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正见正行>菩萨正行>

优婆塞戒的受持(7)

[菩萨正行]  发表时间: 2015-08-05 23:01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三、优婆塞戒之“六重二十八轻”
六重
〖“既授戒已,复作是言:‘优婆塞者,有六重法。善男子!优婆塞受持戒已,虽为天女乃至蚁子,悉不应杀;若受戒已,若口教杀、若身自杀,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名初重。’”〗
语译:戒子对于五戒已经少分、多分、满分而受持了,接着再为他开示:“这优婆塞戒有六种重大的事情是不许做的。”优婆塞受了优婆塞戒以后,因为前面是受五戒,还没有正式受优婆塞戒,五戒受了以后,有的人心里会觉得松了一口气啊!我终于可以受三个戒,受了以后他自己心量会稍微大一点,胆子也壮一点,就比较敢受优婆塞戒。这就是有次第性的传戒。好比发愿,在没有明心之前,发愿时总是心里虚虚的,有点胆怯:“我发了这个愿,日后到底做不做得到?”等到明心以后,发觉大师们都没有断我见,也没有证得实相心,原来自己的修证超过他们,心中觉得比较有把握了,愿就敢再发大一点;所以愿是随着修证的层次提高而会改变的。同理,戒子先受了五戒中的几个戒以后,觉得比较有自信了,接着就告诉他:“优婆塞戒有六重法。”这六个状况很严重,不许违犯的:第一、受了优婆塞戒以后,面对天女乃至下贱如蚂蚁,都不许杀害。如果受了优婆塞戒以后,亲口指示别人当场杀生,或指派别人去他处杀生,或者亲自去杀,就失去优婆塞戒的戒体了。假使受了优婆塞戒以后而犯杀戒,如此失去优婆塞戒以后,尚且得不到暖法的证量,更不要说须陀洹乃至阿那含果位的证得了!
暖法是四加行中的第一个果证,四加行中说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是从断我见的四加行来说的,不同于大乘法见道的四加行。暖就好像钻木取火时,钻木的尖头还没有生烟之前,木头已经有一点温度了,摸起来似乎有一点会烫手,就是暖。钻木取火有四个阶段的过程:先是温暖,然后有一点点烟,然后才起火,最后才能把火壮大起来,烧到一切木头。大乘解脱果的见道断我见也有四个阶段,暖是说在观行身见、我见上面,已经开始有一点入手了,有些进入状况了,也愿意断我见了。顶,接下来终于可以对色身非我、觉知心非我,渐渐有些观察而了解了;了解到自我的虚妄,不会再堕入识阴中了,就是三界凡夫中知见最高的人了,名为顶法。假使心中确定而可以确实接受无我了,终于能依无我的现观而安忍下来,不再认定自我是真实的,这就是忍。譬如木头的小火快要生出来了,已确定能生起火了,就是顶法;木头上的小火已出生了,譬如接受自我的虚妄,能安忍时就是忍法生起了!如今接受觉知心确实是依众缘和合而生起的,能取六尘万法的觉知心自己是虚妄的,已证得能取空,就是忍法。可是我见仍然没有究竟断尽,因为所取的六尘仍然误认为是真实法,所取仍未空尽;如同木头上的小火尚未开始大烧起来,还要进一步观行:觉知心中虽然还没有生起语言文字,但在了知六尘的当下,就是已经取六尘相了!如果不是取六尘相,怎能当下了知六尘相?所以了知时已经是有取了;这个观行还是很粗糙,后来终于微细到连觉知心的了知都确认是虚妄的,不管是长时间、短时间、或剎那间的了知,其实都是已经是取,都是虚妄的;进而观察所取的六尘相——所了知的六尘——都是由六根为缘才能出生的,所以觉知心所取的六尘也都是虚妄法,都证实而不想再取了,那么能取与所取真实的邪见就都断了:原来能取六尘的觉知心与被了知的六尘都是假的,不再误认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离念灵知为不分别心,我见终于确实断尽无遗了。如同木头上已经生起能一能一大火了,虽然我执——木头——还存在,但已经断尽我见了,是三界世间法中至高无上的第一法。
这是说,如果破了戒,连四加行的第一个层次都无法实证,何况能证初果乃至四果?因为都在所取的六尘法中杀生,误以为众生真实而杀生,怎能断我见?连所取都断不了,能取还能断吗?当然连暖法都得不到,更何况是得到初果的见地或二果的薄地、三果离地?既然杀害了众生,他就叫作破戒的优婆塞。破戒优婆塞就是不清净,所以是臭优婆塞。对于修行人来说,戒德很重要,所以说戒德香。佛说有五种香可以飘散很远,譬如最好的沈香,一炉沈香烧起来四十里外都闻得见,可是即使这最好的香也只能顺风而飘,无法逆风而飘;但是有一种香可以逆风而飘,叫作戒德香,因为它是藉人嘴传出去的。既然戒德香可以远扬,破了戒而被传扬时当然就臭名远扬了,所以叫作臭优婆塞。也说此人叫作旃陀罗优婆塞,旃陀罗心性暴力的人,或如屠狗、屠羊、屠猪的刽子手,都叫作旃陀罗;因为他们心性不慈柔,常常杀生;假使持戒的优婆塞把杀戒都犯了,就如同刽子手一般,所以叫作旃陀罗优婆塞。若是受戒以后不肯好好受持,那就是污垢优婆塞。因为五欲总是放不下而犯贪,就是结使深重,所以叫做结优婆塞。杀害众生就是犯第一种重戒。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偷盗乃至一钱;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二重。’”〗
语译:第二个重戒说,受了优婆塞戒以后,如果有人来威胁:“你如果不帮我去偷盗那件古董,我就剁掉你的手。”若是因为被威胁就去偷盗,就是犯盗戒。有时会遭受到凶狠的威胁:“你如果不肯帮我把那家公司的营业机密偷来给我,我一定会把你杀掉。”即使是受到性命的威胁,也不许去偷盗。甚至于有人威胁说:“偷盗古董你既然不愿意做,不然就去帮我偷盗十块钱来吧!”目的只是要逼你做偷盗的行为,但即使只是十块钱也不应当偷。“不得偷盗乃至一钱”,古时一钱算是很多了,古时的一钱是十文钱,十文的价值依现在来看,大概是几百元或一二千元吧!即使是少至这种数目的钱财也不该偷盗。恶人故意要人偷窃的目的,只是要你去犯戒而已,犯了戒以后就可以成为他的眷属。但即使是少至一文、一钱,也不许偷;如果破了这个戒,就失掉优婆塞戒的戒体,这一世不要说得到四加行的暖法,所有的佛法也都不用谈了!更别说须陀洹果乃至阿那含果的修证了,这个人就叫作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这是优婆塞应该受持的第二个重戒。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虚说:我得不净观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三重。””
语译:第三个重戒就是不可以未证言证,因为这是大妄语。受了优婆塞戒以后,如果有人要杀我,我因为那个人信因果,为了保命就骗他说:“我现在是初果圣人。”或者骗说是二果、三果人,对方听了,因为我是圣人,也许就不杀我了!但其实我还没有证果,这就是大妄语业。或者为了保全身命而虚说:“我已经证得不净观。”证得不净观的人或者已入初果,或者即将要入初果;这是属于断除“身我见”,还没有断“心我见”,所以是即将入初果的人。乃至往上夸大的说:“我已证得阿那含果。”其实五下分结仍然没有断。这些都是虚说果证的大妄语。可是受戒者即使是为了保全身命,也不允许虚说。譬如某个恶王或强盗,准备杀害一群人,但他恐怕错杀到圣人,就会先问:“有没有谁证得初果乃至阿那含果?”可是有人明明是凡夫,他想:“我如果说是初果、二果、三果,就可以免死了。”就骗恶王或恶人。他受优婆塞戒在先,如今却骗人,妄说是初果、二果、三果,这样就是破优婆塞戒;破了戒,失掉了戒体,连暖法都得不到,更别说是证得须陀洹至阿那含果,这个人就叫作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他已经犯了第三个重戒。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四重。”〗
语译:第四个重戒是不可以邪淫,这里不是指不淫;因为这是在家戒,所不是不淫戒。即使是身命有危险的状况下,也不可以被逼而邪淫,更何况是不受威胁的情况下而邪淫?譬如古时大官的官夫人,看上了年轻俊俏的男下属,想要共行非梵行,你说:“我受了优婆塞戒,若我跟妳行非梵行,那我破戒后拾寿时就得要下地狱。”所以就不接受。可是那个官夫人威胁说:“你不接受,我就诬构罪名而杀掉你。”这时可要衡量一下了:接受了,保住一时之命,未来却有很多世要沦落三途,还是宁可被杀算了!因为被杀了,也只是这世没命而已,反而因为持戒清净而使得下辈子更容易修行,因为戒德更好了。如果为了苟存一世性命,下辈子就不在人间了,将会落入三恶道中,那还得了?所以要权衡利弊得失。如果想过了以后还会接受非梵行,就表示这个人不信因果,他根本连当佛弟子的条件都不够!所以真实佛弟子在受威胁的情形下,都不愿意行非梵行。
若是古时,还有一个方便法:“如果妳那么喜欢我的话,那就当我的小老婆,先与妳的大官老公离婚吧!”她若接受了,问题就解决了!  “可是现在还不行,等妳嫁给我当小老婆以后再来吧!”因为古时男人可以三妻四妾的,印度古时也是如此的。如果她不接受,“那妳就杀掉我吧!”这是方便法,就是开缘。但是戒法遮止当时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假使妄作了,死后就得下地狱,然后再回到饿鬼道,再回到畜生道,最后才能再回来当人,那就不晓得是几劫后的事了,可真是苦痛难当呢!所以千万要小心:虽为身命,都不允许邪淫。如果破了这个不邪淫戒,就会失掉优婆塞戒,更不要说证果了,连四加行的暖法都无法获得。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有过罪。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五重。’”〗
语译:受了优婆塞戒以后,不可以宣扬佛门四众的过失;凡是已经归依三宝的人,他们的过失都不应该加以宣扬。譬如对佛弟子作人身攻击:批评佛弟子的身口意业过失,宣事佛弟子以前所造的恶业。凡是三宝弟子,都不可以宣说。但是这件事也有开缘,许多遮止的戒法都有开缘:譬如这个心性不好的佛弟子,正好某个大道场有件重要事情要委托他去做,有人觉得这件事只有他适合做,所以想要派任他担任重要的职务,这时你虽不可公开说那个佛弟子的品性过失,可是你要先向准备派遣他职务的人说明:“某某住持!这人有些问题,你派任他担任这个职事,将来可能会使寺院中乱七八糟,你要先有心理准备。”就把他的事情在私下详细说明,这是就事论事,预防某道场将来出问题,这就是开缘,不在遮止之限。但是你如果公开大庭广众去讲:“某某住持、某某监院想要派谁担任某职事,但这人很坏,不应当派他。”这样就犯了说四众过的过失。换句话说,只能针对这件事情而私下处理,不可以为了把它宣扬出来而公开去讲,这才是处理事情而不是说四众过;所以说四众过是有开缘的,不在遮止之列。
关于说四众过,还有一个定义要先讲清楚,也就是说:只单纯针对个人的身口意行为加以传说,而不是在法义上来辨正,这样就是人身攻击,凡是人身攻击——传说个人的身口意行为——都属于说四众过;譬如宣说某比丘、某优婆塞邪淫,即是说四众过;但若是破斥某比丘、某优婆塞与他人合修双身法,将其邪谬举证而以法义辨正之,则是破邪显正、法义辨正。第二种说四众过,是捏造莫须有的事实,根本没那一回事就捏造一个假事件去传说,这也是说四众过;又如有人做了某一件事情,本来不是恶事,或本是小事;但有人去传述他所做的事情时,加以掐头去尾,只说中间一段的过程,让人误会他是很恶劣的人。譬如有时菩萨现金刚相,以刀杖威逼某人:“你必须接受三归依,否则下地狱后很难出离。若不三归,我不如现在先杀了你。”目是要救他。某人明知事情的来龙去脉是好意的,但却只说他拿着刀杖逼人家,听起来的印象是完全相反的,这叫做掐头去尾而成为说四众过;或者叙述事情时只说前半段或后半段,都是说四众过,都是破第五重戒。
但是,说四众过也是有开缘的!譬如破法者,他的身口意行很恶劣,你为了摄受众生,可以把他公布,减少跟随他破法的众生数目;犹如经中佛常宣说提婆达多的恶劣,藉以摄受众生,让跟随他造业的人渐渐远离他,这是允许开缘的;对于戒法的开缘与遮止,其中意涵也应弄清楚。如果有人说了佛门四众的过失时,是说某人有身口意行上的过失,不是在法义上讲他的法有错误;但若讲了以后,一定会使跟随他的人回归正法,或者不回归正法但是能离开恶法,那你就是抱着“我不入狱,谁入地狱”的心态,虽然不值得称许,却也可以接受;因为他在法上没有能力取证,所以从有根据的身口意行过失来讲他,抱着“我宁可下地狱、也要救那些人离开恶法”的心态,当他下定下地狱的决心时,舍寿时下不了地狱,反而成就了功德。就像《大般涅槃经》讲的:如果有优婆塞护持说正法的觉德比丘,拿着刀剑与正要杀害说正法比丘的人厮杀,这位护持正法的有德国王,因此而体无完肤的被破坏正法恶人杀死了,往生以后去到某佛世界时,当上了不动佛的第一弟子;那位被护持的觉德比丘身命得全,弘扬正法到死,后来也往生去了,成为不动佛的第二弟子;那位国王杀人护法却反而成为大弟子,道理就在这里。
本文标签:戒法(14)优婆塞(9)菩萨优婆塞戒(1)六重二十八轻(1) 本文关键字:菩萨优婆塞戒,六重二十八轻,优婆塞,戒法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