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六祖这里讲的说“立顿渐之假名”,这里我们来说《六祖坛经》里面的内文是说什么呢?“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契,悟人顿修;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
那《坛经》的内文在讲什么呢?六祖是说“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也就是说正法教,你要学习正法,学习佛的这个正法,如果说以悟来讲,悟的时候是叫作顿悟;渐的话,是属于要渐修。“理则顿悟,事则渐修”,这《楞严经》里面讲的,就以悟本身来说是这样子。可是他说“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契,悟人顿修”。也就是说,因为根器不同,对不对?根器不同,所以你没办法叫每一个人马上都一样顿悟。欸!你看刘灿梁解释这个,他就不懂六祖的意思,他就是解释出来,他就违背了他的意思了,所以他不解释。应该说六祖的意思是根器不一样,你不能叫大家马上就要顿悟嘛!有的人要修一点基础啊!不足的地方要把它修足起来,虽然说,他是对于怎么开悟不知道,他一直修除。譬如说,修念佛法门,或者修其他的这个种种法门,可是他这些法门具足,他才说:原来要先找本心啊!那他这个基础有了以后,他因为也去修他应该修的布施,也去学戒嘛!后来才有人告诉他说:“唉!开悟才是我们学法应该先要具足的喔!”那开悟,要开哪个心哪?要用什么方法?他才发现到说:“那应该要朝这个方向!”虽然说叫渐契,渐渐契入嘛!就是因为也许他有一些知见,还是有一些因为没有善知识的关系。那“悟人顿修”,悟的人也不叫顿修啦,悟的人是刹那间顿悟本心以后,那开始以后去修道嘛!顿悟以后去修道。“自识本心,自见本性”,自己能够找到自己的自心如来,能够知道自己的自心如来有成佛之性。那“即无差别”,那这样的话,就是说,都是经过不管是迷的人,修了很多东西最后开悟,以及说这个利根的人开悟以后再修,在里面悟了都是一样,没有差别,讲的是这个。不是他(刘灿梁)所说的说:“都是如来藏嘛,本来是这样,哪有顿渐?”如来藏当然没有所谓的顿渐,如来藏更没有所谓的悟可说啊!如来藏自己哪有悟可说?他讲的是指说:修道的人,最后悟的应该是同一个,就没有什么立顿渐可说,是这样子。所以说这种简单的这个内文,他都不能如实讲,更何况有这种比较深的法义。
接下来他继续说,刘灿梁继续说:“所以你慢慢知道,那个东西,不管六识心怎么起心动念,祂绝对无念,在念上绝对无念,相上绝对无相,这个相上绝对无相,我六识心在起,我现在讲课要不要靠六识心去思考?要啊!可六识心的,起六识心的真正的在哪里?是无念嘛!对六识心而言祂有一个无念在那里嘛!”找到狐狸尾巴了,你看!所以他,关节点都会把狐狸尾巴撩出来,狐狸就是狐狸,没有办法!所以我们说,禅宗祖师经常喜欢讲:“你看!他狐狸尾巴撩出来。”就表示说悟错的人,知见错的人,不管怎样都会露出马脚,露出尾巴出来,或是马脚,总之是藏不住的。
你看!他所知道的悟就是那个无念,“无念能够生起这个六识心,六识心的源头就是无念。”一个开悟的人不会这样说啊!开悟的人不会说:“我起六识心的就是那个无念。”因为这个无念,认这个无念为开悟的古时候祖师多得很,但是都是被什么?被拈提啊!说:“现在我能够一念不生无念,然后能够这样安住,我能够一念不生更久,就是什么?大悟!一念不生一点点,就是小悟。”对不对?以前祖师都错解了嘛!所以不能让自己意识心落到一念不生里面去。像我们要大家说:你练习这个忆佛拜佛,让自己的心能够止息下来,止息下来以后要做什么?不是把这个念舍了,要能够去有观的能力,止观嘛!来观察所缘的法,所缘的境界,进而看怎样的往前走?怎样去观察这个内容?表示说这个法的差别是什么?这个是什么法?或者是什么烦恼?我要怎么来对治?真实的法是什么?什么无所得法是什么?这都需要止观。利用止观来做观察。那这个时候念还在不在?还在啊!你没有念以后,如何能作这些观察?所以不能让自己堕于无念之中,让自己意识心落于无念之中,那就变成无记;变成无记以后,变成空;那个空,就是空无,不是那个空性喔!所以很多人误解说:“你只要让自己心无念,就证得空啦!”那是很多这个错解空的人,不知道空的人经常这样教导别人。所以我们才说:“千万不能落入无念里面!”因为如来藏的无念不是你想像的,如来藏的无念不是你想像的!祂只是说对于祂所生的万法,所能够相应的万法,祂不起一念的我与我所,是这个意思,叫无念。
那我们说他的狐狸尾巴是认为:离念灵知那个无念才是真实,这是他真正的本意呀!真正的本意,他心中所认取的其实就是这个。那其他的,你可以知道:他讲如来藏啊,讲空性啊,讲法智啊,讲类智啊,讲明心见性啊,都是想像的,都是想像!盗法所得,拼凑出来的。
接下来他说:“念而无念嘛!相而无相嘛!这些相,相里有个无相在那里呢?找出来!这个时候找到就开悟了,于相无相,于念无念。”所以,在你这个念里面找到那个无念,就开悟了,所以是不是就是那个离念灵知?(对)所以他所讲的开悟,就是离念灵知,因为于念中无念嘛!可是我们不会这样告诉大家,我们不会告诉大家说:于念中无念的那个就是如来藏,我们从来不会用这种知见来教导大家。我们一定说:“你的六识心在见闻觉知的时候,你同时存在另外一个第八识心,祂一向离见闻觉知”,我们就这样说啊!我们不会说,你在见闻觉知中,有一个离见闻觉知的念,我们不会这样告诉你,这个从来不是我们所教导的正知正见。因为这样子一定会偏差掉,一定会把你带向、走向离念灵知的路去,这个绝对不是佛所传下的需要我们传给大家的法。所以你看,他自己想的,自己想说:于念无念。
接下来,这个我们讲过了,这刚刚提前说了。所以我们再进到13页的经文下面,就是中页这里,中间。他说啊!刘灿梁说:“叫众生证一切心智,心是如来藏,一定叫你证这个如来藏;智呢?种智,一切种智。证如来藏后还要对种子的现行的现观去验证,这是大乘讲的布施,别搞错了。所以沿着这个《佛藏经》里面我们这个经典177页里面不是讲吗?‘施为下法’:施就是佛法中的最下法,财施喔!是佛法中的最下法,但却骗众生布施可以升天上,大妄语罪成立。所以不要骗众生去捐钱、捐东西,以为这是可以升天上,大妄语罪成立,是最下法。”
唉呀!自己一直在大妄语,一直在骗众生,对不对?这个部分他说,他的主张就是说:你们的福德因缘都够了,财施、法施、布施,那没什么了不起了,应该要做的事,赶快去叫众生找如来藏啊!他的意思就是这个嘛,说这样子就能够法布施圆满,那个真的是害死人!那么他说,这个施呢,是下法。前面我们再来说一下他的错误:他说“证如来藏后,还要对种子的现行现观去验证”,说这个就是大乘法的布施。这是他搞错了,不是别人搞错了,他真的搞错了!这个部分呢,自己自证自受用;所以,种智的部分,有一些部分是不能说的。就像我们 导师,他自己所实证的现观,是不允许说的;如果把它讲出来,是犯了戒,而且这个戒犯了以后是下地狱的。导师在讲经的时候,在书里面写的,一再地说,一再地告诫;而且,他曾经证到一个现观,他强迫自己要把它忘掉,他怕自己讲出来,他证了那个现观以后,他证得现观是什么?可以转变别人的内相分,这个部分,佛警告他:“你说了,你就下地狱。”他当时很警觉,所以一直注意让自己忘掉,他说他现在真的忘掉了,他说:“很害怕!”因为 导师他是慈悲的不得了,他有东西都一直给你的,他很怕他讲出来,可是这个不能说的。一切种智的现观实证,有一些是不能说的。不是像他所说的:“你呀!对种子起现行现观验证,是大乘的布施啊!”他真的是,唉呀!真的是很恐怖的一个人哪!对 佛所说的完全不知道,佛所告诫的法毗奈耶完全不知道。因为讲出来以后,会毁坏多少因果啊!知道吗?这个不许的。菩萨不许把他的一些现观的证量说出来的,就像说,这个开悟的内容是什么?不许说的。见性的内容是什么?不许说,唯证乃知,你自己证以后,然后经过善知识跟你验证。
那接下来说,见性这个如幻观,唯证乃知,在说这个十行位的阳焰观,证了以后,也没有所谓 导师会跟你勘验,导师会跟你引导也没有,自己唯证乃知。最后可能你是经过一些自受用,自己说,这个是不是什么?导师在法中有写,可是实证的现量不说。最后说如梦观,有说啊!可是有一些实证的现量,也不能说,就是这样子啊!初地的犹如镜像,也不能说。二地的犹如光影,也不能说。但是不能说,不是代表不能实证啊!这些东西是属于种智。但是不是所谓他说的种子的现行、现观去验证,不是这样。而是实证法无我(一分法无我),实证人无我。这个我们刚刚讲了,真如的人无我、法无我,要从很多层面去证,但是实证的内容不可以去明讲。那么他认为说:“密意也可以明讲啊!那你证了就赶快去讲,就是法布施。”你看!这个换我们的讲话,我们台湾话叫夭寿啦!就是等于是:唉呀!害死人啦!你们可能不知道什么叫“夭寿”?就是害死人!这个人真是太恐怖啦!所以我们说,这个过失很严重!所以将来以后,你自己开悟以后,被勘验过以后,都不能把你证悟的内容去跟任何一个人说,连去引导暗示都不许的,知道吗?因为这个部分,你应该要想想看说,我们 导师难道没有你的能力吗?对不对?还要你去做这些动作吗?还有,佛难道没有能力吗?为什么佛世的 佛都不敢做?还有呢,在佛世的时候,佛座下这些等觉菩萨,难道没有能力吗?可是他们都不敢。在佛世的时候,弥勒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诸位大菩萨有哪位敢去跟人家印证说你开悟啦?在佛世的时候,对不对?所以我们要对这个地方,要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学法不是我知道了,我慈悲心啦,别人不会,我赶快告诉他,我这样法布施。”他刘灿梁这个叫滥慈悲,不是真慈悲啦!
那这个部分我们了解以后,待会我们再继续下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