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正见正行>菩萨正行>

优婆塞戒的受持(10)

[菩萨正行]  发表时间: 2015-08-05 23:01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如果优婆塞受持这个戒法以后,当他施食时以残食来供养佛弟子四众,也是得失意罪,也是不会生起戒体,将来要堕落,是不清净心,落在有为有作的心行中。残食,顾名思义就是吃剩的食物。有人家中有供奉佛像,当他买了食品回来,不经意的拆开,吃了一部分就收起来不吃了;到了明天早上,他就把剩下的食物拿去供佛,这就是以残食供佛。假使想要先吃,一定得先分成二个部分,将明天要供佛的部分收起来放到柜子、冰箱里,剩下的部分再取来吃;不可以先吃一部分,剩下的再放到柜子里等到明天供佛,那就成为以残食供佛了。有人想:“反正食物那么多,我先吃几口,剩下的又没有沾到口水,用来供佛、供僧,又有什么关系?”但是意义不同,因为已经成为残食了,成为不净施。身为在家菩萨,不得以残食施于比丘等四众,否则就则得失意罪,戒体也就失去了。
如果优婆塞因为家里鼠患成灾,所以他就养了猫或狸(狸是比狐小一点的犬科动物)来抓老鼠,就是与猫狸共业,成为杀生的罪;虽然老鼠不是道器,又是小生命,但也是失意罪,一样是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是家中没有老鼠,养猫只是作为宠物,不会让牠咬老鼠,这就有开缘了:你必需把牠关在房子里面,不能让牠到室外去。房子里面保证没有老鼠,那就没事。这意思是说,我们受戒、学戒要懂得如何受持,持戒是想要净化身心而增益道业,不要使受持的戒法障碍了道业。对于理解持戒道理的人,持戒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对某些人来讲,持戒很痛苦,所以愈是持戒就烦恼愈多,无法增长道业。戒律的精神在哪里?戒的主旨是什么?你们都要清楚的把握住,持戒就容易了。
如果受持了菩萨优婆塞戒以后,他原来畜养的大象、马、牛、羊、骆驼、驴子、一切畜兽,是营生所需的;譬如在家菩萨以耕田为生,必需养牛,有的地方则是养马来牵犁、拉车,所以必须养这些动物;但使用这些动物实际上是在剥削牠们的劳力,而人间的动物其实又各有牠们的业报,在这一世应该由你来获得牠们的劳力,藉以成就人间的种种事物,这是不得不如此的;所以有个开缘,在受戒之后仍可以继续豢养,但是要先作净施:把这些象、牛、马……等,先布施给未曾受戒的俗人,然后再借过来使用;在所有权上来说,牠们不是你的,只是借来用;但是借来用之后,还是由你养、由你用,这是开缘的法。这种布施之后再借来用,就叫作净施。若没有先作净施,或者净施的对象是已受戒的人,就得到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菩萨戒体不会生起,菩萨的法道也无法亲证;犯了菩萨戒,来世就得堕落;这是不清净心,也是有为有作的染心。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不储畜僧伽梨衣、钵盂、锡杖,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为身命须田作者,不求净水及陆稼处,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为于身命,若作市易斗秤卖物,一说价已不得前却,舍贱趣贵;斗秤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应语令平;若不如是,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语译:受了菩萨优婆塞戒以后,家里得要储备僧伽梨衣,就是出家法师所穿的三衣,你得要随时准备一套在家中;如果有比丘、比丘尼来,你就以这一套三衣供养。供养出去了,日后得要再去备办一套储备着。另外还要准备钵盂和锡杖,盂是比钵小一点的容器。古时身分比较高的比丘,可以拥有一钵一盂,盂是有时被拿来作吐痰用的。一般出家人也有用新盂来托钵的,所以只是容量小一些的钵。锡杖上往往挂着圈圈的锡环,是用来吓唬驱逐虎狼用的;古时依照佛制出家了,是走到哪儿就睡在哪儿,没有固定的处所;到后来有人供养了精舍、林园,才有常住。虽然如此,因为每日要托钵,或者有时远行走过山林时,在路上也有可能遇见虎狼,就用锡杖来抵御虎狼,通常是先在地上顿几顿,匡啷匡啷震天价响,虎狼被大声吓着就离开了!若再不走,就用锡杖戳牠们或顶住牠们,不让他们伤害比丘,因此出家人需要这三样物品。在家菩萨要随分预备着,对来求的比丘整套供养,或者随他们所缺而随分供养;如果不预备着,万一哪天有法师托钵来到你家,向你要一套僧伽梨衣,你就无法供养了,那就得到失意罪。好在梵网、瑜珈、地持、璎珞等菩萨戒没有这一条规定,你若不受这种戒,就不会有这个问题。
又说,优婆塞受了这个戒法以后,为了维持色身性命而必需耕田引水时,如果不求净水和陆稼处,也是得失意罪。换句话说,引水灌溉时所引用的水,不可以用水池里的水来灌溉,因为池子里可能有许多生命,引来灌溉之后可能会杀生害命;因为印度的稻田大多是旱田,池中有许多小鱼及生物,引过来灌溉以后牠们就会死在田里;所以只能引入河水、溪水来使用,就不会伤害生命,所以限定用流动的净水。种植时要陆稼处,即使某些水处也可以种植,但你也不该去种,因为那是某些生物的家,你种了水稼,牠们就没命了!并且不要把山坡上的树木砍掉,用来种菜,这样会使动物没了家,生命难保。看起来佛法也是很有环保概念的:环境保护的目的,无非是维持生态的平衡,所以环境保护的目的也是在保护动物。我们佛法中本来就规定要在陆稼处,而且灌溉的水得要是流动的水,不可以把池里的水拿来灌溉,否则就是犯戒了。
如果是做生意,古时若不是农稼,当然就是贸易嘛!为了维持色身性命,在市场交易,交易时斗秤卖物;这当然只是概说,实际上当然也有算数目…等,但是一般而言是算容积、重量来卖物品;譬如卖米粮用斗来计算,把斗装满了,拿一支圆棍刮过去,与边缘满平,算是一斗;我们小时是这样买米的。现在粮行卖米都是一包一包的,好像不容易看见斗了;现在想要看米斗,只有一个场合,就是有人家里死了老人,孝子披麻戴孝时由长子或长孙抱个斗,里面放个神主牌,只有这时才看得到了。秤是量重量的工具,但是这个秤是作动词,也是拿来衡量那个斗是否合乎规格;所以斗、秤已经是代表衡量的意思了!菩萨交易时不可轻秤小斗欺骗别人。若是贩卖其它物品,一日一谈好价钱,不可再对眼前谈好的价钱推说不卖;一说出口就得要卖,不可因为旁边有人另出高价就反悔。不单如此,古时的印度,话不能乱讲的,比如有人中意你的祖母绿,他说:“二十万卖给我吧!”你说:“你出三十万元我都不卖。”对方若愿意三十万元向你买,他就凭这一句话去找仲裁者,你就必须以三十万元卖给他。给孤独长者就是以这种方式向祇陀太子买了给孤独园来供养世尊的,祇陀太子只因不小心讲了一句话:“就算是你把黄金铺满了我这块园林,我也不卖。”给孤独长者就拿这句话去找仲裁者,裁定的结果是:“如果把黄金铺满了,你祇陀太子就得卖这块地。”后来祇太子知道佛陀的功德了,就说:“剩下出入门这一小块地,你不用再铺黄金了,这一小块地就由我来供佛;至于这个园林中所有的树林,我还没有卖给你,这些树林就向我来供佛。”所以才变成祇树给孤独园嘛!当祇陀太子说:“纵使你把黄金铺满了,我也不卖你。”就一定得卖,何况刚才已经和某甲说好了价钱,纵使有第二个人再添个高价来,也不许舍贱价、趋贵价,否则就失掉了佛弟子的律仪,人家会批评:“学佛人竟然讲话没信用。”佛法的弘传就被遮障了!一旦价钱开出去,对方承诺要买了,即使他身上刚好没钱,说要回家拿钱来,在他还没有声称不买之前,你就不许以更高价钱转卖别人,这就是持戒的菩萨该有的行仪。如果是用斗来秤杂粮等等,一定要任前平用,要把圆棍拿来刮平作准;有的店员往往会偏心照顾老板,就故意把圆棍用力压,斗的中閰就凹下去了,这就是不平;如果有这种状况,应该告诉你的店员把它弄平,不然就是侵吞人家应有的权益。也有人心怀不轨,故意用较轻的秤、较小的斗来欺骗人,都有违菩萨慈悲的心肠。如果受戒以后,不能依佛吩咐如法交易,也是得失意罪,同样是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于非处、非时行欲,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商估贩卖不输官税,盗弃去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国制,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得新谷果蓏菜茹,不先奉献供养三宝,先自受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语译:受持优婆塞戒以后,不可以非时、非处行欲。非处是说:不该行欲的处所。在家人有配偶,行欲是实行人伦常理的义务,但是行欲应该在房间,不许在客厅、厨房、屋外、山野之处,否则即是违犯菩萨律仪戒。又如行欲之时,若在谷道、口处行欲,也是非处,同样是违犯菩萨律仪戒。非时,我们不以最严格的标准来讲,毕竟现在已是末法时期,要求太严格的话,若不是夫妻都在修学佛法,很可能会闹家庭革命;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末法时连出家人都有一部分人公然为自己的邪淫辩护了(譬如西藏密宗喇嘛公然与异性徒弟合修双身法而师徒乱伦,亦如藏密的在家信徒同修之间乱伦,也有极少数信徒的父女、母子乱伦),在这种环境上,何况能要求夫妻并未同修佛法的在家人太严格的戒法?所以对非时只讲较为宽松的原则:白天不许做,诸佛菩萨圣诞日及六斋日不许做,比较微细部分就不作要求了。这是比较注重根本戒的要求,微细之处就不要求了!如果于非处、非时行欲,就是邪淫,也是得失意罪;但这与另一种邪淫不同:不是婚姻关系以外的邪淫,只是配偶之间非处和非时行欲,罪比较轻,所以是得失意罪,不是重戒的邪淫。
若是出家受戒以后与异性或同性徒弟合修密宗双身法,不论是藏密的喇嘛或显教中信受藏密的出家人,包括藏密喇嘛已得生起次第圆满而能在射精后再吸回膀胱,仍然绝对是邪淫,都是无间地狱罪;无间地狱受罪完了,还要转入其它地狱,常常被猛火烧燃男女根,痛苦无量;然后才渐次转入其它地狱,一一受毕长期的苦痛以后,才转入饿鬼道多劫,再转入畜生道多劫,然后才能回到人间,但是最初五百世总是盲聋瘖哑、五根不具,所以千万不可修双身法。若是在家人犯了刚才所说夫妻问的非时非处行淫,则是不起、堕落,不净、有作,但不是重戒大罪。
受优婆塞戒以后,经商买卖获利而不肯捐输官府应收的税,等于强盗行为,所以弃舍国法所规定的缴税义务,也是得失意罪;经商而有公司组织,却作假帐,譬如会计师往往会好意建议你:多报几人薪水,拉几个亲戚朋友当人头来浮报薪水支出,使账面上的开支增加,缴的税就可以减少;会计师是好意,不该责怪他,但我们要打定主意,不作这种事情。这类事情在税务员来讲,他们认为是平常事,只要没抓到证据就算了,但我们是菩萨,既然学佛了,千万别作这种事。譬如我们正智出版社,作者是免费提供著作给我们出版的,没有著作权费,会计师认为我们的盈余比别家出版社高出很多,盈余比例太高了,与所有出版社的盈余比例相较,看来是有违常情的,税务员会觉得怪怪的,可能会误以为是有什么违法的隐情,可能会常常查帐;以前由陈慧文掌管出版社的会计工作,她曾提出多报职员人数来降低盈余比例的建议,但我们没有接受,因为这样作与偷盗没什么差别,所以我们宁可多缴税、结帐之后如果税缴多了,捐给同修会的钱少了,那就少一些,不要计较这些钱,所以我当埸就婉转回绝她的建议。好在我回绝了,不然这一回可能会让她拿来当题目,可就死定了!这就是说,正直就有正直的好处。若受了菩萨戒,但是不肯捐输税金,也是犯菩萨戒的,一样是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绝无可能证得解脱果。
如果受戒以后,犯了国法,也是得失意罪。学佛人先要遵守国法,才能谈到修行;但是因为国法常常会变,不可泥古,所以佛舍寿时,对戒法有开示:我捨寿后,将来佛弟子在戒律上,要因时因地制宜。我所已制戒,于他方所不应行者,则不应行;我所未制戒,于他方认为应行者,则亦应行。大意是如此。因为每一个国家法律规定不尽相同,在舍卫国制定这个戒律,到了别的国家不见得合用;因此所没有制定的戒律,如果在某国是一定要遵行的话,你就得要遵守,不可以说佛没有规定这个戒律,所以国王纵使规定了这个办法,我仍然不遵守。这就是说,除了根本戒以外,其余的小小戒都可以比照这个精神来受持。如果你说:佛规定必需要缴税,可是你若去到一个不用缴税的国家,偏要他们的官员为你课税,就成为强人所难了。所以小小戒要因事、因时、因地制宜,不硬性规定;但是六大、十大根本戒则是绝对不可以违犯。对于小小戒,原则上要把握“公正不轻欺他人”的原则,在小小戒的受持上就不会有过失,原则上就是不要伤害菩萨的律仪。
本文标签:戒法(14)优婆塞(9)菩萨优婆塞戒(1)六重二十八轻(1) 本文关键字:菩萨优婆塞戒,六重二十八轻,优婆塞,戒法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