被他们二人所饮用啊!所以真的很难办。即使少喝一点水,那一些细虫的寿量,一样因此会提前终了。所以此时二人相对而谈,其中一个人就主张:“且当饮水以济吾命,进前见佛。”因为他觉得说,诸佛是难值难遇的;另外一个人则是:“宁守戒而死,不犯戒而生也。”之后,每一个人就随着自己不同的看法而那么去作了。

  故事发展到这里之后,到底谁可以见得到佛呢?话说“且当饮水”那个人,因此能保全性命而继续旅程;另一个人因不饮水而渴死之后,却因为坚持不杀生戒的福德,而生到了欲界天的第二忉利天上。忉利天的相貌,上一集之中已经简略地说明过了。这里说到,那一位因为持戒而殒命,而且又能够自己知道生天因缘的比丘,立刻持着华、香到了佛前,为佛作礼;而因为饮水而能够保全性命的那个人,终于经过数日的疲顿而见到了佛,并且向佛禀白旅程中所发生的事情。世尊当然是早就知道所发生的事情,就对他说:“旁边这个天人就是你当时的同伴,因为全戒而生天,并且又比你先见到我。”最后世尊又说:“汝观我形,不奉我戒,虽云见我,我不见汝也;去我万里奉行经戒,此人则为在我目前。”

  这个故事的表面显示出来的,是因为坚持不杀生戒而生天的事实,然而那只是当世的果报,世尊最后不也说:“汝观我形,不奉我戒,虽云见我,我不见汝也。”这就好像说《金刚经》中不是也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一位因为饮水破戒而能保全性命的比丘,前来见到了佛,只是见到示现出来的应身佛,而不是“真佛”;另外一方面,那位奉行经戒而生天的比丘,世尊在这里说“此人则为在我目前”,表面上的意思是说,持戒的比丘早一步到达佛前,其实另外一个层面的意思则是说,持戒可以作为见到真佛的本因,而生天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分善报。为什么这么说?接下来就进一步向大家作一个说明。(未完待续)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  <第034集 持戒生天>  章正钧老师


本文标签:见佛(2)不杀生(1)持戒(102)真佛(2) 本文关键字:真佛,持戒,不杀生,见佛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