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公案拈提系列》摘录(一)(9)
徐居士又云:《…以上虽还没有断见思惑,但能生安养的同居土,一得往生,就是位不退。若能在一切时念念相续,不散乱、不昏沉,在事上念到一心不乱的,便同断见思惑的罗汉,是中辈三品生,生安养的方便土。》(摘自同书一一0页)
“一得往生,就是位不退”,此语尚有大过,违观经佛语,且置勿论。“若一切时念到一心不乱,便同断见思惑的罗汉”,名为因中说果,须往生至极乐后方可闻“众音声说法”,闻法已,确认觉知心虚妄,意根非真,方断我见我执,方可名为已断见惑思惑,至此方成罗汉故;非于此世界即已成罗汉也,一心不乱者仍末断见惑故,尚未断意识我见故;尚非初果人,云何便言已成断思惑之罗汉?若徐居士所言无误,则本会诸同修中,能于一切时中无相念佛而双运不断者,应皆已成阿罗汉也。然实一心不乱仍是意识,未入见道位,觉知心是“分别我执”之“我”故;仍须参究实相心,藉亲证实相心而现观意识之由实相心出生,由是了知一心不乱之觉知心乃是依他而有,无自在性,故断“意识我常住不坏”之恶见,名为断身见我见,方是断见惑者;而犹有末那识之俱生我执,须待历缘对境断除之,方成断思惑之罗汉也,岂以意识觉知心之一念不生,未断我见我执者可成罗汉?无斯理也!徐居士此说,易致念佛一心不乱者成就大妄语业,非所宜也!
徐居士一生弘法度人,孜孜不倦,令人敬佩,平实亦曾私下赞叹之。于其未悟言悟,及书中误导众生处,亦隐忍不言。今因余之评论元音老人错悟,令其有“唇亡齿寒”之感;亦因余之评论其师王骧陆错悟,令其顿失悟者身份,不能安忍,乃以信函月旦余法。然真金镀金表相虽同,本质迥异;佛说如来藏虽似外道常见之不坏觉知心,而本质大异其趣,犹如天壤之别,一切真悟者皆知,不可混为一谭。
随意评论他人法道,极为容易;据实而论他人法义正邪,悉皆符契三乘经论,不犯妄评之过,则为甚难。忆昔出道弘法之时,于一切古今大小师,皆不敢置一词妄评之,皆赞叹随喜之;然因自在居士故,启余破邪显正之行,然犹不欲评尽天下一切人;诸师之未悟,本平常事,但能谨守本分,不逾越太过、不妄评正法,则余赞叹随喜不遑,焉敢论之?徐居士本无需心生“唇亡齿寒”之感而预先妄评余法也,余未起意欲评伊也。今已至此,事殆必然乎!
有智之人若被评为错悟,当返观自身所悟,请阅三乘诸经而检点之;一一印证无误后,方可据以评论他人也。徐居士不此之图,而先妄评余法,非所宜也。破邪已毕,当显正法,以助学人同证实相心:
有僧来参,仰山禅师便问:“从何处来?”此是禅门例问,而大有深意,人皆认作寒喧,缘未熟故。僧答:“从幽州来。”正是全提一句弥陀;仰山勘云:“我恰好需要个幽州信息;幽州米是什么价钱?”仰山验人,多用偏中正,若非大悟之人,往往著了他道,便随他语脉转去也。这僧不是吴下阿蒙,回仰山云:“我从幽州来时,从幽州市中过,无端蹋折他幽州的桥梁。”仰山闻言,即便休去。
只如僧答:“幽州”,本是寻常答问,云何平实道伊正是全提一句弥陀?宣称大彻大悟之人,闻余此问而茫无所知者,即成大妄语业,非真全提故。
复次,仰山向僧问幽州米价,意在何处?岂真要此幽州信息耶?那僧不答伊米价,却道无端蹋折幽州桥梁,复又絮絮叨叨言从市中过,无异鄙俗琐事;如是言句,言外之意何在?不可总如某师书中所言:“胡说八道一顿便可交差,因为禅没什么好说的。”岂真答非所问、胡说八道便是禅?仰山闻他答非所问,即便休去,未曾赏罚拄杖,且道仰山肯不肯伊?若道肯,云何自顾休去?若道不肯,又却不曾罚棒;且道仰山意在何处?若有人来向余言:仰山非肯非不肯;或言:亦肯亦不肯;俱是瞎眼阿师。
仰山见一僧来参,便竖起拂子;僧见状,便大喝一声;仰山云:“你喝这一下,倒不能说你没有理体;你且说说看:老僧有什么过失?值得你这么一喝?”
往年多有禅狐,来见平实时。亦效祖师作略,问彼悟处时,便为余倒水擎茶等;似即似,若道是,则未是;若教入室口说手呈时,悉堕意识境界,总将离念灵知认作真实心也。这僧亦复如是,误会仰山竖拂之意,便回道:“仰山和尚您不应该将有境界法开示于人。”原来还在三千里外,不曾梦见在,竟敢喝仰山;仰山乃举杖打之。
只如仰山曰:“喝即不无”,且道这一喝中,僧之理体在什么处?若人道得真实,来向余说;便令伊再练看话头功夫,两年后教伊眼见佛性;五年后教伊出世为人师,还有人么?
这僧因缘不具,白受仰山一顿拄杖,辜负仰山深恩,且道:仰山这一顿打,意在何处?若有人会得,可以吃得平实赏棒也。 颂曰:
幽州信息询米价,市中走过蹋折桥;
无端粗鲁仰山休,智人甫闻便分晓。
仰山竖拂僧大喝,理即不无未曾瞄;
将境示人呈已过,罚棒吃了犹浑淆。
只如彼僧大喝,理在什么处?平实说与尔知;
晨起赏雾早应晓,平实此语待君剿。
且道:何处待剿?若有人能剿绝,平实许尔出头。
公案拈提第五辑
‘宗门正道’萧平实 老师 著
第四一七则 即念知味*
古虞象田即念净现禅师 嗣法石雨明芳和尚,宏法明季,遗有语录四卷。
觉初禅者设茶请,师示众曰:“古人道:‘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是这般话,言淡而旨远;时人往往强作道理解法,怎解注得下。要且有口者孰不解饮食?有舌者孰不知味?然吃淡即知淡味、吃咸即知咸味,以至吃酒定不说是茶。且有善吃茶者,才沾唇、便知此是天池、此是龙井、此是松萝,一毫也瞒他不得;哪里不是他知味处?大都不是正味耳!诸仁者!要知正味么?须向未吃茶时识取。若识未吃茶时滋味了,更须知入口时滋味;若知入口时滋味了,又须知吃茶后滋味。直饶恁么了,要知觉初禅者今夜设茶的意,只要诸禅德闭口!”
湛如上人设茶请,师示众曰:“…往往谓念佛参禅不同,谁道参禅念佛不二?当知参禅参此心也,念佛念此心也。盖参禅者贵乎心如墙壁,方可入道;念佛者贵乎一心不乱,始得三昧。若得心如墙壁,自然一心不乱;若得一心不乱,自然心如墙壁,岂有二哉!所以古德道︰‘参禅为了生死,念佛亦为了生死。’要在生死心切,则信心切;信心切,则参念切;参念切,则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则无一法当情;无一法当情,则唯心净土、本性弥陀现前;本性弥陀既现前,见色时则弥陀眼家出现,闻声时则弥陀耳家出现,乃至分别法时则弥陀意家出现。然弥陀既在六根门头出现,则六尘自净:眼见色则色乃净土,耳闻声则声乃净土,乃至意分别水去则法乃净土。六根六尘既如是,则六识亦如是,要且不离秽土而现净土。…”(摘自《慈云杂志》第二九二期三五、三七、三八页)
明代之即念净现禅师亦复如是,以念佛至一心不乱时之灵知心为真心自性弥陀,与徐恒志居士无稍差异。与其师王骧陆及师兄元音老人完全相同,皆堕意识之“离念灵知”心中,正是常见外道,云何有慧能为他人宣说实相念佛法门?云何有力能令人证得实相念佛境界?无是理也!
然而无相念佛之功夫,能令人于悟后进修,次第证得初禅二禅三禅定力;定力得已,欲入定境而入等至则不难也。此非徐居士不会无相念佛者所能知之也。
行者欲免重蹈徐居士妄评正法之覆辙,当速修学无相念佛功夫,得双运已,意识己能长时住于比“离念灵知”更深细之境界,便可提起疑情,寻觅与意识(离念灵知)同时同处之另一本已无念之离见闻觉知心--第八识真相心;证此第八识已,便能现前观见“一切诸佛法界皆是如此无差别相”,名为破参明心;从此念佛即可说言:“一句佛号概括事理”,名为粗知实相念佛;能于一句佛号之中,现见事(能念之觉知心及所念之佛)理(第八识真心)具足故,如是即入大乘别教真见道位,名为贤圣,莫效即念净现禅师与徐居士之错认意识为真心也。歌曰:
一心不乱修念佛,离念灵知称真心;
有念无念常变异,未离常见犹自矜。
见色闻声嗅尝触,六尘见闻常了了,
即念恒志同一心,未曾证法言知津。
只如证法之人,实相念佛一句作么生道?平实说与尔知:
南 无 阿 弥 陀 佛!
公案拈提第五辑
‘宗门正道’平实导师 著
第四一八则 沩山涅槃
沩山灵佑禅师 师问云岩云:“闻汝久在药山,是否?”岩云:“是。”师云:“药山大人相如何?”云岩云:“涅槃后有。”师云:“涅槃后有如何?”云岩云:“水洒不著。”云岩却问师:“百丈大人相如何?”师云:“巍巍堂堂,炜炜煌煌;声前非声,色后非色。蚊子上铁牛,无汝下嘴处。”
郑愚相公一日问仰山慧寂禅师云:“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时如何?”仰山禅师竖起拂子。郑相公曰:“入之一字,不要亦得。”仰山禅师曰:“入之一字,不为相公。”
徐恒志居士云:《涅槃寂静:涅槃译为圆寂,即一切智慧、道德都圆满,一切烦恼、习气都寂灭,带来内心世界永恒的宁静。…这种涅槃寂静的境界已被许多学佛的人所证实。从逻辑推理上来说,我们的思想心念既是有生有灭的,那么必然有一个前念己灭,后念未生的“不生不灭”的空寂灵明境界,这是可以理解的。》(摘自《般若花二三二页》
平实云:徐恒志居士不证不解,乃至不知涅槃,妄以臆想而言涅槃,同于密宗古今诸师之妄言也。前念已灭、后念未生之空档,固然有短暂之空寂灵明境界,然此境界依附于意识觉知心而有,与意识觉知心同起同灭;意识觉知心纷乱妄想时,此空寂灵明之性仍在,非唯前后念之空档时短暂存在,而仍属于意识之部份体性;若至眠熟、闷绝…等位,此一空寂灵明境界即随意识暂断而灭失;需得意识心复起时,此空寂灵明之心性方髓意识而起;如是忽起忽灭之生灭法,焉得名为“涅槃寂静”?违佛旨意也,显见徐居士完全不知涅槃也,涅槃之法遍一切时皆不生不灭故,无始劫以来不曾暂时而断故。
被公认为佛学泰斗之印顺导师亦复如是,以其情解臆想而言涅槃;但已不似徐居士之粗浅邪谬也。
印老云:《…很多人都误会了!以为死了才叫涅槃。不知道真正得涅槃的,绝大多数都是在生存世间时,早就亲切体证到涅槃了。如真能破除我见、体证涅槃的,一切是自由自在、无罣无碍,真是“哀乐不入于胸次”,“无往而不自得”。凡能亲切体验不生不灭的,名为证得涅槃。》(摘自《学佛三要》二二四页)
印老既然如是说,则十八界灭已,仍应有不生不灭之法存在,方名涅槃;否则即成断灭,同于断见外道。然而印顺法师却又别云:《十八界俱灭已,灭相不灭,名之为如,名为不生不灭之涅槃》,则此涅槃应是唯名建立之法,非有涅槃可证,则违前举自语“灭相不灭”唯是意识心依于思维而建立之名言概念故,则涅槃性空唯名,是虚相法,非是无相之实相法,则是戏论也。灭相乃是灭尽十八界后之断灭空之异名故,如是灭相既是断灭空,焉可名之为不生不灭者?宁非饰言巧辩者乎?是故印老不应否定涅槃实际之第八识也。
印顺法师复云:《…二、无余(依)涅槃:无学舍身而入无量无数的法性,不再有物我、自他、身心的拘碍,名为无余。菩萨发愿度生,愿使每一众生都得此究竟解脱,所以说: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无余涅槃,为三乘圣者所共入,菩萨也会(汇)归于此。菩萨安住无住大涅槃,即此无余涅槃的无方大用,能悲愿无尽,不证实际罢了!本经以无余涅槃度脱一切众生,即本于三乘同入一法性,三乘同得一解脱的立场;也就因此“通教三乘”而“但为菩萨”。》(摘自《般若经讲记》页三五、三六)
然而无学舍身入涅槃,其实是“舍弃无量无数法性”,而非“入无量无数法性”,十八界俱灭已,其实无我,何有能入法性者?而言无量无数?故说印老不解涅槃也。
复次,涅槃依心立名;乃是依于第八识之“本来性,自性性、清净性、涅槃性”而立涅槃之名,不得外于此心、言有涅槃也。六根六识俱灭已,六尘随之亦灭,永不复生后世十八界五阴,如是说名无学圣人舍寿而入涅槃;然阿罗汉入涅槃已,非同断灭,尚有“取阴俱识、名色缘识之识”独存,《阿含经》中佛说名为本际、实际、如、真如、如来藏、五种子之识,是故第八识即是涅槃之实际。
不回心阿罗汉未证第八识,是故不证涅槃之实际,舍寿后入无余涅槃时,十八界俱灭,已无我与我所,故亦不能证得无余涅槃,云何可言不回心阿罗汉已证实际?无是理也。已迥心之阿罗汉,如舍利弗、须菩提、大迦叶…等人,闻佛说般若,转入菩萨道,后时证得第八识,名为亲证无余涅槃之实际者,无余涅槃中唯是此识故。由是余说:“唯有菩萨亲证无余涅槃之实际,而不取无余涅槃,恒住三界利乐有情而不疲厌;不回心阿罗汉不证无余涅槃之实际,亦不取无余涅槃,无我人可取无余涅槃故,十八界己俱灭尽故。”(详见拙著结缘书《邪见与佛法》之开示)《金刚经》所云:“如是灭度无量无数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即是此意也。何以故?无有一人得灭度故;度众生入无余涅槃者,实无有任何众生入无余涅槃故;度众生得涅槃者,其实只是祛除众生之分段生死烦恼、不再出生后世十八界五阴,独留第八识离见闻觉知而不复入胎,而此第八识自无量劫来已不生不灭,本是涅槃,何须更入灭度之涅槃?故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金刚经》之真义如此,印老误解,所说颠倒,非是证法之人也。
本文标签:公案拈提(4)
本文关键字:公案拈提系列,摘录,目录,夹山,落水,忻州,打地,003,宝
相关阅读
- 上一篇:00、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书籍介绍
- 下一篇:01、《公案拈提系列》摘录(二)
推荐文章
阅读排行
最新收录
讲座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