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佛法基础>佛教仪轨>

寺庙巡礼

[佛教仪轨]  发表时间: 2016-02-24 10:57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一.寺庙的起源1
二.寺庙的布局3
1.山门4
2. 钟楼、鼓楼4
3. 天王殿5
4.大雄宝殿6
5.罗汉堂8
6.伽蓝殿8
7.法堂9
8.观音殿9
9.地藏殿10
10.藏经楼10
三.僧职设置13
四.清规戒律14
五.寺庙中的朝日课诵17
1.课诵正文18
2. 普结回向19
3.祝祷护神19
六.法会20
1. 浴佛节21
2. 水陆法会21
3. 忏法22
4. 盂兰盆会24
5. 焰口24
七.结束语25
一.寺庙的起源
寺庙,从广义上来说,不仅仅与佛教有关。“寺庙”,最初并不是指佛教寺庙,从秦代以来通常将官舍称为寺,汉代把接待从西方来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称为寺。道教、儒家、伊斯兰教及旧时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贤哲的地方,都称之为“寺”、“庙”等。
佛教中,对寺庙还有许多其他叫法:如庵,是尼姑居住的寺庙;石窟,是开凿在山崖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印度早期佛寺多用这种形式。印度佛教石窟的形式有两种,一种为精舍式僧房,方形小洞,正面开门,三面开凿小龛,供僧人在龛内坐地修行;一种为支提窟,山洞面积较大,洞中靠后中央立一佛塔,塔前供信徒集会拜佛。
在蒙古语中称“寺”为“召”。如大召、五当召等。喇嘛教称之为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等。 当然这些寺庙里宣扬的佛法不是真正的佛法,这是后话。
寺庙作为中国佛教主要建筑,起源于印度的寺庙建筑,在南北朝时代大规模兴建寺庙成风,大家还记得梁武帝和达摩祖师那个脍炙人口的公案吧,《五灯会元》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帝问曰:“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祖曰:“并无功德”。帝曰:“何以无功德?”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祖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祖曰:“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祖曰:“不识”。帝不领悟。祖知机不契,是月十九日,潜回江北。可见梁武帝为修庙做了不少贡献,可却被达摩祖师一句“并无功德”毙了。此处先不谈第一义,只为说明修寺建庙,始于南北朝。唐朝诗人杜牧的《江南春》中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南朝寺庙之多。
河南洛阳白马寺是中国官方营建的最早的佛寺, 据史料记载,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的某天晚上,汉明帝刘庄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神仙,金色的身体有光环绕,轻盈飘荡从远方飞来,降落在御殿前。汉明帝非常高兴。第二天一早上朝,他把自己的梦告诉群臣,并询问是何方神圣。太史傅毅博学多才,他告诉汉明帝:听说西方天竺(印度)有位得道的神,号称佛,能够飞身于虚幻中,全身放射着光芒,君王您梦见的大概是佛吧!于是明帝派使者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去西域,访求佛道。三年后,他们同两位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带回一批经书和佛像,并开始翻译了一部分佛经,相传《四十二章经》就是其中之一。皇帝命令在首都洛阳建造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以安置德高望重的印度名僧,储藏他们带来的宝贵经像等物品,此寺即今天的洛阳白马寺。据说是因当时驮载经书佛像的白马而得名。从白马寺始,我国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我国佛教的发源地。历代高僧甚至外国名僧亦来此览经求法,所以白马寺又被尊为“祖庭”和“释源”,白马寺建成后,佛教在中国的势力大大发展起来,此后,佛教又从我国传播到越南、朝鲜和日本等国。
寺庙又称丛林,其实丛林通常指禅宗寺院,也称禅林,但后世各宗寺院也有仿照禅林制度而称丛林的。禅宗从六祖慧能大师,到百丈怀海大师,一百多年间,多以隐居来参禅悟道,常住在山林岩穴,少数居住在律宗的寺庙。到了唐贞元元和年间,禅宗才日益兴盛起来。禅师们常把徒众聚集起来,修禅办道。江西奉新的百丈山怀海大师因为众人聚集之后,缺乏规矩,于是就折衷大小乘经律,创意别立禅居,这就是丛林的开始。丛林的意义,是比喻草木之不乱生乱长,表示其中有规矩法度。
丛林规模开始不大,到唐末五代之间,南方有发展,据《宋高僧传》记载,洪諲禅师住浙江径山,道膺禅师住江西云居山,义存禅师住福州雪峰,他们的徒众不少于1500人。《景德传灯录》记载,入宋,丛林建置益臻完备,禅众亦以集中居住为常,凡名德住持的丛林,都有千人以上,如永明延寿大师,徒众多达二千。
北方丛林,也从宋代开始兴盛。到南宋时期,禅宗的高僧大德辈出,所居丛林,也盛极一时。如克勤圆悟大师所住的江西云居山、大慧宗杲大师所住的浙江径山、宏智正觉大师所住泗州普照寺及明州天童寺,真歇清了大师所住真州长芦崇福寺等,其住众常至千人以上。当时五山十刹是江南最有名的禅寺(余杭径山、杭州灵隐、净慈、宁波天童、育王等寺为禅院五山;杭州中天竺、湖州道场、温州江心、金华双林、宁波雪窦、台州国清、福州雪峰、建康灵谷、苏州万寿、虎丘等寺为禅院十刹)。
二.寺庙的布局
寺庙中有不少房屋,因这些屋宇或称殿,或称堂,所以总称为殿堂。殿是安置佛、菩萨像以供礼拜祈祷的处所,堂是供僧众说法行道的地方。
主要殿堂,如佛殿、法堂、毗卢殿、天王殿、方丈等,一般建于寺院的南北中心线上,其余斋堂、禅堂、伽兰殿、祖师堂、观音殿、药师殿等,则作为配屋而建于正殿前后的两侧。如宋慧洪《潭州白鹿山灵应禅寺大佛殿记》说:“世尊遗教,弟子因法相逢,则当依法而住。……营建室宇,必先造大殿,以奉安佛菩萨像。使诸来者知归向故,昼夜行道,令法久住,报佛恩故。”
1.山门
寺庙的布局大多是正面中路为山门(又称三门)因为寺院大多居于山林之处,故又称山门殿。现已成为专门名词,即使在平原也称山门。因有空门(中)、无相门(东)、无作门(西),象征三解脱,所以又称三门。
山门两侧塑了两个密迹金刚力士像,称为二王,也就是俗语中说的哼哈二将。此二力士执金刚杵分立左右,守护佛刹。据《大宝积经》卷八《密迹金刚力士会》记载,勇郡王有两个太子,法意和法念,两个太子各有志向,法意太子发誓:只要有人成得佛,他就当金刚力士,常亲近佛,以便亲闻一切诸佛秘要密迹之事。法念太子发誓:有人成佛,他就身常劝助,使转法轮。这两个太子,就是两个金刚力士。法意太子,叫密迹;法念太子,叫梵天。现今寺门左右的金刚力士像,都是面貌雄伟,作忿怒相,头戴宝冠,上半身裸体,右手执金刚杵,左手扼腕,两脚张开。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左像怒颜张口,以金刚杵作打物之势,而右像忿颜闭口,平托金刚杵,怒目睁视。
2. 钟楼、鼓楼
山门内左右分别为钟楼和鼓楼。钟楼在东,有的供地藏王菩萨,肋侍为闵姓父子。据载,增一阿含经云: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而《地藏菩萨本愿经》中释逝牟尼佛在仞利天为其母摩耶夫人说法时,曾咐瞩地藏菩萨救济三恶道众生之苦,所以大钟下供奉地藏菩萨。打钟的僧人一面口称“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名号,随称名号随打钟,使三恶道一切受苦众生,闻钟声皆得仗地藏王的本愿慈力而脱离一切苦。但一般寺庙都设地藏殿专门供奉地藏王菩萨。
鼓楼在西,有的供奉关羽像,肋侍为周仓、关平。近世以来,中国佛教界常以关帝(关羽)为伽蓝神。相传隋代天台宗的创始者智者大师,有一次曾在荆州的玉泉山入定,於定中听见空中传来:“还我头来!还我头来!”的惨叫声,原来是关羽的头被敌人砍下来,其愤恨不平,到处寻找自己的头。
智者大师反问:“您过去砍去他人的头无数,您今日怎么不去还别人的头?”并为其讲说佛法。关羽当下心生惭愧,而向智者大师求授三皈五戒,成为正式的佛弟子,并且誓愿作为佛教的护法。一般寺院设伽蓝殿,专门供奉伽蓝菩萨。
我们通常认为寺庙中晨钟暮鼓,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其实并非完全如此。钟鼓及其他法器,在一日之中,皆有使用,其使用也是很有章法的,大家可以参考《百丈清规》中法器章,这里不再赘述。
3. 天王殿
正面天王殿,殿内正中供奉弥勒菩萨,是当来下生的贤劫第五尊佛,要在五千六百万年后,人寿八万岁时,在于龙华树下示现成佛。弥勒佛有三会说法:初会有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二会有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三会有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佛说观弥勒菩萨下生经》中详细说了弥勒菩萨成佛之事。著名的《瑜伽师地论》,相传就是由无著菩萨入日光定夜升兜率天,参与内院法堂闻法,从弥勒处所受。
现在寺庙里大多安放的弥勒化身的布袋和尚坐像。布袋和尚为五代僧,名契此(—916)。体躯肥满,言语不定,常以杖担着布袋入市行乞,而现喜悦之相,人呼为布袋和尚。后梁贞明二年(916),在浙江奉化岳林寺东廊磐石上圆寂。临终遗偈,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自称为弥勒化身(《宋高僧传》卷二十一)。
弥勒菩萨两侧供奉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提多罗托;南方增长天王毗琉璃;西方广目天王毗留博叉;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是欲界六天中的第一层天——四天王天的天主,与人类的关系较为密切。《长阿含经》第十二《大会经》及《法华文句》等说:四大天王各领二鬼神,持国天王领乾闼婆与富单那,增长天王领鸠槃茶与薛荔多,广目天王领龙与毗舍阇,多闻天王领夜叉与罗刹,故四天王像的脚下各踏二鬼神以示威武。四天王的形像,古今略有不同,现在看到的,多为:东方持国大天王,其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长大天王,其身青色执宝剑;西方广目大天王,其身红色执绢索;北方多闻大天王,其身绿色执宝叉。
弥勒菩萨背后设手执宝杵现天将军身的是韦驮菩萨,韦驮为南方增长天王部下八将之一,在四天三十二将中以武勇著称,守护佛法,他是将来贤劫的第一千尊佛,佛号楼至。看韦陀杵的方向,可以确定能否挂单:如果韦陀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大的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如果韦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规模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一天;如果韦陀杵杵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
本文标签:戒律(30)法会(16)早课(3)晚课(2)寺庙(1)清规(2)僧职(1) 本文关键字:寺庙,僧职,清规,戒律,早课,晚课,法会,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