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释疑>摧邪显正>坛经辩讹>

坛经辩讹 第07集 蔡正礼老师主讲(3)

[坛经辩讹]  发表时间: 2015-04-22 18:30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那接下来说,六祖坛经《六祖坛经》里面有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也就是说,六祖他在谈这些法的时候,事实上他有很多的善巧方便,而且有他当时在论述的时候的一些背景。而且古代的时候,文字要印刷它是一个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以前开示的时候,都很简略;可是因为很简略,就没把很多它背后的道理详细把它说出来,可是这样就很容易产生误会了。有邪见的人就会怎样?就误解里面的意思。事实上前面说,“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接着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事实上就是显示说,六祖他对于出世间或是世间,他在说他的见地;可是他的见地从哪里来?就是从这两句话来显示他的见地,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可是不可以把这两句分得太开了,然后把它说,“一旦证得如来藏”刘灿梁说“如来藏本身哪有正跟邪?寻找如来藏的手段过程,偏离的就叫邪,对的就叫正,一旦找到了,哪有正跟邪?,祂本性就是空。”他是这样说。
可是我们说:如来藏祂不管正邪啊。事实上不是说,“一旦找到了,哪有正跟邪”,不是这样子!不管你有没有找到,都一样。事实上,六祖的意思是这样子,你有找到没有找到,都不管,如来藏对于正跟邪,祂都不管。可是祂的不管,不是刘灿梁说的都不管。
他是说:“菩提性宛然”,也就是说,如来藏虽然离见闻觉知,可是祂的离见闻觉知不是完全没有分别喔!祂的分别性就是祂的菩提性,是宛然的,很分明显示的。分明显示什么?解脱跟不解脱喔!它是连贯起来的。我们所说的要实证的内容--如来藏,祂虽然是“邪正尽打却”,祂不管这个,可是祂不管这个不是祂不分别喔!而是祂的菩提之性很清楚的分明,你如果说,你在五阴十八界上面所修的智慧可以解脱,就是要让你解脱。可是如果说在五阴十八界的我们自己,所实证的智慧是错误的,不能解脱,就不能解脱。而且这样子显现出来祂这种菩提之性很清楚分明,他是指这个意思喔!而不是像刘灿梁这样把祂分开,“如来藏不分正邪”然后呢,“如来藏的体性清清净净的”,所以都无关了,都跟修行无关了;只要证得如来藏,什么都无所谓了,变成是这样。跟六组他所要说的原来的意思,完全相反。六祖的意思是说“正见”,它是叫做“出世间”,它能够让人家出离世间,能够解脱嘛!那“邪见”呢,不能解脱,只能在三界里面流转,所以叫“世间”。它为什么会这样子?就是因为有如来藏,祂是“邪正尽打却”,表示显示祂的体性是这样子。可是祂这种体性,不是说祂没有分别喔!祂还是有分别的,他的分别性是什么?就是祂的菩提之性,菩提之性怎样?是很宛然的。就是说,如果你这样造作,该沦堕地狱就沦堕了;如果该到饿鬼道,就到饿鬼道去;该到畜生道去,就到畜生道去;如果该到三善道去,就到三善道;如果是可以获得实证,声闻果的实证,或者大乘菩萨的实证,祂也会聚集因缘,让我们实证的,这样子就是“菩提性宛然”。所以有没有分别善恶啊?有分别善恶嘛。所以这样子才是真正的《六祖坛经》的意思。所以“菩提性宛然”可不是刘灿梁所说的“如来藏的体性,就是如此清清净净的”,不是这个意思。因为宛然的意思,就是清楚明白的显示的意思,而不是在说清清净净的。所以说刘灿梁他常常会从字面上去扭曲它的意思,这个扭曲的就是断章取义,或是断句取义,让《六祖坛经》的意思,有时候六祖他方便说,或是原来它是连贯起来的意涵,全部被扭曲了,所以说这是他的过失呀!
那么我们接下来看,刘灿梁讲课《六祖坛经》〈疑问第三〉的部分。坛经内文:【弟子(韦刺史)问:“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曰:‘朕一生造寺度众、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这个是大家常常听到的一个典故。梁武帝他一生造寺啊,然后设斋,布施给这些僧众,这样有什么功德?刘灿梁怎么说呢?他说:“为什么没有功德?我没搞清楚”他说“造寺、度僧、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设斋全做了,怎么会没有功德?”他帮梁武帝用这样来诠释,来帮他诠释他的意思。可是事实上梁武帝并没有法施,也没有无畏施啊!所以表示刘灿梁,他不大了解梁武帝说:“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到底是什么意思。事实上梁武帝并没有无畏施跟法施,怎么说呢?因为他实际上只有造寺供养僧,还有布施设斋,他没有作法布施啊!法布施是什么意思呢?真正有一个解脱的法,可以布施给人家,然后可以让人家至少解脱,至少能够迈向声闻的初果去。如果没有真的证得初果,至少是初果向,表示那个方向是正确,表示那个人有实证,那才能够说他有法布施啊!或者住于大乘法,他能够把正确的义理把它讲出来,这样子才是法施嘛!梁武帝并没有这样的功德。所以他才会问什么是功德?什么是福德?他不能分清楚。所以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刘灿梁也不了解这个,所以他认为说:“他有法施”,替梁武帝表达出来说“他有作法施,有作无畏施”啦,事实上不是这样子。那无畏施呢?无畏施事实上它涵盖让众生无畏,那就是无畏施。譬如我们通常说,素食可以算是无畏施,或者说让众生能够无畏于世间的种种的威胁,这也是无畏施。所以从这里可以知道他对于所谓的法施跟无畏施,他也是不了解的。
那接着他(刘灿梁)说:“他忘了功德是在法身中,心上修,法身含藏无量无边的种子,因为种子才具有什么性?功能的体性也叫功能的德性,简称功德性。”
因为接着六祖又说:“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他就用这种方式来说。可是六祖的意思,跟刘灿梁的意思又不一样。六祖的意思是说:我们每一个人能够有所谓的五欲的功德受用,或者是我们能够因为造作种种的功德的事业,可是让我们在六道里面业道提升,或者是获得解脱的功德,这都是如来藏的功德性;可是这如来藏的功德性,不是只有如来藏祂本身能够做到的,祂要由五阴十八界的自己去造作,这样搭配起来,他是这个意思喔!
可是刘灿梁他的意思是说:“功德是在法身中,心上修”。所以他的意思就有点误会六祖的意思,因为他说:“他忘了功德是在法身中心上修”啊!表示他认为说:法身含藏无量无边的种子,祂是种子的现行,那个就是变成是法身的功德性;可是这样子是错误的。因为现行的就是在五阴十八界,可是现行的这个部分,不是如来藏的本身,也不是法身的本身喔!所以我们要很注意它中间的细节,就是说,我们说悟是直接对于如来藏的了知,而不是透过五阴十八界来对祂的了知,那样子不是真正的悟,而是第二月。所以我们要区别这两个:一个是对于如来藏的亲证,一个是透过五阴十八界才说:“唉!五阴十八界后面有如来藏”,这样子的话,就不是真正的亲证。所以说这个中间就有所谓的第一月跟第二月的差别。第二月不是真正的证悟,一定要是第一月的亲证,那个才是真正的亲证如来藏。

本文标签:坛经辩讹(21) 本文关键字:坛经辩讹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