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悟道  菩提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影音>三乘菩提系列讲座>三乘菩提之法华经讲义(二)

76、净心信敬、不堕恶道(三) 正雯老师

视频播放: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播放: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由 正雯老师开示
 

各位观众菩萨大家好:阿弥陀佛!

欢迎继续收看“三乘菩提之法华经讲义”。我们主要以 平实导师的《法华经讲义》的内容来为大家说明。

接下来,我们延续前两集〈提婆达多品〉的内容。这时 佛陀又告诉诸比丘说:“未来世中,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听闻了《妙法莲华经》的〈提婆达多品〉,清净了自己的心,而且是信受恭敬都不怀疑,并且知道是什么道理,所以没有疑惑。”因为如果不知道那个道理就会有疑惑,知道了提婆达多是个善知识,知道他是逆行菩萨的道理,对于他为何被授记的事,心中没有疑惑。那么,由于“净心信敬”加上没有疑惑,就表示说这样的人善根因缘成熟了,至少不会堕入意识思维所思所想之中,最少是证初果的人。世尊说“能够净心信敬而不生疑惑的人”,这不可能是对三乘菩提一无所知的,所以说:“这样的人不堕地狱、饿鬼、畜生,永离三恶道,未来舍报后出生于十方佛前。”也就是说,只要有应身佛出生在人间,他就会遇到。

但是前提要记得:对这一品要“净心信敬不生疑惑”。世尊又说:“信受〈提婆达多品〉的人,如果万一出生在人中或者天界中,‘受胜妙乐’,生活资财与眷属等,都不会是有所缺乏的;如果是生在十方诸佛净土而‘佛前受生’,一定是莲华化生。”这么好的事,为什么不要?当然要“净心信敬不生疑惑”,那么听闻这〈提婆达多品〉就是个大收获,因为你已经懂得逆行菩萨的道理而产生大福德啦!

那么,接下来的经文是:【于时下方多宝世尊所从菩萨,名曰智积,白多宝佛:“当还本土。”释迦牟尼佛告智积曰:“善男子!且待须臾。此有菩萨,名文殊师利;可与相见,论说妙法,可还本土。”尔时文殊师利,坐千叶莲华,大如车轮;俱来菩萨亦坐宝莲华,从于大海娑竭罗龙宫自然踊出,住虚空中;诣灵鹫山,从莲华下,至于佛所,头面敬礼二世尊足。修敬已毕,往智积所,共相慰问,却坐一面。智积菩萨问文殊师利:“仁往龙宫所化众生,其数几何?”文殊师利言:“其数无量,不可称计;非口所宣,非心所测;且待须臾,自当证知。”所言未竟,无数菩萨坐宝莲华,从海踊出,诣灵鹫山住在虚空。此诸菩萨皆是文殊师利之所化度,具菩萨行,皆共论说六波罗蜜;本声闻人,在虚空中说声闻行,今皆修行大乘空义。文殊师利谓智积曰:“于海教化,其事如是。”尔时智积菩萨,以偈赞曰:“大智德勇健,化度无量众;今此诸大会,及我皆已见。演畅实相义,开阐一乘法;广导诸众生,令速成菩提。”】(《妙法莲华经》卷4)

我们语译如下:从下方世界追随而来的 多宝世尊的随从菩萨,名曰智积,他向 多宝如来禀告说:“应当可以回去本土啦。”这时 释迦牟尼佛告诉智积菩萨说:“善男子啊!你再等候一会儿。这里有一位菩萨,名称叫作文殊师利;你可以和他相见,共同论说胜妙的法义,然后可以回去本土。”

这时 文殊师利就坐着千叶莲华,犹如车轮那么大;与 文殊师利一同前来的菩萨们也都坐着宝莲华,一起从大海娑竭罗龙宫里面自然踊出,住在虚空中,然后前往灵鹫山;到了灵鹫山,从莲华上走下来,来到 释迦牟尼佛的所在,五体投地顶礼两位世尊足下。这样子修敬已经完毕之后,再前往智积菩萨的所在,互相慰劳,问讯了一番,就各自坐在一面了。这时智积菩萨便请问 文殊师利说:“仁者前往海龙王宫所化度的众生,数目总共有多少呢?”文殊师利菩萨回答说:“我所化度的海龙王宫中的菩萨众,数目没有办法计算;这不是用口来说明所能够讲清楚的,也不是用意识心去思维所能够测度的;仁者且稍候须臾,然后就会证明我所说的话。”这些话还没有全部说完,就有无数的菩萨都坐着宝莲华,从海中踊出,前往灵鹫山住在虚空中。这一些菩萨们都是 文殊师利所化度的有情,已经具足了菩萨行,所以全部都共同在论说六度波罗蜜多;这一些菩萨们本来都是声闻人,所以在虚空中互相演说声闻的修行法门,如今都是在修行大乘第一义空的真实义。文殊师利就向智积菩萨说:“我在海里教化的有情,事情就是这个样子。”

这时智积菩萨就以偈来赞叹 文殊师利说:“您真是大智慧,有大功德,而且心地非常勇健,才能够化度这么多无量无数众生;如今在这个法华会上的所有菩萨们,以及我智积都已经亲自看见啦。您这样子演说到淋漓尽致的实相正义,开示以及加以细说的唯一佛乘妙法;广泛引导诸众生,让他们可以快速成就佛菩提。”

这就是说,当 世尊去到某一个处所,成就某一件法事之后,什么时候是应该离开,自然有菩萨要来作这件事,所以这时随从 多宝如来从下方世界一起来到法华会上的菩萨,就得担任这个角色,也就是智积菩萨,他就来禀白 多宝如来说:“时候也应当到了,可以回去本土了。”这时诸位有没有想到一件什么事情?他说时候到了,可以回去本土了,那么请问:“这多宝如来究竟是已曾灭度,或者未曾灭度?”如果未曾灭度,为什么前面 释迦世尊又说祂已经灭度很久,大众才为祂起建七宝塔,以全身舍利供奉?那到底是已灭度、还是未灭度呢?很多人都没想到这个问题。

在《央掘魔罗经》,说 释迦如来让 文殊师利菩萨带着刚刚被度的央掘魔罗菩萨前往十方共一百佛世界,去请问诸佛说:“释迦如来为何可以永不灭度?”这是《阿含经》中的记载,结果那十方世界共一百佛都说:“你们回去请问释迦如来就会知道。”所以,到底 释迦如来灭度了没有?如果你说是已灭度了,但祂化身这么多,那灭度以后怎么可能还有化身在十方世界利乐有情呢?所以不该说祂灭度。因为在《央掘魔罗经》里面就说,释迦如来得不坏身、不灭身、金刚身,得无际身,显然不应该有灭度。所以他们两位最后回来娑婆世界,还是得问 释迦牟尼佛,结果是寿量无尽。

在《首楞严三昧经》,说到 释迦牟尼佛的庄严报身可以继续利乐有情七百阿僧祇劫,这个寿命是从往世努力精勤修行佛道所成;可是 释迦如来成佛以后永不入灭度,还要继续利乐无量无数众生,且又已经具足一切种智了,你说那个庄严报身会存在多久?所以就是永远没有进入灭度的时候。接着你再来看看祂的自性法身,法身有自受用身,也有他受用身,法身却是永远不灭的,那到底 释迦如来是有灭度或是没有灭度呢?所以两千五百多年前,那应身看来似乎是灭度了,可是法身如来是没有灭度的,报身也会继续永远存续利乐有情。同样的,多宝如来无量劫前入灭度了,大众为祂起了七宝塔,全身供奉在七宝塔中,只要有应身佛讲《法华经》,祂就去听,那到底是有灭度或没灭度?所以灭度只是一个示现,不能说灭度以后就是灰飞烟灭了。

回到经文来,智积菩萨建议 多宝如来说:“当还本土。”多宝如来特地来娑婆世界与 释迦牟尼佛对话,共同演出这一出大戏;现在智积菩萨说“当还本土”,那到底祂是灭度了没有?所以你说灭度也不对,说祂没灭度也不对;因为如果没有灭度,就是还没有证得涅槃;可是,如果说祂因为先证涅槃所以灭度了,祂却不是住在无余涅槃里面。这就是诸佛的境界,就是无住处涅槃,众生真的很难想象。所以智积菩萨说“当还本土”,这句话其实也显示了其中的道理,因为大众明明听闻 释迦如来说 多宝如来很久以前入灭度了,大众也是因此而为祂起了七宝塔,“全身供奉”于七宝塔中;结果竟然还来到这里,而且还跟 释迦如来对话;然后现在智积菩萨请求 多宝如来说“当还本土”,显然是还在住持佛法,才说“当还本土”。所以单说祂灭度也不行,单说祂没有灭度也不行。这就是诸佛的境界,因为是无住处涅槃——不住涅槃也不住生死中。

这时他请求 多宝如来“当还本土”,释迦如来却说:“善男子啊!你暂时等待一会儿。”须臾就是不必很久,大约就是几十分钟。就告诉他说:“我们娑婆世界有一位菩萨名曰文殊师利,你可以和他相见,论说一些妙法,就可以回去本土了。”他请求 多宝如来回去本土,但是 释迦世尊还不放 多宝佛离开;连 多宝佛都还不让回去,要让祂暂时再留一下。这当然有原因,因为一切应身佛有四种不可思议,这四种不可思议还没有具足显现,当然不能放 多宝如来回去。虽然来者是客,但是 多宝如来也很清楚,必须要等 释迦如来具足显现四种不可思议才可以。前面已经显现了两个法了:佛不可思议,法也不可思议。这两种已经显现了,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是应身佛,应身佛的境界不可思议,所以能够作授记等等。多宝如来也来证明 释迦佛不可思议,祂已经来证明了,证明说《法华经》这个法不可思议;是因为这个《妙法莲华经》,也就是这个第八无垢识函盖了一切法;无垢识这个法既然函盖了一切法,显示十方三世的诸佛境界相,也显示了三界的一切境界相,所以法不可思议也显示了。

但是,娑婆世界菩萨僧的不可思议还没有具足显现,只有一小部分显现出来,就是这些大阿罗汉们回小向大证悟佛菩提之后被 释迦如来授记;但这个部分是很小的部分,也就是说,娑婆世界的僧宝,从凡夫菩萨僧的不可思议,接着来显示三贤位的菩萨僧、入地的菩萨僧——这些回小向大的阿罗汉们,这些菩萨僧多么不可思议,因为他们已经被授记成佛了,真的很难想象。可是胜义菩萨僧,还有许多许多没有显示出来,而且胜义菩萨僧最重要的一位——文殊师利菩萨也还没有现身,这位很重要的首席配角都还没有出现,戏怎么能落幕呢?所以 释迦如来当然会要求他们再稍待一会儿,因为待会儿 文殊师利菩萨来到的时候,不但会显现 文殊师利菩萨这位胜义僧的不可思议,还会显现他所度化的菩萨僧众不可思议,同时也就显现了 释迦牟尼佛的净土不可思议,就是第四种不可思议——娑婆世界佛土的不可思议。释迦如来的四种不可思议还没有具足显示出来,怎么可以让智积菩萨把 多宝如来请回本土呢?当然要先留住祂们。

释迦如来才刚说完,文殊师利菩萨坐着大如车轮的千叶莲华就来了。千叶莲华,是只有 佛陀才能坐的,其他菩萨坐的都不是千叶莲华,只有成佛了才可以坐千叶莲华。所以,你如果看见了哪一位菩萨,定中、梦中坐着千叶莲华来,你一确定是千叶莲华,就知道这是某佛倒驾慈航来了;这菩萨不是一般的菩萨,不是普通的妙觉菩萨。妙觉菩萨还不能坐千叶莲华,得要成佛以后才能坐这个千叶莲华。那么,这个“千叶莲华,大如车轮”,菩萨坐的莲华中间有宝台,然后四周就是有莲华一瓣又一瓣,一瓣就称为一叶,所以等于那个莲瓣总共有一千瓣。如果有智慧的菩萨一看是这种莲华,就知道这大有来头,非同小可,不是等闲的妙觉菩萨,心里面就要有底啦!

这时跟随他前来的菩萨们(因为像这样的大菩萨不会一个人独来独往,一定有追随的随从菩萨),这些随从的菩萨同样也是坐着宝莲华,不是普通的莲华,一般三地、五地、八地菩萨坐的莲华,还不算数、还不够珍贵。这一些随从于 文殊师利菩萨身旁、时常不离的大菩萨,也都坐着宝莲华,从大海的海龙王宫里面自然踊出,住在虚空中,然后就前往灵鹫山。

但如果不是 佛陀加持,他们从海龙王宫踊出来,大众是看不见的;得要来到了灵鹫山,大众才会看见。可是 释迦如来加持的缘故,大众就看见了,那他们从海龙王宫中自然踊出,在虚空中,然后接着来到灵鹫山。到灵鹫山,当然就从莲华下来,先不跟智积菩萨讲话,先礼佛再说。不论去到哪里,到了 佛前面,你可别说:“张三!你也来了。李四!你也来了。”你先别讲话,先礼佛再说,在 佛面前怎能先跟谁打招呼呢?这不如礼法。所以,到了 佛面前先礼佛,不管你有多么熟的朋友、同修在场都一样,要先礼佛。所以,他们就先礼佛,“头面敬礼二世尊足”。当然要先礼佛,因为现场有二位世尊,不是只有一位,还要跟谁打什么招呼呢?所以先礼佛时,当然是要五体投地,那就叫作“礼二世尊足”。为什么最后是由 文殊师利来共同演出呢?因为 文殊师利智慧最高,于所有菩萨之中,一切菩萨智慧无出其右,都不可能超过他,所以最后这一出戏,当然是留给 文殊师利菩萨来演。

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为大家说明到这里。

敬祝大家:福慧增长、学法无碍!

阿弥陀佛!

【浏览量 15次】
栏目分类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