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读书>局版书摘录>

09、《阿含正义》摘录(7)

[局版书摘录]  发表时间: 2015-04-16 09:20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在这一段经文中, 佛的意思是说:意识如同眼识等五识一样,都是随其所依缘六根的不同而名为眼识乃至意识(p323),这是说,依眼根、色尘而有的了别色尘心,就依眼根而名为眼识;……乃至缘于意根而能了别法尘的了别心,随其所缘的意根而得名为意识。眼识乃至意识,都是识阴所摄;眼识乃至身识,学佛人大约都能知道是虚妄心;然而意识心有许多种变相境界,往往使学佛人错认而误会为不生灭的常住心。但意识觉知心,不论是有念之灵知心,或无念、离念时之灵知心,都是藉缘而生的;也就是说,必须假藉意根、法尘、业力、无明为缘,方能由如来藏所含藏之意识种子为因,始能出生意识觉知心;有了意识觉知心的出生,才能有意识心的种种变相:有念灵知、离念灵知、有欲贪的灵知(譬如藏密外道的“法王”们最贪爱的淫欲乐受时的离念灵知心)、无欲贪的灵知(譬如离欲界贪爱的初禅中离念灵知)、离五尘贪的灵知(二禅以上等至位中离五尘的离念灵知)……等等意识变相,其实都仍是意识觉知心,仍然是有因、有缘才能出生的意识心,是故佛说:“意、法为缘,生意识”。修学佛法的人,最怕的就是不如实知意识心的种种变相,错将意识心的变相境界中的意识心,误认为已经不是意识心了,误认已是真如心了,于是公然宣称已证真如、已见佛性了,因此就成为未证言证、未悟谓悟的大妄语人。
佛陀想要使弟子们赶快断除我见而证初果,所以处处宣说意识的缘生性、虚妄性,几乎是到了唠叨的地步了!可见是老婆心切的期望大家至少能证初果。意识藉缘出生的经文出处如下:【缘意及法,生意识。】(《杂阿含经》卷三)
又如下列经文所说:【意、法缘,生意识。…有二因缘生识,何等为二?谓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杂阿含经》卷三)
【“有意有法,有意识不?”答曰有。】【复问:“为缘意及法,生意识不?”答曰:“如是。”】【复问:“若因、若缘生意识,彼因、彼缘无常变易时,意识住耶?”答曰:“不也!尊者阿难。”】(《杂阿含经》卷九)
【“意、法因缘,生意识。”“意、法缘,生意识。”】(《杂阿含经》卷:11)
【“缘意、法,生意识。”“意、法缘,生意识。”】(《杂阿含经》卷13)
【“缘意及法,生意识。”】(《中阿含经》卷28林品 诸法本经第七)
【“意、法,生识。”“缘意、法,生识。”】(《中阿含经》卷54大品 (口+茶)帝经第十)
【“意缘于法,而生意识。”】(《正法念处经》卷三生死品第二)
【“因意、因法而生意识。”】(《正法念处经》卷62观天品之41、夜摩天之27)
于声闻罗汉所造之论中亦皆如是说,唯举其一,不一一尽举:【乃至意、法为缘,能生意识。】(《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30众不差教授比丘尼学处第21)(p325)
以上纯以小乘经典及论典而举述之,其余小乘阿罗汉所造之论,譬如《俱舍论》,亦如《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十一缘起品第二十一之一、卷十二缘起品第二十一之余、《阿毗达磨识身足论》卷一目乾连蕴第一中第三嗢柁南颂、卷十一杂蕴第五之一嗢柁南颂、《阿毗达磨界身足论》卷上本事品第一、《阿毗达磨品类足论》卷第二辩七事品第四之一、《杂阿毗昙心论》卷第一界品第一、《阿毗昙毗婆沙论》卷,杂犍度智品第五、《阿毗昙毗婆沙论》卷九杂犍度智品第一、《阿毗昙毗婆沙论》卷二十八使犍度十门品第二,皆有言及“意根与法尘为缘,得生意识”之处,总有二十三处之多,于此不复举述,以免读者厌烦。
由此证实证严法师在多本书中故意违背佛意,独创异说:“意识却是不生灭的。”印顺与昭慧……等人主张意识的细心是不生灭法,都只能说是不懂基础佛法者的妄说了。至于大乘经论中举述者,略数亦有二十三处,细说则难以尽数,读者自详经论即知。
意识觉知心,不论有念抑或离念无念,不论是粗心的欲界五欲中的心,或是细心的初禅心乃至四禅,无五尘等至中的意识细心,或是极细心(三界中最细意识心)的非想非非想定中的意识心,都是有生有灭之法,此是佛教界一般学人耳热能详的知见,也是三乘圣教一切经典、论典中都如是说的;唯有师承自天竺密教的藏密外道黄教应成派中观师,譬如宗喀巴、阿底峡、寂天、月称、安慧、佛护及历代达赖喇嘛们,以及人间佛教的印顺、证严、星云、昭慧……等人,才会公然主张意识心不是生灭法(昭慧近年来摆脱印顺的意识细心常住说,另创业果报系统常住说,作为业种的收藏者,以她自己不知不证的业果报系统新说,取代佛所开示的可知可证的如来藏)。这些人都是常见外道见的凡夫,因为“以意识为常住法”的我见仍然未断的缘故。
若是色界天或无色界天,意识心现行时必须藉缘的俱有依,则异于人间有情:人间有情的意识觉知心,不论是有念或离念的灵知,都必须有五色根、意根、六尘或定境法尘,才能生起及继续存在;若五色根毁坏时,纵使仍有意根,离念灵知意识心也一样会断灭不现。若是色界天人或无色界有情,则必须具有色界定或无色界定的定力,才能在不同于人间境界的色界、无色界中,使意识觉知心现行、存在及运作。色界有情的生命,必须有四根为俱有依根,才可能生存:眼根、耳根、身根、意根;四根中若有一根欠缺(事实上不可能会有欠缺),即是色界天之残障者;(p327)然而色界天人并无战争,也无他因可以成为残障者,故都有四根作为色界天身而能生存于色界天中,意识觉知心就在这种四根具足的情况下才能现起及存在与运作。无色界天人则因远离色界身之执著而发起无色界定,故能单凭意根及无色定而使意识觉知心生起,并安住于无色界的定境中。这是意识心在不同的情况下,导致所依根有所差别;但是永远都不能离开意根及法尘而生起、存在、运作,也永远不能离开第八识及所含藏的意识种子而生起、存在、运作,所以第八识是意识的因,意根与法尘则是意识一切粗细心的所依缘。
正因为能识别六尘,故名为识,如是识者当知即是指眼识乃至意识。此谓:意识觉知心,不论是有语言妄念的觉知心,或是离语言妄念的觉知心,都属于意识,是从阿赖耶识心体所含藏的种子中出生者,所以离念灵知、有念灵知,离贪灵知、有贪灵知等觉知心,都属于生灭法,都是缘生法,有生则必有灭,永远不可能是常恒而不间断的常住心。意识觉知心,即使修到离念而且永远都不再生起语言文字妄念,往生到非想非非想天中,成为最细心了,仍然必须有意根作为祂的所依根,也必须有第八识作为所依因,才可能继续存在及运行。并且意识正在运行时,也必须同时有意根的配合运作,才能运行。
亦如龙树菩萨所言:【如佛言:“依意缘法,意识生。”】复言:【“依意而生意识”无咎,意识难解故,九十六种外道不说‘依意故生意识’。】意识极难理解,每有极多外道误会意识;九十六种外道或六十二种外道,皆因不解意识种种变相境界,故以自意妄想而施设种种常住不坏之意识境界相,譬如“意识细心、意识极细心、细意识、极细意识”,或如佛门中人常以种种意识变相境界而住,谓其中某一变相境界中之意识心为真如、为佛法身、为宇宙万法之第一因,皆成误计本住法的心外求法者。如今佛门中也一样同有这些外道见,许多自称已经证悟的大法师、大居士,同样落在六十二见或九十六见中,不能真实理解意识心有种种变相,施设各各不同的意识变相,说是真如、佛性。
这些人虽然悟错了,只要不坚持原来的见解,肯在听闻正法而了知意识心虚妄以后,改往修来,即可无过;但是古时的安慧、佛护、寂天、阿底峡、宗喀巴、历代达赖喇嘛,以及现代的印顺、昭慧、星云、证严,都同样认同应成派中观的外道思想,主张意识心或意识细心不生灭,就远不如佛门已知意识心生灭而错将意识变相认为真如、佛性的人了!昭慧法师后来知道意识心不论是粗心或细心都是意识心,仍然不离生灭性,她又不曾证得第八识心(p329),为免别人质问她有没有明心(若未明心就是未证般若)及是否为断灭论者,就另外发明创造新佛法,新建立一个业果报系统的名词,说是能贯串三世,能实现因果的主体;以这个新创而不可知、不可证的“业果报系统”,来取代佛陀所说的可知也可证的真正的业果报系统——第八识如来藏,就成为心外求法的戏论了!
界又名种子,又名功能差别。十八界的界,一般认知是指界限;但是既然说是界限,当然是有功能性的,才能说是有界限的法;而且应该有二者以上,并且是互相之间的功能性有所差别的,才能说是界、功能差别;所以界的意思是说功能差别的不同,或者说功能差别的局限。《杂阿含经》卷十六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种种诸界。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为种种界?(p335)谓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是名种种界。”】
语译如下:【“这时世尊告诉诸比丘:“我如今将宣说种种不同的功能差别。谛听!善思!将为你们宣说。如何是种种的功能差别界限呢?是说眼根的功能界限、色尘的功能界限、眼识的功能界限,耳根的功能界限、声尘的功能界限、耳识的功能界限,鼻根的功能界限、香尘的功能界限、鼻识的功能界限,舌根的功能界限、味尘的功能界限、舌识的功能界限,身根的功能界限、触尘的功能界限、身识的功能界限,意根的功能界限、法尘的功能界限、意识的功能界限,这就是我所说的种种功能界限。”】
又譬如《杂阿含经》卷二十一说:【“眼界异、色界异、眼识界异,耳界异、声界异、耳识界异,鼻界异、香界异、鼻识界异,舌界异、味界异、舌识界异,身界异、触界异、身识界异,意界异、法界异、意识界异。如是,长者!是名种种界。”】
语译如下:【“眼根的功能界限不同、色尘的功能界限不同、眼识的功能界限不同,耳根的功能界限不同、声尘的功能界限不同、耳识的功能界限不同,鼻根的功能界限不同、香尘的功能界限不同、鼻识的功能界限不同,舌根的功能界限不同、味尘的功能界限不同、舌识的功能界限不同,身根的功能界限不同、触尘的功能界限不同、身识的功能界限不同,意根的功能界限不同、法尘的功能界限不同、意识的功能界限不同。如是,长者!这就是我说的种种不同的功能差别的界限。”】
所以眼根(这里单说扶尘根)的功能界限是接触色尘(若是胜义根则能接触内色尘。以下类推,都只以扶尘根举例而说,胜义根的界,请读者自行思惟与观行),色尘的功能界限是显示色尘的内容,眼识的功能界限是识别色尘的内容;耳根的功能界限是接触声尘,声尘的功能界限是显示声音的内容,耳识的功能界限是识别声尘的内容;乃至意根的功能界限是接触简单的法尘,法尘的功能界限是显示诸法的内容,意识的功能界限是识别法尘及五尘的粗相与细相,函盖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粗相与细相。这就是界的真实义,换句话说,界就是功能差别,就是种子,就是功能的局限。(p337)
但是密宗的双身法中说种子,是指喇嘛们射在明妃阴道中的精液,这是因为精液能使明妃生子,有其功能差别,所以宗喀巴把喇嘛们的精液说为种子(详见宗喀巴著《密宗道次第广论》),是因为喇嘛们有生子的功能差别,而这个种子也能使明妃怀孕,事实上大多数的喇嘛们私底下也是有儿女的;宗喀巴又因为喇嘛们的精液可以用来为密灌弟子灌顶之用(详见宗喀巴著《密宗道次第广论》),具有作为密灌的功能差别,所以称为种子;除此以外,不能有其他的功能,所以有其局限,宗喀巴就因此而说喇嘛们的精液也是界。这是宗喀巴以界或种子作为隐语,来指示密宗黄教中的喇嘛们如何以及何时可以射精生子。然而界,或种子、或功能差别,在佛法中本来不是用在指称密宗黄教喇嘛们身中的精液,而是在指称六根、六尘、六识等十八界法的功能及其局限性,但密宗以他们一贯的以假代真的方法,取来作为暗指喇嘛身中精液的隐语,只能说他们“真是匪类”(编案:匪类二字为台语,意为恶意的转换用法,成为不肯依照约定俗成的道理施设的恶人)。所以十八界的意思,是指称十八种功能不同的法;因为这十八种法的功能有所差别、有所互异,所以说是界。这十八种界又名为十八种子,意谓这十八法能产生十八种功能,故名种子。
由于六根、六尘、六识等十八种法,各有下同的功能,而这些功能都各有差别,各有局限性,所以和合运作之下就产生了六入,而不是同一种的入,因此就有色入乃至法入。因为有了色入乃至法入,就产生了顺心境与逆心境,以及不顺不逆的舍受境界,所以使众生有了三受或五受;有了三受、五受以后,就对六入产生了贪爱,即使是苦受的违心境界受,也不肯放弃而有了种种受的贪爱;为了保持这些六尘上的贪爱,就必须不断的受生,不愿舍报以后使六识断灭而离开一切六尘上的受,因此就必须一再的入胎受生,所以就不断的流转生死了。这就是人们不断的有十八界出现而生死不断的缘由,都是源于对十八界自我的贪爱,也是源于对十八界的无常性、虚妄性,不能如实了知所致。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阿含正义,摘录,第一,第一章,绪论,唯识,探源,第二章,初会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