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悟道  菩提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影音>三乘菩提系列讲座>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

155、佛法密意 正墩老师

视频播放: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播放: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由 正墩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弘法节目“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系列佛法讲座。

时下有一群在网路〔网络〕集结的邪见者称作琅琊阁的人士,为了反对 平实导师的教导,以不实的言论全面否定正觉,包括直接否定正觉的开悟明心不是真的。密意的施设可以分成三个面向来看:这是善知识在弘法过程经验自然形成的应然,是菩萨基于护法兼具护念众生法身慧命的智慧与慈悲。对于佛法的学习者而言,也是符合所学与所证的相应一致性的实然。对于佛法所证的不可思议智慧内涵而言,由于般若甚深难会,非言语所能诠,这也是必然的现象。

如果佛法中没有所谓的密意,一切都可以公开地对任何人明说,那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开悟?也都已开悟了?在中国禅宗《六祖坛经》之中,不是明白地记载五祖如何在私底下要当时尚未开悟的六祖,在三更半夜来方丈室中,把开悟的密意托付给六祖吗?不但如此,五祖当时还刻意以袈裟遮围不让别人看见。在这段五祖密付六祖的过程当中,以演说《金刚经》来引导,请大家想一想,自古至今不知多少人公开讲《金刚经》,也不知多少人注解《金刚经》,如果大家都能从经文及注疏,乃至讲经的内容就能开悟,那五祖还需要这样单独为六祖开示吗?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如果经过五祖的引导开示而可以让六祖因而开悟,为何五祖不把这样的引导开示的方法内容,大大方方公开地为大众讲述呢?

禅宗开悟密意不公开为缘未成熟者明说的传承,早从 如来时期就已经开启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惯例;而这个惯例不是一种形式主义,开悟的内容密意也不是一种神秘主义的仪式。如来将实相无相、微妙法门的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托付给摩诃迦叶,是因为这个第一义谛金刚般若甚深妙法的密意是不可测度、不可思议。而这个不可思议的甚深妙法,若为大众宣说会有什么问题呢?如《大法鼓经》所说:【是诸如来秘密法藏,甚深微妙,难解难信。】(《大法鼓经》卷上)那又是什么样的人,会对这个般若甚深妙法难解难信呢?如世亲菩萨说:【此般若理教深妙,非诸凡夫、二乘心心意识之所能解。】(《金刚仙论》卷1)那为什么凡夫、二乘不能信解般若甚深妙法呢?那是因为:【由彼非器,不能堪任,故不为说。】(《福盖正行所集经》卷11)非佛法道器的凡夫、二乘因为不能信解这个不可思议的般若甚深妙法,又会有什么样严重的问题?《般若经》中说:【不信般若波罗蜜,或生瞋恨或诽谤,是人少智堕阿鼻。】(《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卷上)所以说:【秘法望得人,唯佛自得,余人不知上法名秘。此密处,即根熟者与说,根未熟者不说,望佛心名密。】(《法华经玄赞要集》卷11)这是说明佛法中的密意不是毫无理由的施设,而是因为甚深法对于能不能承受证得的对象,便出现了可说与不可说的自然现象。

平实导师此世开悟时并没有师承,开悟前所跟随学习的师父教导他的开悟知见及方法是错误的,也就是当时是没有遇见已开悟的禅师来指导。所以刚开始弘法时对于开悟明心的密意,并没有特别的施设防护、隐覆的机制。一方面是因为 平实导师从不藏私,一心想要把法传下去,有更多人能迅速开启般若智慧,在成佛的菩萨道上能走得更顺利;一方面 平实导师当时的想法,是开悟明心、甚至见性都应当是很容易的。虽然 平实导师是自参自悟的,也教导大家如何去参究,但在弘法的前期,只要参不出来,平实导师往往直接为他引导,甚至把开悟的答案告诉他;等到几年弘法的历练下来,才发现事情不是这么一回事,逐渐地才更确切地体会开悟是需要许多的条件去满足才行。

有些人没有经过参究的过程,在从 平实导师得知开悟明心的答案后,却因为自己体验不足,竟对自己开悟的内涵开始起疑,最后不信乃至诽谤这个法。于是 平实导师为了补救这种因为因缘未成熟而退失菩提的现象,一方面强化学员所欠缺的菩提资粮,希望学员在参究之前,对于发菩提心有更深切的体悟;同时也透过有次第的佛法知见教授的闻思修,加上无相念佛功夫锻炼,可以迅速地提升信力、慧力、定力以及福德,借此消除开悟前的障碍,并避免悟后退失的遗憾。另一方面,对于缘未成熟者,平实导师也逐渐地不再揠苗助长,轻易地帮助开悟。在开悟的条件尚未成熟之前,贸然地让他去知道开悟的内容,这会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他不是名符其实,缺乏开悟应当具备的本质,所以即便知道了开悟的答案,但这不是真正的开悟;因为没有实质,无法堪忍开悟的内涵,因此无法有开悟相应的智慧,更不可能好好修习、闻熏悟后深妙的法。另一个问题是他不相信所悟的内涵,因为佛菩提般若智慧,这是前所未闻;而对绝大多数的人而言,超过过往经验的事本来就难以置信。

但若是开悟的原因比较大的成分是由于善知识的引导,甚至是善知识直接告诉你开悟的内容,又加上欠缺与开悟相应的智慧、福德、定力,这样会在知道密意后,没有办法获得开悟的功德受用,会让自己一直陷在疑云的迷惑当中。若不能精勤补足应有的资粮,智慧不能生起,当然不会与所悟的内容相应,信根便逐渐磨耗殆尽,于是对于善知识便不能完全地信受,甚至疏远善知识,这样便很容易退失菩提。因此,平实导师基于菩萨善知识的智慧与慈悲,护念学法者的法身慧命,避免因缘尚未具足者心生烦恼,因而退失菩提,乃至诽谤佛菩提、诽谤善知识,因此必须施设只让因缘成熟者透过亲自参究体验而实证见道的密意。况且这个密意,本来就不是一个由言说建立的知见,而是一切众生人人本来具足现成的法,是由自身内证所建立的。若是单以听闻来的言说建立相去理解,而没有内证的智慧,恐怕比瞎子摸象还不如,多是错会的成分多。既然如此,本来就不需要苦苦外求,若求不得而又心生怨怼,何苦来哉!只待因缘成熟时,密意自然寻觅得,便不再是密意了。

而从法的本身特性而言,如果是超过自己智慧理解太多的事,本来就不应当去提早想要探寻。如经典中记载有关所谓的十四无记,像是如来以及世间,到底是常、还是无常?是有边、还是无边?因为 佛陀根据外道的提问,问题所涉及的议题超过了提问人本身能力可以理解,便不应当在这个阶段去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所以 佛陀便不回答这些问题。又如《阿含经》中 佛对佛弟子说,有四种事情是不可思议的:众生、世界、龙国、佛国境界;当然这里的意思倒不是与佛菩提第一义谛法的不可思议是相同,而是 佛陀要弟子对于这四种事情不需要去思维,因为这些和证涅槃是没有相干的,不是一般人所思议的事情。这四件事不是修行善法的根本,思维这四件事不会因此得到禅定等清净行,也不会得到清净烦恼的境界,反倒是会“令人狂惑,心意错乱,起诸疑结”。无论是十四无记,或者四种不可思议事,对于 如来而言却不是不能思议,却不告诉求问者真相答案。

任何有情在成佛之前的任何一个阶段,确实都会存在无法理解、不可知的事;既然不可知,对这个阶段的有情而言,这也算是一种密意。若从佛法修行的原理及目标来看这件事,佛法本身与世间法背离,所以世间人对于佛法的不可思议不能理解本来就是正常的事。世间的一切法都是在有当中打转,所造作的一切也都是在追求有,因此都在生死当中,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不能够离开因三界有而发生的生死轮转。但佛法修证的内涵与精神,却是和世间有情运作常态是相反的,因为佛法的智慧与修证是无所得的法,证得无所得的法才能够得到解脱。可是对于无所得法的理解,在佛法当中就有不同层次差别,会随着智慧的差别而有深浅认知的不同,这就是 佛陀随着众生根器差别所施设的三乘菩提。

因为佛菩提见道所证的智慧,是基于实相理体的亲证,也就是要从实证如来藏心的开启。但这一个如来藏心本身的体性行相、功德作用,是有情以惯行的经验法则所不能理解的,所以说不可思议;和有情可以透过觉知心认知的世间一切法全然不同,也很容易在有情对世间法的生灭性、无我性尚未清楚掌握之前有所误会。因此,大家思考一下,如来是否可能在一开始度众时,不考虑学佛者是否能够承受这样深妙的不可思议法,便把最深妙究竟的了义法,开门见山普遍传授给所有来学法的弟子呢?或者相较于当时所有外道的修行法门,如来先以佛法当中以比较基本、但也是最能够直接对治一般凡夫大众所堕的我见无明病,教授解脱道证涅槃的修行法门,更能快速地摄受大众先确定佛法离苦证灭的实现性?相信这答案不言可喻,大家一定都能够认同。

如来从摄受弟子证解脱的初转法轮,到第二转法轮的大乘佛菩提实证般若,在修学进路所施设方便是完美无缝接轨的。因为对于蕴处界世间一切有为法的本质——苦、空、无常、无我——长时在 佛陀座下不断熏习,不但已耳熟能详,而且还有实证解脱的智慧功德。因此当 佛陀教导真如法身般若智慧时,弟子们自然不会轻易地将实相法错会成五阴当中的虚妄法,再度堕入我见当中。因为实证解脱者在断我见时,其实已经具有蕴处界的一切法皆非真实的无我智慧;此时 如来要让具备至少已断我见智慧的佛弟子,进一步去确认实相法的真实,那就是:所知一切世间法若自性是空,如何能让一切法出生?涅槃若无本际,是否阿罗汉入灭后是断灭?若无入胎识,种种世间生命现象能不能成立?让因缘成熟的佛弟子开始确认除了一切世间有为法之外,尚有非属于有为法的真如空性,一步一步引导进入大乘佛菩提的熏习以及学习如何实证,自然水到渠成。

既然大乘佛菩提与二乘解脱道不同,这就可以明白为何二转法轮时期的般若经典,与初转法轮的阿含经典的内容及宣讲方式存在着如此大的差异;这是因为般若智慧的内涵,对于初转法轮时期的佛弟子而言,是不适合提早去了解的。般若经典所教导的内容以及所要证得的智慧,非但非意识的境界,也不是二乘菩提解脱智慧可以理解的;因为从蕴处界的世间一切法中,可以透过解脱智慧的观察得知无常、苦、空、无我的性质,但大乘佛菩提的般若密意的内容,却不是蕴处界的法,也不是从蕴处界有为法上所证的无常、苦、空、无我的智慧。无为真如法身不是以六识觉知心能够得以了知,也无法以逻辑推理或者想象得出的。如果是尚未开悟或者是悟错的人,对于悟的内容所说的般若系列佛经,无论如何是读不懂的。因为大乘见道开悟的内容非世间学问,非二乘解脱道法,难以思议、无法体会,所以才不为因缘尚未成熟之人、没有实证之人宣说般若实相,也不能够直接解说如何证得。

佛菩萨随缘宣说大乘第一义谛的真如法性,大众虽然无法因此证真,但足以让大众对大乘法生起景仰、赞叹、稀有的心,进而不断地坚定发心去求证菩提;但这对于已悟的家里人而言却是亲切得很。由于智慧、福德差别之故,在座也有听不懂的人,对他而言这也是一种密意,但不会因此生起烦恼。而佛菩萨、善知识从来没有放弃如何为因缘未成熟的佛弟子,引导迈向成熟佛法的阶位。感念佛菩萨、善知识的智慧、慈悲及用心,自然心存对于所施设密意认同与敬意,不正是所有学佛人善根的展现吗?

有人钻研经典文字中的密意说法,想要来证明、推翻见道的密意不存在,但汲汲用心于此,是否曾经冷静思维过这样对自己的道业有什么样的帮助?研究经典文字,却不踏实修行、努力实证,不肯低下从基础培养菩提资粮,往往是许多错会菩提者的落处。这恰好是 如来所说的“四依、四不依”当中提点佛弟子应“依义不依语”,因为没有经过实证,佛法中所依的义便成为只依语的密意。即便在经典当中找不到所谓的开悟密意这类性质名相的直接证据,也不代表没有这件事存在的实质,不能够推翻佛菩萨不为缘未成熟之人说法的作略,因而有实质密意施设的存在。与其终日费心劳神于此,倒不如多用点心去体会 如来及善知识说法度众时为法、为众生的心,以及施设方便善巧的用意;这样才是符合正确的学佛心态,也才能够让自己的道业可以迅速增长,减少障碍,或许早日能够相应于如来的密意。

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一集的解说到此。

阿弥陀佛!

【浏览量 349次】
栏目分类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