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个关于爱情的小故事:
从前有个书生, 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到那一天, 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 书生受此打击, 一病不起。家人用尽各种办法都无能为力,眼看奄奄 一息。这时, 路过一游方僧人,得知情况,决定点化一下他。僧人到他床前, 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 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路过一人, 看一眼, 摇摇头, 走了……又路过一人, 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 走了……再路过一人, 过去, 挖个坑, 小心翼翼把尸体掩埋了………
疑惑间, 画面切换. 书生看到自己的未婚妻. 洞房花烛,被她丈夫掀起盖头的瞬间……
书生不明所以。
僧人解释道:看到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吗?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
你是第2个路过的人,曾给过他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
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现在的丈夫。书生大悟,唰地从床上坐起,病愈。
故事虽然并非出自佛教经典,而为后人编纂。但也折射出了一些佛教看待爱情的因缘观。像这样在爱情的伤痛中,久病难愈的故事,我们又何曾少见。到底我们为什么会有爱情,为什么有的静美如画,有的轰轰烈烈,有的幸福美满,有的让人撕心裂肺,如命债一般叫人窒息呢?
以佛法来看,爱情是‘愿力’和‘业力’的结合。‘愿力’,是主动积极的力量,源自内心的‘意愿’;‘业力’是被动不自主的力量。两者力量会促使爱情的发生。(当然世间角度,会有各种理由,如温柔体贴,美丽大方,善解人意,家境富裕等)。
就‘愿力’来说,如一对夫妻感情本来很恩爱,更希望来生续为夫妻,故在佛前发愿,希望来生再为夫妻,甚至生生世世都为夫妻,永不分离,这种愿力,将来时机成熟后就会发生(不管人变成什么模样)。或者今生相爱至深,因战乱或家庭反对,以致今生无缘的男女情人,两人相互约定,希望下辈子再来成为夫妻。因为彼此都惦记这个约定,故在轮回中两人再次相遇,会有似曾相识的熟悉感,甚至很快便决定此生不离。
另外一种情况,因受到对方的恩惠,无以回报,如生病被救活,或者帮忙偿还债务,或者救回爹娘至亲,故愿意来生做牛做马回报,所以因为感恩报恩的心愿,来生可能成为妻子侍候,心甘情愿,毫无怨言,这种‘愿力’经过多生多世之后,仍会发生。
就‘业力’来说,如一个人欠下巨债,无以偿还,虽然今生至死都没有还清债务(有些人还故意拒还),然后就有一股力量,在未来世发生作用。如果是成为夫妻的情况,先生(太太)便有一种无奈,为何太太(先生)老是折磨他呢?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只有痛苦往肚吞,承受这样压力,两个就成了怨偶。
又如果在过去生本来为夫妻,先生曾遗弃太太(如另结新欢,或恶意遗弃,或出家隐居)造成太太的怨怼,于是业力的牵引下,今生他便可能遭另一半的遗弃(或者被折磨,以了宿债),这种‘业力’,不管天涯海角,时空转变,不管变成什么样子,还是会发生。
由于愿力和业力的相互作用,加上两个人的习性、家庭、教育、观念等不同,并且还和其他人的牵扯,交错复杂,因此男女之间便产生不同的形式,也构成大千世界男男女女之间的或是讨债还债,或是互偿夙愿式的爱情了。
如何判断在爱情中所遇之缘是善是恶,是顺是逆,如何用佛法的智慧去面对生命中出现的各种逆缘、恶缘?这需要我们具足对三宝的信心,深信佛教三世因缘果报的真实不虚,进而依循 佛陀的教导,如理如法的看待自己和看待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境遇,学会柔和忍辱的应对人生。美好幸福的爱情和婚姻固然是人之所欲,但是不必要因为眼下婚恋的不如意而自怨自艾,因为一切皆有因缘,反悔不来,强求不得。与其抱怨,不如将婚恋的不如意作为自己修学佛法智慧,累积福德资粮的逆增上缘。相信智慧和福德的增长,会让你的生命品质、家庭生活发生焕然一新的变化。因为佛法是心法,而世间一切万法皆唯心所造。把“心”弄明白了,把心地修平整了,处处都是良辰美景,这样的人生岂不快意!
------微信公众号《心香2013》201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