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悟道  菩提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影音>三乘菩提系列讲座>三乘菩提之法华经讲义(二)

59、诸法因缘不杂乱 正国老师

视频播放: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播放: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由 正国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法华经讲义”节目。今天我们要跟诸位菩萨一起来探讨有关“诸法因缘不杂乱”的相关法义,因为诸法都是由如来藏直接或间接出生,所以佛法能够正确地解释诸法之因缘果报;同时诸法之间一定是有关系存在的,所以说“法住法位”;了解这方面的道理,对于掌握佛法架构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对于修学者,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显示了信受万法根源如来藏真实存在,是对于三宝有清净信的基础。

我们先来看在《法华经讲义》第十辑中,对于难信之法“如来藏”有这样的开示:【且不说这么难信的法,单说如来藏、单说禅宗开悟就好,这一百年来有好多人不信,总是说“那叫作无头公案,那叫作自由心证”。可是,如果禅宗那些都是无头公案,为什么会有一代一代的祖师,都是聪明睿智之人,竟然愿意投入无头公案去参究,而且参究出来以后,终生不易,奉行至死;……所以显然不是无头公案。】(《法华经讲义》第十辑,正智出版社,页4-5。)也就是说,信受有真实不坏的万法根源——如来藏心,并不是容易的事,这个如来藏心实际上就是禅宗祖师证悟的标的。有许多不懂参究方法的修学者,或者是因为知见不足、或者是错误、或者尚未具备福德与智慧资粮,造成对于禅宗法门难以入手或相应,因此才会误认为公案是“无头公案”,说是你们自己说的、没有公信力。然而,实际上历代却有许多祖师可以亲证,而且所证的都同样是如来藏心,所以显然不是误会者所说的“无头公案”。因此如来藏确实是难信之法,尤其是六识论者,根本就不可能信受有不生灭之第八识如来藏,所以就与亲证三乘菩提的目标越走越远。因此是否能正确理解与信受如来藏法门,便成为佛道修学是否可以成功的重要关键。

在《入楞伽经》卷4中开示:【我说诸法从因缘生,非无因缘,亦不杂乱,亦无展转无穷之过;何以故?以无能取可取法故。大慧!外道不知自心见故,执著能取可取之法,不知不觉惟自心见内外法故。】这一段开示实际上非常重要,前两句在另一译本中译为“我非无因说及因缘杂乱说”,也就是直接点出 世尊开示的一定是“诸法非无因生”,也就是不能外于根本因如来藏而说缘起;同时因为依据根本因如来藏解说诸法,所以不会因缘杂乱或因缘过失的现象产生。

而上面所开示之“我非无因说”,与圣 龙树菩萨所说之“四不生”中的“不无因生”的道理是一样的。相对的,离开如来藏而说诸法缘起,便会产生种种的过失;譬如误以为大自在天、造物主、冥性或者四大极微等可以出生诸法,这些都没办法正确解释世间或出世间的种种因果现象,而会衍生出许多的错误或矛盾,同时会落入“不平等因、物能生心”等种种过失。同时,如果是依据万法根源如来藏而解说缘起,便不会落入“展转无穷”的过失,因为诸有为法是由其相应之种子,依诸缘而现行;而能储藏种子者,就是不生不灭之第八识种子识。譬如,借由眼根、色尘、意识、意根等缘,种子识便能流注眼识种子而有眼识能现行运作了别色尘,这样便能够很正确地解释眼识为何能够现行,不会有“无因说及因缘杂乱”的问题产生。

所以在《瑜伽师地论》卷38中,圣 弥勒菩萨开示:【谓内明论略二相转:一者显示正因果相,二者显示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也就是要能正确解释因果,需要依据“内明”的智慧;而内明的实证,当然是以法界实相心如来藏为核心,这也是佛道独称“内明”的根本原因。同时上述论文中,亦开示内明能“显示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这与种子识的道理是完全吻合的;有种子识储藏所造、所熏之染净、善恶种子,才能成就因果不虚而依因果律如实展现诸法。

在上述所引《入楞伽经》卷4中的开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法义:“无能取可取法”、“不知不觉惟自心见”。也就是众生所以为真实存在的能取的七转识,与所取的五根、六尘等诸法,实际上都是自心第八识所出生,都是刹那生灭变异,非有真实不坏的体性;如果不晓得这个关键的道理,那就很难正确了解因缘法了。如同上述所说,眼识是由如来藏流注眼识种子而可以现行了别色尘,包括眼识所取、所了别的色尘,也是自心如来藏所现起的内色尘相分,所以说无能取、可取法;也就是说,能取、可取法都是自心所现,而没有真实不坏之体性,也不能外于如来藏而存在。所以说,如果落入无因论的缘起性空,依据这样的错误知见,如何能正确解释诸法缘起的道理、或者正因果相呢?因为把最重要的根本因第八识否定或忽略了,当然会产生错误,乃至落入心外求法而永远无法亲证实相。

一开始我们有提到“法住法位”这个名相,意思是说,一切法皆生住异灭于法界实相之中,一切法“各安其位”。而因为众生的一切法,都是由自心如来藏直接或间接或辗转出生,也就是众生自己之蕴处界,都是来自同一个根源——也就是自心第八识,因此这些法之间就会有关系或有关联存在。譬如,有出生之前后次第、顺逆缘起关系存在,也有和合、不和合等之关系,也可以汇整为十因、四缘、五果等关系;而因为诸法之间有关系,就可以分类,也能显现出诸法之“法住法位”;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修学者才能很快建立诸法之架构及脉络,而有助于迅速及有效地掌握修学之重点。

在《瑜伽师地论》卷52中,圣 弥勒菩萨开示:【复次,云何定异?谓无始时来种种因果决定差别无杂乱性,如来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法尔。】也就是诸法依据各自出生之因缘而有差异性存在,但是皆遵循因果律而能各安其位,不会有杂乱的情况产生。这是因为诸法都是由万法根源如来藏所出生,本来法尔就会这样呈现,诸佛出世只是把种种的道理说出来,而非改变“法住法位”的关系或改变因果律。上述“定异”是属于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之一,百法中特别施设这个“定异”,也是在提醒我们诸法各自不同,各有出生之因缘;但是虽然不同,却有背后的规律性、因果律或轨则存在,所以决定是“无杂乱性”。譬如在《楞严经讲记》第五辑中,平实导师开示:【最终极的实相心当然是持种者,持种者才是执行因果律者,当然也一定是万法的生起者。】而众生皆有如来藏,所以也都无法违背因果律,因此诸法最后还是要汇归至众生的生命根源——自心如来藏。所以从这里也可以知道,为何亲证自心真如就是真见道,为何见道后才能称为“内门修学”。

有关与佛法修行有直接关系的重点纲要与次第,诸位观众可以参考 平实导师制作的〈正觉总持咒〉,里面有诸法的重点与主要分类;同时也可以参考 平实导师所制作的〈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二道并修,以外无别佛法〉,此概要表把佛菩提道与解脱道次第、位阶及相应的各种现观,作了清楚的重点说明,亦包含二种生死、五阴尽之法义,对于修学者来说,是一张极为明确的修行地图。这些都与“法住法位”有关连,而且可以实际应用,相信对于诸位观众的修学会有很大的帮助。

而《妙法莲华经》是圆满演述十方三世的佛教与法教,能把佛法收摄圆满,因此法义当然一定是广大微妙圆满,所以在此经中开示:【此佛灭度无央数劫,处处听法以难遇故。彼佛本愿“我灭度后,在在所往常为听法”。】也就是说,多宝佛虽然已经灭度无央数劫,但只要有佛成佛以后宣讲《法华经》时,不管在什么地方,多宝如来都会依其愿力来听闻《妙法莲华经》,同时也是为此极为胜妙的经典作证明,如此令许多众生更能信受这部微妙广大的经典。由此可知,此经之胜妙及其重要性了。当然这部经的核心也是第八识如来藏,所以如同一开始所说,信受“本住法”是对于三宝有清净信的基础;因为有不生灭之因地如来藏,才有果地究竟清净不生灭之无垢识,因此才有人能够成佛,及众生可以确定诸佛确实是存在的。而因为已经成佛,所以诸佛所开示的法门、成佛之道,就一定是正确而真实能够成就,依之修行决定功不唐捐,如此令众生可以真实信受三乘菩提正法;而因为有三乘菩提正法,修行人依之修行才能亲证,才有证四向四果、菩萨三贤十地之僧宝存在。

同时一切众生都有如来藏、都有成佛之性,因此依据三乘菩提正法修行,众生在福德、智慧圆满时,也必定可以成佛。所以信受众生皆本具不生灭之如来藏心,就能逐渐对于佛法僧三宝有清净信,这对于修行人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引发精进与深发大愿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真实信受有如来藏种子识的修学者,他一定会信受因果,所以能够在修学路上快速地离染得净。佛世尊因为究竟了知因果,所以能非常完整地为众生开演因果道理。譬如在《瑜伽师地论》卷38中,圣 弥勒菩萨开示:【云何内明论显示正因果相?谓有十种因,当知建立无颠倒因,摄一切因。】也就是可以把“一切因”分成十类,如此可以善巧方便地含摄一切因,而且这是正确的建立,所以说是“建立无颠倒因”。

修学者依据这样的开示,便可以逐渐正确地了知因果。这十种因其中有一个称为“牵引因”,另外有一个称为“生起因”,这是相对于“种子未成熟位”与“种子已成熟位”;也就是虽然都是本识中的种子,但是有些是已经被滋润成熟,而有力量能生起相对应的果报,而有些尚待滋润才能成为有润种子。说明上述道理的原因,是因为这个根本识一方面祂是不生不灭,不会产生种子灭失的现象,另一方面祂具有“异熟体性”,因此能够储藏种子一直到因缘具足,才会如实履践因果。在《成唯识论》卷3中,圣 玄奘菩萨开示:【谓要实有、恒、遍、无杂,彼法可立正实趣生。非异熟法,趣生杂乱,住此起余趣生法故。】这里面开示,有一个法祂是“实有、恒、遍、无杂”,说的正是第八识如来藏;因为如来藏真实存在,所以说是“实有”;不生不灭,所以说是“恒”;而只要有众生之处便有第八识,故说“遍”;而第八识永远真实如如、一类相续,永远是无覆无记性,而且能忠实履行因果而不杂乱,所以说“无杂”。大家也可以从这段开示中,了解到有异熟体性的第八识,才是真正能够正确成就因果者,能因众生所熏习、所造诸业,而成就五趣或卵胎湿化四生之异熟果报,所以说“可立正实趣生”。

诸位观众可以检视看看其他宗教或哲学,其建立为能生万法之大自在天、造物主、冥性或者四大极微等,哪一个有主张或说明其能生之法具有异熟体性?也就是异时而熟、异地而熟、异身而熟。其所主张的哪一个能生之法是真正的有“实有、恒、遍、无杂”?很明显的,可以说是完全没有。这是因为不知道、或者没有亲证第八识如来藏的关系,因此其他宗派或哲学是不可能建立正确的染净因果,所以其建立之道理便会产生“趣生杂乱”或“住此起余趣生法”。譬如,人趣有情之意识心,虽然生起善心、造十善业,然而无法立即受天趣报,因为原先之人趣异熟果报尚未报尽的缘故,同时也因为需要到天界才能受天趣可爱果报的缘故。因此,如果主张非异熟法之意识心,是有情的本体而能出生有情的种种果报,那就会产生不吻合现象界的情形,而落入“趣生杂乱”的虚妄想中,也落入颠倒因的无明之中。

从上述所探讨的道理,可以知道只有依据八识论,才能正确解释世间与出世间因果。所以在《成唯识论》卷3中,圣 玄奘菩萨亦开示:【若无能持染净种识,一切因果皆不得成。……故应信有能持种心,依之建立染净因果,彼心即是此第八识。】所以这段开示就非常清楚了,能够建立染净因果的就是第八识如来藏,也就是持种心种子识。从这里也可以确定,既然是能生一切法的第八识种子识,那第八识心体一定是不生不灭;如果主张第八识心体或种子识会灭,那就相当于是主张断灭见,因为如果种子识灭,则等于灭尽一切法,这不就是断灭吗?所以说,修学者一定要信受有情皆有不生灭之常住真心,而这也是在理解《妙法莲华经》所需要的根本知见。

那有可能有人会想,既然圣教中已经说得这么清楚了,为何还有人会信受六识论?这主要是因为一般众生,总会以其现在所知之现象蕴处界法来思维诸法与实相,所以对于不缘六尘境界的非三界法实相心如来藏,而且是不可思议的本住法、无生法,便很难信受会有这样的法存在,所以就会落入因缘所生法的现象界中,而只承认有他们所能观察的六识存在。这真的是很可惜,也是很无奈的事!因此有智慧的修学者,一定要去好好思维圣教中开示有“常住真心、本住法或诸法本母”等法义,一定要设法理解清楚并信受之,这样才能满足十信位而进入住位之中,开始修学六度波罗蜜。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来作几个简单的结论:第一点,《妙法莲华经》广大深妙,能把佛法收摄圆满,所以 多宝如来发愿有佛演说时一定会前来听闻,并为此经作证明。第二点,诸有为生灭法需要根本因如来藏配合诸缘才能出生,不可以离开如来藏而说因缘法。第三点,依八识论才能显示正因果相,同时具有异熟体性的第八识,才能建立染净因果。第四点,修学者可以依据八识论而确认佛法僧及其功德确实存在,因而能够对三宝产生清净信。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祝您身体健康、道业增上!

阿弥陀佛!

【浏览量 49次】
栏目分类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