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 正 -----3
3.上平居士云:【为了避免像国内很多大德那样被萧斥之为“信口开河”,在这里,我将先让萧先生自己说话,让他自己在大众面前舞起来,让读者自己来给萧下一个判断。因此,第一部份引文较多,希望读者耐心一些。然后,也是本文写作的重点所在,将对萧自诩为末法宗门正脉所在----修行的因地真心即如来藏第八阿赖耶识,来作一番解析。按萧平实讲,这个阿赖耶识就是修行的正因,如今唯有他一人知道并实际证得,其他汉藏大德“连梦都没有梦到过”、以至于都误把生灭的第六清净意识当成了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这也是他自封为“大乘末法孤子”的最得意的发现和最主要的依据。】
略覆:从上平居士此段评论中,显示出他由于未能触证阿赖耶识,无法领受阿赖耶识之空性与有性,是故对于阿赖耶识出生了种种虚妄想,无法信受—修行的因地真心即如来藏第八阿赖耶识。兹恭录《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经》部份经文以说明之:
《佛云:“阿难!若有问者:‘名色有缘耶?’当如是答:‘名色有缘。’若有问者:‘名色有何缘?’当如是答:‘缘识也。’当知所谓缘识有名色。阿难!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答曰:“无也。”“阿难!若识入胎即出者,名色会精耶?”答曰:“不会。”“阿难!若幼童男童女识,初断坏不有者,名色转增长耶?”答曰:“不也。”“阿难!以是故知:是名色因、名色习、名色本、名色缘者,谓此识也。所以者何?缘识故则有名色。”》
此段经文中, 佛已说明须有阿赖耶识入胎,方有名色生长五根及具足五蕴而出胎;若出胎后之阿赖耶识非是不生灭性而可断坏者,则男女幼童之五蕴皆不能增长为成人。接著又开示五蕴之因、五蕴习气、五蕴根本、五蕴之所缘即是此阿赖耶识。
世尊又云:《“阿难!若有问者:‘识有缘耶?’当如是答:‘识亦有缘。’若有问者:‘识有何缘?’当如是答:‘缘名色也。’当知所谓缘名色有识。阿难!若识不得名色,若识不立不倚名色者,识宁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有苦耶?”答曰:“无也。”“阿难!是故当知:是识因、识习、识本、识缘者,谓此名色也。所以者何?缘名色故则有识;阿难!是为缘名色有识,缘识亦有名色。由是增语,增语说传,传说可施设有--谓识名色共俱也。”》
此段经文中, 世尊说藏识阿赖耶之所以不断于三界中轮回而受生老病死者,皆因过去世之名色熏习为因、为本、为缘,故有此阿赖耶识之轮回生死。
吾人之色蕴,始自受精卵时,迄至死亡,其间刹那刹那不断变异,无有一时一刻暂住。吾人之名—受想行识蕴—亦是念念变异,无一刹那中断,无一刹那不变异。
有情众生八识心王之种子流注现行,使得吾人能于六尘境中活动;而八识心王之每一心,皆是于念念间、刹那刹那生灭流注;此谓一念之间有九十刹那,一刹那间有九百生灭,故“受想行识”四蕴乃是刹那生灭之法。然因有情未断变易生死,故不能觉知,错认见闻觉知心及恒审思量之意根心为不生灭者,不知不解刹那变异之理,遂执空明觉知之前六识及作主思量之末那心为不生灭我,堕于常见外道法中。
如来藏—第八识(阿赖耶识)—本体永不断灭,离三界见闻觉知,故不会不贪不厌苦乐六尘,本性清净;而藉其所藏无明业种及父母四大之缘,能生五色根、六识及意根末那,轮回于前后世之无量劫生死中;然于阿赖耶识本体永无生灭之中,却含藏八识心种及诸有漏无漏法种而不断流注生灭,依前七识之六尘分别及欣厌,于三界中造业及受报。
复摘录佛经中, 佛对于〈修行的因地真心即如来藏第八阿赖耶识〉之开示:
“赖耶体常住,众识与之俱。如轮与水精,亦如星共月。从此生习气,新新自增长,复增长余识,余识亦复然。如是常轮转,悟者心方息。譬如火烧木,渐次而转移,此木既已烧,复更烧余木;依止赖耶识,无漏心亦然,渐除诸有漏,永息轮回法。”
“藏识亦如是,习气之所缠,三昧净除已,定者常明见。”
“阿赖耶识从无始来,为戏论熏习诸业所系,轮回不已;如海因风起诸识浪,恒生恒灭不断不常,而诸众生不自觉知,随于自识现众境界。若自了知,如火焚薪,即皆息灭,入无漏位,名为圣人。”
“阿赖耶识亦复如是,是诸如来清净种性;于凡夫位恒被杂染,菩萨证已,断诸习气,乃至成佛常所宝持。”
“藏识亦如是,与诸分别俱,增长于生死,转依成正觉。善行清净行,出过于十地,入如来地中,十力皆圆满。正住于真际,常恒不坏灭,如地无分别,应化无有穷。”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辗转无差别。”
由以上 佛所开示,即可证知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而此如来藏在众生身中,本来具足,非是修行造作而得;远离能所分别,本性清净而有染污种子,藉意根、无明种子及灵知心,而在三界中起诸现行,须经由修行转化清净而生智慧。
阿赖耶识从凡夫位修行到佛地之过程有许多名称,归纳言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七地及三果以下名为阿赖耶识。 二、八地以上及阿罗汉、辟支佛名为异熟识,又称为庵摩罗识。 三、究竟地名为无垢识—真如。一体三名。所以在凡夫地名为“世间阿赖耶”,在佛地名为“如来清净藏”;这个世间的阿赖耶识心体,与佛地的清净藏,是展转演变而成的;也就是说:要经由亲证阿赖耶识心体以后,次第进修而净除所有的二障无明以后,方才转变成佛地的清净藏。由这个道理,所以经中说:“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就好像黄金想要变成美丽的戒指,必须经过打造;否则,终究还只是黄金金块原形而已;经过打造之后,黄金原形就变成了金戒指;但是变成黄金戒指以后,那戒指仍然还是原来的黄金,不能说戒指不是黄金。同样的道理:世间众生的阿赖耶识,经过长劫修除心体内所含藏的二障无明种子以后,渐次转变而成为佛地的清净藏,但是心体仍然还是原来的阿赖耶识心体,并不是另外有一个别的心体,只是阿赖耶识心体内的种子转变清净罢了;所以经说“如来清净藏”即是“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此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如来藏就是法身,所以阿赖耶识就是法身。《佛说不增不减经》中说:“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如来藏又是什么呢?《楞伽经》中佛说:“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是故大慧!诸菩萨摩诃萨欲证胜法如来藏阿梨耶识者,应当修行令清净故。大慧!若如来藏阿梨耶识名为无者,离阿梨耶识无生无灭。一切凡夫及诸圣人,依彼阿梨耶识故有生有灭;以依阿梨耶识故,诸修行者入自内身圣行所证,现法乐行而不休息。大慧!此如来心阿梨耶识如来藏诸境界!一切声闻辟支佛诸外道等不能分别,何以故!以如来藏是清净相,客尘烦恼垢染不净。大慧!我依此义、依胜鬘夫人、依余菩萨摩诃萨深智慧者,说如来藏阿梨耶识,共七种识生,名转灭相。”所以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如来藏既是法身,则知阿赖耶识就是因地法身。
阿赖耶识无始即有,不是所生法,不是从任何一法所出生者,所以契经中说:“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圆满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槃。”因为是本来而有的心体,所以才能永不坏灭;阿赖耶识心体自身本性清净而运作,不于六尘万法起贪生厌;但是心体中却含藏著染污种子,所以出生了七转识而贪著世间有为无常之六尘万法;学人证悟此心体所在以后,须由更深入的闻法修行,而净除染污种子以后方能成佛。非如未悟及错悟诸人所言:“初证悟时之所证者即是佛地真如,是故一悟即至佛地,悟了就是究竟佛,悟后不必再修道。”这是错解经论者的虚妄说法。
平实先生十多年来,孜孜矻矻埋首案牍,尽心竭虑将自己所亲证的如来藏一切种智和盘托出,原因无他,唯欲绍继 佛之正法,使“如来藏即是一切法”、“如来藏即是众生生命的本源”、“如来藏即是众生生命的实相”之真理,能够普遍让学佛人所亲证;教导众生以自身如来藏为出发点,往内探求本自具足的种种功能差别,进而断除染污习气种子,修学一切种智,累积无量无数福德资粮,渐次证得解脱果及大菩提果。然而末法时代,众生刚强,难调难伏,无法信受“众生身中皆有清净如来藏,如佛无异”;更无法想像“清净如来藏而有染污”,因此于如来藏生起种种邪思邪想,对于真正善知识所开示之如来藏正义百思不解,只好以一己之偏见,将 平实先生破邪显正之义举,曲解为“增上慢者”,甚至犹如上平居士将此护法及救护众生之义行,诬赖为毁法。P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