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中观(连载27)----游正光老师(2)
又譬如说,与运动有关的法,譬如篮球、棒球、足球、排球……等,也是要依于虚空去移动才能施设的法,当然也不是真实法,乃至依于这些运动而辗转所施设的种种运动规则,如:篮球规则、棒球规则、足球规则、排球规则等等,那就更是虚妄不实的法了,有什么好执著的呢?可是,现见众生沉溺在这种种运动当中,在这种种运动所规范的轨则下又争、又夺、或喜、或悲、或贪、或瞋,乃至因为输赢而引发种种情绪,犯下杀人越货、放火打劫等等恶业,这不是很愚痴吗!如果读者能够了解上面所说真实内涵,如实去观待世间每一个法,其实都是人为施设的法,是人类意识所施设的一个名相,作为大众约定俗成的标准,这样笔者可以保证您在世间法上的烦恼,一定会渐渐减少,未来还可以断除我见,乃至成为三乘解脱的圣者。
又阿含部《央掘魔罗经》卷 3也开示:一切有情的真心就是第八识如来藏:【我于无量阿僧只劫恒河沙生,闻如来藏一切众生断诸烦恼,便得成佛。因其信乐覆护众生故,生覆护身。】 11佛已很清楚地开示:如来藏是一切有情因地的真心,如果能够断除一念无明以及无始无明,未来可以成就果地无垢识,所以佛在初转法轮隐说的本际、如来藏,乃是指一切有情因地的真心,也是未来果地的无垢识:祂真实存在,不是人为施设一个虚妄名相而已。因此缘故,在佛门中,如果有人主张:“如来藏是佛方便施设,本来就不存在。”你就能很清楚知道,他一定是十信位尚未圆满的凡夫,因为他连佛的开示都还没有具足信心,犹待他去圆满十信位应有的功德,然后才会相信佛所说一切有情真心如来藏确实存在的开示。接下来谈“我”,佛在《杂阿含经》卷 3曾开示如下:
一时佛住支提竹园精舍。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多闻圣弟子于何所而见无常、苦?”诸比丘白佛言:“世尊为法根、法眼、法依,唯愿为说!诸比丘闻已,当如说奉行。”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多闻圣弟子于色见无常、苦,于受、想、行、识,见无常、苦。比丘!色为是常、无常耶?”比丘白佛:“无常!世尊!”
“比丘!无常者是苦耶?”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比丘!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比丘!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皆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多闻圣弟子如是观察,厌于色,厌受、想、行、识,厌故不乐,不乐故解脱,解脱故:‘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12
佛陀开示:多闻圣弟子见所有的色(包括外五尘、内五尘、法处所摄色):或者是过去的色、未来的色、现在的色、内色(自身的五脏六腑等色)、外色(外境的山河大地等色)、粗糙的色、微细的色、美好的色、丑陋的色、远的色、近的色,彼一切色皆无常、苦,是变异法,非真我,却也不异于真我,色法与真我之间也不是由于色法毁坏而真我就跟著毁坏的相在法。色法既是如此,受想行识也是这样的道理。或者是过去的受想行识、未来的受想行识、现在的受想行识,内在的受想行识、外在的受想行识,粗糙的受想行识、深细的受想行识,美好的受想行识、丑陋的受想行识,远的受想行识、近的受想行识,彼一切受想行识皆非真我,但也不异于真我,受想行识与真我之间同样也不是由于受想行识毁坏真我就跟著毁坏的相在法。多闻圣弟子如是观察五阴(色、识、受、想、行)不是真实我以后,对五阴产生厌离;因为厌离的关系,不再乐著于五阴等虚妄有为境界,于是能够解脱生死,最后成就四果(阿罗汉果)而自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诸比丘们听到佛的开示,非常欢喜地如教奉行。
经文已经很清楚地告诉大众:五阴本来就是虚妄我,不是真实我,故名非我;可是,五阴也不能说是异于真实我,因为五阴虚妄我是由真实我所出生的一部分,摄属于真实我,不能离开真实我而有,故名非异我。虚妄我与真实我虽同时同处和合运作,但不会因为虚妄的五阴毁坏,真实我就跟著毁坏,故名为不相在。由此可知:这个“我”就是世尊所说第八识真实我,亦如前面所说苦之本际、如来藏一样,是一切有情的真心,也是未来果地的无垢识。因为有这个真实我存在,阿罗汉知道无余涅槃中并不是断灭空,还有真实我(涅槃本际)的存在,所以才能于内、于外都无恐惧,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入无余涅槃,永不再于三界中现身意。
说到这里,对于“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或非常眼熟呢?是的!这个说法与《心经》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13二者所开示的义理,是互相契合而没有差别的。《心经》开示:五蕴空相是虚妄我,不是真实我,故名非我;可是五蕴空相诸法都是由空性心第八识如来藏藉缘而出生的法,本来就是空性心局部的体性,不能外于空性心而有五蕴空相存在,故名非异我;而且五蕴空相与空性心如来藏同时同处和合运作,见闻觉知处处作主的境界与离见闻觉知不作主完全不相同,故名不相在。由此证明:在初转法轮“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所说的这个真“我”,与二转法轮《心经》所说的空性心第八识如来藏的义理完全相吻合,没有任何违背。于此通了,那么佛在初转法轮经典,乃至二转、三转法轮经典中的开示,在历经三大无量数劫追随真善知识努力精进的修学过程中,也就能够渐渐次第通达,了知佛在初转法轮经典中隐说真心真实存在的道理,以及在二转、三转法轮经典中明说有关第八识真心无量的中道体性以及第八识如来藏所含藏一切功能差别的内涵。所以学人能不能贯通三转法轮经典,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有没有亲证涅槃实相,这也是佛陀对于二乘人不需要证涅槃本际故而隐说真心,对于菩萨却要很详细地显说真心之种种内涵,让菩萨未来可以次第亲证及成就大菩提果。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初转法轮所说的无余涅槃本际,二转、三转法轮所说的如来藏,其实都是指同一个心,祂就是一切有情因地的第八识真心如来藏,也是未来果地的无垢识,是互通而且没有任何矛盾的;唯有不懂佛法的人,才会毁谤说佛在三转法轮说法互相矛盾。
接下来谈“如”,《杂阿含经》卷 16,经文开示如下: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持我所说四圣谛不?”时有比丘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为佛作礼,合掌白佛:“唯然,世尊所说四圣谛,我悉受持。”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般若,中观,连载,----,正光,老师,第四章,中观,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