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第七章 法义辨正──如何判断真假开悟(4)
略说 :我们来看看他们所说的“大圆满法”是什么内涵:
【纽舒龙德(NyoshulLungtok)是近代最伟大的大圆满传承上师之一,曾经亲近他的老师贝珠仁波切达十八年之久……。贝珠仁波切仰卧在地上正在修一种特殊的大圆满法。他把纽舒龙德叫来:“你说过你不懂心要吗?”
纽舒龙德从声音中猜测这是一个特别的时刻,期望的点点头。
“实际上没有什么好知道的,”贝珠仁波切淡淡地说,又加了一句:“我的孩子,过来躺在这里。”纽舒德龙挨著他躺了下来。
于是,贝珠仁波切问他:“你看到天上的星星吗?”
“看到。”
“你听到佐钦寺的狗叫声吗?”
“听到。”
“你听到我正在对你讲什么吗?”
“听到。”
“好极了,大圆满就是这样,如此而已。”
纽舒龙德告诉我们当时发生的事:“就在那一刹那,我心里笃定地开悟了。我已经从‘它是’和‘它不是’的枷锁解脱出来。我体悟到本初的智慧,空性和本有觉察力的纯然统一。我被他的加持引到这个体悟来,正如伟大的印度上师撒惹哈(Saraha)所说:‘上师的话已经进入他的心里,他看到真理如观手掌中的珠宝。’”在那个当下,一切都各得其所;纽舒龙德多年来的学习、净化和修行终于瓜熟蒂落。他证得了心性。贝珠仁波切所说的话并没有什么特殊、神秘或不可思议;事实上,这些话再平常不过了。但话语之外,传达了别的东西。他所透露的正是万事万物的本性,也是大圆满法的真义。】(索甲著作之《西藏生死书》第205~207页)
索甲所说的大圆满法跟禅、空性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所说的大圆满法是以上师所说的看到、听到,当作是证悟空性,说是开悟了。所谓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知到,这些皆是前六识的见闻觉知性,是六识妄心的作用;这是以见闻觉知心当作真实我,作为空性,却不知能见、能闻、能嗅、能尝、能触、能知,全都是六识心的作用;这些能觉、能了知之心是会断灭的,它不能恒常不灭。我常对有缘人说,只要依《心经》来作为准则就够了!若能契合《心经》所说的般若法义,那就是佛所说的;若不能契合的话,对不起!说得再好听,也不是真正开悟者。因为能见、能听、能觉、能知之心等,能够一直都不生不灭吗?请问:“你睡著了,你还能见吗?还能听吗?不能见、不能听,就表示会断灭;会断灭的,那可以说是不生不灭吗?既然不是不生不灭,怎么会是真心?如何能说是空性?怎么可以说大圆满法是开悟的法?”显然密宗大圆满法是落在意识生灭境界中。佛子们!我们为什么能见?佛在经上说的够多了,比如说:“根尘触生眼识,乃至意识。”这就是说,譬如眼能见色,是有眼根接触了色尘之处,产生了眼识,你才能有能见之心,而说你看到了色尘;其他的耳、鼻、舌、身、意识也是相同的道理。这些能见、能闻、能嗅、能尝、能触、能了知之心,都是由如来藏所生,所以佛在《楞严经》中八还辨见,已说得清楚:能见之性、能闻之性、能嗅之性、能尝之性、能触之性、能觉能知之性,都是依六识而有,还是六识之性;而六识须依六根、六尘为缘方能由如来藏所生,你才能有见闻觉知,本非单由因缘所生、亦非单由自然性所生,皆是由如来藏藉因缘而自然所生。六识既然皆是所生之法,非是空性,而第八识空性不就是无生,所以不生不灭,故第八识真心非断非常:自体常住故非断,所含藏之六识种子常常生灭变异故非常。
《心经》真是好用,能通的话,只要一句话就够了;您可以用此经中任何一句话来简择诸方大师所说的话是不是真悟。如果您还没有证悟也没有关系,您可先在语言文字上来了解,看看大师所说的内容是否与《心经》上所说的义理相符合,不能符合时就是不对。佛法的义理,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没有人情可说。
末学有一回与法鼓山的信众谈及佛法,有位师姊她说:“圣严师父哪里会错,只是说法不同而已,您说您的,他说他的,都是一样的啦!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不能说看法、说法不同就说是错。”我对她说:“佛法就是不同,是与世俗法相背离,所谓路有千条,真理只有一个,法义一定要与经典相符合,否则就是错了。”我就举圣严师父所说的开悟是:“只要放下一切,就是开悟。”与《维摩诘所说经》中所说的:“诸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不断烦恼而入涅槃”完全不同,她说:“经上是这么说的吗?我会再好好的来看看经典内容。”
《维摩诘经》上所说的:“诸烦恼是道场。”不用先断烦恼即可证菩提。《六祖坛经》也说:【“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若以智慧照破烦恼者,此是二乘见解、羊鹿等机。上智大根,悉不如是。”简曰:“如何是大乘见解?”师曰:“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禅宗大师明明说烦恼即是菩提,不必断除思惑烦恼、我所烦恼,即可证得菩提,为什么圣严师父却说要放下一切攀缘妄想,无烦恼时才是开悟?二者差异在哪里?佛子们务必要弄个水落石出。在般若了义正法上,说法方式尽可不同,但是般若法义绝不可偏离经典涵义,只要有一丝一毫的淆讹不同,就不能说“反正都是一样”,这里面其实是大不一样的。如果说“性空”与“空性”,字都一样,有什么关系?关系可大著呢!空性与性空虽然只是前后次序之差,您把空性解说成性空,佛法就被您说成断灭空了,佛法法脉就被您说断了,可见有多么严重。您如果要早日亲证菩提,就要依四弘誓愿,发心广度一切有情众生;若想要做到众生无边誓愿度,不想虚耗此生,那您就必须依法不依人,对于法义一定要去作深入探讨,不可人云亦云。对于法义的说明,我也曾多次写信给圣严师父,依据经典一一说明:圣严师父所说的法,是哪里有问题,哪里与经典所说不符合……等。但是苦口婆心、忠言逆耳,故都没有办法获得圣严师父的认同,只好放弃再写信;改以著书,公开法义之正讹给佛子们了知,让佛子们了知自己追随的师父所说之法、所学的法是哪里有问题,希望能早日觉醒而修学第一义谛法,莫再一盲引众盲的误导众生了。
藏密所谓大圆满的开悟就是看到、听到,与不学佛法的世俗人完全相同,看来大家都不用学这么多佛法了!因为大家都有能听、能看的心,世俗人也都同样认为能看能听的心就是真心,死刑犯被处决时也说:“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都是同样的觉知心;所有世俗人,走到大马路上,不全是看到车水马龙,听到的不都是车声吵杂吗?那大家不都大圆满开悟了吗?真是太简单了!好极了!但有这样的事吗?大家想一想,在《心经》中对于真心的体性,不是说明得很清楚吗?祂的体性是无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无眼识乃至无意识界,真心不属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内,真心是离见闻觉知的;《大方等大集经》也说:“一切诸法无作无变、无觉无观,无觉观者名为心性。若见众生心性本净,名知法住。”都是明白的告诉我们:真心是离六尘、离见闻觉知的,既然是离见闻觉知,如何能看到、听到?再说,能嗅、能尝之心,只在欲界有,如果你生到了色界天去,没有了鼻根与舌根(鼻、舌之胜义根),也就没有了香尘与味尘,所以鼻识与舌识也没了,并不是遍于三界一切境界中都能自在的存在。因此,能看、能听、能嗅、能尝、能觉、能了知的心都是妄心;意识妄心在五位:眠熟、闷绝、正死位、无想定、灭尽定会中断;而能听的一念心,当你睡著了就断灭,会断灭的法就是生灭法。如果所悟的心是意识心、是生灭心,怎么可以说是开悟?但是圣严师父与索甲都落在识阴六识的境界中,都未断我见,怎能悟得第八识如来藏?禅宗的开悟是要悟到真心第八识,祂是离见闻觉知、不生不灭的,找到这不生不灭的心才是悟到真心,才能说是悟到空性。
圣严法师:什么叫作“认证”?
索甲仁波切:……当上师显示、介绍给你的时候,在那个当下是无心的,而能认证的是妙观察智,是五智之一的妙观察智的认证。
我记得我的一位上师说过,如果心不在那里,如果处于无心的状态,谁能认证空性呢?能认证的其实是我们的“本觉”。
略说 :一下子说能认证的是第六识妙观察智,一下子又说能认证的其实是我们的“本觉”,但是本觉并非第六识所有的,而是第八识所有的,到底是第六识或是本觉在认证?圣严师父!如果是真正的证悟菩萨,绝对会了知索甲的落处;真正开悟菩萨,必能了知如何来认证开悟的境界,如果还在犹疑不确定,能说是真正开悟吗?证悟空性,是亲证到第八识如来藏空性,而第八识空性是离念相的。在《大乘起信论》说:“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所以本觉的体性是遍十二处、遍十八界而且是永远离开一切念相的,离念相的第八识本觉,无法了知本身。因为离见闻觉知,所以古德禅师才会说不知的心是最亲切的。本觉第八识无觉无观,既然是无觉无观,本觉就无法来认证“本觉”自己,却能了知众生心而任运不断的配合众生心来运作;如同人是无法看到自己的头,必须借助其他工具才能看得到。因此真正的觉悟,是在有情身中有一个会起念相的见闻觉知心,用此觉知心去寻觅同时有一离念相的第八识真心,找到了就是开悟明心。觉知心与真心二者是同时在运作,如同电灯,必是有电有灯,二者同时存在才有作用;有电无灯,或有灯无电,都是无法生起照明作用的;离念相的真心与有念相的觉知心,也是同时和合运作的。证悟是以有念相的妄心,来觅得本来就离念相的第八识,当你觅得了第八识如来藏时,而说你证悟了,这才是真正的开悟。是以妄心自己为工具,要用妄心自己来参禅,要以自己来证得本来就在的第八识——永离见闻觉知的真正本觉。这才是禅宗所说的破初参——“始觉位菩萨”的觉悟。第八识拥有的本觉不是像觉知心一样出生以后才有,是不生不灭的,是无始劫以来就已经有的;更不是修行后,把意识心变成无所用心时的无心,这是把没有妄想烦恼的意识心当作本觉,这只是欲界中的一念不生境界,最多只是欲界定,连未到地定或初禅都算不上,何况能说是禅宗的开悟明心;而且这只是修来的有生之法,本觉则是本来就在的,不是后来修成的。
而这本觉非是索甲所说:“在过去的念头已灭,未来的念头尚未生起时,中间是否有当下的意识,清新的、原始的、即使是毫发般的概念也改变不了的,一种光明而纯真的觉察?是的,那就是本觉。”也非是顶果钦哲所说:“如果你是在一个不变的状态中,那就是本觉。”(索甲著作之《西藏生死书》第210页)。他们都是随便用一个经论中的名相来笼罩人,用本觉名相来使人觉得他们懂得经中的法义,但经或论中的本觉,始终都是指第八识如来藏的作用,不曾说过是意识觉知心的作用。
《大乘起信论》说:“如凡夫人,前念不觉、起于烦恼,后念制伏、令不更生;此虽名觉,即是不觉。”而索甲所说的本觉,是在觉知心中过去的念头已灭,未来的念头尚未生起时的状态中,在《大乘起信论》中明明说出:这不是本觉。更明确的告诉我们说,这时的灵明觉了一念不生,其实是不觉、是凡夫所知的妄觉。因为离念灵知心,虽然是“一种光明而纯真的觉察”,在此状态之中,无语言文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还是意识妄心,而不是第八识的本觉,仍不是真心如来藏空性;妄心才会觉察,真心第八识无觉无观,故不会在六尘中觉察。本觉也不是索甲讲的不变,如果是完全不变的话,佛地第八识真如,如何能与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等心所法相应?如何能无功运行而了知一切有情心行?而索甲与圣严师父也将永远不能成佛了,因为本觉如来藏中含藏的染污种子将永远不会改变为清净的种子,那么凡夫就永远不可能成为阿罗汉或成佛了,精进修行亦将无用。因此不可以说:“我们的心只是安住在纯净、本有不觉察力的不变状态中,那就是本觉”(索甲著作之《西藏生死书》第210页)。藏密所说的大圆满法根本是意识心之法,完全是在意识心中著眼于有念无念之法,与常见外道的见解完全相同,岂可说是开悟之法,那是违背佛说之法。
圣严法师:我想应该让台湾所有佛教徒,正确了解藏传的佛教是什么。
圣严师父所说的这件事确实是十二万分的正确!圣严师父是否真的知道藏传佛教的真正本质呢?正信佛弟子不只是要让台湾所有佛教徒正确的了知藏密真正面目,亦应让全世界的佛教徒都知道藏密的外道本质。藏密之法只是将佛法名相套在彼等密宗祖师所修学、所弘传的外道世间淫乐之法上,使一般人不易察觉藏密其实是低俗的外道法;他们透过长期有规模的佛经名相包装掩饰、吹嘘夸大的宣传,让众生如入雾里看花,摸不清他们的底细。如宗喀巴诸多著作亦是以双身修法中乐空双运时之觉知心为佛地真如,名为“即身成佛”法门;以男女双身淫合之法,说为佛法正修,这样怎么可能会是文殊师利菩萨的化身?文殊师利菩萨会传双身修法吗?西藏密教的外道邪淫本质,在《密宗道次第广论》(宗喀巴著)及《曲肱斋全集》(陈健民著)之中早已显露无遗,书中均有莲花生及宗喀巴谈到无上瑜伽双身修法,都是以追求身上的淫乐觉受为主修。圣严师父若知道藏密底细,就应挺身而出,让世人了知藏密这种邪淫外道专在色身上用心受乐的本质,并将之逐出佛门之外!若自己不知道藏密底细,还说:“我想应该让台湾所有佛教徒,正确了解藏传的佛教是什么。”这不是一盲引众盲的最好例证吗?如此邪法邪师,怎么还有大师们竞相攀缘,视为上宾?真是不懂师父您当年初出家的本怀在哪里?不得不让人怀疑:您是否为正信佛弟子呢?正信佛弟子怎么会鼓吹与藏密邪淫外道互通有无。〔编案:后来圣严法师于2007/09/01在《法鼓杂志》第一版声明:坚持……四种环保、汉传禅佛教,用以关怀全世界,似是表示不再亲近藏密而回归汉传禅宗佛教。但是事实上是否已经真的如此?仍有待观察。读者若想要进一步了知藏密本质,可参阅平实导师著,正智出版社出版之《狂密与真密》,也可在成佛之道网站: www.a202.idv.tw 下载〕。
以上是针对〈超越生死的智慧对话〉来说明两位“汉、藏大师”的落处:他们错解般若实相,把意识妄心当作是空性真心,所说之法非是佛法,不是世尊所传之法。
圣严师父曾对学人说:“打七要有正确的心态,你们不是来开悟的,而是来用功学习的,所以不要管自己这次用功的好还是不好,不要管自己能不能开悟,不要管自己是否具有修行的根基,只管拿著这个方法修行,不怀疑这个方法,也不怀疑禅七的形式,只要相信修行对自己有用,方法对自己有用就够了。用这样的一个信心,而不可以相信自己了不得、不得了,但是也不要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不是修行的材料。”(圣严法师著《心的诗偈-信心铭讲录》第47页。)
“……就对他说:‘我没有开悟,我也不知道你开悟了没?很抱歉!不过,你大概不容易找到能印可的人。’学人说‘奇怪了。你既然没有开悟,又怎能教禅呢?’我说:‘我可以教人开悟呀!就像心脏科医师不一定有心脏病,但能为别人治心脏病。’”(圣严法师著《心的诗偈-信心铭讲录》第49页。)
略说 :圣严师父这句话却是“引喻失当”,恐有诽谤古今一切证悟者之嫌疑。也就是说圣严师父将“我没有开悟,可教人开悟”与“医生没有心脏病,但可治疗心脏病”作一个类比,以掩饰自己的凡夫无智的身分,然而此说却是欲盖弥彰、败阙露尽,我们都知道“心脏病”乃是病,然而“开悟”是病吗?开悟乃是解脱生死病、无明苦的正确疗法妙药,乃世尊大医王所示的正确法药,此药能除众生无始劫来之生死病,能解众生无始劫来之无明苦,如此真实胜妙的法药,居然被圣严师父类比为“心脏病”;将药喻病,其痴可知,岂不是有诽谤佛世尊及诸菩萨祖师等度众开悟之慈悲行之嫌?故劝请圣严师父勿再这样说了,未悟就不要强为人说“帮你开悟”。如此不合常理、不合语意逻辑的话,也敢大胆公然印在书中流通,使自己的败阙展示无遗,请您尽早回收这些戏论之言,以免遗害众生。但是学人却问得真好:“自己没有开悟,怎能教人开悟?”没有开悟的人,不知道开悟的方法、过程、内容,却能教人开悟,法鼓山的佛子们!您们能相信这种说法吗?自己不懂药物、药性却会调制药品,又能教人调制药品吗?那他调制出来的药,吃了不死也会要人半条命。同理,不懂禅药的人调制出来的禅药,大家吃了也会丢掉半条法身慧命。▲
心脏科医生能否医治心脏病人,与心脏科医师本身有无心脏病无关,这个说法是没错,但重要的是他在医学上所从事的工作,是否有修学医学与心脏方面的技术与医学知识有关才对。医生必须修学医学课程与取得医师执照后,才有资格为人治病,所以他是对心脏病及治病的药物都有了知的。不了知心脏病理及药性的人,能为人治心脏病吗?这是极简单的常识。任何专业技术也是一样,应该是先学会有关的学识与技术,取得该项资格后,才能从事相关工作才对。所以要会治疗心脏病的人才能教导别人如何治疗心脏病!佛法也是如此,要跟随亲近真正开悟的善知识,学习了知所要证知的心是什么心?祂有什么体性?有什么作用?初步还要了知一些基本知见与概念,然后依善知识所教导的参禅方法来参究,并努力培植证实相所需之次法资粮。有朝一日,因缘具足,一念相应,才能证悟实相——明心,证实确有第八识心可证,而且能现前观察体验祂,这才是真正能教人开悟之善知识。只有亲自走过开悟路途的过来人,才有能力帮助别人同样走过来;哪有说没有具医师疗病之医方资格能力者,而能为人治病痊愈的道理,那岂不是世间庸医误人的实例吗?所以不是证悟的过来人,能教人开悟吗?莫如世间庸医之行,误人误己啊!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拈提出来的原因:因为曾三度写信给圣严师父引经据典说明其落处,师父却不愿依止佛说的经典,不图思惟改正,不乐于回归世尊正教;为了佛法不被曲解,为使众生不被误导,只好为文加以详细剖析,以帮法鼓山广大的四众弟子之法身慧命打开一条活路。
佛子们!请不要认为这是在随便说人是非。在此特别声明,请不要因误解而把对于法义上的辨正与作人身批评混为一谈;如果是在个人的身、口、意行上说三道四,那就是在作人身的批评;我绝不作人身攻击,说人是非,故对于圣严师父的所有身口意行,末学都不加以宣说,只是纯粹在法义上辨正,来救护仍在法鼓山学法的师兄弟们。圣严师父在接引初机众生上也具无量功德,应该予以赞叹;然而接引初机的无量功德,却不及误导众生走入歧途的过失,因此基于对圣严师父一分接引入佛门之缘,欲回报接引之恩,图救圣严师父远离邪见恶行,早日回归正道;若能使圣严师父回心正道,勿再造误导众生入邪见深坑之业行,亦能满弟子一分报恩之愿。而我只是针对其错说般若法义之处提出说明及辨正,意欲避免众佛弟子们误入歧途。法鼓山所有修行禅宗的四众弟子,本初发心向道学佛已属不易,却因圣严师父的邪教导而落入邪见或常见外道之中,虚耗人生一世可贵的光阴,此非菩萨之所乐见。
佛子为了修学佛法,到处寻求大乘了义法;正如同二祖向达摩祖师求法之意志一样,为的就是要能明心、证悟实相,找到生命的根源、法界的事实、因果的基础,如此方能心安,是故宁可断臂以求法。修学禅法竟不求开悟,学了禅法以后每天熬腿打坐作什么?世尊说法四十九年那么辛苦!为的是什么?佛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佛不也是要传涅槃妙心给众生吗?五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真有慈悲心的善知识,无不期望佛子们早日开悟证得本心,赶快进入内门修学;怎么会说“打七要有正确的心态,你们不是来开悟的?”我真是想不透圣严师父怎会有这样无智之言语。
弟子对于圣严师父您所提出之法义说明,如有不对的地方,圣严师父您应该引经据典一一提点出来,纠正弟子才对啊!难道这不是圣严师父您对弟子所应作的吗?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对于圣严师父所说的法,我提出了法义上的说明,圣严师父回信说那只是我自己的一套逻辑思惟;但前面已举出经教说明过了,开悟是一念相应慧,不是用思惟能得的,也不是靠静坐求一念不生而得的;前函及此函所说的佛法义理,也不是靠弟子思惟而能得到的,而是因为证到第八识如来藏以后才出生的;用思惟来解释佛法,只能在表相上说,不能与般若诸经相契合。其实我只是以《心经》来印证解释圣严师父所说的法义与般若不相符合,那是佛开示的《心经》的智慧。依据般若经典来解说圣严师父所说的法义,而且只用学佛者最熟悉、人人皆晓得的《心经》作为依据,为的是让圣严师父与佛子们能信受佛陀真意:证悟是要用能分别的觉知妄心,来寻找另一个一直与您在一起而又从不起染净分别的无分别心;找到这本来就在、本来就无分别的第八识心,才是真正的开悟。不是把有分别的妄心强行修成无分别心的境界,认为心中不攀缘,没有任何念头,遇事却很清楚明白,就可以当祂是无分别心;也不是把妄念去掉了,一念不生就会转变成真心了;真心本来自己已在,从来都不曾生起妄念,这才是真心,是本来就真的心,不是由妄心修成的。《心经》一开头即如是说:“观自在”,师父您想想看,此“观自在”三字,即是在说明了八识心王和合在一起,是真心与妄心和合而同时在运作,真心是自己本来就在的心,而且可以被已证悟的人用意识觉知心来观见;也就是以能分别的意识心──能观,去找到原本自在、本有的、本无分别的无分别心──第八识心,是以能观的意识觉知心来观照从来离念的、自己本已存在的真心,这才是观自在的菩萨,这才是真正的开悟,才能说是证得无分别心。
如果弟子的法义说明,确实能符合般若经典所说,难道不值得师父来探究吗?如果是为了我所的身段与面子放不下,那可以请圣严师父您先选出数位座下出家弟子先去学看看,看他们证悟以后对于般若的看法会不会与圣严师父您一样?套一句净空法师的话,被骗最多也只有三年(因为到正觉同修会上课一期只要二年半)。圣严师父!是法身慧命重要?还是外我所的名闻利养、广大眷属重要?如果圣严师父您所说的法,都经不起般若诸经的检验,那如何能令跟随您的四众弟子解脱、如理而行、发起实相般若智慧呢?他们追随您辛苦的护持、修行,却被您误导而落入常见外道的境界中,您深夜梦醒时难道不会觉得愧咎吗?证悟这件事情不正是学禅的佛弟子们一生所努力的目标吗?不正是圣严师父您出来弘扬禅法的目的吗?如今您自己悟错了,怎可能帮助座下四众弟子悟入呢?更别说是自己声明确实没有开悟却还能帮别人开悟了!圣严师父!您心安吗?您真的能安心吗?面子有几两重?真的如此重要吗?是您一人的面子重要?还是数万学禅弟子的法身慧命重要?请您为他们的法身慧命理智的深思一番。这是曾经身为您的弟子的我,最卑微的唯一请求,至诚的请您考虑这个卑微而无私的请求。(待续)
第二节 耕云老师部分:
我曾经跟随过耕云老师修学安祥禅,后来得知他已往生了,但目前仍然有人在推广安祥禅;所以我希望把自己的错误经验提供出来,愿还在修学安祥禅的学人们能了知其落处,而能尽快回到正法中修学大乘了义究竟法。
如今回头来看安祥禅的内容:安祥禅是把意识心处在一念不生时的无念灵知心,当作是真心。
耕云老师云:“‘无念而念’如太阿在匣,锋芒不失,明镜映空,照体独立。修行之主体在此‘一心’,而修行之要旨,唯曰‘克念’──克服妄想,善持正念。……甚么处是差别相?差别只在于离执的程度与‘无念之念’的纯度。”(《观潮随笔》第282~283页)
略说 :此即是把一念不生、没有妄想杂念之意识无念灵知心当作是真心在修行,想要把妄念修除掉,认为一念不生时,了了分明、清清楚楚的灵知心即是第八识如来藏。把此无妄想之离念意识心当作是本来就如如不动的真心,当作是禅的生命、是实际理地、本地风光,还要弟子们时时反观而自觉、保任。此即是对第八识真心不了知,才会如此。要知第八识如来藏本自无念,不是把第六意识心修成无念而变成第八识真心的无念,有念的意识妄心必须与无念的第八识真心同时、同处俱在的;而且第八识真如,不用您来保任,祂本是自在的,本是无念的;不是说保任了祂才在,不保任就灭失不在了;也不是说保任了才会保持无念,不保任就起念。祂从没离开过您,而无时无刻的“保任”著您,就算是您不安祥了,祂还是一直都极安祥、极自在,因为祂不在六尘中了知,从来没有喧嚣浮躁,而且祂还是一直都在,不曾一刹那离开过您。学人要做的是先求证悟明心,所明的心则是第八识真如心,不是将生灭性的意识自己变成真如心;证悟之后,当下同时亦断我见等三缚结,复于悟后转依如来藏的真如法性而修行,进修别相智、道种智,更把我执习气种子分分断除,最后圆成佛地一切种智,如是次第进修成佛之道才是正路。
耕云老师说:“什么是安祥的心态?我说话你听得清清楚楚,我不说你也没听时,内心历历明明、空空朗朗、没有妄想、没有烦恼、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是‘一念不生全体现’的甚深安祥心态。安祥是法的正受、法的现量,除了安祥以外,任你见个什么,统名邪见,不管你有任何觉受,都是恶觉受。”(摘自耕云著《不二法门》,第161页)
“什么叫做安祥?听话清清楚楚,说话信口开河,不说不听,忽然停住,你会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心,此刻没有妄想,没有杂念,也不昏沉,只有空空朗朗的自觉,这就是安祥,传心就是传导这种安祥的心态。”(摘自《安祥集》第一辑第65页)
略说 :前面我们谈过,第八识如来藏(真如心)离见闻觉知,不在六尘上起见闻觉知,既如是,那是哪一个心能清清楚楚?是哪一个心在感觉?显然,能清清楚楚感觉、能修除妄想杂念的,唯有意识妄心的体性,唯有与见闻觉知相应的意识心才能清清楚楚,是意识心才能离念而灵知;也是这意识心能够从不安祥的心态转变为安祥的心态。故一念不生保持空空朗朗的自觉,正是意识妄心。耕云老师曾作了一首“安祥”歌,歌词开头是:“世尊拈花不语,唯示安祥”。把拈花微笑所示现的般若意旨,说成世尊为了教导佛弟子放下万缘保持安祥的意识心而做的示现。然而,此安祥完全与般若无关,他认为意识心离好恶、取舍、憎爱,远离一切来自“前尘缘影”的分别想念即是安祥,即是法的现量。但吾人皆知若论此种安祥,那婴儿可最安祥了,因为婴儿心较不懂好恶、憎爱,当然也远离他说的“前尘缘影”的分别想念;当小婴儿吃饱了、睡足了、身子不饿不渴、气温不冷不热、尿布不硬不湿、一切舒舒服服,对您毫无希求,安安静静的躺著,就如耕云老师所说:“……历历明明,明明历历,空空朗朗,没有烦恼,没有过去,没有未来……”这样应比一般人安祥了吧!但您能说那婴儿心就是所谓的“法的现量、法的正受”了吗?难道婴儿离念的般若智慧证量较高吗?解脱功德之正受较高吗?由此可见,耕云老师不知所离的好恶、取舍等皆是我所,仍在我所上著手,更不知能离好恶、取舍的觉知心即是识阴我,此即是不离我见、未断我见。故知他说的安祥心还在我见所摄之识阴中,如何能说这安祥的意识心是法界实相?更遑论这安祥心的心所法“安祥的心态”了。世尊拈花微笑,所显示出的无上大法第八识如来藏,是离境界相的,无始劫来不堕入六尘中,是离见闻觉知的,不与贪瞋痴相应,永无好恶、憎爱,亦离安祥、喧嚣二边。耕云老师却认为世尊拈花不语,就是他的“安祥禅”,当真是误会大矣。
在《安祥集》又有如此之说:“安祥又可以求之有其道,而失落了安祥的人是这么悲惨,我们就应该拚命追求,并保持安祥才对。……安祥是一种调和、统一、自在、自觉的心灵状态。你们各位花几秒钟反观自己的心:是不是感觉得很安祥?是不是没有杂念?是不是空空朗朗?是不是没有烦恼?是不是没有兴奋?是不是没有过去、未来?如果是的话,这个就是安祥的心态,也是你原本的心态。只要你能保持它,就节省了你十万年修行的努力。”(摘自《安祥集》〈安祥之美〉第54页)
略说 :第八识如来藏是不生不灭,永远与您在一起,不曾刹那离开过您。祂本自在,不是您去追求而得来的,有所得必有所失,第八识真心既不是您修行得来的,当然更不曾失落过,将来就不会失去,故《心经》云:“无智亦无得”,第八识真心从本以来皆是如实自在。您所要做的,是如何依大乘佛法的参禅方法,去找到您本有的第八识真心,当您明心证悟实相,进而追求无上佛道,才是正确的修行途径。第八识真心,从来不贪、不瞋、不作主、不烦躁,不用你去调和、去统一,用不著你去保持祂的安祥,祂本住于实相大定中──不入不出世间定──无始以来未曾出定或入定;就算是您断了我见、我执,若未证悟实相,您还是不知道生命的实相在哪里?(用解脱道的方法而不由参禅的方法,是无法找到真心的)您去调和、统一的心是意识心;当您把意识心调和、统一到无妄想杂念的一念不生时,祂还是意识心,不是实际理地。当您生气时不安祥了,第八识如来藏,还是不管您安祥与否;您不安祥了,祂仍然不管您是为何生气;您安祥了,祂也不会为您高兴,祂更不用劳您费心去保持祂,祂本来就是如如不动的,无需保持。所以,能保持安祥的心、能调和、统一、自在、自觉的心、能反观自己的心、能感觉安祥的心、没有杂念的心、空空朗朗的心……,如是如是心都属于意识妄心。意识心是有时能安祥,有时无法安祥的,这安祥的境界是时有时无的变易法,不是常住不变的,是生灭法;就算您能永远让祂保持安祥,对您佛道的修行、般若智慧的生起,确实没有丝毫帮助;这样下去倒是可以浪费掉您十万年修行的努力,除非您弃舍邪见、回归正法、如法修行!
开悟是什么?耕云老师在〈悟后起修〉中说:“悟是什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想念、没有昏睡、似幻似真、若虚若实。”如果说开悟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觉知心境界,那开悟的人就不可以睡著了,因为睡著了,就无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不能打麻醉针,一旦麻醉了,什么也不知道,还能明明白白吗?若是无常来到,死了又不明白了,如何了生脱死?如果悟到的心是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算是开悟,又与《心经》所说相违背;因为《心经》中说:“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耳鼻舌身意。”清楚明白的安祥境界却是具足眼与色等十二处,显然不符《心经》所说。《心经》说真心是不生不灭,也就是说您睡著了,祂还是在;但是耕云老师所说的开悟,正当睡著及昏沈的时候,就不是开悟了,因为睡著无梦及劳累昏沈时,如何能清楚明白?所以安祥禅所说的开悟,是有时安祥明白,有时不安祥、不明白的变异境界,正是意识境界,与常见外道一样,有严重的问题。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念不生、了了常知之心仍是意识妄心;意识妄心每日间断,当睡著无梦时,你还能了了常知吗?意识心是醒时生、睡时灭,附属于意识心的安祥与清楚明白境界,则是随著意识心而有时在、有时不在,这能算是不生不灭吗?显然违背《心经》说的不生不灭。
了了“常”知心非常住、有间断、非本来自在,是意识妄心,时有时无、晨生夜灭;而菩提心是第八识如来藏,是常住而从来不曾有过一刹那断灭的,是离见闻觉知、无觉无观的,这样的心如何可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觉知心?了了“常”知的心是意识,是由非觉非知之第八识菩提心所生,了了“常”知心于眠熟等五位时断灭了,但非觉非知的菩提心仍然在,二者是并行运作,了了常知心必需与菩提心同时存在的。
耕云老师在《修心诀》第八十六页解释公案时说:“‘不要动舌头,把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说一句看!’也是愚弄你。”
略说 :耕云老师显然不会公案的意旨,禅师这一句话可没愚弄你,从真悟的人来看,这一句话可是直截了当、亲切的很,只有落在意识断常二见的人才会认为“是愚弄你”。历代证悟的祖师、菩萨,一言一行都有为人处,扮尽神头鬼脸只为让学人能够开悟,期望因缘成熟的学人都能早日证得法界实相,哪有闲工夫来愚弄您?切莫毁谤祖师大德的好。只因遵奉 佛示:“禅之密意不可以明说,当隐覆而说之。”,但却是可以不用语言文字非说而说,家里人即能由此传心,这才是真正的以心传心,不是以言传心;传的既是大乘菩提了义法的密意,这才是真正的“密宗”,“密宗”之名可不是外道“喇嘛教”所堪受的。
在耕云老师的《修心诀》第九十二页云:“什么叫‘自观自在’?观心,即是观自己,观熟了即是观察自己。保任亦是观自己。”
《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是说明其中有能观的心与所观的心,用能观的心来观本来就自己在的真心第八识,能观的心是你的见闻觉知心,祂是能观察的意识妄心,用能观察的意识妄心来观察另有一个本来自己就在的第八识真心,这才是观自在菩萨。第八识真心是本来就自己存在的,祂是于六尘万法无觉无观的心,你意识觉观祂也好,不觉观祂也罢,祂永远都在护持著你。不是说你观时祂才在,不观祂就不在了。所以《心经》又云“不生不灭”,就是说菩提心不是所生之法,也永不断灭,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祂本来就在的,不是说你去自觉、自观时祂才在,不自觉、不自观时就不在了;而是你自觉也好、不自觉也好,自观也好、不自观也好,祂都未曾离开过您,随缘而应的与您妄心意识一起运作,因为第八识真心的体性就是不生不灭的。安祥禅有二句常说的话:“时时自觉,念念自知”、“自观自在、守本真心”,这种说法与《心经》所说的真心是背道而驰的。第八识真心最忠诚了,就算你不知道祂的存在,不感谢祂为你所做的一切,乃至犹如印顺派邪见的法师们大力诽谤祂、否定祂的时候,他们各人的真心如来藏也都不会埋怨他们、离开他们,正是所谓“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意思是说,第八识真心与妄心和合运作,时时护著您,一步也没离开过你,根本不用你来操心、守护、保任祂,当然,你没参得祂以前,也没那本事能守护、保任祂。▲
菩提心是离见闻觉知的,祂不会六入,不观六尘,不了知安祥;所以第八识真心不会自观、自觉,会自观自觉的心是了了“常”知的意识觉知心,因为意识有证自证分。当你自觉到安祥无念心态时,有没有一念心来了知自己是处在安祥心态之中?在安祥心态之中,你觉得很安祥,非常喜悦而要去保任祂,不让祂散失,这就表示你对这安祥的状态有所反观而能了知,能反观、有了知,即是意识分别;即使把心处在无念灵知一念不生的境界当中,祂还是意识心,非是菩提心。菩提心不是你去断妄念,不是你去把心调和至无念的状态而变成的,是无始以来本已存在著的;须要调心、要断妄念的心,皆是意识心。安祥心态的有无,无关菩提心的证悟与否,菩提心本来就如如自在,没有安祥也没有不安祥;不须你来帮祂达到安祥的境界及守护保任祂的安祥;安祥之心不离觉观,有觉有观皆是意识,意识心是有生有灭之法,把意识心修成无念灵知心,以此为安祥心,就说祂是真心,这是痴人说的梦话。
安祥其实只是一种心灵的状态而已,是意识妄心的心所法,是你自己在六尘境界中的感受、体会;不论你感受多深、多广,终究不是一切法的根本源头。般若智慧,不是依你感受深浅多寡来论定;禅的生命是如来藏第八识,祂才是一切法的根本,祂就是生命实相,此实相心的体性是永恒不灭的,非如意识觉知心是无常必坏之法。无念灵知心想要保持一切时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安祥心态,是不可能的,因为当你睡著了,就不再清楚明白了,何况闷绝及死亡时,如何来保持安祥心态?所以安祥的心境并非常住不断法,不是实相。
以意识无念灵知心当作是安祥心态,且要勤加保任至更深处,认为就是“法的现量”、“实际理地”的错误知见,散见于耕云老师的著作之中。譬如在《临济禅与安祥禅》第四十三页中:“……我讲话,你听得清清楚楚;我停止不说,你试试看有没有念头?我敢保证你无念,这就是‘无念真心’,也就是‘无心之心’,……现在各位都成佛了……”。噢!这样就成佛喽?天下有这种事?这无念灵知心在前面已说得很多了,祂不是真心,是不折不扣的意识妄心,妄心永远是因缘所生法,永远是生灭法,永远不能变成真心。在《安祥禅的知与行》第十一页:“……我现在不说话,各位找找看,有没有烦恼?有没有任何念头?’如果都没有的话,恭喜您,您已经得道、现证了安祥的心态,获得了禅的心传。”
这种安祥心,得了也没有啥用处,般若智慧丝毫都无法发起。证得了这种安祥心态,就算暂时以为无烦恼、无念头,那是谁在了知您无烦恼、无念头?终究还是您的意识心在了知,怎么会不知?既然是有知,有知即非禅宗所悟般若真心,不是禅的心传。禅的传心,是传第八识如来藏法,第八识如来藏本来就没有烦恼,却也全非无念。譬如六祖说:“真如起念,非眼耳鼻舌能知”,故知第八识如来藏也是有念,但此念是离见闻觉知之念,是不在六尘中的念,非二乘圣人及凡夫所知。
《自觉自在》是高雄市安祥禅学会编印的一本书,书中第一三六页把古德所说之“暂时不在,如同死人”,解说成“安祥一丢失,法身即已死亡”。我只好引用该书中之话来说:“这真是会坏人眼目,误人前程”。当你睡著了,你的安祥那里去了?安祥丢失了,那是不是说你的法身死了?因为睡著时你觉知心不在了,你所有的安祥就跟著消失了,如何能了知安祥?当然更无法保持安祥。若依书中所说,则你的法身在你睡著时就死了,那翌日是谁让你的法身又醒过来、又重新出生?再者,法身会死亡吗?经典从没有这么说过!故切勿任意随性而说,特别是关于佛法的义理!弘传佛法必须非常谨慎,这是要对众生负责的,所说的内容务必与经典义理相符合,岂可依一己之见任意妄说;甚至于自己的说法错在哪里都还不知道,那是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众生的。所以说,不论你安祥与否,皆与法身无关。《心经》说法身不生不灭,法身无生灭,法身不会死亡,不管你安祥与否,法身永不死亡、永不暂时间断;只有在舍寿时,法身才会离开这一世的色身。但法身并不会随著你色身之死而亡,如果安祥禅的讲的法身是正确的,离念灵知心就是法身,而这个“法身”显然是有生灭的,那《心经》所说的不生不灭,是在说什么?是佛说错了吗?当然是耕云老师说错了。这种依己谬见任意解说佛法的书,劝君速疾收回,还得诚心祈求佛菩萨护佑您能回收得干净彻底,以免有人继续受害,恶业就会一直存在;为了保险起见,最好是公开发露忏悔妄说佛法之过,千万别拿自己未来世的异熟果报开玩笑。
依安祥禅的修法,是要把意识心的妄想杂念修除,再把修成有时可以无妄想的离念灵知意识心认作是真心,然后守本“真心”、时时自觉,想要以此证得实际理地,那真是妄想。无奈我当初因无明所障,也自认非常安祥、法喜,还认为安祥禅是正法。甚至于以笔名“念心”写了一篇心得,名〈找到回家的路〉,刊登在耕云禅学基金会所属之中华禅学季刊第十七期。如今正好藉此机会发露忏悔当年误导众生之过失,在此告诸学人:“安祥禅非是真正的禅法,只是以意识心之无念灵知当作真心,但此心是意识妄心。依此妄心的离念作为实证的标的来修学佛法,是不可能明心证得法界实相的。依此妄心来修学佛法、自以为悟,即是因地不真,未来必定果招纡曲,诚恳祈愿修学安祥禅的学人能深入思惟、早日觉醒,回归正法修学大乘佛菩提道,才有机会开悟明心,证得法界实相第八识如来藏。”
第三节 惟觉法师部分:
另一有名的大师是中台山之惟觉法师,先把他所说有关实相的部分,摘录一些下来,让大家了解他所说的禅,然后再分段来作说明。他说:
什么是实相?实相是指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是实实在在的心境。……想知道佛在哪里?说话、听法的这念心就是。(中台山月刊79期第27页)
何谓真空妙有?打坐时,一念不生,这不就是真空吗?不说话的时候,心里一个字也没有;要说话就能洋洋洒洒的说出的一大篇,这洋洋洒洒的一大篇就是妙有。大众能够看经、背经,能够写字、计划,乃至于写文章、设计工程,做各种事,这不就是妙有吗?……《楞严经》云:‘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何谓无见?无见是无能见、无所见,这念心是绝对的、超然的,只有当下这心觉性,没有第二念,只知道酸、甜、苦、辣这一念,没有相续的第二念。如果有第二念就是忘(妄)想、就是分别,就属于众生。(中台山月刊78期第30页)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第七,法义,辨正,如何,判断,真假,开悟,第七,法义,辨正,
相关阅读
- 上一篇:08 第六章 邪见的范例
- 下一篇:10 第八章 觉醒
推荐文章
阅读排行
讲座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