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电子报>正觉电子报>第088期>

广论之平议(连载四十六)——正雄居士

[第088期]  发表时间: 2015-04-18 03:09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宗喀巴《菩提道次第论》之平议
第六目 《广论》的止观次第决定
《广论》344 页说:
如《入行论》云:“当知具止观,能摧诸烦恼,故应先求止。”谓先修止,次依止故,乃修妙观。若作是念:“《修次初编》云:‘此二所缘无定’,此说止缘无有决定。前文亦说,止所缘中俱有法及法性,故先了解无我深义,缘彼而修,则心无散乱之止及缘空性之观同时俱起,何必先求奢摩他已,次乃修观耶?”答:“此说观前先修止者,非说引生正见通达无我须先修止。虽无止者,亦能生正见故。又此正见内生强力之感觉,亦不须以止为先;以无止者,仅以观慧数数思择,此亦能生强力感觉,无所违故。若相违者,则修无常生死过患菩提心等,引生强力之感觉,皆须依止。太为过失,理相等故。”
宗喀巴接著又说:
若尔,观前修止为何耶?如《解深密经》说,若以观慧而修思择,最极思择,乃至未起身心轻安,尔时但是毘钵舍那相应作意,生轻安已乃名妙观。故先未得止者,仅以观慧而修思择,终不能发身心轻安所有喜乐。若得止已,后以观慧思择而修,轻安乃生,故观须止因。
《广论》中说:【止与观何者先修?寂天在《入行论》第八品中说:“有止诸胜观,能灭诸烦恼;知已先求止,止由离贪成。”】有说:“寂天的《入菩萨行论》是根据一百零五部佛经中摘抄而成的‘学集论’”;姑且不论寂天论师不知不证如来藏,单从《入行论》抄来的这四句偈来看,其意思应是:“具有‘止’的‘殊胜观’,能够灭除种种烦恼;知道这个道理以后,就应该先求证得‘止’才可能灭诸烦恼,但是止的证得是由于离贪才能成就。”并不是说要先修止后修观,而是说:“欲修后后之胜观,须具前前‘止’的功德”。莲花戒则说没有决定,而宗喀巴以其切割止观二法的错误见解,再加上喇嘛教双身法的邪思惟,而自问言:“如果你这样想:《修次初编》说‘此二所缘无定’,说止的所缘无有决定。前文也说,止的所缘俱有法及法性二种,所以先了解无我的深义再缘彼而修,则心无散乱的‘止’及缘空性的‘观’就能同时俱起,又何必先求奢摩他,以后才再来修毘钵舍呢?”接著又自己回答说:“寂天说的先止后观,并不是说要通达‘无上瑜伽’的无我空性正见就必须先修止。因为,就算尚未得‘无上瑜伽’之止的学人,也能生起正见的缘故。再者,于此空性正见内生起强力的乐触觉受,也未必要先修止;也就是说尚未得‘无上瑜伽’之止的人,只要以观察慧(以观察双身法乐受的“智慧”)在乐空双运时不断的思惟简择,同样也能生起强力的乐触觉受,并不会有所违背的。如果说这样是会有所违背的话,那么修学无常生死过患乃至菩提心等,所引生强烈的乐触觉受也就都要依于先得‘止’,那样的说法就有严重的过失,因为道理应该是相同的缘故。”宗喀巴的意思是,应该先知道乐空双运的道理,实修时先以方便善巧的观慧来发起“强力感觉”即可,所以不必先修止。宗喀巴《广论》中这些话所要说明的意思就是:“喇嘛教行者经过不断的思惟简择,如果仍然不能生起乐受而止于一境中,就必须纯以观察慧观察乐空不二时如何生起强力乐受的感觉;当行者已经生起了如何获得‘强力感觉’淫乐觉受的观察慧时,才能说是妙观─妙观察智。所以,先前未得如此乐受而安止于其中的人,仅以观察之智慧而修乐空双运的思惟抉择,终究不能发起身心轻安的所有喜乐觉受;若能先修得乐空的觉受生起而安止其中以后,再以观慧来思惟抉择而修行,促使乐空不二的轻安乐受得以成就‘强力感觉’,才是真实正确的观慧与修止;所以修双身法止观的人,必须先有乐空不二的乐受可以增长‘强力感觉’之观慧,获得‘强力感觉’之乐空双运境界时才需要修‘止’。”
以此缘故,宗喀巴认为乐空双运的止与观两者不相违背;如果会互相违背的话,则证得乐空双运以后观修无常、生死过患、菩提心等,想要引生“强力感觉”的乐空不二感受时则必须先依止──要住在乐空双运境界中才能观察如何引生快乐的“强力感觉”,如此修乐空双运的止观就不会有大过失,还说这是因为止、观的道理都相同缘故。这就是宗喀巴认为先修止后修观,或先修观后修止,两者不相违背的道理。所以宗喀巴才又接著说:“至于为何修观前要先修止?就像《解深密经》中说的,假若先以观察慧来思惟抉择,乃至最深细的思惟抉择,仍然不能生起乐空不二的身心轻安,则只是毘钵舍那随顺而已,必须是生起轻安快乐时才是有妙观察慧。所以未得止的人,仅以观察慧来思择,不能发起乐空双运的身心轻安的喜乐;若得止后,以观察慧来修,身心轻安乃得生起,故说修观之前必先修止。”以上是宗喀巴以六识论、双身法等邪见所说“止观”之谬论;但他说得很隐晦,所以修学广论的人若是还没获得慧灌,以及尚未获得真懂《广论》的上师指导以前,对宗喀巴这个隐说的内涵是不可能了解的。
以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这段文字的内容隐说乐空双运而且强调“强力感觉”,可以确定他的二种《广论》全都是在弘扬双身法,他在三士道中所谓的佛法则全都移花接木为常见外道的意识境界,只是障眼法,想要使佛教徒误以为他说的那些假佛法的意涵也是佛法;所以古今藏密喇嘛们都是用双身法的观点来说止观,根本不是世间禅定的止观,更不是出世间解脱、世出世间般若的止观。如达赖喇嘛说:
具有坚定慈悲及智慧的修行者,可以在修行之道上运用性交,以性交做为强大意识专注的方法,然后显现出本有的澄明心。目的是要实证及延长心的更深刻层面,然后用此力量加强对空性的了悟。1因此藏密人士要用性交来作为“强大意识专注的方法”来修止,然后才能在第四喜性高潮的时候来修观—一念不生专心领受全身最强烈的淫乐;这样说为可透过上师加持,使得弟子得证双身法的“止观”。如十四世达赖喇嘛在《藏传佛教世界─西藏佛教的哲学与实践》中说:当行者在密宗道达到较高层次时,他们会被要求去寻找明妃 2 或勇父以作为入道的动力,当进行双运时 3,男性行者有较高的证量就可以帮助女性行者证悟佛果;同理,女性行者如果有较高的证量也可以协助男性行者证悟。因此不论行者的性别,其效果是互补的。4
注1、达赖喇嘛著,丁乃竺译,《达赖生死书》,天下杂志(台北),2004.12.20第一版12 刷,页157。
注2、男性密宗行者应是与女上师或女性同门(明妃);女性行者则是应与喇嘛上师或男性同门(勇父)合修双身法。
注3、宗男女合修双身法而做种种动作,来使双方都达到性高潮,同时想象性高潮中的快乐觉受空无一物名为空性,亦名为乐空不二,这个过程
就称为“进行双运”。当性高潮中能认知当时的乐受是无形无色的空性时,知道乐受与空性不二时,就是密宗的“证悟”。
注4、十四世达赖喇嘛著,陈琴富译,《藏传佛教世界─西藏佛教的哲学与实践》,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台北),2004.10 初版8 刷,页110。
所以宗喀巴、达赖喇嘛等所说的止、观是双身法,与真正的禅定止、观并不一样。盖止、观之修学,有依意识心所修的止观与依阿赖耶识所修的止观之别,其分际在于是否证得空性心如来藏。以禅定之止观来说,未证空性心如来藏之前,依世俗智而修止观,所得的是世间四禅八定的福业,那只是世间的善法,功德受用还不算大;菩萨证得空性心如来藏,能依于如来藏而有的般若慧来修止观,虽然还是世间的四禅八定,但是菩萨证得四禅八定时有五种胜利:
一者,菩萨具有威德力,能降伏诸天。
二者,能伏、除三界烦恼,速证慧解脱。
三者,能速取证灭尽定,成俱解脱无学。
四者,菩萨取证灭尽定而留惑润生,并能自行决定舍报时间与地点。
五者,速得神通,游化十方世界,亲闻诸佛说法,乃至利益十方众生。菩萨证得四禅八定有如是殊胜功德受用,故菩萨悟后亦须勤修禅定之止、观。但宗喀巴说的止、观却是双身法,与真正的禅定止、观并不一样,只能说那是藏传佛教喇嘛们的妄想止观而已。
寂天、莲花戒、宗喀巴都否认有如来藏,而止观之法若离于如来藏的实证而修,则不论先止后观或先观后止,都只是在意识境界的层面,都与空性智慧无关;况且世间禅定的止观之法,以及出世间的二乘解脱道静虑,乃至大乘静虑的参禅,都不能单修止或单修观,必定是止中有观,观中有止,止观双运才是如理之正说。
宗喀巴窃用《解深密经》的经文来解说先修止后修观,曲解《解深密经》之义旨。前举《解深密经》开示之奢摩他、毘钵舍那自性中,所说的是止中修观,观中也修止,都是依第八识心的离六尘境界的自性而说般若智慧的止与观;但宗喀巴援引此经文后所说的止与观,却都是住在六尘中的六识境界而且是淫乐境界中的止与观,其实是牛头逗马嘴的不伦不类行为,目的是在欺骗佛教徒,使人误以为他说的淫乐境界的止观即是佛经中所说的般若智慧的止观。经中说的“止中修观”谓“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身心轻安是止的功德受用,为胜观之因所依。在身心轻安中意识所缘境,以观察慧作思择,心得决定,因而证得初静虑或更上的静虑,于身心生起喜乐,是故“观中也在修止”。宗喀巴说:“若得止已,后以观慧思择而修,轻安乃生,故观须止因。”但禅定止观之法不能强行分割,不能说得止后再修观,或得观后再修止;如是止观功德不能成就,轻安绝对不能生起,轻安之生起是止观同时双修之果。而乐空双运是具足识阴六识的境界,也是证得禅定的最主要障碍,根本不可能获得世间禅定的止观功德,更不可能获得般若智慧的止观功德,这也是宗喀巴的谬论与《解深密经》正理相违之处。
《广论》345 页又说:
又此止观次第,是就新生之时应如是修,若先已生,则无决定次第;亦可先修毘钵舍那,次修奢摩他。何故《集论》说有先得胜观而未得止,彼应依观而勤修止耶?答:此非说未得第一静虑未到定所摄之止,是说未得第一静虑三摩地以上之止。此复是说证四谛已,次依此观,而修第一静虑以上之止。〈本地分〉云:“又已如实善知从苦至道,然未能得初静虑等,于此无间住心,更不择法,是依增上慧而修增上心。”
宗喀巴于此前句说先止后观,是对新学密宗四禅─新学双身法初喜到四喜─之人而说;后句则说曾修止观之人也可以先修观后修止。接著宗喀巴自问:“为何《集论》中有说:有人先得妙胜观察慧而未得止,如此之人应该依观来修止?”宗喀巴再自答说:“先修观后修止的人,不是指尚未证得初禅(初喜)定之人所修的止,而是指证得初禅(初喜)或是更高‘密宗乐空禅定’的人所修的止。”这是因为《广论》的说法内涵实与《集论》中的法义违背,宗喀巴为了避免有人对其谬论提出质疑,故施设此一问答而欲遮掩败阙,让人以为所说与《集论》相符。宗喀巴接著又更解释说:“透过观察修而证得四果的圣人,再修初禅以上的止。”乃至更用根本论〈本地分〉之名义说:“已确实了解苦、集、灭、道,虽然尚未得初禅(初喜)以上等密宗禅定,但是却能心不断的安住一境,而且不简择诸法,这就是依于增上慧来修增上心。”以上是宗喀巴于广论中所说的双身法止观意旨。
纵使宗喀巴说的止与观确实是世间禅定,却总是把“止”唯作禅定来解释,又把“观”当作般若来解释,因而误会了《集论》与根本论〈本地分〉中所说的论意。不论凡夫、声闻或菩萨,未证或已证空性心,所得的四禅八定,必从双运禅定中的止与观二法而得,不能单修其一。声闻灭烦恼证得解脱,是依于世俗谛的智慧而得;菩萨除烦恼得解脱,是依于第一义谛的般若慧而得;而禅定的止观之法修得了四禅八定,虽能帮助声闻或菩萨证得解脱,却是只能有所增益而非以禅定为解脱的根本,故非单修禅定的止观就能得解脱,否则就不会有证得四禅八定却不得解脱的外道修行人了。
再说《集论》原名为《大乘阿毘达磨集论》,为圣无著菩萨所造,说的是菩萨法。
《集论》卷7 的原文是:【又诸菩萨已得谛现观,于十地修道位,唯修所知障对治道,非烦恼障对治道。】《集论》的意思,是说菩萨通达空性心如来藏真谛,以及俗谛“苦、集、灭、道”的现观,已得胜妙观察慧,于初地至十地的修道位中,修的是对治所知障而不是对治烦恼障(初地菩萨已永伏性障如阿罗汉,于烦恼障现行的对治道已经完成故,只因悲愿故意留惑润生,非不能取证解脱极果—阿罗汉);因为菩萨已证得空性心如来藏,但自觉尚未成佛,探究之下才知道,原来在阿赖耶识中还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能差别尚未了知,属于无始无明深细的所知障上烦恼所含摄,所知障会障碍菩萨成佛;过去未证真谛之前不知道,证悟了以后才能渐次知道,于是在修道位中修除的主要就是所知障,渐次断除无量无边深细的上烦恼,才能成佛。所以《集论》这段文字的意思很明显的是说,菩萨悟后虽已打破所知障无始无明,但对于所知障仍无法断尽,因此证悟的菩萨不但要修断烦恼障,入初地后的修道位更要渐次修断所知障;而宗喀巴胡乱切割止观之法,以为是说先修观后修止而误解论意。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论之,平议,连载,四十六,正雄,居士,宗喀,菩提道次第论,之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