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是修止观门呢?(10)
如果不是以阿陀那识为究竟所依,而是以离念灵知的见闻觉知心作为所依,是以处处做主、时时作主的意根作为所依,那就没办法究竟折服一切烦恼;不回心的一切阿罗汉都不知道心真如的所在,不能现观心真如的清净涅槃自性,所以他们无法以心真如作所依,所以断烦恼时不能究竟,只能针对觉知心相应的三界烦恼的现行加以修断,习气种子随眠以及无始无明随眠就无法修断了;但是菩萨依法界实相如来藏心为中心,深入如来藏所含藏的一切种子进修,才能究竟修断,所以最后可以成佛。阿罗汉们不知道以这个第八识作所依,因为他们都不知道第八识真如心在哪里,只是因为听信佛语所说实有无余涅槃中的实际心,但不知在哪里,更没办法体验祂的性净涅槃,所以他们虽然断了见、思惑烦恼,但没办法究竟折服,所以阿罗汉仍然还会有习气,所以你骂他两句,他一时间还是会气起来,只是他不会延续而已,这就是说他的烦恼还没有究竟折服。
然而地上菩萨不只折服这类烦恼,而且还要从习气上面一点一滴去把它修除;但是仍然保持烦恼障中故意所留的最后一分的思惑,要到八地才能断尽;至于烦恼障相应的习气种子随眠,得要修到佛地,示现如同凡夫而开悟明心,之后再眼见佛性而成佛时才能断尽的。这就是说,阿罗汉只能折服烦恼的现行,而无法折服烦恼的习气种子随眠,所以不是究竟的折伏。想要究竟折服一切烦恼,你得要依真如三昧来修,也就是依心真如的性净涅槃,来做种种止观的观行,才能真正从如来藏中把烦恼的习气种子随眠和无始无明随眠加以折服,这才是究竟的折伏一切烦恼;烦恼被究竟折伏了以后,就可以“信心增长、速成不退”。为什么可以因此而使信心增长呢?因为你已经证得究竟实相了,你对真如心的体性已如实证验、领纳了,你也可以证实佛所说的整个菩提道的次第与内涵。因为能够证实的关系,所以信心增长,可以很迅速的成为信不退、位不退的菩萨。
当然啦!“不退”有七地满心以上的念不退,有初地以上的行不退,有七住以上的位不退,还有初住以上的信不退,所以“不退”有很多种;而这里讲的至少是位不退,不止是信不退而已。信不退,在前面的十信满心那边就说过了。在这里,马鸣菩萨有条件的说,如果有人是如下的六个状况之一,就没办法进入真如三昧而不退失的:
第一种人是心怀疑惑:“师父说有心真如可证,到底是真的、假的?月溪法师的书中说没有第八阿赖耶识欸!”心怀疑惑,当然无法进入实相境界。有人心想:“萧老师说可以破牢关,也可以证得初地满心位的犹如镜像观,一一地满心位的犹如光影观,未来还可以修往三地而证得犹如谷响……等等现观,到底是真的、假的?说得天花乱坠,说的比唱的好听,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诸地菩萨真的有这些现观吗?”他心中怀着疑惑。有时候心里面又想:“你讲得那么好,实际上修行又没那么好,当你被刀子割到手脚时,又没有办法想不痛就不痛,没办法叫它不流血就不流血,看来你是没有般若证量的,那你讲那么多法干什么?”心怀疑惑!当他心怀疑惑的时候,就成为马鸣菩萨说的“所不能入”的第一种人啦——这都是因为心怀疑惑,所以就障碍自己的道业了。
你们对我有没有疑惑呢?最好是不要疑惑不信;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仍然没有欺骗过诸位,对不对?我们讲明心,确实可以明心嘛!眼见佛性这一关,也已经有十几人亲眼看见了;现在明心的人也有一百多人了(编案:此是二○○一年所说);至于种智的义涵,我也为大众显示:确实是可以现观与实证的。所以我到目前为止都不曾骗你们啊!十几年来的弘法,如果曾经骗过你们,有一天你们被我印证时一定会发觉受骗而出来拆穿我!我只要有一点点是骗人的,假使现在不被拆穿的话,以后迟早也会被拆穿的;这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没有不被拆穿的。所以弘法绝不能骗人的,一定要说如实语。我们出道弘法以来不曾骗人,并且引导诸位有次第性的逐步深入悟后起修的佛道中,所以你们才能渐渐的了解正觉的法义是如此的善妙,确实是可以实证,而且不只是开悟而已,我们也会把这些次第一步一步的传授给大家。并且我可以保证:过去十几年来传给大家的明心与见性的内容,现在不曾改变,只是更深入、更微妙而已;不但十几年来没有改变过开悟的内容,未来也将永远不会改变。这话说给大家听,将来整理成文字时也印在书中给大家看,大家都可以公开的检验。也许有人觉得我说话太狂,但我知道一点儿都不狂,因为我说的是如实语;只有说话不如实时,才能说是狂语;也只有在未悟言悟时,才是狂语。在大乘佛法中,不能进入实相境界,不能获得真如三昧的第一种人,就是因为心怀疑惑:对于佛法的内涵与证道的事情老是疑神疑鬼而不能进入佛法中来。
第二种人不能进入实相般若智慧境界,就是因为诽谤:诽谤三宝、诽谤佛经、诽谤经上所说的法、诽谤自己的上师、师父、尊长。他们往往这样说:“你的老师、师父说有一种法可以明心,又说可以眼见佛性,哪有可能?他只是在安慰大家罢了,末法时代哪有办法可以证悟?”这就是诽谤。这种人也不能进入实相般若智慧境界,就算有小因缘而暂时进入了,终究还是会生疑而退失掉的;即使现在还没有退失,以后也会退失的。我们以前不是已经退失一部分人了?走了以后就不断的诽谤,由于诽谤正法的缘故,这一世就很难再回入正道了,所以千万不要轻易的诽谤。假使编造莫须有的事实而作无根诽谤,那就更对自己不利,舍寿时再来后侮都太晚了!就算是事相上的有根诽谤,那也不太好;最好就是小心的求证经句中的真实义,然后只作法义辨正,否则一定会障碍自己的道业,何况是没有根据的编造虚假事实来诽谤真善知识及正法?这样的人就是没有转依成功的人,就算是知道明心的答案,也是无法发起解脱功德与智慧正受的,当然就没办法进入真如三昧了。这类人最多只是知道明心的答案、见性的答案,这一世到这里就结束了,没有办法再前进了,所以对正法的法义、对弘传正法的人,都不可以诽谤,诽谤后一定会在此世及未来无量世中障道。
第三种人是不信师言,不管人家怎么说明、怎么鼓励劝进:“真的可以明心,真的可以眼见佛性,真的可以过牢关,真的可以往地地增进的佛菩提路上迈进。”但是他心中始终怀疑不信,像这样的人连学习证悟明心的法都不可能,又哪有可能亲证心真如?又哪有可能进入真如三昧中安住呢?绝不可能的!不相信佛所说的经中实义确实可证,不相信会有证道菩萨不断的受生在人间,也不相信人间的证道菩萨所开示的法义确实可证。信不具足,就不能学法而亲证了!
甚至于有些学佛人对经典明文的记载都不肯相信,我跟他讲:“你应该要求悟啊!否则就会永远都在外门修菩萨行,无法入门的。”他回答说:“你的悟境,谁知道是真的、假的?”我就说:“这可以用经典印证啊!”你知道他老兄怎么讲呢:“那些经典都是人翻译的,我怎么知道是翻对?还是翻错了?”真拿他没辄!他又说:“翻译经典的年代也已经那么久了,又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谁知道是对、还是错?”这就是心疑而不信经、法。有些人进了同修会,我告诉他说:“你可以这样……修行。”又说明哪一些法是错误的,劝他们要远离,别再掉进去了;但是他们“不信师言,心怀疑惑”,这种人正是“如是等人所不能入”的如是等人。
第四种人是被业障所缠。业障所缠的具体事例,我们在前面也曾讲过:譬如有人在慈济、法鼓山、中台山,他们在那里修学表相正法时都没问题,每天学佛学得很快乐;可是来到正觉同修会时,就无端的产生了好多障碍,每一次正要来共修时就会有事情发生,耽误他来学法。这表示他的福德因缘还不具足,他还要再多多的修福回向,消除那些业障;如果不能广修福德来回向冤家债主消除业障,他还是会被障碍的;一直到他的福德资粮因缘具足了,性障也磨得差不多了,这些障碍才会消失。从此以后,他继续修习了义胜妙法时,才有办法安住下来,这就是业障所缠。业障所缠的人,无法进入真如三昧。但是有些人却正好相反,他们在表相正法中老是学得很不顺,来到正觉同修会以后,却很快的就悟入了;这并不是业障所缠,而是护法菩萨们觉得他不应该在那些表相正法上面用心,应该赶快到了义正法道场中悟了以后,出来利益有缘佛子;所以就遮障他在表相正法上的修习,要他转移学法的方向;这其实是护持他,不是遮障他,所以他很快就住在真如三昧中了。
第五种人是因为我慢而被障碍了,所以不能证得真如三昧。有一些人破参回来以后心里就想:“我现在跟我的亲教师平等了啦!他明心了,现在我也明心了;他见性了,现在我也见性了,所以我跟他完全一样了。”但我告诉你:绝对不一样。人家比你早走那么多年了,难道那么多年的时间里都没有任何的长进吗?不可能的!早一天破参就有早一天的功德。早期有一些人就是这样,我帮他们证悟了以后,他们就想:“我跟萧平实一样啦!萧平实不过如此啦!就这样子了!”可是后来证明不是这样。说实话,在同一位依止师座下修学,我只要早他们半年悟出来,就一定不会跟他们一样的;更何况,我是自己悟出来的,他们却得要靠我教授正确的知见,再办禅三帮助,甚至于最后一天我为他们明讲密意才知道的;根器相差这么大,怎么会一样?一定不一样的!而且,我悟后也不会每天原地踏步,我总是会往前一直走;就算我不往前走,你们也会推着我往前走啊!所以我一定会不断的往前走,这是我的责任啊!我在前面把路一直往前开,你们就可以轻轻松松的继续跟上来,应该这样才对嘛!那怎么会说是与我一样的呢?
可是我以前都没想到这一点,在早期弘法时,我总是认为大家悟了以后一定跟我一样的,所以只要有人悟了我就希望他们赶快出来当老师度众,谁都可以自告奋勇的出来当老师。可是,事实上,弘法十几年下来,发觉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当老师的。我当年就是没有人传授我度众的经验,我总认为:“我只要参出佛性的名义来,当场一定可以看见佛性了。”就这么单纯,我认为见性是很简单的事,怎么会有那么困难呢?后来度众久了才知道:还真的是很困难。但是,对我来讲,那是很单纯的事啊!参究出来时就当场看见了啊!可是心中有慢的人,就变得很困难了!所以说,我慢不可以有。今天你能够去禅三明心.、能够悟出来,那是你的亲教师的功劳,他把正确的知见教给你了,所以你才能在禅三的开示与机锋中悟入啊!如果没有那些正确的知见,到禅三道场时,你看到我的机锋时根本不晓得在作什么,往往会误以为我是个疯子,或者会误以为不按牌理出牌就是禅,误以为什么都放下不管就是开悟。你一定不晓得我在干什么,也不晓得别人在干什么;今天能够悟入,都是因为亲教师教授了正知正见与应有的基本定力功夫所致,所以不要对你的亲教师起慢。否则就是尚未转依成功的人,永远无法证得真如三昧的,因为这将成为现世的业障。
第六种不能进入真如三昧的人,是因为比较懈怠。有一天他终于信受确实有法可以亲证真如三昧了,不疑惑也不诽谤,没有业障所缠,也没有我慢遮障他;可是他每天就是拖泥带水的,一直都不精进,想去拜佛作功夫时也懒懒散散的:想拜佛、又意兴阑珊的不想拜。有时候一面拜佛又打世间法上的妄想,都不精进,这就是懈怠所生的障碍。一天打鱼、三天晒网,拜一天又休息三天,功夫都不肯确实的作,上课也是常常请假;只因为规定连续四次不请假,学籍就会被取消,所以不得不请假。像这样常常请假,导致知见的摄受严重不足,这就是懈怠。像这样懈怠的人,功夫也不好,知见也不足,即使是参禅时也将会漫不经心的,怎么可能破参明心呢?又怎么可能看得见佛性呢?所以这六种人连破参都很难,何况是求眼见佛性更困难的证量?更何况是要进入真如三昧中安住而发起大智慧?
真如三昧是悟后所修的证境,是以心真如为主体来做止观,以心真如为主体来修禅定的,跟外道所修的禅定不太一样,也跟二乘俱解脱圣者所修得的禅定不同的,智慧境界是完全不一样的;当你有了真如三昧时,你在四禅八定中安住的状况,和二乘圣人及凡夫在四禅八定中安住的智慧状况是不会一样的,更何况是外道呢?与他们更是大不相同。所以,对了义深妙正法绝不可以心怀疑惑,也不可以诽谤,不可以不信;至于业障,自己要设法去消除,不会消除的话,就去请教你的亲教师;还要把我慢消除掉,更要起精进心而不懈怠。能够这样如实修习的人,就可以证悟,就可以悟后渐次的进入真如三昧。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怎么样,修止观,门呢,论文,何修止,息灭,一切,戏论,境界,
相关阅读
- 上一篇:善知识关于放生的问答
- 下一篇:骄慢与惭愧
阅读排行
最新收录
讲座文稿
- 何时开始“转识成智”?
- 观一切妄念无相
- 为什么阿赖耶识能能生一切法?
- 增上心学谓定学诸种三昧
- 活在当下,并非心性无见
- 佛藏经卷第一
- 佛藏经卷第二
- 佛藏经卷第三
- 佛藏经卷第四
-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 佛说解节经
- 深密解脱经卷第一
- 深密解脱经卷第二
- 深密解脱经卷第三
- 深密解脱经卷第四
- 深密解脱经卷第五
- 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
- 解深密经卷第一
- 解深密经卷第二
- 解深密经卷第三
- 看看我们学的是不是相似佛法?
- 礼佛的规矩
- 八万四千法门与不二法门
- 不断烦恼而证菩提
- 欲界中的有情四生---卵胎湿化
- 佛教八部护法:天龙八部
- 释、儒、道所说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吗?
- 何谓佛教?
- 两个关于“因果”的故事
- 早晚二课仪规
- 菩萨戒之八种殊胜
- 什么是佛法?
- 关于受戒、持戒、犯戒的问答
- 菩萨戒诵戒仪轨(佛教正觉同修会)
- 梵网经菩萨戒本(难字注音)
- 血肉带回的《楞严经》
- 大乘法中的僧,含括了在家和出家四众
- 什么是破和合僧?
-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则非
- 信仰佛教必须出家吗?
- 顿悟与渐修
- 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
- 如何获得真正的初地
- 如何修百福
- 诸地菩萨所证之涅槃
- 佛性是第八识的本觉之性
- 佛性是第八识的本觉之性
- 佛陀如何度天魔
- 《佛说阿弥陀经》里的「出广长舌相」是什么
- 禅宗“开悟”究竟是怎么回事?
- 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一大阿僧祇劫到底是
- 修学佛道“信”很重要!--三资粮之“信”资
- 菩萨转依如来藏的功德--平实导师法语
- 亲见自住弥陀
- 「一句佛号概括事理」的真正意涵
- 声闻、缘觉圣人和 佛的十八种差别
- 什么是佛
- 如来行一切行、修三种增上学都是为了利益众
- 菩萨实现福报的方法:继承、婚姻或自己努力
- 正说无余涅槃
- 《心经》到底在说什么?
- 定慧知见
- 定的正受
- “有情无情同圆种智”一语乃方便说法,非真
- 学佛最大的盲点就是想要了生脱死
- 什么是真正的法师
- 佛法中的智慧有几种
- 定力、定境、定相的差別
- 一切众生以四食存
- 大乘法中的善根
- 何谓“五浊”?
- 八种无福听闻佛法的众生
- 八解脱(九证法)
- 见惑与思惑
- 戒有几种?
- 行者具足四禅八定正受之前,当须先求见道
- 证初果的观行
- “空”有两个含意
- 菩萨之四果
- 欝头蓝弗——以定为禅无法解脱生死
- 供养智波罗蜜应知四事
- 菩萨尊贵,不可思议!
- 菩萨戒诵戒仪轨(佛教正觉同修会)
- 禅定与静虑之异同
- 何谓自利利他?
- 度众的善巧方便
- 真正的菩萨行
- 菩萨初果——须陀洹
- 菩萨二果——斯陀含
- 菩萨三果——阿那含
- 菩萨四果——阿罗汉
- 怎样才是有菩萨性?
- 如何修证解脱道
- 菩萨种性何其尊贵
- 皈依后的正行
- 有证量的菩萨可以为人解说法与次法的内涵
- 持守菩萨戒的三个基本原则
- 如何修证四果
- 如何修证三果及初禅的发起
- 如何修证初果
- 每个人都有苦衷,需要慈悲心与同理心来善待
- 消除怨恨,和乐相处!
- 真正证悟了以后,才容易具足发起至诚心、深
- 修行一定要闭关吗?
- “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哪里修行比较快
- 欲离众苦,当观无常!
- 解空第一的“须菩提”为何成佛最迟?
- 供养智波罗蜜应知四事
- 禅定的实证
- 什么是忍辱波罗蜜?
- 如何修百福
- 神通是依附意识而有,不是常住法
- 修禅定(静虑)不放逸的方法
- 菩萨的热情与不攀缘五欲
- 精进学佛也要深观眷属跟环境的因缘
- 发七种心可得灭罪
- 修福可以抵罪吗?
- 亲手布施,未来享用美好果报
- 断了“我见”会怎样?
- 听闻佛法的功德比赚几百亿还重要
- 出家人为何要受供托钵?
- “随缘”能不能帮我们减轻烦恼?
- 自杀与杀生
- 释、儒、道所说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吗?
- 能烧出舍利子就是有证量?发疯与梦境的差别
- 五根不具足原因
- 如何使诵经的利益达到最大
- 关于“戒”的问答(正觉电子报般若信箱)
- 信仰佛教必须出家吗?
- 是一花一世界?或者是一叶一世界呢?
- “知见立知”与“观行”的差异
- 妄想因何而生?使定力提升的关键是什么?
- 如来藏本来具足,世间第一位众生为什么有无
- 犯五逆罪可以成佛吗?是否罪性本空?
- 对初学佛者要从何着手呢?
- 密宗对四加行之误解
- 如何看待《西藏生死书》里面的内容?
- 声闻、缘觉为什么不能称为佛?
- 何谓天魔 阴魔 烦恼魔?
- 佛陀为何制酒戒?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2)---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3)---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4)---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5)---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6)---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7)---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8)---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9)---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0)--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1)--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2)--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3)--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4)--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5)--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6)--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7)--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8)--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9)--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20)--
- 六祖慧能说的“菩提本无树”是开悟诗吗?
- 顿悟与渐修
- 禅宗实证有三关:明心、见性、破牢关
- 佛陀拈花一笑的故事---禅宗的起源
- 菩萨不引用公案、不耍机锋的原因
- 佛性是第八识的本觉之性
- 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克勤大
- 六祖度道明禅师的故事
- 大慧宗杲禅师是径山中兴之主
- 宗门无念心体非是定心
- 如来有所说法耶?
- 大慧宗杲禅师略传
- 大慧与天童同一所证:如来藏
- 大慧禅师之心性
- 离念灵知之非
- 似即似,是则不是
- 天童正觉禅师所悟者其实不由默照而得
- 悟的六种表象
- 永嘉大师以亲证如来藏而言证道---永嘉大师
- 眼见佛性
- 上品上生
- 上品中生
- 上品下生
- 中品上生
- 中品上生
- 中品中生
- 中品下生
- 下品上生
- 下品中生
- 下品下生
- “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哪里修行比较快
- 以清净的念佛念与众生结下善缘
- 九品往生表
- 确保您的权益-捐赠器官应自我保护
- 无相念佛资料汇编(十方论坛忆佛拜佛问答集
- 无相念佛、拜佛问答集锦(般若信箱)
- 弥陀法会仪轨
- 2008年5月17日四川大地震罹难者超荐法会
- 莲友往生助念开示文
- 正觉正法公奠文
- 让自己成为一个可亲可信之人
- 色不迷人,人自迷----“七情六欲”的真相
- 人在做不只天在看!
- 人生就是,你必须接受很多人的离开
- 我们生下来就已经欠债累累了
- 佛教中的夫妻相处之道
- “随缘”能不能帮我们减轻烦恼?
- 学佛后能万事如意吗?
- 往生与灵魂说
- 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很重要
- 何谓“我”与“无我”
- 孝道最难做到的是什么?色难!
- 【相好庄严】女人,胖一点命好有福!
- 什么是真正的孝道
- 孝养父母的福德等同供佛
- 听闻佛法,功德难量!
- 安全感从哪里来?
- 不受生死系缚叫自在!
- 我们往世的眷属在哪里?
- 下一世我们会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