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电子报>正觉电子报>第116期>

涅槃(连载18)----平实导师(3)

[第116期]  发表时间: 2016-07-02 09:16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如果自身在观修因缘法之前已经降伏欲界爱,也就是已经发起具足圆满的初禅而且不退失了——“梵行已立”的功德已经证转了,并且也有十因缘法的正确现观了,在这二个大前提下,观修十二因缘法时就能确实断除我见、我执。在具足这些基础时,只要反覆把十因缘法与十二因缘法如实观行——连续几次深入而且如实观行时,所获得的因缘观智慧就属于证转,已非干慧。若是没有先作十因缘法的正确观行,也没有初禅的圆满具足不退“梵行已立”的超越欲界功德,就不会有“我生已尽、不受后有”的断惑功德;即使持续不断观行十二因缘法的结果,仍将是空无所证,都无正确的因缘法智慧可以运转,绝不可能是辟支佛。这个大前提,请读者们必须注意。
  十二因缘法的内涵是什么呢?《缘起经》如是开示: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无量无数声闻、菩萨、天人等俱。尔时,世尊告苾刍众:“吾当为汝宣说缘起初差别义,汝应谛听,极善思惟,吾今为汝分别解说。”苾刍众言:“唯然愿说,我等乐闻。”
  佛言:“云何名缘起初?谓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起愁叹苦忧恼,是名为纯大苦蕴集,如是名为缘起初义。”
  “云何名为缘起差别?谓无明缘行者,云何无明?谓于前际无知,于后际无知,于前后际无知;于内无知,于外无知,于内外无知;于业无知,于异熟无知,于业异熟无知;于佛无知,于法无知,于僧无知;于苦无知,于集无知,于灭无知,于道无知;于因无知,于果无知,
  于因已生诸法无知;于善无知,于不善无知;于有罪无知,于无罪无知;于应修习无知,于不应修习无知;于下劣无知,于上妙无知;于黑无知,于白无知,于有异分无知;于缘已生或六触处,如实通达无知。如是于彼彼处如实无知,无见无现观,愚痴无明黑闇,是谓无明。”
  “云何为行?行有三种,谓身行、语行、意行,是名为行。”“行缘识者,云何为识?谓六识身,一者眼识,二者耳识,三者鼻识,四者舌识,五者身识,六者意识,是名为识。”
  “识缘名色者,云何为名?谓四无色蕴:一者受蕴,二者想蕴,三者行蕴,四者识蕴。云何为色?谓诸所有色,一切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此色前名总略为一,合名名色,是谓名色。”
  “名色缘六处者,云何六处?谓六内处:一、眼内处,二、耳内处,三、鼻内处,四、舌内处,五、身内处,六、意内处,是谓六处。”
  “六处缘触者,云何为触?谓六触身:一者眼触,二者耳触,三者鼻触,四者舌触,五者身触,六者意触,是名为触。”
  “触缘受者,云何为受?受有三种,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是名为受。”
  “受缘爱者,云何为爱?爱有三种,谓欲爱、色爱、无色爱,是名为爱。”
  “爱缘取者,云何为取?谓四取:一者欲取,二者见取,三者戒禁取,四者我语取,是名为取。”
  “取缘有者,云何为有?有有三种,谓欲有、色有、无色有,是名为有。”
  “有缘生者,云何为生?谓彼彼有情,于彼彼有情类,诸生等生趣,起出现蕴,得界、得处、得诸蕴,生起、命根出现,是名为生。”
  “生缘老死者,云何为老?谓发衰变,皮肤缓皱,衰熟损坏,身脊伛曲黑黶间身,喘息奔急,形貌偻前,凭据杖策,惛昧羸劣,损减衰退,诸根耄熟,功用破坏,诸行朽故,其形腐败,是名为老。云何为死?谓彼彼有情,从彼彼有情类,终尽坏没,舍寿舍煖,命根谢灭,弃舍
  诸蕴,死时运尽,是名为死。此死前老总略为一,合名老死,如是名为缘起差别义。”
  “苾刍!我已为汝等说所标缘起初差别义。”时薄伽梵说是经已,声闻、菩萨、天人等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得未曾有,信受奉行。4
  注4《缘起经》,《大正藏》册2,页547,中12-页548,上8。
  经文中 世尊开示说:缘起初,就是十二因缘法。因为有无明才有身口意等种种行,然后才会具足十二有支,这就是种种缘起法生灭现象之初始——缘起初,所以无明就是缘起初。世尊又开示缘起的差别,一一详示十二有支的内涵。说无明就是众生对五蕴的前际、后际、前后际无知,也就是对于五蕴出生之前究竟是什么?五蕴死后剩下的又是什么?五蕴出生前、死坏以后全部都是什么?对这些事实都无所知,就是无明。
  又说,对于五蕴背后的内法第八识无所知,对于外法五蕴的全部内涵也无所知,对于内法第八识与外法五蕴的全部内涵无所知,就是无明。
  又说,对于善恶业的业力无所知,对于造业之后必然会产生的异熟果报无所知,对于业力现行后的异熟生灭现象无所知,就是无明。
  又说,对于诸佛的智慧境界、究竟解脱境界无所知,对于解脱三界生死之法及佛菩提道之法无所知,对于实证三乘菩提的僧宝无所知,就是无明。
  又说,对于八苦、三苦的内涵无所知,对于八苦、三苦种子的集无所知,对于灭尽后有即是解脱的境界无所知,对于如何灭尽后有之道无所知,就是无明。
  又说,对于生死之苦因无所知,对于生死苦果无所知,对于苦因已经生起的种种果报之法无所知,就是无明。
  又说,对于善法无所知,对于不善法也无所知;身口意行造作以后,对于如何是有罪无所知,对于如何是无罪也无所知,就是无明。
  又说,在解脱道上,对于什么是应修习的法义与行为无所知,对于什么是不应修习的法义与行为也无所知;对于下劣之世间法、出世间法无所知,对于上妙之     世间法、出世间法无所知;对于黑法、黑业无所知,对于白法、白业无所知,对于未来世会有不同于此世的异熟果报无所知,就是无明。
  又说,对于此世的所缘已经出生了或是对于六种触的内外所依处无所知,就是无明。修习解脱道的人,应该这样如实通达各种无所知;但是却像这样子对各种不同的六入所依之处都完全的无知,既无所见也没有现前观察到,住于愚痴之中而成为无明、黑闇,就是所说的无明。
  在以上这些无明之中,有一个是学佛人通常自以为知却普遍错会的地方,就是这段经文中说的:“名色缘六处者,云何六处?谓六内处:一、眼内处,二、耳内处,三、鼻内处,四、舌内处,五、身内处,六、意内处,是谓六处。”
  不单这段经文中如是说,其他的阿含部经文中也如是说,例如《长阿含经》卷8:
  又,诸比丘!如来说六正法,谓内六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复有六法,谓外六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5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涅槃,连载,----,平实,导师,三节,因缘观,修习,理论,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