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悟道  菩提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其他栏目>无尽灯>法与次法>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8)----张善思 居士

[法与次法]  发表时间: 2016-11-07 15:52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第五节 如何让身边有一大群护法善神
  第一目 鬼神处处有—行善之人—善神护佑
  俗话说:“中国人怕鬼!西洋人也怕鬼!世界上的人都怕鬼。”也只有修行人真的不怕鬼!俗话又云:“平常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其实鬼神并不可怕,不过就是六道众生中的鬼道众生罢了。鬼神也跟我们一样都有第八识如来藏,他们也曾经当过人,因为造作不善业力的关系,所以就投生到鬼道中了。
  一般人死后都会出生中阴身,作为投胎转世的媒介。如果,往生者因为太执著于生前的眷属、钱财等等不能放舍,而在死后的七七——四十九天之内没有去投胎的话,那就只能沦为鬼道众生了,也就是一般民间信仰所供奉的“祖先”。所以,有些旅馆或饭店的鬼故事中,也有不少是真的,因为有旅客死在那边没有去投胎,又没人帮他超度或供奉,所以变成流连该处的鬼道众生了。这种现象 平实导师在讲经时以及在书上刚好有提到,请看《楞严经讲记》第十四辑157 页:
  就好像一个健康的人,本来能跑能跳能说话,可是睡觉时被魇鬼压住身体,也就是常常有人遇到的鬼压床。常常有人好端端地住在大饭店中,没想到那个房间以前死过人,那个死人落入鬼道中没有离去,因为没有人为他超度,所以就与鬼同住一个房间里。以前我曾经去台南住在一位同修家里,他的祖先还在鬼道中没有重新受生为人,所以夜半都还在房子里走动;不过我们相安无事, 因为他很善良, 我也很善良( 众笑……),所以大家相安无事,也因为过去世都没有结过怨。可是有的鬼不分青红皂白,那就是恶鬼;他才不管是谁住进来,也不管房客往世有没有和他结怨,他认为:“这是我的地盘,你住进来干扰到我,我就要捉弄你。”于是就把房客压在床上,让房客动弹不得,这就是“魇人”,也就是被鬼压在床上的意思。这时,那个人睡在床上,手脚都好好的,但就是不能动,这就是世俗人讲的鬼压床。
  佛陀说一切地方都有鬼神。佛在《长阿含经》的开示︰不论是人们居住的房舍、屋宅或是山河大地,乃至一切国家、城市、村庄都有鬼神;所以有山神、海神、湖神、河神、江神、树神、花神、草神……,也有各地的城隍爷、土地公等等鬼神。而且,每个人生下来都有鬼神在旁边守护,但如果坏事做多了就没有护法神守护了,那随时都可能会被鬼神欺负或干扰的。如果,一个人行善乃至修行当菩萨,那就会有很多的护法神在保护,就象是国王会有百千人保护著他一般。
  接著我们来看佛经的开示内容,《长阿含经》卷20〈忉利天品 第8〉:
  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儿市肆及丘冢间,皆有鬼神,无有空者。凡诸鬼神皆随所依,即以为名;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依城名城,依国名国,依土名土,依山名山,依河名河。”
  佛告比丘:“一切树木,极小如车轴者,皆有鬼神依止,无有空者。一切男子、女人初始生时,皆有鬼神随逐拥护。若其死时,彼守护鬼摄其精气,其人则死。”佛告比丘:“设有外道梵志问言:‘诸贤!若一切男女初始生时,皆有鬼神随逐守护,其欲死时,彼守护鬼神摄其精气,其人则死者。今人何故有为鬼神所触娆者?有不为鬼神所触娆者?’设有此问,汝等应答彼言:‘世人为非法行,邪见颠倒,作十恶业;如是人辈,若百若千乃至有一神护耳。譬如群牛、群羊,若百若千一人守牧;彼亦如是,为非法行,邪见颠倒,作十恶业,如是人辈,若百若千乃有一神护耳。若有人修行善法,见正信行,具十善业;如是一人有百千神护。譬如国王、国王大臣,有百千人卫护一人,彼亦如是。修行善法,具十善业,如是一人有百千神护。以是缘故,世人有为鬼神所触娆者,有不为鬼神所触娆者。’”
  白话略释:
  佛陀告诉比丘说:“一切人民所居住的房舍屋宅,都有鬼神居住其中,没有任何一所舍宅是没有鬼神的;一切的街道巷弄及十字路口,屠宰场、市集及山丘坟墓堆中,也都有鬼神居住其中。这些鬼神都以所依止的处所为他的名字;譬如依附于人则以此人为名,依附村落就以村落为名,依附城镇就以城镇为名,依附国家就以国家为名,依附土地就以土地为名,依附山岳就以山岳为名,依附河川就以河川为名。”
  佛陀又告诉比丘说:“一切的树木,即使树干像车轴那样细的树,也都有鬼神依止其上,没有哪棵树是空著的。一切人不论是男是女刚出生时,就都有鬼神跟随守护。当人快死的时候,守护他的鬼神就会把他的精气摄走,届时这个人就死了。”
  佛陀再告诉比丘说:“如果有外道的修行人问你们说:‘各位贤人呀!若是一切的男女刚生下来的时候,都有鬼神跟随守护,死的时候,守护的鬼神就把他们的精气摄走,他们才死。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现在有的人为什么会被鬼神骚扰?有的又不会被鬼神骚扰呢?’如果他们这么问的话,你们就应该这样回答说:‘世间人有造作不如法的身口意行者,他们是非不分、邪见颠倒,造作十恶业行;像这一类的人,或是百人、或千人,才会有一位神来守护他们而已。那就譬如象是一群牛或一群羊,有上百头或上千头,才由一个人来看守放牧;那些造恶的人也是一样,造作非法的行为,邪见颠倒,行十恶业,这种人成千上百,才有一位神来守护他们。如果有人修行善法,知道是非善恶,有正确的知见,行十善业;像这样的人,单单他一个人就会有千百位的善神守护他。这就譬如是国王及大臣,有成千上百的卫士来卫护他一般,造作善行的人也像那样。修行善法,造十善业的人,他一个人就有百千位善神来守护他。因为这样的缘故,世间人就会有被鬼神骚扰的,也有不被鬼神骚扰的差别。’”
  由此可知,我们应该要行善持戒,如此就会有很多护法神随身守护!请读者接著看下去。
  第二目 三归依、五戒、菩萨戒可得大量护法神护佑
  佛陀说只要归依三宝、发菩提心,就会有36 位护法神护佑著我们 1;若持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话,每一戒各有五位护法神护持,这样就有25 位护法神了 2!所以,若受持三归及五戒,就会有36 加25 总共61 位的护法神守护。所以,如果想要有很多护法神守护,那就要受三归依和五戒,如果能够再受持菩萨戒那就更好了!因为 佛在经典上说受三归依就会有36 位护法神来护持 3,若受五戒则每一戒又有5 位护法善神,总共就是25 位善神守护著受五戒的人。
  注1《佛说灌顶经》卷3:【佛言:“梵志!汝能一心受三自归已,我当为汝及十方人,勅天帝释所遣诸鬼神,以护男子女人辈受三归者。”梵志因问佛言:“何等是也?愿欲闻之,开化十方诸受归者。”佛言:“如是灌顶善神,今当为汝略说三十六。”】(《大正藏》册21,页501,下24-28)
  注2《佛说灌顶经》卷3:【佛语梵志:“是为三归五戒法也!汝善持之勿有毁犯。”说已,梵志因白佛言:“世尊说言若持五戒者,有二十五善神,卫护人身在人左右,守于宫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惟愿世尊为我说之。”佛言:“梵志!我今略演,勅天帝释使四天王,遣诸善神营护汝身,如是章句善神名字,二十五王其名如是。”】(《大正藏》册21,页502,下7-13)
  注3《佛说灌顶经》卷3:【佛语梵志:“是为三十六部神王,此诸善神凡注3《佛说灌顶经》卷3:【佛语梵志:“是为三十六部神王,此诸善神凡有万亿恒河沙鬼神,以为眷属阴相番代,以护男子女人等辈受三归者。……”梵志又白佛言:“世尊以赐三自归法,天帝遣善神三十六大王护助我身,已蒙世尊哀愍救度。今更顶礼请受法戒。”佛言:“善哉!梵志汝当净身口意,恳恻至心敬受法戒。”】(《大正藏》册21,页502,中12-20)有万亿恒河沙鬼神,以为眷属阴相番代,以护男子女人等辈受三归者。……”梵志又白佛言:“世尊以赐三自归法,天帝遣善神三十六大王护助我身,已蒙世尊哀愍救度。今更顶礼请受法戒。”佛言:“善哉!梵志汝当净身口意,恳恻至心敬受法戒。”】(《大正藏》册21,页502,中12-20)
  因此,受了三归依及五戒就会有36 加上25 总共是61 位的护法神护持了;如果还能再受菩萨戒(十重戒、四十八轻戒)那护法善神就更多了。佛弟子若修行越好则护法善神就越多,当然护法神的层次也越高。所以还没受三归依或五戒的人,每年十一、十二月快来正觉讲堂归依和受戒吧!另外经典中也提到,如果发心当菩萨,就会得到比转轮圣王还要多一倍的护法神守护,可知那护法神一定是超多的!
  《瑜伽师地论》卷35〈发心品 第2〉:
  最初发心坚固菩萨,略有二种发心胜利:
  一者、初发菩提心已,即是众生尊重福田,一切众生皆应供养;亦作一切众生父母。
  二者、初发菩提心已,即能摄受无恼害福。由此菩萨成就如是无恼害福,得倍轮王护所守护;由得如是护所护故,若寝、若寤、若迷、闷等,一切魍魉、药叉、宅神、人非人等不能娆害。如果受了菩萨戒之后,还努力护持正法乃至证悟明心可以行深般若波罗蜜,那护法神更是多得不可想象!甚至会得到欲界六天、大梵天王的礼敬,乃至得到十方一切如来的护念。
  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346〈坚等赞品〉说:
  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能如是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非但常为诸天帝释、大梵天王、诸世界主之所礼敬,是菩萨摩诃萨亦为过此极光净天、若遍净天、若广果天、若净居天及余天众常所礼敬。”“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能如是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为十方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常所护念。”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428〈窣堵波品〉: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怖畏怨家、恶兽、灾横、厌祷、疾疫、毒药、呪等,应书般若波罗蜜多大神呪王,随多少分香囊盛贮,安宝筒中恒随逐身,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怖畏事皆自销除,天龙、鬼神常守护故。憍尸迦!譬如有人或傍生类入菩提树院,或至彼院边,人非人等不能伤害。何以故?憍尸迦!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坐此处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得菩提已施诸有情,无恐、无怖、无怨、无害身心安乐。安立无量无数有情,令住人天尊贵妙行;安立无量无数有情,令住三乘安乐妙行;安立无量无数有情,令现证得或预流果、或一来果、或不还果、或阿罗汉果;安立无量无数有情,令当证得独觉菩提,或证无上正等菩提。如是胜事皆由般若波罗蜜多威神之力,是故此处一切天、龙、阿素洛等皆共守护,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当知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随所住处亦复如是,一切天、龙、阿素洛等常来守护,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不令般若波罗蜜多有留难故。
  因此,如果有人怕鬼的话,那就要当菩萨努力布施行善,努力护持正法乃至实证般若,这样身边的护法神就会越来越多的!或者是好好念佛或念〈正觉总持咒〉4。但记得千万不要念六字大明咒,这“唵嘛呢叭咪吽”其实是男女双修的邪淫咒语,六字大明咒源自喇嘛教密续“经典”中的《大乘庄严宝王经》,而这部经其实是伪经,是西藏喇嘛教徒众们所编造的;所以此咒绝非 观世音菩萨说的咒语。请读者详阅正玄教授所著的《俺蒙你把你哄 —六字大明咒揭密》5 一书;另外正觉电视弘法“学佛释疑(二)”第33、34 集 6 中,正钧老师也详细说明此部伪经《大乘庄严宝王经》诸多错谬之处,证明此“六字大明咒”的来源是伪经,绝对不是 观世音菩萨所说的咒语,也请读者自行上网收看或阅读。
  注4 正觉总持咒:【五阴十八界,涅槃如来藏,般若道种智,函盖一切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
  求正觉佛子,一切应受持。】
  注5 全文下载阅读点: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book/17
  注6 —学佛释疑二第33 集 <净业学人家里能不能供“唵嘛呢叭咪吽”的条幅?(上)(下)>
  —学佛释疑二)第34 集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9/34
  若是诵念六字大明咒,就会招感那些爱乐男女双修的夜叉、罗刹们来亲近,使得我们修行上不得清净!因此我们具正信的佛弟子,应该要诵念的是〈大悲咒〉、〈楞严咒〉,或是〈正觉总持咒〉。而且诵持〈正觉总持咒〉的许多菩萨们都有不可思议的感应,例如他们在遇到灵异事件或鬼神道众生干扰时,诵念〈正觉总持咒〉之后大都能平安无事,这也证明我们在诵持某咒时,护持此咒的天龙八部护法神部族,都会来守护我们。平实导师也说过,当我们修行越好,身边的护法神修行也会跟著提升,如果我们开悟明心了,我们的护法神菩萨众也会跟著开悟。因此我们要好好的修行,为了自己也为了身边的护法神菩萨众们,让大家一起努力在佛道迈进!
  第六节 吃素不杀生、天下杀生与我无关
  古德云:“千百年来碗里羮,寃声如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这首偈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我们碗盘里面的众生肉,都是许许多多的众生被杀害而来的,因此那些被杀众生的怨恨哀嚎声就像大海一样难以平复;所以如果想要知道世间会有那许许多多的刀兵劫(象是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的因缘,我们只要听听半夜屠宰场里,杀猪宰羊等种种的悲惨哀嚎声音就可以知道了。
  第一目 琉璃王灭释迦族的故事
  接著我们来看一则佛典故事,这则故事说明了因为过去世杀鱼而造成今世战争导致释迦族被灭的因缘。这是发生在两千五百多年前 佛陀在世时,佛陀亲族—释迦族—的一件血淋淋的故事。在许多经典如《增壹阿含经》卷26〈等见品〉中皆有记载。这个故事的起因是憍萨罗国的波斯匿王,他年轻时因为希望与释迦族的公主通婚,于是他命令释迦族送一名公主入宫和亲。释迦族暗自违命,由摩呵男长者家中的一位美貌的婢女假扮成公主,那位婢女也就是后来波斯匿王的大夫人——茉利夫人;茉利夫人与波斯匿王生下了王子——毘琉璃。后来,琉璃王子长大回到母亲的释迦族故乡却遭受族人羞辱,才知道她母亲是婢女的真实身分,因此心中怨恨著释迦族,发下恶愿希望长大继位后能够报仇。后来他登上王位成为琉璃王率兵攻打释迦族,佛陀还阻挡了二次,但仍旧无法阻止此业力的牵引;并且琉璃王还杀死了他的兄长只陀太子,只因为没帮著他去灭释迦族人。
  《法句譬喻经》中也有提到这个故事,从前 佛陀在舍卫国时,波斯匿王的次子琉璃,于二十岁时领兵将父王罢黜,自立为王。有一恶臣名为耶利,怂恿琉璃王说:“大王!当初您身为皇子,到迦毘罗卫国学习,受到释迦族人的辱骂。那时,大王曾发誓说:‘若当上国王,必报此仇!’现在我们兵强马壮,正是报仇的时候。”于是琉璃王在恶臣的佞言挑拨之下,便兴兵攻伐迦毘罗卫国。
  佛陀听到消息后,当然知道这是迦毘罗卫国释迦族人共业的果报即将成熟,但因为悲悯释迦族人,更为了怜悯琉璃王的缘故,于是 佛陀独自来到琉璃王军队必经的路上等待,并且刻意选在路边一棵枯树下静坐。琉璃王远远地就看见 佛陀,于是立即下车顶礼 佛陀,问道:“佛陀!这前方不远处就有颗枝叶繁茂的大树可以为您遮阳蔽日,为何您要选择在这棵枯树下坐呢?”佛陀回答:“你说的没错,但是亲族之荫,更胜余荫。”琉璃王听出 佛陀的弦外之音,深受感动,心想 世尊为了亲族尚且在此示现,那我还是退兵回国好了。
  就这样连续三次出兵,前两次琉璃王带兵攻打迦毘罗卫国时,途中都遇到 佛陀端坐在枯树底下,所以琉璃王只好下令回兵。但是 佛陀知道释迦族共业的果报是无可避免的,所以也就没有再去阻止了。7
  注7《增壹阿含经》卷26〈等见品〉:【尔时,众多比丘闻流离王往征释种,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以此因缘具白世尊。是时,世尊闻此语已即往逆流离王;便在一枯树下,无有枝叶于中结加趺坐。是时,流离王遥见世尊在树下坐,即下车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尔时,流离王白世尊言:“更有好树,枝叶繁茂,尼拘留之等,何故此枯树下坐?”世尊告曰:“亲族之廕故胜外人。”是时,流离王便作是念:“今日世尊故为亲族;然我今日应还本国,不应往征迦毘罗越。”是时,流离王即辞还退。是时,好苦梵志复白王言:“当忆本为释所辱。”是时,流离王闻此语已复兴瞋恚:“汝等速严驾,集四部兵,吾欲往征迦毘罗越。”是时,群臣即集四部之兵,出舍卫城,往诣迦毘罗越征伐释种。是时,众多比丘闻已,往白世尊:“今流离王兴兵众,往攻释种。”尔时,世尊闻此语已,即以神足往在道侧,在一树下坐。时,流离王遥见世尊在树下坐,即下车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尔时,流离王白世尊言:“更有好树,不在彼坐,世尊今日何故在此枯树下坐?”世尊告曰:“亲族之廕胜外人也。”是时,世尊便说此偈:“亲族之荫凉,释种出于佛,尽是我枝叶,故坐斯树下。”是时,流离王复作是念:“世尊今日出于释种,吾不应往征,宜可齐此还归本土。”是时,流离王即还舍卫城。是时,好苦梵志复语王曰:“王当忆本释种所辱。”是时,流离王闻此语已,复集四种兵出舍卫城,诣迦毘罗越。是时,大目干连闻流离王往征释种,闻已,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尔时,目连白世尊言:“今日流离王集四种兵往攻释种,我今堪任使流离王及四部兵,掷著他方世界。”世尊告曰:“汝岂能取释种宿缘,著他方世界乎?”时,目连白佛言:“实不堪任使宿命缘,著他方世界。”尔时,世尊语目连曰:“汝还就坐。”目连复白佛言:“我今堪任移此迦毘罗越,著虚空中。”世尊告曰:“汝今堪能移释种宿缘,著虚空中乎?”目连报曰:“不也,世尊!”佛告目连:“汝今还就本位。”尔时,目连复白佛言:“唯愿听许以铁笼疏覆迦毘罗越城上。”世尊告曰:“云何,目连!能以铁笼疏覆宿缘乎?”目连白佛:“不也,世尊!”佛告目连:“汝今还就本位,释种今日宿缘已熟,今当受报。”尔时,世尊便说此偈:“欲使空为地,复使地为空,本缘之所系,此缘不腐败。”】(《大正藏》册2,页690,下26-页691,中16)
  所以,当目犍连尊者听到琉璃王又集兵要去攻打迦毘罗卫国,怜悯著那些释迦族人,于是向 佛陀禀白说:“现在琉璃王要去攻打迦毘罗卫国,我希望以四种方便来救护迦毘罗卫国的人:一是将人民安置于虚空中,二是安置在大海中,三是移至两座铁围山之间,四是安置到他方大国中,令琉璃王不知他们的去处。”佛陀告诉目犍连尊者:“虽然你有神通力可以安置迦毘罗卫国的人,但众生有七件事是无法逃避的,就是生、老、病、死、罪、福和因缘,所以即使你欲以神通力解救迦毘罗卫国的苦难,他们还是无法逃脱于过去所种下的罪业果报。”
  目犍连尊者听了 佛陀开示后,还是不忍迦毘罗卫国的人民受到迫害,于是运用神通力将四、五千人放至钵内,举至虚空当中安置,希望能帮助他们躲过此劫难。后来琉璃王攻伐迦毘罗卫国,残杀了三亿 8 人民。
  注8 古印度的“亿”这个单位可能是指现今“十万”的数目。
  战事结束后,目犍连尊者前往精舍,沾沾自喜地禀告 佛陀:“当琉璃王攻打迦毘罗卫国时,弟子承佛威神力,将迦毘罗卫国四、五千人安置于虚空当中,解救了他们。”佛陀问目犍连尊者:“你已经去看过钵中的那些人了吗?”目犍连尊者回答:“还没有。”于是佛陀说:“你先去看看他们吧!”
  目犍连尊者以神通力将钵从虚空中取下,结果看到里面的人全都已经死亡,不胜悲泣地禀告 世尊:“钵中之人均已死亡殆尽,我虽欲以神通力要救护他们,仍无法免除他们的宿世罪业。”
  佛陀慈悲地告诉目犍连尊者与大众:“生、老、病、死、罪、福和因缘这七件事,即使是佛陀、菩萨圣众、神仙道士,隐形分身也都无法逃脱。”并说偈言:“非空非海中,非隐山石间,莫能于此处,避免宿恶殃。众生有苦恼,不得免老死,唯有仁智者,不念人非恶。”
  世尊说完此偈,座上无数听众,因听闻 佛所说之无常法要深感悲戚,个个专心思惟 佛陀的开示,不久即证得须陀洹果。9
  注9《法句譬喻经》卷2〈恶行品 第17〉:【昔佛在舍卫国精舍之中,为诸天人说法。时国王第二儿名曰瑠璃,其年二十,将从官属退其父王,伐兄太子自禅为王。有一恶名曰耶利,白瑠璃王:“王本为皇子,时至舍夷国外家舍,看到佛精舍中,为诸释种子所呵,骂詈无有好丑。尔时见勅:‘若我为王,便启此事。’今时已到,兵马兴盛宜当报怨。”即勅严驾引率兵马,往伐舍夷国。佛有第二弟子名摩诃目揵连,见琉璃王引率兵士伐舍夷国以报宿怨,今当伐杀四辈弟子,念其可怜便往到佛所,白佛言:“今琉璃王攻舍夷国,我念中人当遭辛苦,我欲以四方便救舍夷国人:一者举舍夷国人著虚空中,二者举舍夷国人著大海中,三者举舍夷国人著两铁围山间,四者举舍夷国人著他方大国中央,令琉璃王不知其处。”佛告目连:“虽知卿有是智德,能安处舍夷国人,万物众生有七不可避。何谓为七?一者生,二者老,三者病,四者死,五者罪,六者福,七者因缘。此七事,意虽欲避不能得自在。如卿威神可得作此,宿对罪负不可得离。”于是目连礼已便去,自以私意取舍夷国人知识檀越四五千人,盛著鉢中,举著虚空星宿之际。琉璃王伐舍夷国,杀三亿人已引军还国。于是目连往到佛所为佛作礼,自贡高曰:“琉璃王伐舍夷国,弟子承佛威神,救舍夷国人四五千人,今在虚空皆尽得脱。”佛告目连:“卿为往看鉢中人不也?”曰:“未往视之。”佛言:“卿先往视鉢中人众。”目连以道力下鉢,见中人皆死尽,于是目连怅然悲泣愍其幸苦,还白佛言:“鉢中人者今皆死尽,道德神力不能免彼宿对之罪。”佛告目连:“有此七事,佛及众圣神仙道士,隐形散体皆不能免此七事。”于是世尊即说偈言:“非空非海中,非隐山石间,莫能于此处,避免宿恶殃。众生有苦恼,不得免老死,唯有仁智者,不念人非恶。”佛说是时,座上无央数人闻佛说无常法,皆共悲哀念对难免,欣然得道逮须陀洹证。】(《大正藏》册4,页590,下27-页591,中7)
  佛陀后来授记琉璃王和他的军队在七天后全部都会死亡,后来果真如同 佛陀的授记:琉璃王与他的军队在阿脂罗河大河边游憩时,夜半遇上暴风雨全都被大水淹没而死。10
  注10《增壹阿含经》卷26〈等见品 第34〉:【是时,流离王闻世尊所记:“流离王及诸兵众,却后七日尽当消灭。”闻已恐怖,告群臣曰:“如来今以记之云:‘流离王不久在世,却后七日及兵众尽当没灭。’汝等观外境,无有盗贼、水火灾变来侵国者,何以故?诸佛如来语无有二,所言终不异。”尔时,好苦梵志白王言:“王勿恐惧,今外境无有盗贼畏难,亦无水火灾变;今日大王快自娱乐。”流离王言:“梵志当知,诸佛世尊,言无有异。”时,流离王使人数日,至七日头,大王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将诸兵众及诸婇女,往阿脂罗河侧而自娱乐,即于彼宿。是时,夜半有非时云起,暴风疾雨,是时,流离王及兵众尽为水所漂,皆悉消灭,身坏命终,入阿鼻地狱中。复有天火烧内宫殿。尔时,世尊以天眼观见流离王及四种兵为水所漂,皆悉命终,入地狱中。”】(《大正藏》册2,页693,上18-中6)
  佛陀也说明了释迦族被灭的过去世因缘:因为“久远以前,在罗阅城中有一个捕鱼的村落,村中有个大池塘,里面有很多的鱼。当时食物缺乏,大家都非常的饥馑,有一天城里的人决定将池中的鱼全都捞来吃掉,所以全城不分男女老幼都聚集于池边捕捉。那时村里有一个小孩虽不捕鱼,也没有伤害那些鱼的性命,但他见到鱼儿被捕杀在岸边,心里非常的欢喜而笑著(也另有一说是拿著棒子朝最大条鱼的头上敲了三下)。当时的大鱼就是现在的琉璃王,他所带领的军队就是当时的鱼群,罗阅城里的人就是现在的释迦族,而那个顽皮的小孩就是佛陀的前世,虽未捕杀那些鱼,却也因见鱼被杀心生欢喜而笑,故今患头疼(或敲鱼头三下而头痛三天)。”11 而当初有两只大鱼在即将被杀时互相讨论说:“我们今天无缘无故被这群人捕杀来吃,未来世有福德的时候,一定要报复这群人。”其中一只大鱼是琉璃王,另外一只鱼就是后来劝琉璃王攻打释迦族的大臣。
  注11《增壹阿含经》卷26〈等见品 第34〉:【诸比丘白世尊言:“今此诸释昔日作何因缘,今为流离王所害?”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昔日之时,此罗阅城中有捕鱼村。时,世极饥俭人食草根,一升金贸一升米;时彼村中有大池水,又复饶鱼。时,罗阅城中人民之类,往至池中而捕鱼食之,当于尔时,水中有二种鱼:一名拘璅,二名两舌。是时,二鱼各相谓言:‘我等于此众人先无过失,我是水性之虫不处平地,此人民之类皆来食噉我等,设前世时,少多有福德者,其当用报怨。’尔时,村中有小儿年向八岁,亦不捕鱼,复非害命。然复彼鱼在岸上者,皆悉命终;小儿见已,极怀欢喜。比丘当知,汝等莫作是观。尔时罗阅城中人民之类,岂异人乎?今释种是也。尔时拘璅鱼者,今流离王是也;尔时两舌鱼者,今好苦梵志是也;尔时小儿见鱼在堓上而笑者,今我身是也。尔时释种坐取鱼食,由此因缘,无数劫中入地狱中,今受此对。我尔时坐见而笑之,今患头痛如似石押,犹如以头戴须弥山。所以然者,如来更不受形,以舍众行,度诸厄难,是谓;比丘!由此因缘今受此报。诸比丘当护身、口、意行,当念恭敬、承事梵行人。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大正藏》册2,页693,中13-下9)
  (待续)
本文标签:生天之论(33)施论(31)戒论(31) 本文关键字:施论,戒论,生天之论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