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实修>福德资粮>布施>

在家菩萨修学佛法第一要务:布施(2)

[布施]  发表时间: 2015-08-04 22:39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为什么修解脱道的人们会有这样一增一减的差别呢?是因为一切众生的心各不相同:有人特重贪,有人特重瞋,有人特别愚痴。所以在贪瞋痴三个部分中要如何用功、如何得法?那就是善知识的责任了。因为一切众生的心各各不同,为众生说法时就得有种种不同的施设。那么得解脱分就是断贪、瞋、痴,贪瞋痴就是三界法;
如果有人不能专精一心的——一心就是专精而心无旁骛——来观察二个部分:一、生死的过程中有种种的过失,二、涅槃中是究竟安乐的。如果不能这样子如理作意的观察生死与涅槃,努力的惠拖、持戒、多闻以后,还是无法发起解脱分的。处在生死之中而不能出离,是有过失的——咎就是指原因——对造成生死过失的原因,你要去弄清楚,而且一心专精的观察生死过失的原因,并不是听过就算了。一心观察生死过咎以后,还要一心专精的观察涅槃中的安乐;也就是说,涅槃之中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也没有任何一怯存在,那就离开了生灭的现象了,就离开生死轮回的痛苦了,这就是涅槃的安乐。
如果有人修习惠施、持戒、多闻三个方便法,但是对生死的过咎、涅槃的安乐却无法一心的观察,这个人就算他很努力的广施恩惠于众生,而且持戒很精严,又时常听闻解脱分法——即使他所听闻的解脱道是真正无误的法义——但他始终还是不可能证得解脱分法;因为他做了惠施、精严的持戒,可是听闻解脱分法以后立即忘光了,听闻之后没有如实的思惟与观察,没有办法去认定“有自我存在之时就会有生死”的道理,所以这种人始终不能获得解脱分法,他听经闻法的目的只是在求世间的福报而已。反过来说,如果他能厌患生死,把造成生死轮回过失的原因——也就是我见——详细的观察,了知轮回生死所产生的原因就在于我见与我执不能断除,生死的过咎就找出来了!找出来之后就能厌患造成自我会有生死的原因,就会深入了解我见与我执的内涵;他讨厌我见、讨厌我执,厌患生死的过咎观察就完成了!
接下来,得要一心观察涅槃的安乐,要很深细、很深入地观察,照见了涅槃的功德;当他观见了涅槃的安乐以后,才会知道涅槃才是真正的功德:使人不生也不死,更不是死了以后才住在涅槃中。能具足这二个法,一心观察生死过咎、涅槃安乐的人,他再来做惠施、持戒、多闻,都将是有大功德的。这种人不管去何处稍微惠施一些、或者才刚刚受戒而持戒,就可以因为如实的观行而在惠施及持戒之际使心清净,然后再稍微听闻一下正确的解脱道法义,此时每听闻一法都可以增进他的解脱分法,所以说他少施、少戒、少闻就可以获得解脱分法。因此,从佛的这一段开示来看,想要取证得解脱的人,最重要的还是在解脱道的智慧上面:也就是一心观察生死过咎、一心观察涅槃安乐,然后听闻正确的解脱道法义。
“善男子!若得如是解脱分法,虽复少施,得无量果。”
(解脱品第四)
8、“得是相已,次第获得身金色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常施众生房舍、卧具、饮食、灯明,是故次得金色身相。”:得到这个大人相以后,接下来就得到金色的身相。念佛人唱弥陀赞时都会唱“阿弥陀佛身金色”,讲的就是这个现象,有时称为紫磨金色。诸佛都是金色身,一般佛像的金色是不标准的,应该要用紫金;紫金是特别的黄金中会泛出紫色光芒出来,要用这种紫金搥成薄片来贴佛像。诸佛的身金色相是怎么获得的?是说当菩萨时的无量世中,不断的布施房舍(房是比较大的屋子,舍是比较小的屋子)与卧具(卧铺)、饮食  (固体的饭菜及饮料)、以及灯光的照明,因此使得菩萨成佛时得到身金色相。这是说,从身上布施给众生,让众生身上获得受用,成佛时还从自己身上来得,所以有互相的因果关系。(三十二相业品第六)
9、“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可瞋之处不生瞋心,乐施众生随意所须,是故次得七处满相。”:菩萨要有这两个法:可瞋而不瞋,乐施众生,随顺众生意。菩萨因为这样布施,所以成佛时得到七处满相。这事情很难的,众生需要什么,你就得给什么。他们来要眼睛,你就用调羹挖眼给他,这就是随意所须。如果他说:“我要你的鼻子。”你不肯给他,那就不叫随意所须了。所以这件事很难,这是专施内财的;这是等觉菩萨在百劫中所做的事,是内财的布施;菩萨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成佛时得到七处满相。(三十二相业品第六)
10、“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常施一切众生病药,是故次得身方圆相。”:接下来是得到身方圆相;犹如尼拘陀树一样,尼拘陀树有方圆相,也就是说这种树不弯曲;尼拘陀树长大以后不弯、不斜,这就是方正之相、方圆之相,也就是它长得很大而且树身很圆、很正直,树身不弯就是方相。因为菩萨在无量世以来,恒常而且不断地布施一切给众生:众生有病时所需要的一切医疗及药品,菩萨喜乐的布施;众生想治生死病时所需要的种种法,菩萨也喜乐的布施,因此在成佛时就得到身方圆相,这都是从救治众生身病、心病而得到这种身方圆相。(三十二相业品第六)
11、“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不待求已然后方施,是故次得味中上味相。”:接下来是得到味中最上味相。这是说,诸佛不论吃什食物,都觉得很好吃。以前,我有个兄弟与我出远门,遇上晚餐时间,我就找素食面包店买一条素食吐司,在路上一面开车、一面啃吐司;我那个兄弟就一面吃、一面嫌:“这个好难吃。”我说:“怎么会?又香又甜呢!”“哪有香?那有甜?”他一直嫌,从员林镇一直嫌到彰化市才停止。同样的学佛,不同的心性,吃起东西就不一样。以前佛陀为了度一个人,三个月之中都只吃马麦,阿难说:“佛陀啊!您是人天至尊,怎么会三个月中都吃马吃的麦子呢?”佛说:“你不知道我这个马麦的味道有多好。”就拿一些马麦给阿难吃吃看,“哎呀!怎么这么好吃!”这是借着佛的福德,使得马麦变好吃了!诸佛为什么能得这个上味相?因为在菩萨身时无量世中都不是先向别人求到了财物再来布施,而是先决定要布施什么财物,然后才去获得那个财物来布施;所以是:“不待求已,然后方施。”菩萨是为了布施才去赚钱,不是先自己赚了钱享受,有了余钱才来布施,所以他成佛时就可以得到味中的上味相。(三十二相业品第六)
12、所爱重物能以施人:自己所珍爱的、贵重的财物,能布施给别人。最珍爱的财物当然要留在身边,世俗人都是这样想;世人最珍爱的是什么财物?当然是钱嘛!有的人则认为宝物,有时是经过几十年明查暗访才找到,花了很大的代价与人情才买回来的,常常是托人情去讲才能买得到;像这么珍爱的宝物,在学佛以后也能舍了;为了众生的利益,就拿出来义卖了,这也是菩萨的不可思议。(菩萨心坚固品第九)
13、“复有三事不可思议:一者始欲施时心生欢乐、二者施时为他不求果报、三者施已心乐不生悔恨;是名菩萨三不可思议。”:菩萨还有三件事情,所以称为不可思议。第一、菩萨刚开始要布施时,心里面就生起欢乐之心。为什么刚开始要布施就生起欢乐之心呢?一般说来,世俗人要布施时总是有一点心里不舍;这么一大笔钱要拿出去,所以心生不舍。菩萨就是奇怪,总是跟别人不一样;当他决定有一笔钱要布施出去时,心中就产生了欢喜心。什么缘故有欢喜心呢?以一般的菩萨来讲,他心里面想:“我今天能够有钱来布施,不是比没有钱而去接受布施的人好过很多倍吗?”所以他因为有钱布施而很欢喜。假使《优婆塞戒经》听完了,你想要布施钱财时也会欢喜的:难得有这么好的投资理财方法,为什么不欢喜?在这部经的后面也会讲到:就算你去布施给专门收养流浪狗的团体,狗儿们此世都不能回报你,但你来世也可得到百倍之回报;且先不谈功德,只谈来世的福德回报就好。如果是护持了义而且究竟的正法,那可就是无量报了!这是多好的理财方法,世间还有比这个更好的理财方法吗?我敢保证所有的投资理财公司都无法向你保证说:“一百年后你可以得回一百倍。”但是菩萨因为了知布施的因果,所以布施时心生欢乐。凡夫不知道因果,所以会说:“菩萨真傻,大把大把钞票在三宝上面用出去。”骂他是傻瓜。但是菩萨给人家骂傻瓜也无所谓,仍然是心生欢乐去布施,所以说不可思议。
第二个不可思议是说:当他在布施时不求果报,明知道布施以后有很大的果报回收,但他心中都无所求,根本不在意布施以后有没有果报回收;因为菩萨心里面很清楚知道自己是在布施悭贪,布施了悭贪时已经是回收成就、道业成就了!所以菩萨布施时不求果报,这在世间人来说真的是不可思议。
第三,菩萨布施前心中欢乐,布施时欢乐,布施后也是欢乐。会中常常有同修这么说:“早知道有正觉同修会这个了义法,我应该全部在这里布施,以前在外面那些道场布施了许多钱财,真是可惜!”自从我弘法以来常常有人这么讲。可是如果照这样的道理,那我在出来弘法之前也在别的道场布施了不少钱,我是不是也要捶心槌胸:“自己的法这么棒,不懂得护持,还去护持别人!”可是当时我自己的了义法还没参究出来,要如何护持呢?所以那都只是一个学佛的过程,经由那个过程作基础,你的福德渐渐的具足了,才会遇到无上福田。无上福田不是随随便便的一开始学佛就可以接触到,如果没有过去无量劫的布施植福作基础,就算遇上了无上福田,恐怕还要心生烦恼而诽谤一番,大山头的信徒们正在诽谤我们的事情,不就是现前具体的事证吗?他们总是信受住持大师的诽谤言语,连我的一本书都没读过,就大肆诽谤而继续护持错悟的大师们。所以那都只是过程,不论过去曾在什么地方布施,都只是学佛中的过程,都是累积福德时会经历的过程,所以这是正常的。假使你以前曾布施到不如法的道场,最后布施到这里来,你自己应该平等看待而心乐不生悔恨,因为他们至少也是表相三宝,也很好啊!所以菩萨施已心乐不生悔恨,因为施时心乐,施前欢乐,施时不求果报,施已无侮,所以说菩萨不可思议。(菩萨心坚固品第九)
14、(自利利他品第十)“初阿僧祇劫,犹故未能一切慧施、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第二阿僧祇劫虽一切施,未能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如是二处,是名为学。第三阿僧祇劫,能一切施、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是名学果。”:接着佛又解释第一阿僧只劫、第二阿僧只劫、第三阿僧只劫的差别。第一阿僧只劫就是指三贤位的初住位到十回向位为止,十回向位的满心就是第一阿僧只劫修行完毕。十信位满心是经由一劫乃至一万大劫修信圆满而进入初住位,从初住位开始修到十回向位满心,是第一大阿僧只劫圆满功成。第二阿僧只劫是从初地入地心开始到达七地满心位,七地满心位就是第二阿僧只劫修行圆满。从八地入地心开始,到达十地满心位,是第三阿僧只劫圆满。然后百劫专修福德,完成大人相及无量随形好,到最后身菩萨位,譬如说悉达多太子在人间出家为止,这时还没有成佛,就是最后位的等觉菩萨百劫修相好。这些我已经帮你们整理好,印在每一本书后面。
在第一阿僧只劫中,仍然没有办法一切慧施、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因为在三贤位中没有办法布施给众生所有三乘菩提的智慧,此位中的菩萨们证量还不够高深。菩萨在初回向位时都还有许多法不懂,虽然已经能破邪显正,但是遇到阿罗汉时,阿罗汉也可以用涅槃十智来问倒他,因为十智里面还有很多法义,初回向位的菩萨不一定都能懂;但是七住菩萨也可以把阿罗汉问倒:“请问你入了无余涅槃,里面是什么?”  “不知道。”可是七住菩萨如果读过我的《邪见与佛法》就会知道,但是如果我没有先写出来,七住菩萨也不会想到:原来无余涅槃里面就是如来藏而已。你们没想到的,我已帮你们准备好了,万一哪天出了个南洋来的阿罗汉,你就有妙义问他,就有机会转他迥心人大乘法来。
在第一阿僧只劫中的菩萨们,还没有办法把所有三乘菩提的智慧都用来为众生作法布施,所以做不到一切智慧的布施。一切时施也做不到,一切时施是八地以上的事,随时随地有众生需要时就施了,都不必观察时节因缘。七地以下还要观时节因缘,譬如说今天你如果是五地菩萨,现在有个众生来,说我需要五两黄金,你说:“我开个支票给你,一百万给你。”一百万台币可以买到很多倍的五两黄金了!可是他说:  “一百万钱财我没有用,我现在急需的是黄金。”那你怎么办?你没有办法一切时施,你说:“等明天、等后天,我花十万元去买来给你。”那已经不是及时雨了,所以一切时施就不能成就。又譬如说你身上有很多财宝,到了某个地方,有人快饿死了,他需要的不是你身上的财宝,你把所有财宝都给他也救不了他的性命,就算你已经是五地菩萨了,也仍然没办法救得了他,你心想:“那你等一等,我去买,尽快回来。”也许路途来回两个钟头,他已经饿死了。那该怎么办?这时只有八地菩萨做得到,他可以随意变现,先变一碗薄盐水给他喝几口,再来变一碗淡粥给他喝几口,再来变一碗浓粥再给他喝几口,可以一切时施;这在第二阿僧只劫阶段的菩萨们都做不到,不能一切时施。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在家,菩萨,修学,佛法,第一,要务,布施,在家,菩萨,修学,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