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连载18)----平实导师(2)
注1《杂阿含经》卷12,《大正藏》册2,页80,中25-下6。
这总共十个有支的因缘法,意思是说:“我释迦牟尼佛忆起往昔无量劫前还没有成为无上正等正觉时,独自一个人住在安静之处,专精于禅思,我这样想:‘是什么法有的缘故使得老死有了?是缘于什么法而使老死也有了?’随即正确地思惟,‘生’犹如真实而无间等持续著,缘于‘生’而使‘老死’有,是以‘生’为所缘而使‘老死’有。如是往上推究,‘有、取、爱、受、触、六入处’而推究到了‘名色’。最后推究是什么法有的缘故使得‘名色’有了?是以什么法作为所缘而使得‘名色’有?随即正确地思惟,也是犹如真实而无间等的出生了所见,正是由于第八识有的缘故而使得名色跟著有,是因为以第八识为所缘才会使名色跟著有。我作了这样的思惟时,只能思惟到那个第八识就退回来了,不能超过那个第八识而思惟到还有什么法;所以详细而正确的思惟后的结果就是说,缘于第八识而有名色,缘于名色而有六入等处所,缘于六入等处所而有能触,缘于能触而有种种境界中的受,缘于种种受而产生爱贪,缘于爱贪而有了各种后有的取,缘于各种的取而出现了后有种子,缘于后有种子而有未来世的出生;缘于生,就有了老、病、死、忧、悲、恼、苦。就象是这样子,就象是这样子,纯属三界生死的大苦也就聚集起来了。”
换言之,十因缘法的观行,必须以八识论作为基础,去观行十因缘法时才不会产生错误与矛盾。若是在十因缘法观行时,仍把其中的“名色缘识”如同观行十二因缘法时的“名色缘识”作一样的解释——同样把“识”解释为识阴等六识,那他对十因缘法的观行就会产生错误,有智慧的人就会觉得扞格不入,否则就会产生自我矛盾、互相抵触的解释,因此无法信受十因缘法的内涵,就不可能实证因缘法的观行智慧了。因为,名色之中已经具足七个识了,也就是末那识意根与识阴六识,名既是被另一个识所出生的,当然那个能生名的另一个识不可能是被生的意识或意根或六识心,一定就是第八识真如心。但 世尊说还没有成佛的无量劫前,祂那一世观行十因缘法时,为了想要明白名色从何而来?就观察到一个事实:“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有名色有。”有那个第八识存在的缘故而使名色出生了,有那个第八识的缘故才有名色这个欲界有。这是在推究名色从何处出生的,不是像十二因缘法在探讨识阴六识夤缘于名色而产生自我的爱贪、执著,而说识阴六识贪爱自我而有的种种行,导致后世再有名色出生而说为无明。
世尊在这个十因缘法的最后开示说:推究名色出生的处所时,只能推究到那个第八识为止,再往前面推究时并无一法可得,因此推究到那个出生名色的第八识时,就只能从那个识退回来了,终究不能超过那个识而有任何一法可以被推究出来,所以最后特地指出来说:“齐识而还,不能过彼。”可见这是在推究出生名色的那个法是什么,不是在推究第八识出生名色的原因——行、无明。名色出生的原因是缘于六识觉知心的种种行,爱乐觉知心自我的种种行而产生了死后再去投胎获得后有的势力;也是由于不了解名色的无常、苦、空、无我,执著自我为实有的常住者,不了解这二个道理的人就是住在无明之中。这才是十二因缘法中逆推时所说的“名色缘识、识缘行、行缘无明”。无明与行是后世名色出生的原因,但不是能够出生名色者,因为无明与行都不能自己存在;真相是,由于有无明及行作为所缘,因此由第八识入胎而出生了名色,然后才有世世不断的生死轮回。这是修学十因缘法时应该断除的另一个无明,与十二因缘法的修学时面对不了解三界有的缘起性空而有的无明不同,因此修学十因缘法之目的是要确定名色 2 全部从另一个能生的“识”中出生。
注2 名色的名中,已经函盖了识阴六识及意根末那识。
所以《长阿含经》卷10有一段 世尊与阿难尊者间的问答:
“阿难!缘识有名色,此为何义?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若识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若识出胎,婴孩坏败,名色得增长不?”答曰:“无也。”“阿难!若无识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阿难!我以是缘,知名色由识,缘识有名色,我所说者,义在于此。”3
注3《长阿含经》卷10,《大正藏》册01,页61,中8-14。
语译如下:
“阿难!缘于识而有名色出生,这是在说明什么道理?如果彼识不进入母胎中住,会有名色产生吗?”阿难答覆说:“没有名色会产生的。”“如果彼识进入母胎以后都不出胎时,会有名色出生吗?”阿难答覆说:“没有名色出生的。”“如果彼识中途出了母胎,胎中的婴孩就坏败了,名色还能增长具足吗?”阿难答覆说:“没有名色可以增长具足的。”“阿难!如果没有彼识的话,会有名色吗?”阿难答覆说:“没有名色的。”“阿难!我就是以这样的缘故,知道名色是由彼识来出生,所以说缘于彼识而有名色,我所说的缘识有名色,道理就在这里。”
所以说,在名等七识心之外,还有另一个识,世尊在《阿含经》中为了区别众生我等七个识,就说是“彼识”——那个识。还特别说明必须有“彼识”入胎而住,才能出生名色;而且必须住胎满足时间,才能使名色具足圆满而出生。这个十因缘观的观行,必须先灭除一个无明:名色要有“彼识”为因,才能藉父母为缘而出生。若不灭除这个无明,不相信确实有第八识能生名色,纵使把五阴十八界具足观为无常、苦、空、无我,即使具备未到地定了,还是不可能断除我见、断除三缚结,证初果就不可能,何况能证缘觉果?那么想要证涅槃就成为空想了。这是因为疑根未断,心中深处还疑著:把五阴、十八界全部否定之后是否会成为断灭空?由于这个怀疑之所见未能断除的缘故,所谓断三缚结证初果,都只是空言而无实质。
第四节十二因缘观之修习理论
观修十二因缘法的条件是什么呢?必先有十因缘法的观行,确定是有那个第八识能出生吾人的名色,才会有我们的色身及觉知心,然后才能在人间有种种身口意行,才能认同名色永断、“不受后有、我生已尽”的无余涅槃境界不是断灭空;因为灭尽此世五阴又不再受后有之后,仍有自己的那个第八识继续常存,不是断灭,所以 佛陀说阿罗汉所证的无余涅槃是“寂灭、清凉、清净、真实”,而且说“常住不变”才是圣弟子们的“圣慧所见、圣慧所知”。以这个正见为大前提而且具足观行五蕴、十八界的内涵以后,我见、我执等无明才能真的灭除而无恐惧,才能在死后真的“不受后有”而说是“我生已尽”成阿罗汉、缘觉。若不是已证声闻解脱道成阿罗汉,然后转修因缘法者,则都必须先有初禅降伏欲界惑的功德——就是“梵行已立”的功德已经证转了,同时也如实修习十因缘法而且具足修习了,并且已经使十因缘法的观行智慧如实证转了,这时当然就可以开始观修十二因缘法,如是观修十二因缘法才会有成就。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涅槃,连载,----,平实,导师,三节,因缘观,修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