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之真实义(三之三).......... 正礼
“导师”之真实义(三之三)
应归命真实导师,现获大利
平实导师于十余年前,自成无相念佛的功夫,于明心、见性后,贯通三乘法道,发起般若智能,乃至亲证种智,观察佛教学人的苦恼而不忍见圣教衰微,不忍学人苦求正法不能证得,于是发起悲勇,出世弘法。自弘法以来,一向秉承中国谦逊传统而自称居士,即使是对于亲自指导而亲证如来藏发起般若智能,乃至眼见佛性而证得如幻观的从学弟子们, 平实导师一向皆以师兄弟相称,对于亲手哺育法乳而终于能出世弘法的亲教师们,亦以老师尊称之。对于会中之种种庶务,与一切学人无异共同操持,人手不足时,更身先士卒独自辛劳。由于 平实导师如此平易近人、极易亲近的作风,性障深重之学人,便慢心高举不知感恩,反而自以为是自己智能高超故能破参明心:或身著福田衣,拥有僧宝身分就误以为自己已经高贵于法身慧命的父母,忘却自己能有所悟皆是 平实导师明白指示而一念相应,于是生起种种邪见,退转于菩萨法道,重新堕入恶见中而不自知,这都是缘于 平实导师极为平实、极易亲近而非高不可攀所致。
由于见到学人将世间的邪见俗情带入正法道场中,对 平实导师的平易近人中生起轻慢之心,于是亲教师及职事等众,逐渐劝止 平实导师于道场中作诸庶务,于禅三活动中不可再如已往与众学人一起劳动,弄得满身尘汗,凡此种种皆是为覆护轻慢心重之学人。因为轻慢众生见到 平实导师操劳庶务而满身尘汗,便以为 平实导师德行与常人无异;或闻 平实导师自谦居士,就认为 平实导师的解脱功德和智能证量与一般愚、凡居士相同,误以为其住持佛教的功德不如身著福田衣之出家众;乃至从学弟子明心之后,能略知般若而听懂 平实导师隐覆密意的种种说法后,便生起高慢,以为自己的智能可与之相比;如是种种轻慢之行不一而足,乃至发生多次因慢、因私心不遂而退转之事件。
凡此,皆是轻慢众生之性障深重,只见表相、不见实德,只从表相上观察在家出家身相而据以决定法义正谬,实无抉择慧;又只观察排场之大小而决断解脱证量,实无解脱慧来作正断;又以观察世名之大小来决断智能证量,实无般若正慧来作正断,因此无有智能能正知圣位菩萨之无慢诸行,无有智能能正知圣位菩萨解脱功德之所在而无丝毫果证身分的执著,更无智能能正知圣位菩萨般若智能及种智智能之深妙难测。如此众生轻慢真实僧宝之事再三而起,本会亲教师及众职事们见到末法众生种种世间俗情,为令世间众生于身口意不再熏习轻慢习气,故应导正一切佛弟子,对于圣位菩萨应起敬重心,应于身口意行熏习敬重尊长之正行,令于具足功德田及报恩田之真实三宝中种下广大福德以获大利。因此,应敬告一切佛弟子于圣位菩萨,应依其实际证德如实敬称本会导师为 平实导师,应该虔敬归命 平实导师,以获得三乘佛法上之大福利。如此皆为一切佛弟子之法身慧命著想,终不效诸世间高推不实果证称号之俗情。
云何应归命于一切胜义菩萨僧,乃至示现在家相之大乘圣位菩萨导师?《长阿含经》卷二十:
尔时,地神即于座上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譬如净洁白衣,易为受色。彼亦如是,信心清净,遂得法眼,无有狐疑,见法决定,不堕恶趣,不向余道,成就无畏,而白我〔我字是 释迦牟尼佛自称〕言:“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尽形寿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夷。”……〔水神〕白地神言:“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尽形寿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夷。”……〔火神〕白二神〔地、水二神〕言:“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尽形寿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夷。”……〔风神〕白三神〔地、水、火三神〕言:“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尽形寿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夷。”
上述《长阿含经》记载,地神于 世尊的开示下得法眼净,证得初果须陀洹,并受三归、五戒而成为优婆夷。优婆夷地神知水神有邪见而导正之,令水神亲证初果须陀洹,水神便向优婆夷地神自誓三归、受持五戒,由地神为其证明三归、五戒;接著,火神的邪见转由地神与水神的开示而导正,火神因此亦亲证初果须陀洹而向地神及水神自誓三归、受持五戒;最后是风神由以上三神的因缘而辗转得证初果,亦向地、水、火等三神自誓三归、受持五戒。
阿含经中说地水火风四神皆是优婆夷,可见证得沙门初果的优婆夷即是佛门声闻法中的胜义僧宝,不论其身相是出家或在家,不论其身相是男相或是女相,皆可以为他人说三归、授五戒。声闻教中的在家初果人所证既是沙门果,既是声闻圣僧,故于大乘通教中的菩萨初果须陀洹,不论身相是在家或出家,当然亦是胜义菩萨僧,也可以传授三归、五戒;那么菩萨二果斯陀含,乃至菩萨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之圣位菩萨,不论出家抑或在家,更具有传授三归五戒之德行,得为人间一切菩萨之所归依。由此可知地水火风四神皆依声闻法证果及持在家五戒而传授他人三归、五戒,因此示现在家身相及女相之证果优婆夷亦可传授三归、五戒,只受限制不传授声闻出家戒,这是阿含经中清楚记载的史实,也是声闻法中的在家戒律行仪。声闻法中已经如是,大乘菩萨戒更不论色身表相,只论有无菩萨戒体及般若、种智之实际证德。
从此亦可知道,原始佛法 世尊演教的中后期(第二、三转法轮时期),宣讲般若中观及唯识种智而建立大乘菩萨僧团后,即是以菩萨戒为正解脱戒,整个教团是以菩萨戒为主的,比丘戒或比丘尼戒则成为大乘法中的别解脱戒,只是大乘僧团中的出家菩萨作为处众行止威仪之规范,故在大乘僧团中,出家戒已成为别解脱戒而非正戒了。许多阿含部的经典其实本是大乘经典,但是由于声闻罗汉对于大乘经典的般若、种智内涵不能生起胜解,故不能成就念心所而无法正确的记忆,因此只能记忆与解脱道相关的内容,后来就结集成为解脱道的经典。四大部阿含中如是依止大乘菩萨戒的记载并不是孤例,譬如《杂阿含经》卷三十三:
摩诃男!若优婆塞成就如是十六法者,彼诸大众悉诣其所,谓:婆罗门众、刹利众、长者众、沙门众。于诸众中威德显曜,譬如日轮,初、中及后,光明显照。如是优婆塞十六法成就者,初、中及后,威德显照。如是,摩诃男!若优婆塞十六法成就者,世间难得。
经中说明优婆塞具有十六法时,国王、大臣、居士长者,乃至出家之沙门众,都应该亲近供养而受学。大乘初地以上圣位菩萨即具足十六法,是为世间难得亲值之圣人,故为一切佛门四众之所应归命者。因此,大乘菩萨法道其实是整体佛教的主要教法,是具足 佛陀本怀的三乘法义住持者,是一切佛弟子之所应遵循者,不论出家或在家者。再如《长阿含经》卷七:
尔时,童女迦叶与五百比丘游行拘萨罗国,渐诣斯波醯婆罗门村。……时,斯波醯村人闻童女迦叶与五百比丘,从拘萨罗国渐至此尸舍婆林,自相谓言:“此童女迦叶有大名闻,已得罗汉,耆旧长宿,多闻广博,聪明睿智,辩才应机,善于谈论,今得见者,不亦善哉。”
上述经文是《长阿含经》第二分《弊宿经》第三的记载,经文中记载示现在家相及女相的优婆夷童女率领五百位比丘游行人间;若依声闻戒,比丘尼见到比丘尚且应行八敬法,何况示现在家相又是女相的优婆夷迦叶,如何能率领五百比丘游行人间?而五百比丘又皆愿意接受其领导?可见此五百比丘也是依大乘菩萨戒为正解脱戒,以声闻戒为别解脱威仪戒之出家菩萨,因此不受声闻戒法的限制而接受优婆夷童女的领导与教导;乃至其中或有出家声闻,亦要归依优婆夷童女的领导与教诫,这是因为 世尊曾明文训诫一切声闻缘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已有实证的胜义菩萨故(见后引证)。童女迦叶已经证得阿罗汉果,可知示现在家相及女相的菩萨,于解脱道的证德是与示现出家相及男相的声闻或菩萨是完全相同的,因此于佛法中解脱与智能的证德,与示现出家或在家相、示现男相或女相,是毫无关联的。而且依此优婆夷童女的解脱证德果位及经中描述的智能来说,此迦叶童女必是初地圣位以上的菩萨,是为实义之导师,是 佛陀入灭后一切人天及佛门四众之导师。
因此佛世原始佛法时期, 世尊第二、第三转法轮弘法的中、后期,完全是以大乘菩萨法义教导一切的佛弟子,并且一切行仪皆以大乘菩萨戒为主要的依止,一切声闻罗汉也都共同闻熏,才会被结集在阿含部经中;也就是说,若有在家菩萨的证德高于出家者而共处时,则以证德为依归,证德低者应依止于证德高者,完全不以出家或在家、男相或女相等表相为论;一切皆以实际的证德为论,令出家众与在家众不分彼此,皆能一心于佛法的证德上努力,令出家众与在家众皆和合互助,一致为弘传圣教而努力,一切皆以实践出世间法之正见及证德为努力目标。
由此可见,示现在家相的优婆夷菩萨须陀洹,尚且可以为人传授三归五戒,得为一切凡夫众生之归依处;初地以上之圣位菩萨,凡夫四众如何不应归依?乃至五百比丘中亦应有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之证量者,尚且归依圣位的童女迦叶,何况是末法未证道果之比丘、比丘尼众,如何不归依于圣位菩萨而失去大利益?圣位菩萨示现于世间是难可值遇的,乃是百千万劫难以值遇之大福田,而且一切圣位菩萨常现在家相者,乃是因为无慢的缘故,不是好为人师的缘故;亦是不求世间人恭敬的缘故,为能于无量众生处广施福德的缘故,因此诸地圣位菩萨常现在家身相,乃至等觉菩萨亦常现在家身相。《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
其名曰颰陀婆罗菩萨(秦言善守)、罽那伽罗菩萨(秦言宝积)、导师菩萨、那罗达菩萨、星得菩萨、水天菩萨、主天菩萨、大意菩萨、益意菩萨、增意菩萨、不虚见菩萨、善进菩萨、势胜菩萨、常勤菩萨、不舍精进菩萨、日藏菩萨、不缺意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秦言妙德)、执宝印菩萨、常举手菩萨、弥勒菩萨,如是等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一切菩萨,皆是补处绍尊位者。
《大智度论》卷七对上述经文的解释如下:
【如是等诸菩萨,共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问曰:“如是菩萨众多,何以独说二十二菩萨名?”答曰:“诸菩萨无量千万亿说不可尽,若都说者,文字所不能载。复次是中二种菩萨:居家、出家。善守等十六菩萨是居家菩萨〔导师菩萨是其中之一〕,颰陀婆罗居士菩萨是王舍城旧人,宝积王子菩萨是毗耶离国人,星得长者子菩萨是瞻波国人,导师居士菩萨是舍婆提国人,那罗达婆罗门菩萨是弥梯罗国人,水天优婆塞菩萨。慈氏、妙德菩萨等是出家菩萨,观世音菩萨等从他方佛土来。若说居家,摄一切居家菩萨;出家、他方亦如是。”】
圣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解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时,亦说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而且等觉位菩萨有许多示现在家相,数量上甚至超过出家相很多,这是因为菩萨行四摄法时,示现在家相易于圆满,所以般若经中列举二十二位等觉菩萨中,就有十六位是示现在家相的。其中更有名号为导师居士菩萨,可以知道圣位菩萨示现在家居士身相,仍然是为导护众生能于如来正法中,广植福德,作为众生依止之导师,所以一切佛门四众皆应归命于具导师实德之圣位菩萨;若无圣位菩萨时,应归命大乘贤位已悟之菩萨,不论其身相;诸凡夫出家菩萨都不应以出家或在家之身相而自限,丧失大利益。即使是出家菩萨的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也都以在家身相示现。佛世的 弥勒比丘,今在兜率天中也是示现在家相,但亦无碍于等觉位圣僧的实质。故大乘法中的僧宝及归依,只论实证或未证,不论身相的出家或在家。
此外,末法中之佛弟子,应特别注意此一事实:末法时节现出家相之大乘僧宝中,邪师说法者如恒河沙。若有轻慢无智之人,只重表相而不见实义,不能安忍于圣位胜义菩萨僧(不论其在家相或出家相)出世弘法,为救护众生而破斥邪见声闻凡夫僧,即随邪见声闻凡夫僧而生毁谤者,即获无间罪,非根本罪,舍寿堕无间地狱迅如射箭。故《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三说:
有五无间大罪恶业,何等为五?一者故思杀父,二者故思杀母,三者故思杀阿罗汉,四者倒见破声闻僧,五者恶心出佛身血,如是五种,名为无间大罪恶业。
世尊于经中说五无间罪中倒见破声闻僧,意思是说对于示现出家相或在家相的弘扬声闻法僧众所说正确的佛法,若是有人以错误的知见破之,不论在家、出家身相,都属于犯无间大罪恶业,定堕无间大地狱中。至于倒见破胜义菩萨僧者,其罪业必然更重于以倒见破声闻僧,说轻相即知重相故。反之,若是有示现出家相的僧众演说错误的佛法,若有人以正确的知见而破之,不论其人是在家、出家身相,不但不违犯无间罪,其实是有大功德;因为护持正法,令众生正知福田衣所代表的佛法真正义理。因此,在家菩萨以正见破倒见声闻僧,是护持佛教法衣之正知与正行,令 佛陀之解脱道不堕三界生死法中,是 佛陀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所说的真实意旨,亦是一切佛弟子护持正法之所当为者。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导师,真实,之三,..........,正礼,导师,真实,之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
阅读排行
讲座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