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假如来藏之 辨正-18
辨正-18
法莲法师又云:【再举永明延寿大师《宗镜录》云:
“所言法者,谓众生心。经云:无量义者从一法生。然无量义统唯二种。一、不变。二、随缘。诸经只说此心随迷悟缘,成垢净凡圣等。亦只说此心垢净等时,元来不变,常自寂灭,真实如如等。设有人问,何法不变?何法随缘?只答云心也。不变是性,随缘是相,当知性相,皆是一心上义。今性相二宗互相非者,良由不识真心;每闻心字,将谓只是八识,不知八识但是真心上随缘之义。故马鸣以一心为法,以真如生灭二门为义。论云,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心真如是体,心生灭是相用。只说此心不虚妄,故云真;不变易,故云如;不守自性,故随缘。以随缘故,成无量义。又由不变故,始能随缘;由随缘故,方能不变。何者谓若变自体,将何随缘?如无水岂能成波浪。故知一心不动,义遍恒沙,虽遍恒沙,皆是一心之义。”
看到这些经论,才知禅宗祖师说“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之真义也。所谓万法归一者,归三界主体识阿赖耶识,而此阿赖耶识归何处?祖师又曰:“离心意识参!”即是教人离八识妄心,参究本来自性清净心—如来藏。而此阿赖耶识只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所现有为功德相用而已。故六祖悟后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正是将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之体用性相、无为有为诸功德一语道尽矣。
末学法莲以前认为所找到的第八阿赖耶识就是真心、法性、实际、如来藏,于查阅经论深入对照思惟后,才知自己真心妄心不分,体用性相不明,而犯了增上慢,在此至诚公开忏悔永不复起。末学已往因愚昧写了一本小册子名为《慈悲的心声》,书中内容也是体用不分、性相不明。把真如、如来藏与第八阿赖耶识划上等号,而误谤佛法僧三宝,再次公开忏悔永不复起。希望同学看见《慈悲的心声》这本小册子,请慈悲把它收起来焚毁不再流通,末学会致上十二万分感激。并愿以此书之微薄功德,回向西方极乐世界,普愿一切修学佛法有情,皆得发愿往生净土,亲随佛学,早证菩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末法惭愧比丘 法莲】
分段辨正如下:
第一段 法莲法师云:【再举永明延寿大师《宗镜录》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经云:无量义者从一法生。然无量义统唯二种。一、不变。二、随缘。诸经只说此心随迷悟缘,成垢净凡圣等。亦只说此心垢净等时,元来不变,常自寂灭,真实如如等。设有人问,何法不变?何法随缘?只答云心也。不变是性,随缘是相,当知性相,皆是一心上义。今性相二宗互相非者,良由不识真心;每闻心字,将谓只是八识,不知八识但是真心上随缘之义。故马鸣以一心为法,以真如生灭二门为义。论云,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心真如是体,心生灭是相用。只说此心不虚妄,故云真;不变易,故云如;不守自性,故随缘。以随缘故,成无量义。又由不变故,始能随缘;由随缘故,方能不变。何者?谓若变自体,将何随缘?如无水岂能成波浪。故知一心不动,义遍恒沙,虽遍恒沙,皆是一心之义。”
辨正如下:法莲师仍如先前一般,举证论文而不能申论或语译。兹先语译永明禅师之文意如下:《《佛法中所说一切法的意思,其实是指众生心。经中有云:“无量义的意思是说,无量诸法都从一法出生。”但是无量义的真义,统括而言,只有两种:一、不变;二、随缘。诸经中只说此如来藏心随迷随悟的不同因缘,而成就染垢或清净、凡夫或圣人等不同。也只是在说这个第八识心体有垢有净等法的时候,心体自身却是保持原来的自性而不改变,心体自己常时都住在寂灭的境界中,真实存在而运作不断,不随六尘而起贪染故如如不动等等。假使有人问说:“是什么法上而言不变?是什么法上而说随缘?”只需答覆他:“是第八识心体也。”不变二字讲的是心体的清净真如自性永远不变,随缘二字讲的是心体出生了七转识以后所显现的世间有为法相;但是大家应当知道:这不变与随缘二理,都是依这个第八识一心上面来说的。如今有性相二宗互相非议对方的事情发生,都是由于双方都不曾识得真心的所在,不曾识得真心的不变自性与随缘变生诸法的二种真理所致;性相二宗诸人,往往在听到“心”这个字的时候,就以为一定是指八识心王;而不知道八识心王都只是在真心阿赖耶识心体上面,随顺无明及业种的因缘而变生八识心王的道理,都不知道一心二字有时说第八识心体自身,有时则通说八识心王中的前七识乃是真心随缘所变生。所以马鸣菩萨以一心作为法体,而以第八识心体自身的真如门,及第八识心体种子流注时所变生的七转识的生灭门,以这两门作为佛法正义。即如起信论所说,依于此第八识如来藏心体,而显示摩诃衍—大乘—之真实义。所以心真如的如来藏心体是万法之本体,心生灭门的种子流注所生之七转识…等法是阿赖耶识如来藏的外相作用。如果单说这第八识阿赖耶识心体自身,是真实存在而且有自体性,不是依虚妄想而说,所以说是“真”;此第八阿赖耶识心体于三界诸法如如不动,所以说之为“如”;由于心体中执藏著无始以来被七识心所熏习的无明与业种的缘故,所以此第八识不能恒守清净的自性,就只好随缘出生五蕴十八界等法,因此而流转生死,所以说祂这个法相是随缘而变生诸法。由于第八识心体能随缘变生诸法的缘故,而成就无量世出世法的正义。又由于心体的自性恒常不变的缘故,才能随缘变生诸法;由于心体能随缘变生诸法的缘故,心体才能保持自己的清净而不改变。这是依什么原因而这样说呢?这是说,如果第八识心体的清净自性会改变的话,那祂要如何去随缘而变生诸法呢?譬如无水体之时,要如何变生波浪呢?由此而可以了知,这个第八识一心的自性不动,这个道理所衍生出来的正法义理,遍于恒河沙无量世界中;虽然是遍于恒河沙世界,但恒河沙数世界全部的佛法,也都只是在解释这个第八识一心之所函盖之法义。》》
语译之后,略释永明禅师之意如下:如是说无量义皆是从一法所生,而一切法之因乃第八识心;然而无量义统归唯二种,一者为不变,即是第八识净分心体;二者为随缘生灭,即是第八识随缘转生变现之五蕴、十八界、七转识、贪瞋…等有漏有为法。 佛在诸经只说此第八识心随众生有迷有悟之因缘,而成为含藏污垢种子之阿赖耶识清净心,或因正确的修行而转成清净识种之异熟识、无垢识心,成为凡夫、或为圣贤等。又只说此第八识心为垢、为净等时,自体本来不变,恒常处于自性清净寂灭之涅槃境界中,体性真常实际如如等。若有人问:“此第八识心为何真如不变?为何随缘执藏污垢而不净成识?”只需回答说:“是心性也。”不变是其体性,随缘藏垢不净是其识相,当要知道其自体性与识相,皆是依此第八识一心上所说之义理。于今性相二宗互相排斥对方为非者,皆是未证悟真心所致,每闻说到“心”字,都误以为只说是八识心王,而不知有时所说的心字,其实是以第八识自体而说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心体即是真如,“心”字是第八识真心清净不变心体上随缘生灭染分之义。所以马鸣菩萨以一心(第八识心)为法界,以开演心真如门、心生灭门之义理。《大乘起信论》的意思是说:“依于此如来藏第八识心,显示大乘法门之义理。第八识心之净分—以心体自性之真如性为体,第八识心之染分—以生灭性为用。”只说此第八识心体真实不虚,是故说为真;清净的自体性永不变易,是故名为如;不守自体的清净自性,故随缘而流注种子,而有生灭法相运转,而有世间万法。以随缘生灭的原因,而成就无量义。又由于此心体具有自性不变的原因,才能随缘生灭而转生三界六道轮回,而由于随缘生灭之作用,才能显示此心体之不变义理。如果说此第八识心体的真如性有变异,那将如何而能成立随缘生灭之义呢?像是如果没有水,哪能成波浪呢?所以说此一心(第八识如来藏)不动,义理遍满恒河沙世界,虽然遍满恒河沙世界,却都是此一心(第八识如来藏)之义。
由此可知法莲师乃误解永明延寿禅师语录义旨,在永明禅师‘不知八识但是真心上随缘之义’一句,望文生义滋生误解,乃又外于八识心王之上别立另一个真如心,而公开主张“阿赖耶识从真如、如来藏出生,所以阿赖耶识心体是生灭法、是虚妄心。”就成为第九识心的本质,便堕于萧导师所评之“八九识并存之无量过失”中。众生由于不能亲证第八阿赖耶识心体,所以无智慧了别第八识心体之真如性,所以将第八识阿赖耶性在三界中现行运作之功能差别执为己有,由是缘故流转生死,永无穷尽;皆由不能了知第八识心体自身之真如无为法性所致。所以第八识之阿赖耶性亦是流转生死之染污性,因此应当遵照永明禅师的开示:依第八阿赖耶识心体为主体,转依阿赖耶识心体之真如性,断除心体之阿赖耶性;若能灭此阿赖耶性者,即改名为异熟识。
由此缘故,永明延寿禅师说众生不知第八识心体乃是真心,不知八识心王皆是真如心阿赖耶识心体所生之法,是故妄言八识心王皆是虚妄法。故永明之意乃说:第八识阿赖耶心体所含藏之阿赖耶性虚妄,故应灭除此第八识心体之阿赖耶性,此阿赖耶识性乃是众生流转生死之根源。而今法莲师不懂永明禅师语录中之文意,自作妄解,而反说永明之意,颠倒认知永明原意,所以否定阿赖耶心体,其实是不明永明延寿禅师之意,故于否定第八识心体之后,却欲上于第八阿赖耶识心体,另觅真如心,作为第八阿赖耶识心体之所依,即变为第九识之妄想,实乃曲解永明延寿禅师之意也。
兹恭录《宗镜录卷四》永明禅师之说法为证:《《然第八识无别自体,但是真心,以不觉故,与诸妄想有和合不和合义,和合义者,能含染、净,目为藏识。》》……《《此阿赖耶识,即是真心不守自性,随染净缘,不合而合,能含藏一切真俗境界,故名藏识。如明镜不与影像合,而含影像,此约“有和合义”边说。若不和合义者,即体常不变,故号真如。因“合、不合”,分其二义,本一真心,湛然不动。若有不信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别求真如理者,如离像觅镜,即是恶慧。》》又此《宗镜录》言:“除此第八识外别无自体名为真心”,因第八识即是真心,以众生不能觉证阿赖耶识心体之本觉故,而与诸烦恼妄想相应,而有和合与不和合两种义理,和合义者谓能含藏诸染、净法,总摄染净法而合称为如来藏、藏识。又言,此阿赖耶识,就是真心而不守自己的清净体性,由末那识之作意而随无明与业种,变生染净诸法的缘故,而有不合而合,是能含藏一切真俗境界,因此称为如来藏识。就像明镜不与影像和合,而能含摄影像,此是依“有和合义”一边而说;若是依不和合义说,此阿赖耶识心体恒常不变易,所以称为真如。因合与不合,分为两种义理,然本来就是同一阿赖耶识真心,湛然寂静不动,如果有人像法莲师一般,不相信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的话,而别求真如理体者,就像是离开影像而另外去寻求明镜一样,永明禅师指斥说“就是恶慧者”。如今法莲师亦复如是,堕入恶慧中,以为阿赖耶识全是生灭法,欲离阿赖耶识而别求真如理体,即是永明禅师所指斥之恶慧者,即是《密严经》金刚藏菩萨所说恶慧之人也。
此外,阿赖耶识有本觉,所以不是法莲师所说的完全无知;因为法莲师对于阿赖耶识有“不可知执受、处、了”,认为既有“了”,即是分别心,就否定之。但是这个凡夫及二乘圣人所不可知的“了”,正是《起信论》中所说的本觉,凡夫及二乘圣人如果证得阿赖耶识而现观这个“了”的时候,即知本觉的境界,即成始觉位的菩萨,即非凡夫,亦不再是二乘人了。这个“了”正是本觉,法莲师却无知的跟随恶知识而大胆否定之,岂是有智慧的人?所以,法莲师不通教门,真实智慧不能出生,故很容易的就被恶知识所瞒而转易原有之正确知见,不知如来的清净藏就是世间众生的阿赖耶识心体,犹如黄金与金戒子一样,同是黄金之体而展转作成金戒子,但是金戒子物体本身却仍然是黄金,故说无差别;但因形处有差别,从黄金原体改变为金戒子,所以说展转,所以展转二字即已说明了体仍无差别。可惜的是法莲师却不知道这个道理,在这么简单的道理下被恶知识迷惑了,入了宝山取得黄金之后,却又被人所瞒而否定所得的黄金,舍弃了真正的黄金以后,想要再辛苦的去另寻永不可得的想像中的黄金,可惜!可惜!
本文标签:假如来藏(19)
本文关键字:法莲,宗镜录
相关阅读
- 上一篇:18 假如来藏之 辨正-17
-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文章
阅读排行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