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性与看话头(连载一)(2)
如来藏心体虽然是无形无色的,但是从祂的运作过程中,可以显示出如来藏心体的真实与如如的运行法相;这个运作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真实与如如的行相,就称为真如。在《成唯识论》中引述 弥勒菩萨开示而解说“真如亦是识之行相”之意涵,也就是说,如来藏阿赖耶识运作过程中,一定会显示出祂的真实性与如如性,所以说“真如亦是识之相分”。所以真如心阿赖耶识,也是有见分与相分的;因为求见佛性时,并不是要看见第八识的相分真如,而是要看见第八识的见分佛性。明心而未见性者对此内涵很难理解,往往误会见性者所说的意涵,错将自己所看见如来藏的功能当作是看见佛性。
这个第八识拥有的见分功能,不是指真如的行相,所以眼见佛性时是看见第八识直接出生的见分,不是明心而证得真如;阿赖耶识的见分(佛性)外于六尘而运作,而于六尘境上显现出来,这并不是前七识在六尘中的见闻觉知性,而是能了知种种六尘外诸法的见分功能。世尊在《楞严经》中说如来藏有“融通妄想”的功能,在《维摩诘经》中也说如来藏有“了众生心行”的功能;由此可知,如来藏心体当然是有了知的能力,虽然不是如同六识一样在了知六尘的境界中运作,却可以了知六尘以外的境界,就由于祂具有这种于六尘外的了别功德,因此而被称为“识”。“识”就是了别的意思,这已证明如来藏有见分;而如来藏这种了别的功能就是见分,这个见分是属于如来藏所运作的佛性的功能。因为这样的缘故,平实导师书中说:如来藏心是体,佛性是如来藏心体的作用。开悟明心以后,求见佛性时所应该看见的佛性,是指如来藏见分这个部分,不是要看见如来藏的功能或真如法性,也不是要证得地上菩萨及诸佛所悟的佛性,更不是凡夫菩萨所知道的七识心的见闻觉知性。也就是说,眼见佛性并不是明心时所看见的如来藏运作的功德,而是看见如来藏于六尘外了别诸法的本觉性。假使无法认同以上所说之知见,再怎么努力修行欲求眼见佛性,也是永远看不见十住菩萨所眼见的佛性。眼见佛性的境界,与明心时看见如来藏运作的自性是不同的,在后面第二章中再来详细说明,这里就不先作细说。
有关如来藏的见分与相分等二分的道理,以及八识心王都具有四分的道理,对于已经开悟明心欲求眼见佛性的菩萨而言,在即将开始参究佛性前,都应该先深入的探究与了解。
游正光老师云:
既然前七识运作时都有相分及见分二种,当然第八识也有相分及见分二种,如此才能符合圣 玄奘大师《成唯识论》卷1 所说正理:“识谓了别。”第八识相分即能显现六尘诸法相,第八识见分须依意根末那识方能运转于三界中,谓第八识能了别意根之作意与思心所,才能在世间运转,包括能够了别七转识的心行而配合七转识运为,不随七转识在六尘中分别及起贪染喜厌等分别,也能够知道如何摄取四大种来成就众生身,也能了知众生色身之种种运作,并能了别业种的完成而主动记存众生的谤法、谤贤圣等业种,未来缘熟时也能了知如何让众生所造业种现行而受种种善恶业果报皆无差池,亦能作种种七转识所不能了别诸事等等,都不受前七识的控制,所以因果律会确实显现、执行;第八识既能了别种种意识所不能了别的事相,当然有见分的功能,只因为慧广是六识论者,舔食印顺六识论的邪见唾沫,所以不信有第八识,更不信第八识有见分名为佛性,为未入地菩萨所能眼见,所以再三的把识阴六识的见闻知觉性强行套在第八识的识性上;他再怎么想象思惟,假使寿命
够长而能想象思惟三大阿僧只劫以后,也还是无法眼见的;除非他肯回归阿含所说的八识论正见,断了离念灵知意识常住不坏的我见以后,才有可能在未来多世以后亲证第八识,才能再历经多劫以后得以眼见第八识见分示现的佛性。2
注2、游正光老师,《明心与眼见佛性》,正智出版社(台北市),2011,页56~57。以下皆同一书。
游正光老师又云:
同样的道理,第八识与佛性的关系,不论是明心者眼见成佛之性所说的佛性,或者是眼见佛性者所说的第八识见分佛性,都不能离开第八识心体而有,是由第八识心体的运作而显现出来的第八识功能性故,是第八识的作用而与第八识心体非一非异故,所以眼见佛性的标的—佛性,是以第八识为体,由第八识所出生的六尘外的真觉之性—见分—而伴随六识的见闻知觉性及六尘上分明显现,是与六识的见闻知觉性同时存在、同时运作的。如果没有了第八识心体,连识阴六识都不存在了,何况能有意识来证得第八识的本觉性、真觉性、“不可知之了”?何况能证得第八识的见分而有眼见佛性的可能?
依世间语言的约定俗成,都是从体起用,而显现出其法性的;譬如火有热性、水有湿性,热性与湿性都是从火体、水体而表现出来的,若无火体、水体,即无热性与湿性可说;不是由热性与湿性来出生火体与水体的,当然是由体的作用来示现其性,应该是由体生性,不该是慧广颠倒想所说的由性生体,或说性即是体。佛性既然是第八识的见分,显然是第八识出生的作用,是由第八识心体出生的,何况能作为第八识心体的根本?因此慧广坚持“性是体”的想法根本是错误的,完全不如法,平实导师所说“心是体,性是用”、“‘性’永远都只是作用,而不可能是‘体’”完全正确,完全符合佛说,而且还符合禅宗证悟祖师的说法。像这样符合佛说及禅宗证悟祖师说法,斯有何过,还劳慧广写二本书来质问平实导师? 3
注3、3游正光老师,《明心与眼见佛性》,正智出版社(台北市),2011,页70~71。
游正光老师又描述佛性说:
不仅眼见自己佛性,而且也见其他有情佛性。何以故?眼见佛性是自己一念慧相应而亲证的境界(现量境)、亲自触证而引发的智慧(自相智慧)故。眼见其他有情佛性者,是以自己现量境及自相智慧为基础,比类推之其他有情亦如是见,比量境、他相智慧故。二者,眼见佛性时,皆可于一切无情物上眼见自己佛性清楚分明显现,乃至于眼见臭秽大便时,自己佛性还是无丝毫污染而分明显现,所以者何?无情无觉无知,非是有情,无法像有情能有如此功能差别,但眼见佛性之菩萨却能从无情物上眼见自己之佛性;但究其实,自己之佛性却不是在无情物上。故知,眼见无情时,非是无情有佛性,而是
自己佛性分明显现尔。4
注4、游正光老师,《明心与眼见佛性》,正智出版社(台北市),2011,页101~102。
想要真实理解佛性的内涵是很困难的,即使眼见佛性以后,也不是一时之间就能作深入的理解,只是亲眼看见而已,只是眼见的当下有了世界如幻、身心如幻的现量,却还不是很清楚佛性的本质与其中的深妙义理。虽然亲眼见到了,却仍旧很难解释佛性的本质及内涵。如果有人来问末学时,在 世尊吩咐不许明说密意的情况下,末学也很难用适当言语为对方说明,恐怕会因无法描述而一时语塞。佛世尊却已经深入解释了,在《大般涅槃经》卷8、卷32、卷35 都曾详细演说佛性妙义,亦都宣示佛性不是六识心的见闻觉知、却不离六识心的见闻觉知,这也是从圣教量方面证明佛性与六识的见闻觉知是同时同处并行运作的。
譬如卷32 世尊开示说:
【说佛性者亦复如是,非即六法,不离六法。善男子!是故我说众生佛性非色不离色,乃至非我不离我。】
意思是说,佛性不是六尘中的六入,但也不曾离开六入等法;佛性不是五阴,但也不曾离开五阴独自存在。世尊于卷35 中又说:【众生佛性,非内六入,非外六入;内外合故,名为中道;是故如来宣说佛性即是中道。】这段经文意思是说,佛性不是内眼入、内耳入、内鼻入、内舌入、内身入、内意入,也不是外色入、外声入、外香入、外味入、外触入、外法入。佛性既不是自己的六识所接触到的内相分中的六入,也不是六根所接触到的外相分中的六入;而是遍于内六入与外六入中,内六入与外六入相合而不即不离,所以说佛性也和如来藏心体一样名为中道。这段经文,在眼见佛性以前阅读时自以为懂,其实根本不懂;见性以后恭读时,却可以现前一一印证确实是如此。
又《大般涅槃经》卷8〈如来性品〉云:
【众生佛性则不如是假于文字然后清净,何以故?性本净故,虽复处在阴界
入中,而不同于阴界入也,是故众生悉应归依。诸菩萨等以佛性故,等视众生无有差别。】
这段经文意思是说,有情众生的佛性不必藉由文字开示修行以后才变清净,为什么呢?是因为佛性的体性本来就是清净性,虽然处在蕴处界中随众生流转生死,但却不同于蕴处界、而依然保持祂的清净体性,所以一切众生皆应归依自己清净无染之佛性。由于众生都同样具有清净的佛性,所以菩萨等视一切众生无有差别。从以上所举述的经文中,已经说明了佛性的本质:佛性不是五阴,也不是外六入、内六入、十二处。因此不可以说佛性就是内六入或外六入中的见闻知觉性。佛性虽然处于五阴及内外六入中,也处于十二处、十八界中,却不是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法,所以不能说佛性就是十八界里的六根、六识,也不能说佛性就是六识的见闻知觉性;更不能像落入六识自性见中的外道凡夫那样主张说“佛性就是六识的知觉之性”,或者主张说“佛性就是离念灵知之自性”,这都是违背 世尊圣教与见性菩萨的现量境界。
诚如游正光老师所说:
十住菩萨眼见佛性时能藉外色尘眼见自己的佛性,即是在一切有情身上眼见自他有情的佛性,以及在无情身上眼见自己的佛性。眼识既如是,耳、鼻、舌、身、意识亦复如是,都能够亲见本识如来藏呈现出来的佛性,此即禅宗祖师所说“一根通,六根互通”、“六根通流”的道理。因此,有情自无始劫以来,见闻觉知心从来没有接触过外境,所接触者,无非是第八阿赖耶识所变现出来的内相分六尘,再由见分(六识的见闻知觉性)来分别内相分六尘;于其中享乐时,无非是自心玩自心尔,有何真实可言。此中道理,就好像坦克车驾驶在坦克车内所见的外境一样,透过坦克车内的三棱镜反射而眼见,亦如透过监视器或小精灵视讯摄影机摄取外境,再将外境传输到计算机荧幕上显现出来,所见并非外境。表面上看来,有情似乎得以眼见外境,究其实,有情并没有真实的接触外境,因为不了知其中真实道理以及虚幻的缘故,误以为真实接触外境而执以为实,遂起贪染喜厌等心行而造善恶业,导致轮回三界六道不得出离。但是未入地菩萨眼见佛性时,已经看见佛性与六识的见分—六识知觉之性—同时在运作,是二者并存的,所以绝对不会误认佛性为六识的知觉之性。慧广不知这个道理,也误解圣教真义,所以他只能落在六识的见闻知觉性中,成为凡夫随顺佛性者。5
注5 游正光老师,《明心与眼见佛性》,正智出版社(台北市),2011,页106~107。
亦如游正光老师所说:
又譬如在作梦时,意根透过五根接触外法尘而生独头意识,一般人的意识不知自己在梦中,便在梦里分别法尘之颜色(显色)、形状大小长短方圆(形色)、一切行来去止、屈伸俯仰(表色)、气质气色(无表色)等。当意识分别法尘的同时,佛性还是异于法尘在运作,而在法尘境上分明显现,因此佛性在梦中仍然分明显现,没有不显现的。这个梦中佛性的道理,唯有亲证佛性的人才能了知,非是执离念灵知心,乃至否定本识如来藏而没有眼见佛性的慧广所能了知;因为佛性是第八识如来藏的本觉之法性,却是被慧广所否定的。6
6 游正光老师,《明心与眼见佛性》,正智出版社(台北市),2011,页119。
游正光老师又如此说:
佛性不论见与不见,包括张眼、闭眼以及进行民俗观落阴的种种过程在内、白天见或者夜晚见、凭定力见或者在定境中见、醒时见、梦中见,都可以由已见性者自己亲见;或如睡著无梦见、闷绝位见,是在当事人知觉之性断灭时,由已见性的他人看见闷绝者的佛性等等,这是眼见佛性者共同的实证。可见佛性不是六识的知觉之性,都是第八阿赖耶识心体透过六根、六尘所显的功能差别、所显的总相作用,也是第八识直接出生的见分,外于六尘而运作,而于六尘境界上分明显现;不因慧广
看不见佛性,就使他自己的佛性不存在,或使一切众生的佛性不存在;所以佛性乃一切众生都有之,平等无二。十住菩萨以下无法眼见佛性,十住菩萨眼见佛性少分,诸地所见多分,而如来全见。7
注7、游正光老师,《明心与眼见佛性》,正智出版社(台北市),2011,页121~122。
亦如 平实导师所说:
六识的自性—见闻知觉性—仍然是在如来藏的妙真如性佛性所含摄的范围中,不能外于佛性;但也不等于佛性全部,所以某人眠熟后,他的六识对六尘的分别功能不存在时,十住菩萨仍然可以分明看见那个人的佛性继续分明现前;显然可见那个人的佛性并没有随著六识的中断而消失,已中断的只是六识心对六尘的分别功能;因为六识心离念灵知已经断灭了,而佛性仍然继续存在著。8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见性,话头,连载,黄正幸,老师,第一章,性的,本质,佛性,不
- 上一篇:邪箭呓语(连载二十二)
- 下一篇:广论之平议(连载三十三)
推荐文章
阅读排行
最新收录
讲座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