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如来藏>如来藏文集>

如来藏中藏如来(2)

[如来藏文集]  发表时间: 2018-08-22 00:44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二、如来藏是七识之俱有依故说如来藏是阿赖耶识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佛言:)“是故大慧!菩萨摩诃萨欲求胜进者,当净如来藏及识藏名。大慧!若无识藏名如来藏者,则无生灭。大慧!然诸凡圣悉有生灭,修行者自觉圣趣,现法乐住,不舍方便。大慧!此如来藏识藏,一切声闻缘觉心想所见;虽自性净,客尘所覆故犹见不净,非诸如来。大慧!如来者现前境界犹如掌中视阿摩勒果。大慧!我于此义,以神力建立,令胜鬘夫人及利智满足诸菩萨等,宣扬演说如来藏及识藏名,与七识俱生。声闻计著,见人法无我,故胜鬘夫人承佛威神,说如来境界,非声闻缘觉及外道境界。如来藏识藏,唯佛及余利智依义菩萨智慧境界,是故汝及余菩萨摩诃萨,于如来藏识藏当勤修学,莫但闻觉,作知足想。”】
在《楞伽经》里面,佛这么开示:菩萨摩诃萨,也就是说,如果你已经证悟了,而想要往前追求更殊胜的进修的话,应该要把自己的如来藏所含藏的种子加以清净,应该要清净“识藏”这个名称。因为“识藏”的意思就是表示:凡夫的如来藏里面含藏有不清净的种子。所以证悟之后,要做的事就是把如来藏所含藏的不净种子,把他清净化,把这个“识藏”的名称舍弃,也就是把阿赖耶识的名称舍弃,改名异熟识乃至无垢识,这样才能成就佛道。
如果没有“识藏”这个名称的话,如来藏就不会有生灭的现象出现。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如来藏非断又非常,非断是说体如金刚,性如金刚,体恒常住,从来不曾断过,未来也将永无灭时。可是为什么又叫非常?因为祂所含藏的种子不断的流注,所以使得如来藏不断的在三界中变现种种的色身,一世又一世这样变现下去,那这个就叫作“识藏”。如果把这个识藏的名称换了、灭了-那就是说我执断尽了-我执断尽了以后,舍报入了无余涅槃,那如来藏就没有分段生死种子的生灭流注变异现象,就不再称为“识藏”了。
但是,诸圣人通通都还有生灭,也就是说,不管你是阿罗汉、辟支佛或几地菩萨乃至等觉位,都照样有生灭,因为你既然要修佛道,想要成佛,就得在三界里面修行;在三界里修行时,一定就会有如来藏里面的有漏有为法及无漏有为法的种子不断的流注,就一定会有种子的流注生灭。所以说:诸凡圣悉有生灭——凡夫有种子流注生灭,圣人也有种子流注生灭。如果如来藏的一切种子都不生灭流注,圣人还能叫圣人吗?不能称为圣人了,而是叫作死人了!
所以说,凡夫有生灭,圣人也有生灭;但是如来藏心体却绝不生灭,只有种子有生灭。如果了解这个道理,并且亲证如来藏的所在,能够亲自现观祂的运作,而能证实佛所说的这个事实真相;这样修行的菩萨,自己觉悟到这一种圣人所住的意趣,所以能在现证现观的正法上安乐而住;表示说这个开悟,这个无生法忍,或者明心见性的大乘无生忍,这都不是想像的,都是“现行法”,都是“证量、现量”亲证。这样就称为“现法”乐住,因为自己亲证了嘛!自己确实这样的安住下来了嘛!
证了以后还得要不舍方便,要以种种的方便法来利乐有情,来利益众生。因此佛接着说:如来藏、识藏,一切声闻、缘觉都只是在心里面想像祂,他们没有办法亲自去证得这个“如来藏、识藏”究竟是在哪里?
虽然如来藏自体的体性是清净的,但是由于如来藏所现起的七转识,在客尘上面-也就是六尘-的熏习上面有所遮覆,所以使得祂不断的熏习许多有漏法的种子;因此,自性清净心体里面却显现出、流注出七转识的不清净的现象出来,这种境界,等觉地以下的菩萨都多多少少会有,不是诸如来还有这个现象。
如来现前的境界,就好像在观看手里面所拿的阿摩勒果一样的清净分明。阿摩勒果在天竺,又叫白净果,有点像日本的那个水梨,白白净净的不沾灰尘。也就是说诸如来的如来藏已经是绝对清净了,就像阿摩勒果一样没有任何的尘污,如来看自己的如来藏时,就是这样的究竟清净。
基于这个真实的义理,所以释迦世尊以祂的威神之力建立,使得胜鬘夫人以及利智满足的诸多菩萨等人-包括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等等-这一些大菩萨们来宣扬演说“如来藏即识藏名,与七识俱生”,也就是说,如来藏是与七转识和合而同时在三界中出现的。与七转识和合而同时在三界中出现的心是什么呢?就是阿赖耶识嘛!声闻人因为错误的判断和执著,所以他只看见二乘法里面的人无我、法无我,无法现前观见大乘法中所说的人无我与法无我。因此胜鬘夫人承蒙 佛的威神之力,来宣说如来所住的境界,这不是声闻人所知道的,也不是缘觉圣人所能知道的,更不是外道们所能知道的。那么这个如来藏——“识藏”的法义,佛训诲大慧菩萨说:“你们都应当要殷勤努力的去修学,千万不要听了、知道了以后,就算数了,就知足了。”
那么这一段经文中就已经说明,因为前后面都有谈到说:阿赖耶识出生前七识,而与前七识一起和合运作:“识藏如海因风起诸识浪,恒生不断”;又说:“藏识海浪法身境界”(《大乘入楞伽经》),“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这个出生七识的心,在《楞伽经》的经文中,前后都说是阿赖耶识,又在同一经中处处称为如来藏,那如来藏当然就是阿赖耶识了嘛!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切佛语心品之四〉里面也这么说: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甚深如来藏,而与七识俱;二种摄受生,智者则远离。
如镜像现心,无始习所薰;如实观察者,诸事悉无事。
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计著名字者,不见“我”真实。
心为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五识为伴侣,妄想观伎众。】
在前面的经文接下来之后,还有这一段经文中世尊以偈来重覆说明:非常深奥的这个如来藏,祂跟七识心同在一起;但是如来藏与七识同在时,会有两种的摄受产生,就是对缘起自性不了解,产生误计执著,对事相上的自性不了解,产生误计执著,因此使得如来藏跟七识同时并行运作,产生了这两种摄受-能取与所取-就会轮转生死,所以证得如来藏而发起了智慧的人,就远离了如来藏的这种境界,就转依如来藏自体所显示出来的真如法性;转依以后,如来藏的清净自性就好像明镜一样显示出来,这就是心的境界;可是因为无始劫以来的虚妄的熏习,因此产生了轮转生死的现象;如果有人能够如实的去观察的话,什么事情都了知它的虚妄,也就没事了。譬如愚痴的人,他们只看人家的手指头,而不去看人家手指头所指示的明月;计著名字也就是说对佛法和“名相”产生计著的人——也是一样;他没有办法看见那一个真实的“我”,因为十八界的每一界都是无我。那什么才叫作“我”?“我”,就是恒不生灭的法体,才可以叫作“我”,那就是如来藏阿赖耶识。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切佛语心品之四〉接着又说:
【大慧!善不善者谓八识。何等为八?谓如来藏名“识藏”,“心”:意、意识及五识身。……大慧!刹那者名识藏、如来藏意俱,生识习气刹那。无漏习气非刹那,非凡愚所觉。计著刹那论故,不觉一切法刹那非刹那,以断见坏无为法。大慧!七识不流转,不受苦乐,非涅槃因。】
这一段经文说:善与不善者,谓八识心王。说这八识心王里面有善法,也有不善法,总共就是八识心王,不许超过八识;也就是讲如来藏“识藏”及七识心王。什么叫作“识藏”?识藏就是讲凡夫位到等觉位前的阿赖耶、异熟识。为什么凡夫位的第八识又叫作“识藏”?因为有阿赖耶性,有执藏分段生死的那种染污性,所以说出现种子刹那生灭的那个心,叫作识藏、如来藏;这个识藏如来藏,是和意根一直同时在一起,又不断的出生种种的识种流注所产生出来刹那变异的现象。可是无漏的习气,不是刹那、刹那变异的-无漏习气讲的就是如来藏心体的自体性-祂不是刹那变异的,不是生灭法。但是,这个道理,得要明心以后-证得阿赖耶识以后-才能够了解,所以不是凡夫所能知道的,也不是愚人(二乘圣人)所能知道的。
佛又说:如果是错误的认知,而执著常见外道所说的神我或者梵我,或者“离念灵知我”的话,那么这个都是刹那生灭的法,由于他们不能够证得不生灭的如来藏心,却又觉察到这“离念灵知”或者“有念灵知”,或者外道所说“常住不坏的神我”……等,都是刹那刹那变异的,眠熟、闷绝、死后都会断灭,所以他们就认为:“这离念灵知死了就不见了,死了就断灭了”,就变成断见外道,所以就怕死,这就是以断见来毁坏无为法。这就像是现在的印顺法师(编案:印顺法师已于二00五年往生)等人一样,妄说般若是性空唯名,妄说一切佛法都是说一切法空,妄说实无如来藏、阿赖耶识,堕于损减执及增益执中,堕于断灭见、恶取空中。
佛又说:七识不是流转的主体,七识也不是受苦乐的主体,如来藏才是流转的主体,才是受苦乐的主体。因为如来藏虽然离见闻觉知,没有苦乐受,可是会导致我们在三界六道中不得不接受所有的苦乐受,而且是生生世世延续不断的主体识;而我们见闻觉知的心,只有一世,一世过了就永远断灭了,只有意根和如来藏能去到未来世,而意根却又不是集藏善恶业种的主体心,所以既然是这样的话,我们的觉知心和意根,其实都不是真正受苦乐的主体。而意根也不会分别苦乐,是意识才能分别;但意识却只有一世,不能去到未来世,只是一世暂有的觉受六尘的心,虚幻假有;所以前七识都不是受苦乐的主体,如来藏才是受苦乐的主体,根本还是在祂啊!而且,如来藏才是涅槃因,七识心都不是涅槃因,因为七识心没有办法入无余涅槃〔编案:详见《邪见与佛法》及护法菩萨之《广百论》。此处因篇幅所限故,平实导师不加以注解〕,如来藏才能入无余涅槃,所以如来藏才是涅槃因。
接着,世尊又开示说:
【大慧!我依此义、依胜鬘夫人、依余菩萨摩诃萨深智慧者,说如来藏阿梨耶识,共七种识生,名转灭相。为诸声闻辟支佛等示法无我,对胜鬘说言:“如来藏是如来境界。”大慧!如来藏识阿梨耶识境界,我今与汝及诸菩萨甚深智者,能了分别此二种法;诸于声闻、辟支佛及外道等执著名字者,不能了知如此二法。大慧!是故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当学此法。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甚深如来藏,与七识俱生;取二法则生,如实知不生。】
语译如下:大慧!我释迦牟尼依这个道理、依胜鬘夫人、依其余大菩萨有深妙智慧之人,说如来藏阿梨耶识与七种识共俱,而且是出生七转识者,名为如来藏之运转相及生灭相。我为诸声闻缘觉等人开示蕴处界诸法无我,对胜鬘夫人说道:“如来藏是如来乘的微妙法境界。”大慧!如来藏阿梨耶识的境界,我现在与你及诸菩萨中有深妙智慧的人,才能了知及分别此不生灭如来藏及七识种子流注生灭等二法;其余诸多声闻缘觉以及外道等执著名字相的人,不能了知如此生灭与不生灭二法。大慧!由这个缘故,你和诸大菩萨们都应当修学此法。
尔时世尊重新说偈道:甚深的如来藏,与七识同时存在,而且是能出生七转识的心;若摄取“能取与所取”二法而不能舍离的人,七识心则会继续出生;若如实知二法都由如来藏出生而如来藏不生的人,就不会有我执,就不会再使七识心继续出生而流转生死。
也是因为这个道理,所以依胜鬘夫人及其余的大菩萨等智慧深利的人,佛才宣说:如来藏-阿赖耶识-的深妙法。好!这里有明说“识藏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了,对不对?如来藏-阿赖耶识-和七种识,就是和前七识同时出现在三界中,因此而有种子流注而产生了七识运作的现象,这个叫作“转”相,“转”就是运转、运为的意思;你如果知道这个道理,把七识心的执著消灭,阿赖耶识就不再执取分段生死的业种,舍报后就不再有分段生死种子流注,那就是“转相”灭了,成为阿罗汉了,阿赖耶识就改名为异熟识;但是菩萨如此转变七识心的执著而灭除分段生死种子的现行以后,不可以取证无余涅槃,得要留惑润生才可以。
也是为了这个道理,佛为诸声闻、辟支佛开示二乘法中的法无我。所以对胜鬘夫人开示说:“如来藏是如来的境界。”声闻与缘觉只能以自己的觉知心来猜测如来藏,所以 佛说:“此如来藏识藏,一切声闻缘觉心想所见。”他们都是只能在心中想像而已,所以佛又说这个如来藏识藏:“非声闻缘觉及外道境界。”又说:“如来藏识藏,唯佛及余利智依义菩萨智慧境界。”因此佛又跟大慧菩萨开示说:如来藏、如来藏识、阿赖耶识(这里翻作阿梨耶识),这个境界,是你跟这一些有深妙智慧的菩萨们才能够分别这两种法,其他的声闻、辟支佛、外道、凡夫,他们执著“名”的相,以及执著“事”的相,是没有办法了知这个如来藏常住而不生灭、却与生灭法的种子流注生灭和合运作的道理的。所以佛又交代说:“大慧啊!你和这一些大菩萨们都应当修学这个法啊!”
所以,佛又说偈:“甚深如来藏,与七识俱生;取二法则生,如实知不生。”那就很清楚了!就是说“如来藏就是阿梨耶识”的境界。那意思就是说: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了嘛!印顺这样把如来藏和阿赖耶识分割成两个的思想,是根据什么来的?是根据一小部分日本人的佛学研究而来的思想。现在我们从这些经文里已经证明,那是错误的;将来还会以四阿含的经典作根据〔编按:《阿含正义》一书,正智出版社已于2006-2007年出版完毕共七辑〕,证明阿含期已经隐说有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
《楞伽经》既然说“持身识就是如来藏”;而且说“如来藏出生了七转识”,那么在其余诸经里面佛也都说“出生七转识的心也就是阿赖耶识”,所以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啊!那么,既然前面我们所说的、所引证的《楞伽经》,不断的宣说“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而且又说,如来藏因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所以名为“识藏”,所以出生了无明住地,跟七识心同时并行运作。这样意思就很清楚了:如来藏其实就是阿赖耶识。
 
三、由如来藏出生十八界故说如来藏是阿赖耶识
《占察善恶业报经》如是说:
【如是数相者,显示一切众生六根之聚,皆从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一实境界而起;依一实境界,以之为本。所谓依一实境界故,有彼无明,不了一法界,谬念思惟现妄境界,分别取著集业因缘,生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以依内六根故,对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麈,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以依六识故,于色声香味触法中,起违想、顺想、非违非顺等想,生十八种受。】
此经中佛说六根、六尘、六识皆由阿赖耶识出生,而这一部经中也说十八界法皆从自性清净心如来藏而出生,由此可知阿赖耶识心体即是如来藏也!绝无可能会有两个能生十八界法的实相心,这在简单的逻辑学上来说,是绝对不能成立的;所以这两个心当然是同一个心,所以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
犹如《占察善恶业报经》这一段经文说:上面所说的种种的法相,显示出一个事实,就是说一切众生六根之聚,都从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一实境界而生起、出现。六根之聚就是说“法法总合为一团、为一聚”,这是唯识增上慧学中所讲的;所谓一团一聚,譬如说眼根:由于有眼根,所以就会有祂来接触色尘;接触了色尘时,在“根尘相触的所在”就出生了眼识。这样眼根、色尘、眼识三个法合为一团、合为一聚,这叫作“眼根之聚”。那么六根之聚,换句话来说,总共就是十八界,十八界全部都从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一实境界而生起。
既然这里说六根之聚的十八界法,都是从如来藏一实境界而生起;而第三转法轮诸经又说,十八界都是从阿赖耶识出生,所以阿赖耶识也就是如来藏。从如来藏出生十八界法的经文中,就已经证实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因为能出生十八界法的心就是阿赖耶识啊!
 
四、由真如含藏诸不善法故说真如即是阿赖耶识
经中有时以真如一名指称阿赖耶识心体,譬如《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中引述佛语而造论说:
【(佛言:)“贪欲是实际,法性无欲相故;乃至愚痴是实际,法性无碍。”离于真如,贪等、实际等无故,示现法密意。此明何义?实际法性无痴相故,此示现法密意。此以何义?以离真如,贪等实际等无法可说故,此义应知是名如来法密意。】
如佛所言:“贪欲是实际,法性无欲相故;瞋恚是实际,法性无瞋相故;愚痴是实际,法性无痴相故。”天亲菩萨于此段论文中说:真如含藏贪瞋等法,若离真如则无贪瞋痴等法可说,若离真如则无贪瞋痴等法能出生。然而含藏贪瞋等法者,此性唯有阿赖耶识心体方有,是故此处“真如”一名,即是指阿赖耶、异熟识心体。所以,不可将真如外于阿赖耶识心体而别行建立,不可建立真如为能出生阿赖耶识之心体;否则不但是违背了天亲菩萨此论所说,也堕在八九识并存的无量过失中,也成为诽谤三乘根本法体阿赖耶识的谤法重罪。
在经论里面,常常会用“真如”这个名相来指称阿赖耶识心体——如来藏,譬如般若系的经论《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这是世亲菩萨解释《胜思惟梵天所问经》的一部论,祂引述佛的话,佛言:“贪欲是实际,法性无欲相故;乃至愚痴是实际,法性无痴。”世亲菩萨接着辨正说:“离于真如,则贪等、实际等皆无;由此缘故而示现佛法的密意,此中说明了何等正义?也就是说,实际法性的阿赖耶识-真如心体-没有愚痴相的缘故,以此密语而示现佛法的“密意”。这个说法,是以何种义理而说的呢?这是因为离开了真如心阿赖耶识的话,贪瞋痴等等以及涅槃的实际、法界的实际等理,就都无法可说的缘故,这个道理,应知就是如来所说法的密意。”这里就说得很清楚啦!说贪欲就是真如实际,然而真如实际法性却又没有欲相,然后又说这些贪欲……等,以及所谓的实际,其实就是“真如”,所以“真如”一名,是常常被用来指称如来藏、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的。
现在既然说贪等是从“真如”而生,与真如同在;“等”就是包括瞋、痴,这一些都是从“真如”而出生;请问:含藏贪瞋痴无明等种子的心是什么?(大众异口同声的回答:阿赖耶识!)正是阿赖耶识啊!从这里也可以证明:真如就是阿赖耶识。真如既然含藏着贪瞋等法种,而这个含藏贪瞋的法,依据诸经所说,只有阿赖耶识这个心才有这个功能,所以真如显然就是阿赖耶识。所以,“真如”这个名词,如果是被借用来指称心体的话,那就一定是指称如来藏、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而不是指称心体所显示出来的真如性。
在《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普门会第十〉中,佛亦有云:
【瞋性本寂静,但有于假名;
瞋恚即实际,以依真如起
了知“如”法界,是名瞋三昧。】
此段经文中,以真如一名指称第八识心体;真如既然含藏着瞋的不净种子,则其体性与阿赖耶识并无差异,完全相同,由此可知此处经文所说真如者即是阿赖耶识。
《大宝积经》既然也这样说:“瞋性本寂静”,说瞋的体性本来也是寂静;一般人会这样子说“瞋”:“暴跳如雷了,哪里还有寂静可说?”显然不是寂静的;但这段经文是说:它的所依体是寂静法。瞋从哪里来?因为有瞋的种子流注,所以有瞋。可是种子是在哪里呢?是真如-阿赖耶识-所含藏着啊!真如含藏着瞋的种子,流注出来所以称为瞋的现行,所以瞋是从真如所含藏的种子中来,而种子含藏在真如心体中,所以瞋的实际就是真如心体;可是第八识真如自身却是寂静的,所以说瞋本性寂静,说瞋不是实有的法性,是缘起缘灭的法性,只是暂时而有的法性,所以说瞋只是个名字而已。因此说,瞋恚的本身就是实际,因为瞋恚是依真如而现起的。那如果有人能够了知:当你正在生气的时候,你这个瞋是从你的真如出生的;你知道你的真如在哪里?能够现前观察到瞋的种子确实是从寂静的真如心体中的种子流注而出生的,所以瞋与寂静非一亦非异,所以瞋是从真如种子中出现的,所以说瞋性本寂静;你如果能如此现观,那你就是证得瞋三昧的人。恭喜诸位!你们已经明心的人,听了这一席话以后,回去以后作一番现观,就已经是亲证瞋三昧的人了。
同样的,贪三昧的修证也是这个道理。初地菩萨的百种三昧如何证?就是这么证!都是依这个真如心体-阿赖耶、异熟、无垢识-而证。既然说真如心体含藏着瞋的种子,可见祂的体性和阿赖耶识没有丝毫差异,和他们破法者所说的“真如纯无为、如来藏纯无为”的说法完全不同;由此就知道,这个经文所说的“真如”就是讲阿赖耶识、如来藏。
《大宝积经》〈菩萨藏会第十二毘利耶波罗蜜多品第九之四〉记载:
【佛告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法身之相无生无死,坚固难坏犹如金刚,不可思议。……即此菩萨身,自能知了诸身相,随入自身真如法性。……又‘去来现在真如’即‘蕴界处真如’,又‘蕴界处真如’即‘染污清净真如’:又‘染污清净真如’即‘流转寂灭真如’,又‘流转寂灭真如’即‘加行真如’;又‘加行真如’即‘一切行真如’,而一切行即是真如,而此真如即一切行。” 】
真如既在因地的现在已经存在和示现,既有染净具足之现象,不是某些人所说的“真如绝对清净而不变易”,则知真如心体即是明指阿赖耶识也,唯有阿赖耶识方能具足染净诸法种子故,唯有阿赖耶识心体方能使染净一切法种现行故。
上开《大宝积经》说:“又蕴界处真如即染污清净真如”,又说:“又染污清净真如即流转寂灭真如,又流转寂灭真如即加行真如;又加行真如即一切行真如,而一切行即是真如,而此真如即一切行。”这一串经文,有点儿像在念绕口令,对不对?明心的人就知道这段经文的真实意思,还没有明心的人,也可以从经文的表面意思,了解真如其实就是阿赖耶识。既然真如在因地的现在就已经示现出来,然后呢,这个真如心体,祂同时有染污性示现出来,祂也有清净性示现出来,换句话说,真如同时具足了染性与净性。
如果你说的真如是指阿赖耶识心体所显现的真如性,那你才可以说真如是纯然的清净性、是纯无为性,才可以说祂是纯净的,因为你所说的真如是第八识心体的所显自性,不是指能生诸法的心体。但是他们所说的真如,是指能生阿赖耶识的另一个法,这个法既然能出生阿赖耶识,当然一定是心体,不是指阿赖耶识所显示的真如性。同样的,在这部经中也是以真如来代表第八识心体,而经中所说的真如心体,却是既有染污性,也有清净性的,和他们那些破法者所说的“真如绝对清净,永不变易,才是真心”的说法,迥然不同;既然证悟之后的真如心体是以染净具足的现象,示现给我们看,明心的人都可以看得见这个现象;而经中也如是证明“真如心体是染净双具”的,那我们就知道:这里讲的真如当然都是指阿赖耶识;因为只有阿赖耶识才能够像这段经文所说的具有染污性,也显现清净性。所以真如若是指说心体的时候,那就是阿赖耶识的异名,不可以看见经中有说真如二字,就食古不化、依文解义,就主张“另外有一个真如心体”,或者主张“真如能出生阿赖耶识”,就以此邪见而诽谤真如心体阿赖耶识,想要另外再寻觅“能出生阿赖耶识的真如心体”,就会成为心外求法的外道了。
 
本文标签:如来藏(589)正觉同修会(49)阿赖耶识(100) 本文关键字:如来藏,正觉同修会,阿赖耶识,禅宗,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