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读书>局版书摘录>

01、《公案拈提系列》摘录(二)(2)

[局版书摘录]  发表时间: 2015-04-16 09:23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平实爱之深故责之切,伏乞诸方大师居士等,体谅下情,速改其言、速易门风,则佛教幸甚!诸多学人幸甚!至于印顺师徒已经不可救药,一味维护名闻及诸眷属恭敬,极力为其承袭于密宗之应成派中观等邪说而作辩护,执之不舍,愚迷不改;皆因不信阿含诸经所说之有地狱果报,不信阿含诸经所说之有如来藏摄持业种来往三世、连贯不绝,是故彼诸徒众极力寻觅吾法之过,至今六年而不可得,却仍不肯改易其所弘传之密宗应成派中观邪说,仍极力维护印顺所弘密宗黄教断灭见邪说,迄无改善之迹象,名为愚痴,不可救药;余今已不冀望彼等诸人之改易邪见也。
佛教五大隐忧之消除,首要之务在于宗门密意之延续不绝而不外泄,及破斥佛门中一切大师居士之常见外道邪见,令诸未悟谓悟而不肯改变误导众生恶行之大法师与大居士,显现其狐尾,令诸学人不复再受其惑,斯为正办;故余每年作此公案拈提,藉摧邪说而显正理,直至彼诸错悟大师停止未悟谓悟愚行、停止误导众生恶行而后止。然因近年之私下诽谤余法者,以大法师为主要,大居士等已少闻之;而继续出书故作误导众生之恶行者,居士已明显减少,故今年之公案拈提负面举证,偏以大法师为主,居士部份略而不举,合并叙明。兹以《宗门正义》一书出版在即,故造此文,宣余胸臆,以之为序。
菩萨戒子 平实居士 敬序
公元二○○二年仲暑于喧嚣居
 
公案拈提第六辑
‘宗门正义’平实导师 著
第四二五则 仰山会经
袁州仰山 慧寂禅师 师住观音时,出牓云:“看经次,不得问事。”后有僧来问讯,见师看经,傍立而待。师卷却经问:“会么?”僧曰:“某甲不看经,争得会?”师曰:“汝已后会去在。”(其僧次到岩头,岩头问:“什么处来?”僧云:“江西观音来,”岩头云:“和尚有何言句?”其僧举前语,岩头云:“遮个老师!我将谓被故纸埋却,元来犹在。”)
圣严法师云:《赵州从谂禅师问弟子:“一日看多少经?”弟子答:“七、八卷或十卷。”赵州说:“你不会看经。”弟子问:“师父一日看多少经?”赵州答:“老僧一日只看一字。”……做任何事若能持以专心一意的态度,无事不办、无事不成。修行时心无二用、心无分别、心无执著,即是在同一个心境下用功,如此一定可以开悟。》(东初出版社《公案一百》页107~108)
平实云:然而圣严师父说得此语已,应当审视自身:既敢言悟事,究竟悟得个什么?觅著自身本有之如来藏否?般若慧已生否?若未曾觅著,大胆言悟事,有无误导众生否?有无变相示悟之方便大妄语罪否?如是诸事,皆属切身问题,十数年后,舍报必须面对此诸因果故,一切有智之人必定先意顾虑故。今见圣严师父似未顾虑及之,平实好言善意提示,师父千万莫作马耳东风想。
何故平实作此语乎?谓念今生师徒情谊一场,复念九百年前于克勤大师门下同窗一世,不能无言也!实宜早日弃却疑心,速取先师语录精研,下心真参实究好!若不能弃却昔年对克勤先师之疑,今复持疑,假饶真能如师说:“持以专心一意的态度,……修行时心无二用、心无分别、心无执著,即是在同一个心境下用功”,亦复百劫不悟也,绝非如师所说之“如此一定可以开悟”,所以者何?现见师父至今未曾证悟故,尚未悟得如来藏故,所说之心仍堕常见外道所堕意识心故,何得言为“一定可以开悟”耶?如是之言岂非变相示悟耶?岂非误导众生之言耶?
当知参禅用功时,非但不应心无分别,反应起心分别:于一切人事时地中,起心分别六根六识万法虚妄,起心分别:“十八界法运行时、究有何法同时同处而可谓为如来藏者?”岂可坐却分别心而不用之?岂可坐在黑山鬼窟中作鬼家活计?圣严师父如是一念不生之境,澄澄湛湛,正是祖师所斥之冷水泡石头也,泡至劫尽,依旧是个顽石,终究不能觅得真心如来藏,终将无缘发起般若慧也。圣严师父之禅法知见如此,可知绝非已证如来藏之人,可知绝非真正证悟之人也。
圣严师父又云:《“老僧一日只看一字”可能有两层意思。第一,专心一意;第二,没有什么好看,一无所有。佛经虽然是以文字语言表达理念或方法,可是真正开了悟的人并不需要从字面去理解经文;经文背后所表达的那个最高的、最后的、最究竟的悟境才是重点。所以,不会看经的看文字,会看经的看文字背后的悟境。》(东初出版社《公案一百》页108)
平实云:圣严师父又错了也!当知老赵州一日只看一字之语,且非意指看经文之一字,如同有人问佛法大意时,老赵州却答“镇州萝卜重三斤”,其意雷同,毫无差池也。只是师父解不得,只得向老赵州言句中会去也,与诸错悟大师居士同堕赵州语脉去也,与禅悟有何交涉?
老赵州善有偷营劫寨之机,普天下阿师,个个尽被伊赵州算计去了也。老赵州此语,正如云门之绿瓦、露柱、干屎橛、花药栏,一般无二;亦如“曹源一滴水”一般,正是啐啄同时之机,须是禅门老参,或是上上根器,方能一闻而得大总持,一般根器卒难证会,便似圣严师父之堕意识情解之中也,何能构得赵州语意?
然圣严师父所说者,亦有可取之处:“经文背后所表达的那个最高的、最后的、最究竟的悟境才是重点”,既如是,圣严师父当细心探究经文背后所表达之悟境,莫仍如往常一般之堕于经文字面而依文解义,当悉心探究经文背后所指之义--实相心如来藏何在?为助师故,便举仰山看经公案,且与圣严大师扯点儿葛藤:
仰山慧寂禅师往住观音时,贴出牓示云:“我若正在看经之时,不得前来谘问寺院诸事。”后时有一僧前来问讯,看见仰山禅师正在看经,乃傍立而待。稍后,仰山禅师将经典掩起,问彼僧云:“会么?”彼僧答曰:“弟子并未看到师父所看的经,如何能知经中说什么?”仰山禅师答曰:“汝已后自然就会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只如这僧来见仰山,欲问佛法,尚未开得口,仰山亦未有何开示,复未将经文示彼,云何便问彼僧会不会?究竟要这僧会个什么?又如何会去?仰山作这语话,竟有什么意?可中还有大师会得者么?何妨与吾作家相见?莫与我絮絮叨叨!
若有大师来道不会,平实却不问伊会不会?只教经橱取般若经来,取来却教翻开第一一一页,问伊会不会?若是不会,再教取维摩经来,教伊翻开二二二页,问伊会不会?若还不会,再教取杂阿含来,此回不教翻经寻页,但只一棒打去,不问会不会。
其僧于仰山座下未能会得,便到岩头全豁禅师处参访,岩头问伊:“从什么处来?”这僧答云:“从江西观音仰山禅师处来。”岩头问云:“仰山和尚有何开示言句?”其僧便举示前来与仰山所对语句,岩头闻已,便云:“这个老师!我还以为他早被故旧经纸埋却,原来还在。”
自古至今,每有狂禅宗徒,不知悟得真心如来藏、眼见佛性后,只是大乘无生忍,只是初入大乘别教之门,此后所须修学之三贤位大乘般若别相智,以及诸地所须修证之无生法忍--一切种智,皆须亲依经中佛语而修而证;若不能自行通达经中佛语者,则须亲从大善知识闻熏修证;岂如彼诸狂禅宗徒之将六祖方便说认作究竟说?便执一悟之后即已成佛。更来反对真善知识所说悟后起修之语为妄。
当知 释迦世尊于无量劫前,当时名为大精进菩萨,早已证悟而入初地,犹未成佛;复经二大阿僧只劫之进修已,方得于后来成佛。又如经中所载大慧菩萨等人悉已证悟,乃至有诸菩萨已得诸地之无生法忍者,岂是未悟之人?又如律部《菩萨璎珞本业经》中佛说:大乘别教第七住菩萨,般若正观现在前。即是明心证悟而得第七住贤位不退,然犹未入圣位者,何况成佛?又如诸经所说地藏王菩萨实是证悟之人,非是未悟者;亦如龙树菩萨亦是证悟之人,而皆尚未成佛,如是经证与事实极明,岂以初悟明心之人所能成佛?
然印顺之随学者净耀法师竟于电视台上狂言:明心开悟必定即是成佛,唯有成佛才是开悟明心之人。以此妄评余所说之明心境界,将之等同于佛,乃是对众暗示:平实等人为大妄语者。今观诸经所说及龙树菩萨等祖师所证,无异余法;而违净耀法师所言,今请净耀法师就此质疑,答于佛子大众:大迦叶尊者究竟已悟未悟?地藏王菩萨、大精进菩萨、大慧菩萨、龙树菩萨、达摩乃至六祖…等人究竟已悟未悟?若已悟,云何未成佛?若未悟,云何却已亲证实相心,所说实相心完全同佛所说?而犹未成佛?
印顺诸徒众每谓印顺是有般若证量者,印顺既具般若证量,当是悟者,当已成佛,试问:印顺已悟未悟?若已悟者,是已成佛?是未成佛?有请净耀法师,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如是公开答余所问。若印顺未悟般若者,则应请其收回《妙云集…》等著作,所说不符佛法故,是未悟之人所说故,是无般若证量者所说故;若是已悟般若,则应印顺已成佛,究竟印顺是已成佛?是未成佛?若未成佛,则是未开悟者,则尔等法师居士应收回往昔所说印顺有般若证量之言,所说是大妄语故,尔净耀等人倡言开悟即是成佛故。若犹坚持印顺确实已悟般若者,则当公开答复:印顺究竟已成佛?未成佛?有劳净耀法师等人公开答余!天下人要知!
又现观今时:彼诸主张一悟即至佛地之大师与居士等人,未见一人已悟般若禅,犹未能知自心如来藏何在,而竟狂言不必悟后起修,狂言“一悟即至佛地”之理上方便说,认作正说,真乃狂禅宗徒也。
往昔禅宗祖师于初悟时,往往不知此理,常有夸大之辞;逮至悟之久矣,起心探究自身云何尚未具足佛地功德时,方知六祖之言乃是理上之方便说,非是悟后事修上之究竟说也。于是勤入诸经佛语中,深心细探进修诸地无生法忍之法,于是迈向增上慧学一切种智之修证,努力观修唯识诸经所言无生法忍之学;是故破参已久之老禅师,必深入诸经,不复往昔初悟时狂禅之风也。
仰山亦复如是,初出道时极狂;后来知错,住持观音时,喜看诸经,规定看经时不许弟子前来问事扰乱。然彼僧来参访,傍立已久;仰山乃于看经告一段落时,使诸机锋,欲令彼僧悟入;只是彼僧机缘不具,平白错过。彼僧后来行脚到岩头全豁禅师处,被询及此事,岩头乃有如是一番言语,流传至今。
只如岩头说仰山之语,是嫌仰山?是赞仰山?圣严师父若见问,平实但回语云:“会看经的人,不看经文背后的悟境。”与师所言相反。 且道:平实此语有为人处?无为人处?是合佛法般若?是悖佛法般若? 师父若有因缘,向后自会去在。 颂曰:
悟境从来非干禅,会经端在嘴皮儿恁!
亲遭一口方知贼,转身回观,始知从来不离朕。
 
公案拈提第六辑
‘宗门正义’平实导师 著
第四三一则 香严上树
邓州香严 智闲禅师 师一日谓众曰:“如人在千尺悬崖,口衔树枝,脚无所踏,手无所攀;忽有人问:‘如何是西来意?’若开口答,即丧身失命;若不答,又违他所问;当恁么时,作么生?”时有虎头招上座出曰:“上树时即不问,未上树时如何?”师笑而已。
圣严法师云:《在我二十八岁那年,…到了台湾南部一座寺院,夜晚与一位老和尚同宿一张大通铺的木板床,……老和尚不睡觉,坐在床上打坐,我也不睡了。……此时正好是个难得的机会,所以犹如泉涌的问题,说出来请老和尚开示。他听我一个接一个的提出问题,看来很关注,没有不耐烦,当我问完一个问题时,他便问:“还有吗?”我就继续问下一个问题。我抱有很高的期望,认为他会在我问完若干问题之时,一次全部答我,所以就一股劲地问下去。突然间,老和尚用力一拍床板,发出一声巨响,同时喝道:“放下著!睡觉去!”顿时使我极度的震撼,在一瞬间,我便觉得云消雾开,遍体清凉,透顶轻松,好像问什么问题,都是多余的了。》(法鼓杂志2001.8.1.法鼓副刊--我的修行与传承(二))
平实云:圣严师父遭野狐笼罩了也!当知彼老和尚者,绝非证悟之人。所以者何?若人放下一切、都不思量,安份睡觉去,便可是证悟者,则婴儿最是悟得深也;一旦吃饱喝足,尿布不湿,便满足地眠熟,全无牵挂,应是悟境最深者,然实非是。
彼老和尚者名谁?师父亦应交待之,莫令他人生捏造之想。复次,纵有彼老和尚,而非师父所造虚拟人物,仍有大过;谓彼老和尚未断我见故。所以者何?谓若不于“觉知心我”现前观察其虚妄、观察其依他而起,则不断我见,尚不可谓已证声闻菩提之见道,则不可谓已得声闻初果也。
今者老和尚只教师父放下种种问题,不令现观“觉知心我”之虚妄,不令师父尽夜观行以断除我见,显见老和尚并非断我见者,故不能知此声闻菩提见道之法;老和尚既未断我见,则师父欲断我见者实难,何能亲证声闻初果耶?今幸平实于此说了,师父但只返美闲居,诸事不管,细观“觉知心我”之虚妄,细观“觉知心我”之依他起性已,即可断我见,即成声闻初果。观已,大可庆幸之;庆幸已,莫感平实教授之恩,平实只是尽本份尔。
如是断我见已,必定不再肯认老和尚所说“放下”之见,何以故?此谓放下万法已,仍堕“觉知心我见”中故,未现观“觉知心我”虚妄故,未亲证声闻初果证量故。纵饶亲得声闻初果证量,现观“觉知心我”虚妄,仍犹未能稍解般若禅也,仍将对中国禅宗祖师所悟内涵生诸臆想而“迷于悟境”也,仍是“非常可怜”之人也。所以者何?谓如是声闻初果圣者,仍然茫于般若禅所悟之般若智慧故。
师父返美,依平实语,如实现观“觉知心虚妄”,亲证声闻初果后,若欲修证禅宗祖师所悟之般若者,若欲发起般若慧者,当依教外别传之法,闭关立限三年参禅,然后方有证悟之望也。然欲入关之前,务必记得平实开示之语,务必检齐平实著作,携入关中;关期务必每晨研读平实著作,而后过午参之;不可依原有邪谬知见而参,必须依平实所赠诸书正见而参,庶有破参之日。若不依余语,仍依原有邪见而参者,管保三十年后,依旧未会在!莫将平实之语,将为儿戏,辜负满头白发!
然今未悟之前,当先收拾如是未悟示悟之方便语,当先放舍一切世务,声明自身确未证悟,免除大妄语罪;再令一切弟子将先前错误知见弃舍,免除自己误导众生之大恶业;而后必须公开忏悔,消除往昔诽谤真善知识诸言语之重罪,方可入关参禅也。若不如是,终将为诸重罪所障,绝于证悟般若之缘。所以者何?谓诽谤真善知识所说般若者,其罪极重故,非世人所能想象故。
如人宣说般若经一四句偈,其福无量;当知为谤人故而谤其人所弘般若正法者,其罪亦无量故,罪福必等故。若复谤证悟之人,即成谤大乘胜义僧故,更增诽谤胜义僧宝之重罪故,非唯谤法是诽谤三宝也。
本文标签:公案拈提(4) 本文关键字:公案拈提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