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读书>结缘书>广论三部曲>

《瑜伽师地论》明说第八识─阿赖耶识(5)

[广论三部曲]  发表时间: 2015-04-16 07:57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一六〈46趣智品〉:“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调伏贪、瞋、痴性为性,远离贪、瞋、痴相为相,远离贪、瞋、痴状为状,远离贪、瞋、痴貌为貌。复次,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调伏贪无贪、瞋无瞋、痴无痴性为性,远离贪无贪、瞋无瞋、痴无痴相为相,远离贪无贪、瞋无瞋、痴无痴状为状,远离贪无贪、瞋无瞋、痴无痴貌为貌。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性、相、状、貌,乃于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生信解。”(CBETA, T06, no. 220, p. 614)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九〈8胜军品〉:“若菩萨摩诃萨能于般若波罗蜜多作如是学,则便渐近一切智智,如如渐近一切智智,如是如是得身清净,得语清净,得意清净,得相清净,如如获得身、语、意、相四种清净;如是如是不生贪、瞋、痴、慢、谄、诳、悭贪、见趣、俱行之心。是菩萨摩诃萨由常不生贪等心故,毕竟不堕女人胎中,恒受化生离险恶趣,除为利乐有情因缘。是菩萨摩诃萨从一佛土至一佛土,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世尊,成熟有情、严净佛土,乃至证得所求无上正等菩提常不离佛。”(CBETA, T07, no. 220, p. 49)←本小注到此结束】,然后这样证得非贪非无贪、非瞋非无瞋、非痴非无痴,能够实证第八识真如心,而现观了解贪瞋痴之中隐藏的实性乃是真实与如如,而且非有贪瞋痴的心以及心所。所以 佛陀说有七真如,其中便有“邪行真如”、“安立真如”,因此“一切法真如”,一切法都不离开第八识如来藏真如!
因此,这些都是显示不可思议的法界实际,都是要实证而了解第八识阿赖耶识之后,方能于此心体之种种不变易的真如自性相貌作简择,方能如实领受七真如的体性,而真正了解经典为何说“非贪非无贪、非瞋非无瞋、非痴非无痴”!这样的智慧哪里是连阿赖耶识的体性都不清楚,却执取这些双身法淫欲中、贪爱中的意识心以及心所有法的藏传佛教的人所能理解的呢!
要探究“禅定能否走向真实解脱?”之前—先了解如何才是世间的禅定!
至于说如果要实证色界法的禅定天身,实证了禅定也只是世间法,这还不是大乘的波罗蜜。而我们先说如何发起世间所谓的禅定,就拿最基础的初禅来说,其中的关键就是在于必须远离欲界的爱染以及瞋恚;当我们于贪的情境或是瞋的情境当中,产生很大的执取,这样随伴而生起贪瞋的心行时,身体会有觉受一起现起而取著,因此这样欲界法的受用,就会继续感得欲界身,从而使得自己对于这些法上产生更多的贪著和执取,最后更是变本加厉,无法舍离;这样强烈执取欲界法的受用,便不可能证得出离欲界法的初禅功德。
如是一直相应种种欲界法的喜乐或是忿恚之法,这第八阿赖耶识如来藏便不会生出色界天身,因为意根都是于此欲界境界之中;要等到意识心都不觉得欲界的境界有何执取,以及连对身体的粗重感受都渐次变淡,又能远离种种妨碍禅定静虑的掉悔、睡眠、怀疑等三盖的烦恼,才有机会因为心离欲界法而证得色界的初禅。
然而原本就无法舍离这粗重淫欲法的藏传佛教《广论》乐空双运境界,绝对不可能成就这“根本禅定”─初禅【以下为小注→ 然而许多人还是不明白其中的关键:只要对于男相女相有细微的执取喜受,不论有无淫欲,都是不可能得证初禅,这样的喜受会使得行者喜欢和异性“攀缘”,亲近说说话,这都是欲界中人的细微男女亲近的相貌,这样是不可能证得色界“无有男女”的中性天身的境界,这样的细微的攀缘都是意根的甚深执取,如果不晓得此理,天天打坐也无济于事!即使是已经证得初禅者,若因为回到过去的“攀缘”,就会很快失去初禅!←本小注到此结束】!如果连初禅都办不到,何况是二禅、三禅、四禅等等更深的禅定呢!色界天中何曾有谁抱著异性呢?连男女性的差别都不存在了,哪里还有抱著异性交合的“佛”?每位色界天人都是中性身啊!这就是远离欲界爱的果报啊!但《广论》密宗道却说要观想成就色界天身而抱著女人乐空双运,真是不懂三界世俗法的大妄想。
即使依照宗喀巴的层次,他想那色界天的禅定太难了,因此改换成追寻欲界天的欲界定境界时,也必须符合欲界天的天人法的道理。然而藏传佛教所谓的天身,却是在强调修学“天瑜伽”的同时,是假想天人男男女女都在两两性交和合,在那里作爱的,这就是他们所谓的“天瑜伽”,也就是宗喀巴所主打的“无上瑜伽灌顶”。然而宗喀巴他可曾想到说:欲界天的天人一层一层上去,是越来越清净,化乐天人们已觉得淫欲行是“味同嚼蜡”,心不喜乐,这哪里是宗喀巴一直耽著于“乐”、“空”的双人双运的“止观”所能回过头来了解的呢?
佛陀一再地强调说:出家者不能以淫欲作为修持,一切皆不能行淫;将淫欲当作是修行的人,就是“蒸沙来煮饭”【以下为小注→《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六:“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石沙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CBETA, T19, no. 945, p. 131-p. 132)←本小注到此结束】!沙子再煮个百千万亿劫,还是一堆永不成饭的“沙子”!这一段精彩的解说,将留待附录的地方,和宗喀巴的《密宗道次第广论》的十三、十四卷的简易解释来作比对,看了之后,大家就可以了解“为何《广论》弘扬的藏传佛教不是佛教”,“为何佛陀绝对和密教的佛、藏传佛教的佛一点关联都没有”了!
断除“意识心为我、为永恒”的见解—走向小乘须陀洹初果的见地
佛世的比丘、比丘尼这些小乘声闻出家人,听了 佛陀的教导以后,法喜充满,当法会结束后,就信步走到树林下、冢墓间,在这些空旷无人打扰之处,来作静静的思惟思虑,现前观察并且回忆过往的经历,开始一点一滴的抽丝剥茧观行,从“我”这个生命存在的本质开始思考:
这些构成“我”的内涵是什么?我是什么?什么是我?
这些内涵是 佛陀所说的什么?
这些内涵,其中哪一个是具备永恒的特质?
哪一个具备不灭的特质?
这些构成“我”的内涵,会产生什么“苦”?
这些“苦”的来源,是不是因为“我”?
这些“我”是不是 佛陀所说的“意识心”、“色身”、“五识”……?
这些“我”是由“五蕴”所构成,这样的内涵已经观察清楚吗?已经清楚的见到吗?已经清楚了解吗?
修学小乘法的出家比丘、比丘尼,如是看清楚意识心的虚妄,经过缜密细微的观察与思考,他们会发现人生的种种,皆是“现苦、后苦”的来源,以往、现在的诸行,都是“无常、变异、生灭”,这些都没有真正的实质,都是苦的根由,都会趋于“坏、灭、苦、空”,这些“苦”就是因为不晓得本际的真实面,都错认蕴处界内的其中一法为本际,这就是因为“无明”,而导致这些种种的“诸行造作”,而这些造作的最大根源就是因为有“我”,因为虚幻地取这个“色身、心识、想、受、行”,来作为“我”。如此慢慢观察,深入了解蕴处界诸法的真实面,如是蕴处界的种种,全然都不具备“涅槃永恒”的特质,都不是“我”,都是“非我”。
当能够观察的心识和所观察的境界,都是虚幻不真实,都不是“我”,如此对 佛陀大师再无有疑惑,一切以往所施设的种种不如理的戒禁也一起断除;如是知见永不再动摇,断除了身见(我见)、疑见、戒禁取见,证得了小乘的初果,而预入圣流。《广论》却教导藏传佛教信徒要反过来,要认定声闻初果人所否定的意识生灭法,要认定意识是常住的自我,是永不坏灭的真实我,于如是的身见等三结就牢牢地绑住学《广论》的藏传佛教徒众,永远都无法证得声闻初果。
我们回到佛世已经证得声闻初果的小乘人,他开始继续断除我执,他了解这世间诸法都是一直在生灭,如此周而复始,而没有停歇,这就是轮回。但这其中,确实有 如来大师所说的一个出世间的真实涅槃法,所以想要到这个永久的休歇处,就唯有将自我的存在(我慢)消除,将自我“想要生存、想要存在、想要现起、想要出现、不想要消失”的念头,予以彻底消灭,这样不会再出现一个未来后世的存在。因此三界法随著这位入无余涅槃的小乘人一起消失,小乘人“入涅槃”成就“二乘解脱道”。《广论》的说法则是完全违背 佛陀教导的声闻解脱道理论与法门,连显教中最基础修证的声闻初果都无法实证。
大乘法乃是修学真实的法,是以成佛作为标的,也是同样要断除这些小乘初果人所必须断除的身见、疑见、戒禁取见,除了断除这“世间有实际的法”之外,还要亲证法界实相,在菩萨还活著的时候,现下就能证得涅槃本际─真实因如来藏;这空性如来藏,这不空如来藏,这个因果的所依心,这个法界的实相,这个真如心体,这个万法的根源,都在亲证第八识心如来藏时就可以如实现观,因此所证的内容与智慧,和小乘人毕竟是大异其趣。
宗喀巴所说“空性”中的断灭见与我见
藏传佛教宗喀巴认为密教“空性”的真谛,就是进入“无我又光明、清净”的法性之中【以下为小注→ 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胜解空性者,谓趣入无我光明法性,深极忍可,本来清净。”←本小注到此结束】,达赖喇嘛将此“无我”的“光明法性”予以发扬光大,说成是“澄明心”,clear light【以下为小注→《揭开心智的奥秘》,编著:杰里米.海华、弗朗西斯可.瓦瑞拉,译者:靳文颖:“意识分为三层次:粗、细、与最细意识。如我们较早所讨论过的,心智越粗糙的层次,对身体的依赖越多,越细微的依赖越少,而最细的层次则是独立于身体之外的。我们的这种最细意识叫做明光、明光心。”页273,1996年,众生文化。←本小注到此结束】(有翻译为“明光心”、“明光”)。可是这两人之所以为的光明想是什么内涵?他们以为有光亮,在现见“光明”的当下,就是空法的光明法性。但是这根本就是妄心妄识的体性,当他们现见光明的当下,早就已经是落在意识和眼识的所行境界上,这就是落在妄识的心行上。
佛陀已经说不以五蕴为我,不以十二处为我,不以十八界为我,也不以三界一切法来作为真实;在蕴处界等一切万法之中,没有“真实的我”存在。然而宗喀巴以他所宝爱的“意识细心”,以此来抗衡 佛陀的教法;而且现在他的传人达赖喇嘛,仍然坚持这“明光心”拥有清澈透明的境界,将明明是意识心虚妄所行的境界,当作是无上的珍宝,甚至要全面回归性爱瑜伽(谭崔性交无上瑜伽),努力地弘扬宗喀巴祖师的性爱交媾大法:《密宗道次第广论》。
达赖喇嘛高推生灭的意识是最究竟心,所以他干脆诽谤说即使是 佛陀也无法了解意识的究竟本质【以下为小注→ 达赖在解释龙树菩萨的《释菩提心论》说:“‘诸佛不获识’,诸佛都没有办法找得到意识的究竟性质,也就是说诸佛去观察意识在哪里,也都无能获得,这就是意识的究竟性质,所以意识本身是幻性的。”这样根本是一派胡言!诸佛是清楚了解这意识就是真如所出生的,而且具足现观,因此意识的究竟性质,诸佛了如指掌!因为诸佛断尽一切的无明,乃是一切智者,无一法不知,岂有达赖诽谤诸佛的情形。(达赖,《菩提心释论?法界赞讲记》,福智之声,第一版第一刷,民93.5,页86)←本小注到此结束】,更干脆不管 龙树菩萨说了什么“不自生”,而硬要说意识可以自己出生自己【以下为小注→达赖.喇嘛十四世著,黄启霖译,《圆满之爱》:“意识是由意识生起的。”页次111,1991,时报文化。←本小注到此结束】,意思是说,意识今晚睡著断灭以后明天可以无中生有而再自己出生,也可以今世死后灭了而在来世无中生有自己出生,直接挑战藏传佛教自己认定的祖师 龙树菩萨所说“不自生”的圣言!对现今的达赖喇嘛来说,佛陀和 龙树菩萨可能都已认为是过去式了;达赖喇嘛今天胆敢代表藏传佛教出来指责佛教的教主─佛陀,也公然讲出违背自己认定为密宗极重要祖师的 龙树菩萨法旨,这种对于“一切智者”及最重要祖师的藐视,实已暴露达赖自己的无知;他不信受 佛陀已究竟了知一切诸法,也不信受 龙树《中论》所说诸法不自生、不共生……等正理,这也代表他全然接受宗喀巴的邪见,回到反对 佛陀的死胡同之老路。
更明白地说,达赖喇嘛不相信本师 释迦牟尼佛是成佛了,他还是信受印度教性力派的瑜伽士所身体力行的淫乐无上瑜伽;如同宗喀巴要大力贯彻《密宗道次第广论》所说与九位明妃同时交媾的灌顶一样,达赖他只相信欲爱中的大乐会让他成佛!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瑜伽师地论,明说,第八,阿赖,耶识,既然如此,那宗,喀巴,意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