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电子报>正觉电子报>第067期>

广论之平议─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之平议(2)

[第067期]  发表时间: 2015-04-18 02:26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再者,宗喀巴否定第八识以后,唯以六识论的角度来说十二有支,他们把意识或者细意识当作生死流转的主体识,欲建立因果流转的道理,但是宗喀巴错了!以六识论为基础而说的缘起主张,终究逃不出“无因唯缘”说法的无量过失。因为佛于经典明明说:【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故。是名比丘!眼识因缘生,乃至意识因缘生。】6因此意识乃是因缘生法,乃是生灭无常的缘生法,最后必定坏灭;这样必定坏灭的法,不可能持种,当然不是一切染净法之根本。须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恒、转,才能受熏持种,才是一切染净法之根本。因此宗喀巴乃是公开违背佛说,根本就是外道邪见的凡夫,错将意识当作法界实相心,这是佛斥责的增益执者—常见外道。日常法师对此全无所知,才会继续盲目崇拜宗喀巴而努力弘扬他的邪见。
──────────────────────
6《杂阿含经》卷9 (CBETA, T02, no. 99, p. 57, c20-22)
而且宗喀巴主张:【故虽不许阿赖耶等,业亦能生果。以是当知:有一类有情已造二业灭经多劫,仍从彼业能生自果,因果不乱。】实质上却变成业果是无因而生,因为他知道佛陀早就说过意识是生灭法,不能持种。若业种不被能贯通三世恒常不断的第八识所执持而去到后世,却仍然有业能生果的话,这就是落入
龙树菩萨所破的“诸法能自生”的过失之中;因为
龙树菩萨主张“诸法不自生”,并且于《中论》中广破“诸法能自生”的邪见。藏传佛教如宗喀巴等喇嘛还敢大言不惭的说“是故此宗业果系属极为应理”,然而这样的喇嘛教义全违中道观行的正理,全落入边见之中,却美其名为“应成派中观”,应该称之为“不成派边观”才对,因为“此宗业果系属极不应理”故。
日常法师根本不曾理解这个道理,所以追随宗喀巴的邪见而说:【所以当我们造业的时候,自然而然它会熏习我们的心,因为我们的心来造嘛!】那就有一个问题产生:从三世十二因缘法来说,必定有一个被熏习的心是能够持种的心去到下一世,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常住不起的法界实相心来集藏各人所造之业种,不是只有缘起法就能够集藏业种,更不是因缘所生的意识或细意识、极细意识能够集藏业种,是故宗喀巴与日常法师所说“业能熏习到意识心中而去到未来世受果”,有时则说“不必有心受持业种就能在未来世受果”,都是不符圣教与理证的邪说。
宗喀巴否定真正的法界实相心—第八阿赖耶识如来藏,他不承认有第八阿赖耶识存在,即无可能理解真实义,即是盲于第一义谛,故说宗喀巴是真实义愚者,而日常法师也跟著犯此错误。这里的识是十二因缘法中所说的,不是十因缘法中所说的识,虽是指二乘所许的前六识,非名色因的主体识,所以不是指阿赖耶识。如《缘起经》卷1说:【行缘识者,云何为识?谓六识身。】六识身者,《杂阿含经》卷12说:【六识身: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经中已明说此识字就是指前六识,六识加上身者,是表示此六识有行为、有作用,故称为六识身;这不是指六识的种子,而是指六识的现行识,并不是日常法师讲的单指意识。
因为有前世无明缘行所熏习的有漏业及无明种子,才有识阴等六识的生出;由于前世六识有漏业的造作过程中,出生了烦恼而取著后有,这些业种落谢于受熏而常住的第八识中,由第八识为根本因,加上此无明业种及意根作意及思等众缘,才有中阴身受生而有来生的名色得以出生,有名色才有六处,这是依于二乘所观行的蕴处界的现象界来说。虽然二乘人没有实证第八识如来藏,但是却不能否定第八识的存在;二乘圣人是依佛开示而知道阿罗汉灭尽十八界后入无余涅槃并非断灭,因为还有涅槃本际独存,信佛语故不会于外有恐怖、于内有恐怖。因此《缘起经》为声闻菩提的阿含诸经所摄,本是
佛为小乘声闻人解说缘觉解脱之道;二乘愚人不知不解佛陀所说二、三转法轮之法,佛为了不使二乘愚人听闻大法而心生惊恐,因此在阿含中处处隐说有如来藏本识而不明说。佛甚至还于其他经中说:“我于凡、愚不开演。”就如《缘起经》及其他阿含经中所说一样,都不提阿赖耶识名,但于《阿含经》中已经隐说齐阿赖耶识而还(齐识而还),明说无一法可以超过阿赖耶识而存在(不能过彼),因此第八阿赖耶识已在其中隐说矣!宗喀巴与日常法师对此都无所知,竟然说:也可以不许有阿赖耶识。若不许有阿赖耶识,名色要从何而生?难道是由意识出生色蕴与意识自己?岂不成为龙树所破的“自生”与“他生”等外道邪见?而且意识乃是生灭法,生灭法不可能成为法界实相心;必须要不生不灭的第八识,才是法界实相心。
识者,《缘起经》说为六识身,是佛为二乘愚人以十二因缘法所说。其实前六识根源的推溯也是齐阿赖耶识而还,佛陀在十因缘法中已经说过,推究名色之由来时,只能推溯到本识阿赖耶识;已经很清楚证明名色是由阿赖耶识出生的,再往前推溯阿赖耶识是由何法所生时,就没有一法可得了;证明阿赖耶识之前绝无一法可得,所以阿赖耶本识不是被生的法,更不可能是名言施设或由意识细分。因为祂是出生名色的心,意识只是名色所含摄的一法,因此阿赖耶识就是一切因缘法的根源,所以说齐识而还;不可能超过阿赖耶识而有一法可得,所以说“不能过彼”。由此可见名色所摄的意识当然也是由阿赖耶识所生的,那么宗喀巴与日常法师怎能否定阿赖耶识,而说也可以不许有阿赖耶识?
识阴六识的现行而有种种身口意行的出生,都因为有前世无明缘行所熏习的有漏业种子,留存在阿赖耶识中;再由末那识的我见、我执习气引生作意以及业种而引出此等随眠种子;种子现行而不断的在内相分六尘上流注,才会有后来的六识生出。六识在内相分六尘中作分析、思惟等等,才会有末那识的思心所决定造作善恶等业,于是才又感得下一生的名色;此名色之名,即函盖前七识在内了,意识当然是函盖在前七识内的被生心,当然也是由阿赖耶识所生的生灭心。因此应如是说:“前六识必依阿赖耶识而有,而阿赖耶识必依前六识的造作,才有世间法运行。”所以宗喀巴与日常法师都讲错了!
虽然宗喀巴及日常法师把行缘识的“识”,错解为意识是生死流转的主体识;但是从其错解的文句中,可再次的证明宗喀巴等六识论者,在否定第八阿赖耶识以后,他们所说的因缘法就不能避免产生严重的错误。又如前所举,藏传佛教中观应成派其实是否定阿赖耶识的,不是日常法师所说“也可以”不许阿赖耶识存在的;譬如前举宗喀巴的《胜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显炬论》中说:“亦仅显示经有是说。非自宗许,离六识外,别有异体阿赖耶识。”意思是:也只是显示经中有提到这个阿赖耶识的说法,但不是宗喀巴黄教自宗的应成派中观,允许在六识以外另有异于六识心体的第八阿赖耶识存在。显然藏传佛教六识论黄教的中观应成派是绝对不许承认有阿赖耶本识外于六识存在的。然而第一义谛却是由阿赖耶识于出生万法的现象中显现出来的,第一义谛的智慧则是由于证得阿赖耶识而生起的,二乘菩提的缘起法则是依阿赖耶识所生的阴界处才能显现出来的,这证明第一义谛与二乘菩提世俗谛,全都依第八识阿赖耶识而存在;但宗喀巴与日常法师却都否定第八识的存在,这已证明宗喀巴及日常法师都是凡夫,都与三乘菩提的实证无缘。
日常法师于这段文所作的解释,他说:“当我们造作这个业的时候,他会使得我们这个心识当中留下一个识种,这个识种将来叫作因位识,那么这个因位识后面,假定说再有爱取的滋润的话,它会感得果,那个叫作果位识。”
日常法师不懂《广论》所说的意思,他违背宗喀巴的意思,自己建立业种与识种的说法,又把业种、识种当成同一法,乱解一通,也弄不清楚种子随眠与现行识的差异;宗喀巴已经错得很严重,日常法师在错误的法义再加以引申,更是错得离谱;如此宣讲《广论》的专家,却误解宗喀巴之意,根本不知道宗喀巴的法义已经邪谬,他又加倍地弄错而胡说八道,如何能堪称为法师?这样专弘《广论》的“法师”怎能带领众生远离恶见呢!
日常法师被假名善知识宗喀巴误导故,不信大乘经是真佛说,又故作聪明而妄加引申故。而且《广论》此段文句也不是宗喀巴自己之见地,他只是抄录了大乘唯识经论,想要使人误以为他说的和大乘经论相同。日常法师既然说“这个识种将来叫作因位识”,那么识种的意涵他就必须先弄清楚,才能继续深入说法。识种是指八识心王各自之种子,是指八识心王各自之功能差别;当诸识的功能差别不流注出来(诸识种子不流注出来)时,就称为种子;已流注出来时就会有诸识的功能现前运作,就称为识,此时名为现行识,已非识种。宗喀巴及日常法师对此都无所知,将识种与业种混为一谭,贻笑大方。
再说由无明缘行所熏的业习气,习气又称种子,是界,是功能差别,在现法当中为胜义根所执持,正确说应当是因位的种子,不能说为因位识;因为“识”的意思是种子流注出来之后成为现行识了,一定能分别;而所熏的习气种子有善有恶,是被修行人所分别的,也是影响识的行为的,却是仍然尚未现行而名为种子,依旧是业种而非识种,与识及识种都不是同一法,日常法师对此毫无所知,竟然将三者混为一谭,不免令识者哂笑。
又业种与习气种子又不相同,日常法师也是一无所知的,于是又混为一谭,令人啼笑皆非。若是单论业种,因位的种子等到舍寿之前一刹那,楷定一期生死的业行如镜一般现行,当下总结一切业种,全都落谢到阿赖耶识中留存,由阿赖耶识持种,带到未来世酬偿业报,这是业种而非习气种子,并非业习气所摄。若是此世不断熏习某一种善法或恶法而成为习惯性了,来世将会同样拥有这类习气种子而自然现行,正确的说,这仍然是果位的习气种子,依旧不是识;这只是会感果的种子,能感得未来生的异熟及等流果,仍不能说之为识。(待续)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论之,平议,宗喀,菩提道次第广论,之平,正雄,居士,连载,二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