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菩萨优婆塞戒经》(16)
〖“五阴亦尔,亦可说言即作即受,异作异受。有人巨富,继嗣中断,身复丧没,财当入官:有人言日:“如是财物,应当属我。’官人语言:‘是财云何异作异属?”是人复言:‘我是亡者第七世孙,次第不断,云何是财不属我耶?’官人即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智者说言:‘五阴亦尔,即作即受,异作异受。””〗
讲记佛说:“五阴也是同样的道理,也可以说是即作即受,也可以说是异作异受。譬如有人非常富有,但是他身边的继承人中断了,他自己也死了,依照法律,他的财产应当收入官方所有。”如果有人很有钱,但他没有直系卑亲属的继承人,可以由直系尊亲属来继承;如果也没有这种亲属来继承,旁系亲属的兄弟姊妹也可以继承,配偶都可以和这些人共同继承。如果连配偶也没有,所有的法定继承人都没有了,就没有继承人了。这富人的所有财产,就会由地政机关通报国有财产局公告,公告定期期满时还没有继承人出面表示继承,就全部收归国有,登记为中华民国所有,管理人就是国有财产局。古时也一样,都没有人继承了,财产就要没入官家所有。可是后来有人出来主张:“这些财富应该归属于我。”官府当然要问他:“这些是别人的财产,为什么今天你要来得这些财产?”他提出证据证明:“因为我是这位亡者的第七世孙子。”古时继承权大概没有规定期限,所以就没有现代的法律名词:时效完成。当第七世孙提出证明,官家查核的结果:这人果然是亡者的第七世孙子(就是民法上的直系卑亲属),当然可以继承财产。因为是一代又一代继承下来而次第不断,继承人就可以说:“为什么你官府可以说这些财产不属于我呢?”官府只好又把财产发还给他。同理,五阴也是一样,年轻时做的善业,二十年后的五阴虽然完全不同了,你可以说: “二十年后还是同一个身体。”虽然因为新陈代谢二十年以后,已经完全更新为另一个身体了,但仍是同一个人。也许你说:“觉知心在二十年后仍是同一个心。”但以前的觉知心与现在的觉知心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前后二十年的觉知心,心性、智慧都显然大不相同。而且二十年前的觉知心,是依当时的五色根为缘而有的觉知心;现在这个身体已经全部转换过两次了,此时的觉知心则是依现在已变更过二次的五色根为缘而有的;所以知识不同了,个性与人格也有些改变了,怎么会是同一个人呢?二十年前的觉知心与色阴造作了善业,现在人家来报恩:“大恩人啊!请你收下台币一千万元。”就因为当初你的几万块钱帮助,使他的事业整个扭转过来,现在赚大钱,有好几亿的身价,一千万对他来讲是个小钱,现在捧了一千万元来报恩,你有权接受。但二十年前的五阴做的事,现在由你这个五阴来接受,显然二十年前后的色阴与觉知心等四阴都大不相同了,所以是异作异受。但又是即作即受,为什么呢?因为前后五阴次第相续不断,二十年前的你辗转变成今天这个你,次第相续而相似不断,所以有智慧的人可以说是即作即受,但也可以说异作异受。没智慧的人就无法这么说了,他怎么说都会被有智慧的人破除,但是有智慧的人同样说异作异受,或同样说自作自受,都可以通。譬如智者说:“法离见闻觉知。”没智慧的人就会错了意:“法离见闻觉知,所以应该打坐入定,把六尘都忘记而不摄受。”就成为白痴。有智者也可以反过来说:“法有见闻觉知,不是木头、不是完全无知。”因为实相心虽然不了知六尘而离见闻觉知,却能了知众生心行,极为伶俐。可是没智慧的人跟着讲就错了。所以智者与愚者说法,同一种法相名义的内涵大不相同,所以有智者说:“五阴即作即受、异作异受。”但是外道也这么讲时,他的意思却有过失,所以会被破斥。
〖“汝意若谓:‘五阴作业,成已便过;是身犹在,业无所依;业若无依,便是无业;舍是身已,云何得报?’是义不然。何以故?一切过业,待体、待时。譬如橘子因橘而生,从酢而甜;人为橘故种殖是子,是子根茎叶花生果,皆悉不酢:时到果熟,酢味则发;如是酢味,非本无今有,亦非无缘,乃是过去本果因缘。身口意业亦复如是,若言是业住何处者?是业住于过去世中,待时、待器,得受果报;如人服药,经于时节,药虽消灭,时到则发,好力好色:身口意业亦复如是,虽复过灭,时到则受。譬如小儿初所学事,虽念念灭,无有住处,然至百年亦不亡失;是过去业亦复如是,虽无住处,时到自受。是故言:非阴作阴受,亦复不得非阴受也。若能了了通达是事,是人则能获无上果。”〗
讲记佛说:“你这外道如果说:‘五阴所做的业,不管是善业或恶业,做完就过去了;可是色身还存在,业过去了却没有所依;业如果没有所依,就是没有业存在;那么舍离了这个色身以后,为什么下辈子还会得到果报呢?’你这外道的说法不对,为什么呢?因为一切已经过去的业,都要等待受报的主体与时节因缘;并不是业造了以后,立刻就出生果报。譬如橘子的种子,它是因橘树而出生,然后才有果实从酸味渐渐转变而甜起来的;人们为了要获得橘子而种下种子,这种子从生根、发芽、长茎、生叶、开花、初结果时都不酸,但是时间到了、果子成熟了,橘子的酸味就发出来了。这橘子酸酸甜甜的酸味,不能说本来没有而现在才有,也不能说没有缘就可以产生酸甜味,而是过去本有橘子果实的种子因缘,加上种种的外缘才有现在这个橘子的酸甜味道。身口意的善恶业也是同样的道理,是由原来的身口意业成为业种以后,再加上许多外缘才能成就业的果报。如果质问说:‘业是住在哪礼呢?’这业住在过去世中,但过去世的业行消失了以后成为种子(成为业报的功能差别)以后,等待时节因缘和受报的身器,就能领受果报了。”
不要把业解释得很玄。有的人说业种时,就在黑板上一点、一点一直点上去,这样形容业种。这里把业种为大家简单的说明,给它一个直接的名称叫做势,就是势力。势力,若以物理学的名称来讲就叫作惯性。惯性:动者恒动,静者恒静。在太空中,动的永远继续动,转圈圈的永远在转圈圈,所以地球一直在转。但地球转速会变慢,因为有空气、有水而产生阻力,所以它渐渐会慢下来的,在理论上是这样。但什么时候才会慢下来?那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后的事。如果地球上没有空气与水而产生阻力,地球自转是永远都不会变慢的,这就是惯性。当业行正在进行时就叫做业,做完了哪里还有业?但是做完之后会成为一种惯性。就好像在太空中丢一个东西出去,这东西离手之后就永远一直不断的动,永远不会停下来,直到它直接或间接的遇上了别的物体为止,原来的动势才会终止或被改变;所做的业已经过去了,可是造业的势力|——一种习惯性——将会恒常不断的存在着。同样的,往世造的身口意善恶业已过去了,可是那个惯性势力会继续存在,这就是业种。
譬如往世好几世常常当刽子手,当惯了以后在今生投胎成为一个女人,可是她看见每一个人时都会不自觉的先衡量对方的脖子。她亲口告诉我,说她看见每一个人时,都会先衡量那个人的脖子好不好砍(大众都笑)。这就是业:惯性的势力。所以业行虽在往世已经过去了,但那个势力还在;所以无量世以来都很喜欢吃众生肉的人,不管去到哪里,他看到众生时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牠可不可以吃?好不好吃?”这就是业的种子——业的功能差别。
业虽然在过去世消灭了,但势力还是存在的,可是必须“待时待器,得受果报”。要等待业种成熟受报的时节因缘到了,还要等待报器——受报的工具——下辈子得到的五阴,由那个五阴去受报,成为异作异受。譬如往世的五阴造了人天善业,应该往生欲界天受报;可是因为你发了愿,愿意在人间继续修学佛法、利乐众生,所以不受天报,过去行五戒十善所应得的欲界天身果报,时节因缘不成熟,所以报器的欲界天身因缘就不具足,往世的天业就不受报。所以业缘纵使成熟了,来世想要受报也得要待时及待器。器就是器具,我们的色身就是修道的器具,所以才叫做道器,同时也是受报的器具。蚂蚁、蚯蚓都不是道器,牠们不能修道,纯粹是受报的器具。同理,业的果报得要待时待器,才能受果报。佛说:“譬如有人为了身体有力气,就吃生酥、熟酥、醍蝴或上妙好药,或者希望色身更加健康而吃补药,要经过时间,譬如三天、五天、十天、半个月,经过一段时节以后,才能变得很有力气、很强壮;那时补药或醍蝴虽然已经消灭而不存在了,但是时间到了,也就是累积到一个程度以后,补药功能就发出来,有了好力与好色;身口意业也是一样的道理,虽然业行做过而灭失了,但是复世受报的时节因缘到了,受报的器具色身也有了,就会承受善恶业的果报。”
最后佛讲了一个譬喻:“就好像小孩子年纪还小,他学走路、说话、吃饭,虽然所学的都是念念生灭,不断的过去、不断的消失,他所学的这些有为无记业并没有住处,但是一直到他年老百岁时,照样还会走路、吃饭、说话,这些无记业的种子并不会消失掉。同理,往世所造的善恶业也是一样,虽然已经消失而没有住处,但时间到了、因缘成熟了,就会自己去接受果报。由于这个道理,所以说:不是五阴作、五阴受,但也不能说离开五阴而有受、有作,所以不能说不是五阴作、五阴受。”
虽然过去世的五阴不是这一世的五阴,称为异作异受,但又同样是五阴所作五阴所受,所以也是即作即受。而且每一有情也有能来到这一世的部分,譬如意根:过去世的意根被意识引导而反过来主宰着意识去做种种善恶业,过去世的意识能分别而使意根完成了那些善恶业;转生来到这一世,意识与色身虽然不同,意根却仍然相同而在受报,所以既非即作即受、也非异作异受,是即作即受、也是异作异受。佛说:“如果能了了通达这个道理,那你未来就能获得无上果。”事实正是如此,所以不管谁对我说即作即受,我都说错;他改口说:“那就是异作异受。”我说:“那也错。”他又说:“再不然,就是即作即受、也是异作异受。”我说:“那也错。”因为他都会有破绽,我都可以破他,只因为他没有通达;但是我若只讲一种即作即受,他也不能破我:我只讲异作异受,他也不能破我;我说即作即受、异作异受,他也无法破我。这就是因为通达的关系,就能把即作即受从这一方向讲,把异作异受从另一方向讲;非即作即受、亦非异作异受,再从另一个方向讲;也可以再从另一方面讲即作即受即是异作异受。如果你能通达,而且是了了的通达,那你就获得无上的菩提果了。
《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五
(杂品之余)第十九之余
〖“善男子!若复有人,于身命财悭吝不施,是名为悭;护惜悭人,不施之心、不生怜愍;留待福田,求觅福田;既得、求过,观财难得,为之受苦;或说无果、无施、无受,护惜妻、子、眷属等心,积财求名,见多生喜,观财是常,是名悭垢。是垢能污诸众生心,以是因缘,于他物中尚不能施,况出自物?智人行施不为报恩,不为求事,不为护惜悭贪之人,不为生天人中受乐,不为善名流布于外,不为畏怖三恶道苦;不为他求,不为胜他,不为失财,不以多有,不为不用,不为家法,不为亲近。智人行施为怜愍故,为欲令他得安乐故,为令他人生施心故,为诸圣人本行道故,为欲破坏诸烦恼故,为入涅槃断于有故。”〗
讲记接下来还有(杂品之余),从布施来说种种法。佛说:如果有人对于自己的色身、生命、财产有悭惜之心,吝啬而不肯布施,这就叫做悭。护惜悭——一直照顾悭心——增长不肯布施的悭心,他就不会产生怜愍心,他总是为自己的利益着想:“我要把财物留着,等待最好的福田出现。”他以这个理由而等待最好的福田出现,若不是最好的福田,他就不肯布施。可是等到有一天终于找到最好的福田了,譬如真正妙法,而且是八地、十地菩萨大菩萨主持的道场,他却又出生了悭心,又在那大菩萨身上寻找过失:“这位八地菩萨怎么冬天还要穿衣服?怎么夏天还会流汗?他为什么也要吃饭?吃了还要去拉!这叫八地菩萨吗?有问题哩!”寻求菩萨的过失了。然后又想:“听说八地的在家菩萨自己应该很有钱,可是他虽然什么都能舍,又能教人家舍财布施,但为什么不把自己所有的财产、妻、子全部捐出来?”人家大菩萨已经捐五亿、十亿元了,他觉得还不够,还说菩萨剩下的两百亿元都要全部捐出来,说是这样才够,才算是大菩萨,就想:“我看这个菩萨好像也不是真的八地菩萨。”求菩萨的过失了。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布施,菩萨优婆塞戒经,菩萨优婆塞戒经,专为,在家,菩萨,宣示
相关阅读
- 上一篇:布施五法影响未来世菩萨道的资粮
- 下一篇:分别布施因果
推荐文章
阅读排行
讲座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