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读书>结缘书>护法与毁法>

20 辨 正 --17(2)

[护法与毁法]  发表时间: 2015-04-15 20:06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略覆:上平居士连“阿赖耶识”、“真如”、“如来藏”、“金刚心”、“清净本心”、“实相”、“不生不灭之空性真心”等基本佛法名相的意涵,都还弄不清楚,竟敢指责 平实先生“滥用一气”,实是浅学无知,且是无智至极之人,难可与语。
关于生命实相之名相,尚不只前面数种,且看 佛世尊所开示:《佛说不增不减经》之开示:“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 “舍利弗!即此法身过恒河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为众生。” “舍利弗!,即此法身厌离世间生死苦恼,弃舍一切诸有欲求,行十波罗蜜,摄八万四千法门,修菩提行,名为菩萨。…” “是故舍利弗,不离众生界有法界,不离法身有众生界。众生界即法身,法身即众生界。”于《楞伽经》中, 世尊更说如来藏即是阿赖耶识:“大慧!善不善者谓八识,何等为八?
谓如来藏名识藏:心、意、意识、及五识身。”
故知法身即是如来藏,即是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此法身在一般凡夫众生身中时名为众生,此法身若在灭尽一念无明之二乘圣人身中时名为阿罗汉或辟支佛,此法身若在打破一念无明及无始无明之菩萨身中时名为菩萨,此法身若在断尽一念无明及无始无明之佛身中时名为世尊。虽有四名,同一法身如来藏--阿赖耶、异熟、无垢识--亦名如来藏。
此法身第八识如来藏,本来具足,非是修行造作而得。此法身阿赖耶识远离能所分别,本性清净而有染污种子,藉身根及灵知心而起现行,须经由修行转化清净而生般若实相智慧。法身在众生地名为流转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在七地及三果以下名为正行真如。在学习唯识经典而未开悟之菩萨身中则名为“相真如”。在修学唯识经典之已悟菩萨身中则名为“了别真如”。在八地以上及阿罗汉、辟支佛地名为“清净真如”。八地以上仍有八种无始无明及四种障应断,断已方能成佛,在诸佛身中则名为“清净真如”。
亦如《契经》 佛云:“金刚藏!如来常住恒不变易,是修念佛观行之境,名如来藏,犹如虚空不可坏灭,名涅槃界,亦名法界。”金刚藏菩萨云:“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圆满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槃。譬如明月现众国土,世间之人见有盈亏,而月体性未尝增减。藏识亦尔,普现一切众生界中,性常圆洁,不增不减,无智之人妄生计著。若有于此能正了知,即得无漏转依差别。”“阿赖耶识恒于一切染净之法而作所依,是诸圣人现法乐住三昧之境。人天等趣、诸佛国土,悉以为因,常与诸乘而作种性,若能了悟即成佛道。”“一切众生有具功德威力自在,乃至有生险难之处,阿赖耶识恒住其中作所依止。”是故,如来藏即是阿赖耶识。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九:《王言:“大师!如此法身,当依何法作如是观?”答言:“大王!当依一切众生烦恼身观,当依贪欲瞋恚愚痴众生中观,当依四颠倒见众生中观,当依阴界入中观,当依地狱畜生饿鬼乃至阿修罗等诸身中观。何以故?此身即是如来藏故。大王当知:一切烦恼诸垢藏中,有如来性,湛然满足。如石中金、如木中火、如地下水、如乳中酪、如麻中油、如子中牙、如藏中宝、如摸中象、如孕中胎、如云中日,是故我言烦恼身中有如来藏。”》此即明言众生烦恼身中皆有如来藏。
《深密解脱经》卷一, 佛云:“广慧!彼识名阿陀那识,何以故?以彼阿陀那识取此身,相应身故。广慧!亦名阿黎耶识,何以故?以彼身中住著故,一体相应故。广慧!亦名为心,何以故?以彼心为色声香味触法增长故。广慧!依彼阿陀那识能生六种识,所谓眼耳鼻舌身意识身。”《入楞伽经》卷七, 佛云:“大慧!阿黎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由此可知,如来藏又名阿陀那识,又名阿赖耶识,自性清净,常不断绝。
复次, 佛于大品、小品《般若经》中,则说如来藏为“菩萨心、不念心、无住心、无心相心、非心心”,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中,则说菩萨有个无住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试观一切众生的意识--离念灵知心--能不能无所住而生其心?现见不能也!因为离念灵知心一旦现前,就一定和六尘相应,只要和六尘相应,就必定有所住;就算是打坐入定,坐入二禅等至位中,离开欲界的五尘,但还是有定境中的法尘相应,既有定境法尘相应,就是有所住,因为仍然有意识觉知心能觉知及分别定境;既能觉知分别定境法尘、所以能住在定境中,那就是有所住的心,不是无住心。因此“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那个心,祂是本来就无所住,然后在无所住当中不断地生其心。菩萨由于证得这个心,所以才能生起般若的智慧。
而所谓的“无心相心”,则是说祂是本来不贪、不瞋、不慢、不疑的体性,祂不会喜欢这个、讨厌那个,没有众生所知道之心相,般若系诸经说这个心是“真我”。“有心相”的心,如贪、瞋、痴、慢、疑的心以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能觉能知的心,都是“有心相”的心,那不是真正的我。
“非心心”则是说菩萨有一个不是心的心,祂不是有情所知道的能见闻觉知的众生心。“不念心”则说真心如来藏是“从本以来不起一切念、从本以来就不怀念一切法、从本以来就不忆念一切法”的心,由于证得这个“非心心、不念心”,才能生起实相般若的智慧,般若的智慧就是这样来的。
佛世尊于四阿含中,更广说第八识有多名:心、识、所知依、非心心、不念心、菩萨心、无住心、无心相心、阿赖耶、异熟、庵摩罗、无垢识、如、真如、实际、本际、涅槃、有分识、穷生死蕴、如来藏、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如来、我、真我、阿陀那、种子识、净无漏界、法身、法性…等,所以真如有许多名字。《楞伽经》也说如来藏有种种名称,更说种种外道所说之一切神我、大自在天、造物主……等种种万法之根源,其实也都是第八识如来藏之异名,只是因为那些外道不能证得如来藏,所以产生了种种妄想,因此而发明了大自在天创造万物,神我创造众生…等错误之说法。所以第八识如来藏有种种名称,不可因有多名,便谓为多心也。
然于禅门之中,亦有如是称第八识者:本来面目、自家宝藏、寸丝不挂、祖师西来意、无事人、“潜行密用,如愚如鲁”、本地风光、莫邪剑、无缝塔、没弦琴、无根树……等名,种种诸名皆是真心如来藏之别名也。上平居士若是真正学佛之人,于此不可不知也。上平居士以为“即见闻觉知而离见闻觉知、从而当下可以体取无生”,殊不知此妄心即使修至无能所无分别时,依旧不能解脱,依旧是未断我见之凡夫。若不能弃舍此心(现前观察到觉知心、离念灵知心虚妄),则永远不离有爱住地无明(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之灵知心对自我产生执著,不肯承认自己虚妄),即使修得四禅八定,亦不能了生死。必须彻底了知祂的虚妄本质,方能识取法身阿赖耶识;识取法身阿赖耶识之后,方能了知阿赖耶本心才是真正的主人;方能证实祂远离能所分别,祂毕竟空也毕竟有,祂能生七转识,故有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确实证知祂能藏能变一切法,及具有异熟真如之体性,了知祂能生一切法,而一切法皆由祂的见分相分辗转演变而生,了知吾人五蕴身心及六根所受一切六尘皆是自识所变,使得六七二识所成之无念灵知因此而断我见我慢我贪我痴,转依无漏而得解脱,方能使阿赖耶识转成无垢识而发起大圆镜智及成所作智,乃得成佛。凡此皆须从阿赖耶识本心下手,因此本心永远是本心,妄心永远是妄心;不论如何修行,无念灵知心永远是妄心,妄心永远不会变为阿赖耶本心。
此外,上平居士批评 平实先生云:【完全否定了“即见闻觉知而离见闻觉知、从而当下体取无生”的可能性。】然而这种批评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平实先生一向告诉大众:“要以意识心之见闻觉知性及分别性,去寻觅与意识见闻觉知同时同处的第八识如来藏。”不论是在《禅--悟前与悟后》书中所说,或是私下指导弟子的时候所说,或是讲经时所说,都是如此。这正是“即见闻觉知而寻觅离见闻觉知的如来藏,从而当下体取无生”的真实体现,却是上平居士所不懂的,他是误会了这一句祖师开示意思的人。所以 平实先生从来不否定“即见闻觉知而证离见闻觉知的如来藏”的可能性,却反而教导大家“即见闻觉知而证离见闻觉知的如来藏”的真正实行者。这个道理,上平居士再思量三十年,也还不懂的。
上平居士此次于网站上,大肆诋毁 平实先生所弘如来藏正法,坚持以“意识证自证分”之离念灵知作为真如佛性、作为常住不坏之法,违背《楞伽、楞严、维摩诘、大集、大宝积…》诸经 佛语,妄谤 平实先生所传正法为邪知邪见,并举证历历;然而所举证之经文之中,其实却反而证明 平实先生所说之法完全正确,有智之人皆可从其举证之经文中,了知上平居士之错谬知见,从而晓了上平居士实是浅学无智之人,完全无法领受 平实先生一向开示之如来藏正理。无知误解之人,竟然诬指 平实先生菩萨心肠、苦口婆心,欲度广大受邪谬知见所误导之众生入佛知见的悲愿为“批判别人时如此振振有词、得意忘形,自慢而尖刻。”
末学追随 平实先生十有余年,对 平实先生之行谊知之甚详, 平实先生待诸同修诚恳亲切、谦恭和气、调柔正直、慈悲温厚,从未曾见 平实先生口出恶言或面现瞋恚之情,不曾见其怒斥或责骂弟子者;弟子若有过失, 平实先生总于私下婉言相劝,晓以法义,细心照拂每一位弟子,如若至亲。但是也有 平实先生所不能忍者,即是破佛正法、诽谤僧宝、离间四众者, 平实先生则会于大庭广众中加以破斥,并于所书之著作中一一予以披露,破斥之时亦是婉言细加详说正理与邪见之差别所在,此即是大菩萨不忍正法被诬蔑破坏之护法金刚作略;若不如是,若是一向乡愿、一向作滥好人,是非不分、义理不明,则因众生大多盲无眼目,必将无所适从。是故 平实先生多年来所努力以赴的,唯是护持 世尊正法,使诸方学人不被邪师所广弘之邪知邪见误导,令诸学人悉皆了知三乘正义,皆能检魔辨异,远离种种外道邪见,则我佛教即能免于被外道法渗透,免于日渐空洞化及外道化之潜在危机。
复次, 平实先生于书中所破斥古今显密诸师、诸善知识者,极少评论彼等之身口意行,唯对其所开示之错误法义知见进行辨正,所怀抱的心态是“悲悯众生被误导、欲救误导众生之大师回归正法”,因此决不可能如上平居士所诬蔑之“得意忘形”,如是以救护一切众生、一切大师回归正道为出发点,所言所书自然远离“自慢而尖刻”了。p170-188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17,-----17,17.,居士,所引,两段,文字,基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