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悟道  菩提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影音>三乘菩提系列讲座>三乘菩提之法华经讲义(二)

56、诸佛灭度非断灭空 正仁老师

视频播放: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播放: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由 正仁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法华经讲义”。

今天我们要说明的,是接续上一集的内容,解释以下这一段经文的譬喻部分:【是时,诸佛各在宝树下坐狮子座,皆遣侍者问讯释迦牟尼佛,各赍宝华满掬而告之言:“善男子!汝往诣耆阇崛山释迦牟尼佛所,如我辞曰:‘少病、少恼,气力安乐,及菩萨、声闻众悉安隐不?’以此宝华散佛供养,而作是言:‘彼某甲佛,与欲开此宝塔。’”诸佛遣使,亦复如是。】(《妙法莲华经》卷4)

这一段经文说,化身诸佛就派遣了侍者菩萨,以“宝华满掬”去供养本尊 释迦牟尼佛。这是譬喻说,悟后要由意识心等化身佛,借由心所法去朝礼法身如来。回到经文来,菩萨们应当要怎么样子供佛呢?当然得要交代清楚,所以这些化身佛都交代说:“善男子啊!你们去到灵鹫山释迦牟尼佛的所在,就像我告诉你们的这样说:‘某某化身佛问讯本尊释迦牟尼佛,少病、少恼否?气力安乐否?问讯释迦牟尼佛座下的诸菩萨众安隐否?诸声闻众安隐否?’”确实应该要这样问讯,化身佛不会生病,可是应身佛会生病。为什么会生病呢?因为“众生病故我病”,《维摩诘经》里面,维摩诘菩萨就是这样说的。人家问讯说:“维摩诘大菩萨!您为什么病了?”他说:“因为众生生病的缘故,所以我就会生病。”有些人会错误地解释说:“因为维摩诘菩萨怜愍众生的缘故,所以众生有病,菩萨就跟着生病。”这是错误的讲法。

实际上,维摩诘菩萨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他是在说:“因为众生都会生病,而我为了利乐众生来到这里受生,要示现和众生一样,所以我就跟着众生一样也会生病。”这才是真正的义理。“如果这里的众生感应我来的时候,此时这里的众生是不会生病的果报,我来这里感应受生时,我就一样不会生病。如果感应我去度化他们的众生是欲界天的天人,欲界天人不会生病,我维摩诘菩萨就不会生病。感应我去受生的众生若是色界天人,那么我去受生为色界天人,我就不会生病。感应我去受生的是五浊恶世会生病的众生,我来这里受生时,就同样也会生病。”只是这么简单的道理,不必去曲解说:“因为菩萨大慈大悲,所以众生生病,他就跟着示现生病。”众生生病时,妙觉菩萨跟着一起生病,就会使众生的病好起来了吗?都不会啊!众生还是一样会生病,这是因为感应他来的众生是会生病的,所以菩萨来受生时,取得同一类的五阴,所以当然也会生病。

同样的道理,应身如来、本尊如来既然是应化而受生在这里,而这里五浊世间的众生是会生病的,所以本尊 释迦如来当然有时候也会生病。当菩萨们都感冒了,阿罗汉们都感冒了,一天到晚在 如来面前咳来咳去的,这时候 如来难免也会被感染;但祂仍然是如来,不会因为祂生病了就说不是如来。众生若是比较长寿的,大约八、九十岁就会死了,那么应身如来八、九十岁时该不该死呢?也是一样要死啊!所以说,既然是应身如来感应五浊恶世的众生而得到那个五阴,当然就会有病,所以要问讯 释迦世尊“少病”,希望 世尊很少生病。那么也要问讯“少恼”,如果应身如来是受生在色界天,感应色界天的众生而来,那么就没有什么烦恼可说了。可是所感应的是五浊恶世的人类,受生在这里,跟这一些五浊恶世的众生同住;这五浊恶世的众生都有一大堆烦恼,如来每天都要处理这些烦恼,所以 如来表面上看来还是会有烦恼。

既然从表面上看起来会有烦恼,诸佛在五浊恶世统摄众生时,这些烦恼是免不了的。所以化身佛派遣了侍者来问讯本尊 释迦如来时,当然还是要问讯,说:“某某化身佛问讯本尊释迦如来少恼否?”这就是问讯“少病、少恼”。然后在人间住久了,这个色身年纪大了,气力总是会比较衰弱。所以应身佛如果受生在人间,当然色身的年纪大了,气力不够了,表示身体不是很安乐了,那当然也要问讯:“气力安乐否?”可是问讯了应身佛这些事,还得要问讯应身佛座下的菩萨众、声闻众是否安隐;因为化身佛所化度的众生,都不像应身佛所度的五浊恶世菩萨众、声闻众,是有人间色阴的。

这些化身佛一一各派遣侍者来问讯本尊 释迦牟尼佛,最后还要问讯 释迦如来座下的菩萨众安隐否?声闻众安隐否?一一问讯完了,表示这些化身佛和菩萨对 释迦如来座下的声闻众、菩萨众都是很恭敬的。想想看,化身佛如何的尊贵,不能让祂前来礼拜本尊 释迦牟尼佛,因为都是在十方世界各各统领一个佛土,可是竟然还要问讯这些菩萨们安隐否?这显示什么呢?显示应身佛所化度的菩萨众和声闻众全都是很尊贵的。可是尊贵在哪里呢?尊贵在快速成佛;我们在娑婆世界有福报亲值 释迦如来,成佛之道的三大阿僧祇劫都是长劫入短劫,是以这样的过程来成佛的。

无数化身佛的侍者菩萨们这样问讯完了以后,就以满掬的宝华来散于 释迦牟尼佛之前而作供养。所有侍者菩萨都要来供养本尊 释迦牟尼佛,供养完了,然后提出愿望:“彼某甲佛,与欲开此宝塔。”每一尊 释迦牟尼佛的化身佛,来到这里问讯供养应身佛 释迦如来以后,都希望与本尊 释迦牟尼佛共同来打开 多宝如来这个宝塔。一尊化身佛遣使来问讯,并且这样请求之后,诸化身佛一一遣使亦复如是。

化身佛从十方世界都合集来了,当然要打开本尊 释迦牟尼佛自己的宝塔,要看看应身佛自家里面的“多宝如来”,也就是要看看佛地无垢识是什么境界。我们刚成佛时,当然要先看看无垢识的境界。当我们成佛的时候,我们不会单单是从意识自身来观察,我们会把所有的一切心、心所法,一切识阴与心所法全部都合集过来,然后才打开无垢识,看看无垢识里面总共的内容有多少;总得要全部弄清楚了,然后我们才能够具足运用。“彼某甲佛,与欲开此宝塔”,就是譬喻这样的状况。

《法华经》是属于大乘经典,并且是圆教的经典;大乘经典本来就已经难知、难证了,圆教的经典更是难知、难解,何况要能够信受,更是不容易。因为这些境界太深太广而难以想象,根性差而器量小的人当然无法接受;可是等到我们越修层次越高,智慧越深越广时,我们就会发觉 佛陀的智慧功德实在无法想象。在悟前说:“佛陀的智慧与功德大概是如此。”等到悟了以后才说:“以前对佛陀智慧的想象,真是差太远了。”终于有更多的了解。然后又眼见佛性了,后来又有种智了,一步一步直往上修,越发觉得佛地功德根本不可思量。所以《法华经》所说的内容不是神话,而是因为它的内容太深了,一般人无法理解。

《法华经》讲到这里,告诉我们说:本尊 释迦如来的十方分身诸佛全部都合集回来了,这是在 多宝如来的七宝大塔前面显现出来的。这在告诉我们说,多宝如来是真实存在,七宝塔也是真实存在;然而却回过头来,由这个七宝大塔和 多宝如来,来证实诸佛确实有无量分身。这是由古佛与今佛互相来证成:诸佛如来都是有分身的,诸佛如来也不是灭度以后就成为断灭空的。依于“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大愿,祂是一直在这娑婆世界佛土中广度有缘众生,永无穷尽;这个道理在这一段经文中,就很明确地显现出来。

我们今天的内容,就说明到这里。非常谢谢大家!

敬祝各位菩萨:福慧增长、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浏览量 57次】
栏目分类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