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电子报>正觉电子报>第122期>

涅槃(连载24)----平实导师

[第122期]  发表时间: 2016-07-10 17:57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第四目 新学菩萨对见道与加行的疑惑
  问:大乘四圣谛十六品心的加行,位在真见道前吗?
  答:大乘相见道即将满心时,已修完三品心,最后即将入地之前,才需要、才有能力作大乘四圣谛十六品心的现观;这十六品心仍是相见道位所摄,但因是入地前的最后加行,是突破入地前最后阶段障碍的观行,故亦名为加行。即使是三明六通大解脱的阿罗汉,当他们回心大乘而证悟以后想要入地时也是如此。因为这与二乘圣人的四圣谛观行有所不同,他们未证真如,无法依真如作四谛十六品心的观行;而二乘圣人观行四圣谛时只需断除五个上分结就行了,不必观修这十六品心。不但成实宗修习的二乘法中没有这十六行观,征之于俱舍宗及古天竺声闻佛教,以及尚存最具足结集之声闻解脱道法教《阿含经》中明载,莫不如是;所以是欲入初地的相见道位最后心菩萨们,方才应修的四谛十六品心的观行。尚未修完三贤位三品心的已证真如菩萨,尚且不得实修这十六品心,何况未证真如的声闻阿罗汉?故说这个四谛十六品心的加行,不通二乘圣者所观行的四谛。
  为何说这不是二乘圣者所能观行?因为菩萨修完相见道位十住、十行、十回向的非安立谛三品心,仍有其他所应有的观行含摄于这三品心中:真见道悟得真如以后,必须进而对七真如起观察,并证知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二种无我法等,全部观察而无遗余时,才能完成“内遣有情假缘智”、“内遣诸法假缘智”、“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而这些观行所完成的无所得智慧境界都属于非安立谛,全都是依真如而作的观行,与安立谛的四圣谛本质不同。在此之后,相见道位也还没有圆满具足,最后还得再依真如而作大乘四圣谛十六品心的安立谛观行,才能入地。是故即使“菩萨从真见道后亦不出观随即转入相见道位,仍不可能于多刹那(注:多刹那是说心心无间始终不曾怀疑,则不论开悟明心的真见道已经过了几年,都说是多刹那无间。若是悟后心中有所怀疑,就不能称为“无间”见道,已成为“有间”见道,不再是多刹那心心无间了,因为这几年中间曾有疑心插入而非都无犹豫的心心无间了。)完成相见道位三品心的观行,何况能于多刹那的十五心”尚未完成最后一心的观行时,即可完成相见道位智慧而转入初地?
  对于真见道位的菩萨而言已是如此,更何况对于尚未悟得真如的凡夫菩萨?由此可见,真见道位菩萨不可能跳过相见道中非安立谛三品心的观修,直接具足相见道位功德而入地,除非是往世已经入地了,今世因有胎昧所遮障的乘愿再来菩萨,才有可能在真见道后,心心无间而在真见道后五年、十年之内完成所有相见道位的功德;因为他只是回复往世的所证而已,并非新修。或譬如妙觉菩萨在成满地,依第四禅而在人间见道的示现成佛,才能于真见道位具足一切功德;但这已是二大阿僧祇劫前就已完成真见、相见、通达等见道位全部功德了,这时的真见道只是一种示现而已,已非第一大阿僧祇劫的菩萨真见道、相见道、通达位的过程了,本就不该援引于尚未完成三贤位三品心观行者的身上一体适用。否则,误将入初地前相见道位的四谛十六行观,援引为二乘人初果时的入谛现观,岂非二乘初果人一旦回向大乘之后,只要一开悟就立刻成为初地菩萨了?过失大也!若有人将这四谛十六品心的观行,引来真见道位前修之,然后在善知识助悟而获得真见道功德时,自认为已经入地了,其实仍未修完三贤位的三品心,对于四谛十六品心的观行必然是不能成就的,却自己妄想已经入地了,这是极危险而又鲁莽的愚蠢行为。
  在这一节的最后,平实给予所有读者的诚恳建议如下:
  《成唯识论》不是未入地的已悟真如菩萨所能具足理解的内涵,更非未悟真如的菩萨们所能丝毫理解,只能依文解义,劝请真见道以后能在真善知识的指导下修学;若是真想修学,万勿自以为是,应该存心于“自己对《成论》阅读后的所解,未必完全正真”,以免生慢而起大过。因为其中义理深妙而且难解,又兼语文太过简略;若非往世已经通达而入地者,劝请勿要自行研究,因为必然自生误会而自以为已经通达,然后自以为已经入地或已到三地等,因此犯下大妄语业,成增上慢,求荣反辱、求升反堕,无益自他。若更因此而私底下聚众反对善知识对真见道、相见道、通达位的如实演绎,坚决认定真见道即是已入初地,坚决认定禅宗开悟明心时未证真如,要到入地时方证真如,或者意欲外于阿赖耶识心体别觅真如,必然产生诸多妄说妙法之过失,也必然会影响不少已悟同修随之同入邪见中,非唯成就谤胜义僧之罪,亦且成就误导众生同犯大妄语业之重罪,舍寿后难逃异生法界之果报,仍属求升反堕之愚行。
  第五节与大乘见道相关的其余疑惑
  由于正觉同修会中,曾有人针对大乘见道之法义提出不同见解,用以质疑平实所说大乘见道之内容,认为与《成唯识论》中所说有异。然实无异,只是质疑者自身智慧粗浅而不足以理解《成唯识论》正理,自生误会而生烦恼所致。断绝当代及后世如是类人对大乘见道真义之误会情况继续发生,今将其质疑全部胪列于后,并一一加以论证,以求断绝未来同类解悟《成论》者再有如是大妄语业及谤法、谤贤圣之重业继续发生。
  壹、 质问者言:煖等四善根唯在色界,未得色界定者不能证真如。提出此说者所依据之《成唯识论》文字如下:
  菩萨起此煖等善根,虽方便时通诸静虑,而依第四方得成满,托最胜依入见道故;唯依欲界善趣身起余慧,厌心非殊胜故。此位亦是解行地摄,未证唯识真胜义故。1
  姑且假认如是主张者所援引的古德论中文字并非断章取义,暂且认为古德的文字是如其所说,平实今作如下的应对。先援引正确的注释如下:
  《注成唯识论》卷17:
  初修燸等四善根时,通前静虑。若成满位,要依第四,托最胜依入见道故,然所依身必是欲界。善趣身者,色、无色身,彼之厌心非殊胜故。欲界恶趣,彼之慧心非殊胜故。显扬十六颂云:极戚非恶趣,极欣非上二;唯欲界人天,佛出世现观。2
  《成唯识论自考》卷9:
  菩萨下,明所依静虑。善根者,四位观智;众善之根,能生一切功德故,成就一切佛法故。问:此四加行,诸静虑皆可修,何故有言唯属第四?释云:方便通前,成满局后。托最胜依一句,释成依第四;第四静虑,舍、念清净故,远离喜乐觉观故,诸佛于此证果故。功德佛法依此生故,故名最胜依。3
  依法反问云:
  一、真见道前的加行位必须先有初禅或四禅吗?
  二、请问:您见道了没有?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涅槃,连载,----,平实,导师,第四,新学,菩萨,见道,行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