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为制约再谈末那与意识之奥妙(3)
他们的疑惑是:阿赖耶识含藏一切染污法种而为其所染,为何又说祂本自清净?既然阿赖耶识还有染污,那一定还有一个截然清净的真如体在其上面。这个问题正是出在没有如实、如理作意观行,再加上没有亲证而产生的问题,也是身我见未完全断除所致。故而无法将时时与六尘万法相应的七转识妄心,与远离六尘万法的真心阿赖耶识区分清楚。犹如盐水中之水,依然是水,它从未因盐溶于其中而改变其水本来的特性;盐水之所以会咸,是来自于氯化钠(NaCl)溶于其中的缘故,水只是提供一个溶解的环境而已,但水的本质并不跟着转变。相同的,阿赖耶识与无明七识共俱而受染污,染污之因是来自于七转识,七转识的染污种子「溶解」于如来藏中;七转识的染污种子是「溶质」,如来藏只是提供染污种子溶解的环境而已,但如来藏的自性并不转变。当如来藏与七转识的染污种子和合运作而名为阿赖耶识,这个时候阿赖耶识仍然具有如来藏自身所有的性用,只是众生为无明染污所覆,故无法了知而已。
这是众生意识思惟的局限性,所以佛学的学术研究,靠着意识对经文的思惟与理解,是无法了知的;只有透过参禅而亲证了,才能现前观照这个事实,才能了知自性清净心的如来藏,竟然有染污;而被染污后的如来藏自身的清净自性,却仍然没有被染污。众生性喜戏论,参禅也是如此,故多陷入「染、净」,「剎那、永恒」……等相对二法里,故透过意识思惟一个截然清净之体,妄自安立为真如;透过意识思惟而浪漫的想要「化剎那为永恒」,故而思惟:将意识心修至一念不生,将此时的意识离念灵知心名为真如心,名为永恒。若从前喻来说,这些人只是在水中的「盐分子」里打滚,尚未尝到水味;因为这些邪见,正是染污纯水的盐巴。
参禅人的如是邪见,也是一种制约;这是受了无始以来邪见、妄想习气种子的制约,故而牢不可破。纵然由于善知识的慈悲,勉强且短暂的将其摄受,却由于无始以来的邪见、妄想习气难以根除,终究还是退转了。而这些邪见、妄想习气,虽是因意识之现行而造作,但是幕后的主使者,依然是潜意识末那;因为它主导着意识的思惟方向,这是任何人、任何状况、任何时候都无法改变的无奈,也是众生流转生死的无奈。除非你能依着二乘见道之理,确实而如理作意的断除我见与三缚结后,不是误会式的断除我见与三缚结,进而断除五下分结与五上分结;或是依着大乘见道后之真心体性而如理作意,故而发起意识的妙观察智,由这个万法根本的实证与现观,才能真正逐步的对治意根末那的劣行,而此时也只是下品妙观察智的少分,以后要走的路还很远呢!
第三节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复杂的制约行为,有着缜密的认知建构(cognitive structure),只有在经过意识心智很审慎的考量后才能得出,经过大脑各个意识皮质区与下面的边缘系统不断的交换讯息,才做出的决定。所有的认知建构,都牵涉到大脑中概念(concept)的形成,与语言、符号系统(symbol system)的建立与储存。每一个众生都有着先天的认知系统,是与生俱来而独一无二的;这个系统程序一开始就设定好了,我们只是依着这个原始的认知系统为基础,经过生存的竞争或环境的焠炼,发展出后天所需的认知系统。而这其中边缘系统的举足轻重,已由正子断层扫瞄(PET)等等之实验现观所证实,此实验现观证实意识皮质区思惟运作之前,与潜意识末那运作有关之边缘系统早已悄悄启动了;所以后天的意识认知,其实背后是受着潜意识末那的左右。虽然在意识与潜意识的交互运作过程里,潜意识末那是居于主导的地位,但是两者的沟通,基本上是双向的,所以是一种有机系统(organic system)的运作,而不是机械系统(mechanic system)的运作;也就是潜意识与意识两个都是能变异的有了知性的主体,能够互相沟通,而不是单向的指令下达。
也因为这样,透过意识对于染法的思惟造作,能让意根末那的无明习气转趋粗重。而透过意识对于无漏净法的正确的思惟、观照,继续熏习净法的过程中劝服了意根末那的习气,修行也才可能会有作用;否则即如外道宿命论,永远无法改变现状。犹如计算机中的主系统程序,它是出厂时所设定好的程序,所有外挂程序不管如何运作,都必须受其控制。会用计算机的人,一定时常注意系统运作顺畅与否,时时侦测外挂程序是否干扰主系统程序运作;甚至可透过外挂程序,来修正原始主系统程序的缺点。不会用计算机的人,一会儿中毒,一会儿当机,一台计算机用不了多久,由于操作习惯不良,背了一大堆垃圾档案还不知道,计算机的运作效能当然是每况愈下了。修行也是这样,你是在为你自己增加更多无明习气的「垃圾档案」?还是在修正意根所主导的这个系统的缺陷,让整部计算机的效能更顺畅?这是所有修行人都不能等闲视之的。
很不幸的,大部分的众生很难脱离无明的缠绕、纠葛,无始以来在主系统程序上背了无量无边的「垃圾档案」而难以自拔。无明烦恼的习气由过去世而来,它在此世周而复始的重现并增强,也终将由如来藏执持而流转至下一世,因为意根不是执持者,而意识不能去到下一世。这些形成无明的缠绕、纠葛,与名言习气中之表义名言和显境名言的交互运作,有着极密切的关系。这个系统在触五尘境和其上面所现之法尘境的同时,早已透过显境名言而了别完成,并兵分二路启动所有相应之行为,包括后来意识所思惟运作之表义名言的种子流注。而这二种名言习气的运作,又影响到有支习气与我执习气的形成,也终将又绕回来影响名言习气自身,并且影响到未来世显境名言的胜劣果报。在此限于篇幅,无法赘述。这意思主要是说:凡是落入意识境界中的人,都无法摆脱各种恶法制约的不断增强。只有远离见闻觉知的知,确实现观见闻觉知的知,正是生死流转的根本,才有可能摆脱恶法习气的制约,渐渐迈向成佛境界;这是一切大乘佛法修行人的首要之务,所以在《楞严经》中佛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正是此意。
而在意根末那与意识觉知心互动的过程中,如来藏的配合是不能缺席的,也是必备的,而且如来藏才是储存所有档案的海底深处,也是让一切运作的根源。祂虽储存了许多的染、净法种以供七转识提取、使用,但祂本身却从来不贪、不取、不会六尘境,由于祂的清净法性及永离善染两边的法性,才能如明镜一般的容纳一切有漏、无漏之有为法相,也才能显发出其清净、无为的真如法相。当您证取祂后,并转依其本来、自性、清净、涅盘之功德性,就能逐渐深入体会世尊于《楞严经》中所说:「知见无见,斯即涅盘、无漏、真净。」之真义。
第四章 结语
从法国解剖学家杜胥内(Duchenne)以神经科学的观点,发现两种微笑所牵动的脸部肌肉是大相径庭的,而将由不同的神经回路所引动的微笑,区分为意识的「应酬式的微笑」,以及潜意识(末那)所直接传送出来而自动产生的「真正的微笑」(Duchenne Smile)。再由大脑造影研究中,发现反应意识思惟的大脑皮质,与反应潜意识运作的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的交互关系,我们发现潜意识末那是一切行为产生的真正源头。而在这些观察中,我们要强调的是:这些神经系统的运作并不是意识或潜意识末那的作用本身,而是它们运作的结果,也就是它们运作后的轨迹,也是科学工具所能观察得到的六、七识之见分的行相的轨迹之一。虽然这些只是浮光掠影,却让我们看到了意识与潜意识末那互动的奥妙,而意识与意根的这些运作,却都不能一剎那离开如来藏的支持,否则祂们什么也做不了;而如来藏本着一向不贪不厌、不执不弃的中道清净自性,不断的支持祂们的运作,使祂们在三界中圆成善恶因的造作与未来果报的领受,具足了圆满成就诸法的示现,所以如来藏完全是被动性的运作,这也为我们证明了经中「意(根)为先导」之圣训无讹。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潜意识末那操控着意识思惟的方向,也证明《大乘密严经》卷三云:「诸仁者!阿赖耶海为戏论粗重所击,五法三性诸识波浪相续而生,所有境界其相飘动,于无义处中似义而现。诸仁者!阿赖耶识行于诸蕴稠林之中,意为先导;意识决了色等众境,五识依根了现境界,所取之境莫不皆是阿赖耶识〔所现〕。诸仁者!阿赖耶识与寿命暖触和合而住,意〔根〕住于此,〔意〕识复住意〔根〕,所余五识亦住自根。诸仁者!心、意及识住于诸蕴,为业所牵,流转不息;诸所有业因爱而起,以业受身,身复造业,舍此身已更受余身,如步屈虫行;心及心法生于诸趣,复更积集稠林之蕴。」这些教示正真无讹,悟后确实可以现前观察而证明是真实说。
由此经文可知,阿赖耶识行于五蕴稠林之中,由于意根末那之遍计所执性,执着诸戏论妄想,意识遂依祂而起分别执着,所有境界相飘动不实,于无义处中似义而现。而七转识诸蕴之所以现诸境界,皆是由于阿赖耶识集藏七转识诸染污法种,复由意根末那为先导,意识、五识方能相继现起。众生由于妄执如是三界六尘诸法为真,故为业习所牵,流转不停,故于识稠林中复造诸林而增益诸蕴之积聚。然而,三界六尘诸法实是阿赖耶识所变现,并无实法,是众生妄取诸法故辗转而生。这其中意根末那识,默容一切诸法的遍计性,与处处作主的所执性,是转生诸法的启动者,而意识与其辗转相依,更是强化一切种子熏染的帮凶。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中佛说:「大慧!现识〔末那识意根〕及分别事识〔意识〕,此二坏、不坏,相展转因。」正是此意。也就是说,无始劫来不坏的意根末那识,以及世世断坏而只有一世的意识觉知心,是互相影响的:末那识控制意识的思惟方向,而意识思惟之后也会回头影响到意根末那识的心性与决定,所以佛说「相展转因」,真是如实语、不诳语、诚实语,也是完全正确的宣示法界中的意根与意识的境界,语皆真实不虚。
从神经科学与大脑造影的实验结果,来看意识与潜意识末那辗转运作的交互关系,科学家都已倍感复杂难懂,而只能依实验结果「按图索骥」勾勒出其梗概而已。若从实证现观来看,意识与潜意识末那各自所相应的心所有法,以及它们交互运作的关系,则不是依着实验结果「按图索骥」的科学研究者所能了知的。现实生活中,意识与潜意识末那互动速度之快,互动模式之复杂,互动型态之多样,互动深度之微细,不是言语可以形容的,也不是将受实验者限制于某些实验条件中所能观察得到的,因为实验设计是由观察者操控其实验条件,而现实生活则是生命体的自主运作,其间有相当大的差异。光是意识之五遍行的运作,或末那之五遍行的运作,或是两者之交互运作,其中关系之复杂、之微细,不是科学实验所能控制的,也不是一般未悟者或探求密意者所能探知一二的;若要深入通达,则非我们能力所及,此非地上菩萨,无能为之;非诸佛,无能究竟。这牵涉到如来藏阿赖耶识中一切种子的流注,以及种智中极其甚深微细的部分,也正是 佛说三转法轮唯识正义的精髓。这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心智程控系统」,连科学家都不得不谦卑的说:「请记住,这些研究是心智探索的初步成果……,还有很多事情是科学家不知道的……。」科学家对于意识心智的探索,都已经感到如此的深奥难懂了,而印顺、昭慧……等无知之佛学研究者,既无佛法上修证之证量,又违科学实验之现观,竟然草率的说潜意识末那是意识所生之细意识,竟然说意识所依止的潜意识末那是意识所生的细意识;由此颠倒邪见,复将能生万法的阿赖耶识视为「性空唯名」、「虚妄唯识」的施设法而诽拨之,否定其真实存在而且有种种神妙难测的大用;不但自己造下无边的谤法罪业,并贻误诸多随学之众生;如是狮子身中虫,真是有愧披剃,实无立场身着僧衣、现出家相。
由于限于篇幅,本文并未列出许多教证;而且对于教证的说明,早已散见于萧老师许多著作里,请读者自行请阅,末学不再赘述。末学为此文的目的,除了第一章引言中的说明以外,另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其实是提出来与「家里人」共相惕励的──观行这一门功课,如黄俊雄布袋戏所说:「功夫是万底深坑。」般若道种智甚深、极甚深,若想一窥其堂奥,至少要有三个基本条件:第一个是如理作意观行,第二个是如理作意观行,第三个还是如理作意观行。因为,一切不如理作意,均与此正观无缘相应故,必定会落入邪观之中,这也就是为什么禅宗祖师与萧老师苦口婆心而一再的强调「不识本心,学法无益」的道理。因为,证悟本心阿赖耶识以后,才可能「转依」其清净体性,真正的如理作意观行,才可能真正迈入悟后起修之路。末学在此进一步提出建议:即使悟后,也不可稍有自满或轻慢之心,否则仍将会因为基础不够扎实,以及往世的熏习与观行仍不够深入,反而在正确的基础上作了不如理的、方向偏差的思惟,不免如同2003年初那些人一样的退失于正法而又误以为极大的增上。
- 上一篇:为何心病难医?病从何来?
- 下一篇:【创伤疗愈(一)】
讲座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