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连载23)----平实导师(2)
由此缘故,《成唯识论》中说:若已圆满十回向位的其他功德了,这时想要进入通达位而成为初地菩萨时,必须另外加修入地前的大乘四圣谛加行,才有智慧能现观所证的真如智慧与所证的真如本身,其实不一不异而无分别;成就如是平等智观而远离能取相与所取相的现行,这时是初地真如与真如智平等平等,才是获得初地入地心的真如智,才能达成初地入地心的无生法忍果;同时也达成永伏性障如阿罗汉的解脱果修证,才是真的入地而成为通达位的初地初心菩萨。
以此缘故,《成唯识论》卷9 对证悟般若(真见道证真如)之前的加行说过了,接著对证真如而证悟般若后的加行和入地前的加行,以及进入通达位时所证的初地真如,都有所说明,详见以下《成唯识论》本文:
论曰:若时菩萨于所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相故。尔时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证真如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能所取相俱是分别,有所得心戏论现故。……加行无间,此智生时体会真如,名通达位。
初照理故,亦名见道,然此见道,略说有二:一、真见道,谓即所说无分别智,实证二空所显真理,实断二障分别随眠;虽多刹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总说一心。……
二、相见道,此复有二:一、观非安立谛有三品:
一、内遣有情假缘智,能除软品分别随眠。
二、内遣诸法假缘智,能除中品分别随眠。
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能除一切分别随眠。前二名法智,各别缘故;第三名类智,总合缘故。法真见道,二空见分,自所断障无间解脱;别总建立,名相见道。有义:此三是真见道,以相见道缘四谛故。有义:此三是相见道,以真见道不别缘故。1
《成唯识论》又说:
二、缘安立谛有十六心。此复有二:一者依观所取能取,别立法类十六种心;谓于苦谛有四种心:一、苦法智忍,谓观三界苦谛真如,正断三界见苦所断二十八种分别随眠。二、苦法智,谓忍无间观前真如,证前所断烦恼解脱。三、苦类智忍,谓智无间,无漏慧生,于法忍智各别内证,言后圣法皆是此类。四、苦类智,谓此无间无漏智生,审定印可苦类智忍。如于苦谛有四种心,集、灭、道谛应知亦尔。此十六心,八观真如,八观正智;法真见道,无间解脱;见自证分差别建立,名相见道。
二者依观下上谛境,别立法类十六种心,谓观现前、不现前界苦等四谛各有二心:一、现观忍,二、现观智。如其所应,法真见道无间解脱,见分观谛,断见所断百一十二分别随眠,名相见道。
若依广布圣教道理,说相见道有九种心:此即依前缘安立谛二十六种止观别立,谓法类品忍智,合说各有四观,即为八心。八相应止,总说为一。虽见道中,止观双运,而于见义观顺非止,故此观止,开合不同。由此九心,名相见道。
诸相见道,依真假说;世第一法无间而生,及断随眠非实如是;真见道后方得生故,非安立后起安立故,分别随眠真已断故。前真见道证唯识性,后相见道证唯识相;二中初胜,故颂偏说。2
关于以上《成唯识论》中所说的真实义,容于以下第二目、第三目中解说,读者自可理解真见道位证真如以后,如何观修相见道位中应该观修的般若内涵,如实观修之后即可渐次发起后得无分别智,方能完成三贤位对于实相般若的修行内涵。
第二目 相见道位应修非安立谛三品心——完成三贤位的般若别相智
般若别相智即是后得无分别智,即是相见道位所应修学的实相般若。于真见道位证真如以后,转入相见道位时所应修的后得无分别智就是非安立谛三品心:内遣有情假缘智、内遣诸法假缘智、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就是此前第一目中所援引的《成唯识论》第一段论文所说法义,即是相见道位中应该观修的般若别相智。今于此第二目中应加以语译及略说,以免有文字障的已悟菩萨阅读论文时不能理解,滋生误会以后往往自误误人。如实理解这三品心的观修以后,可以避免增上慢的生起,也可以如实了知三贤位中的别相智所观修的大约内涵,故今语译如下:
【论曰:假使修学到了一个时候,菩萨对于所缘的境界,依无分别智观察而现观都无所得,已不摄取种种戏论相的缘故,这时才可以称为真实住在唯识的真胜义性中;也就是证真如的智慧已经与真如平等平等而得通达,二者全都远离能取相与所取相的缘故(注:未入地时不能完全远离能取、所取二相,这是最后入地时真如智已经与真如完全平等时的境界。煖等四加行位圆满时只能伏除分别所生的二取见,在事行上仍然未能远离二取相。);能取相与所取相同样都是分别相,落入六尘相中的有所得心是因为诸法戏论而显现的缘故。……长劫之中不间断地加行而没有被疑心所间断,这样具足了别相上的全部真如智慧生起时,再来体会真如,使他证真如引生的智慧能和所证的真如平等平等,就名之为通达位的菩萨。
菩萨们第一次明照真如正理的缘故,也可以名之为见道(不是局限相见道及通达位才说为见道);然而见道的内涵,大略而说则有二种:第一、真见道,这是说第一次证真如时所说的根本无分别智,在第一次证真如时就可以实证人我空与法我空,由这二种空所显示出来的真实如如之理已经明白了,于是确实断除烦恼障与所知障中与意识相应的分别随眠;虽然是要很多刹那(很多天、很多月、很多年)继续观行以后,这个真见道的事情方能究竟,然而所观的真如法相是前后平等的缘故,前后所有的期间总合起来就说是真见道位的一心。……
见道位的第二部分是相见道,这个相见道位的修行内涵又分为二种:第一种观行内涵是观察非安立谛有三品心:
一、“内遣‘有情假缘智’”。就是向内针对自身这个有情五蕴的虚假,了知只是缘于种种境界而有觉知心等自我存在的事实,今依真如心重新加以深入观察,转依心真如而住时,心真如的境界中连这种智慧也不复存在,就遣除了“有情假”这种缘于五蕴的观察而有的智慧,转依心真如而住于无智亦无得的境界中。这样转依真如而住的依“内遣有情假缘智”,能够断除软品的意识相应的分别随眠;这是悟后想要圆满十住位的人必须观察的内容与所证的智慧,一般而言,历时第一大阿僧祇劫的三十分之四——从第七住位的初入心到第十住位的满心。
二、“内遣‘诸法假缘智’”。前面一品心的智慧是针对自己这个有情的五阴虚假而作的观行,如今这个第二品心是针对有情五阴所函盖的诸法加以观察,细观五阴中的七识心王、心所法、十一个色法……等一切法,都是虚假不实、暂时而有;但五阴等诸法却能使有情由于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