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有四种及修五门行能成此信(十七)
证得如来藏而有了别相智的菩萨们一听我这个开示,现前观察的结果:“真的有道理!”菩萨们已经证得法界根源的第八识心体了,所以从现有的十八界往上推求、观察,到最后会发觉:果然能见之性、能闻……乃至能知、能觉之性,都是从祂而来,果然是本来就应该摄归如来藏,本来就与如来藏非.一亦非异,所以一切法本来就是如来藏所生的功能差别嘛!那怎么不是如来藏的无量体性之一呢!既然是这样,原来我是如来藏的一部分,而我也都是生活在如来藏所生出的六尘万法里面;原来我从如来藏心中出生,活在如来藏所出生的六尘中,从来没有生活在我的如来藏外面,所以我从本以来不曾接触过外法,外法也绝不可能被我所触知;既然万法都是自己的法,一向都在如来藏所生的法里面生活,从来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如来藏,那我怕什么轮回?就算是有胎昧,我这一世悟过了,在无量的未来世中,迟早还是会再找到自己的如来藏;只要未来的无量世中有一次再找到祂,我就一定会再回到佛菩提道中,就能延续前世的道业了。
因为未来世无量无数,永远都不会断绝,总有一世会再度找到如来藏;就算还没有离开隔阴之迷,再受生以后忽然忘了,总有一世还会再找到祂,也总有一世会撞上一位大善知识,我不是又可以再度回到成佛之道了吗?如果运气好,智慧够,也可以像萧平实那样自己再参究出来啊!这不是现成的例子吗?那我还怕什么轮回?不怕了!因为一直都没有外法,外法都非实有,都是真心如来藏的法相: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所合生的六入诸法,其实也都是自己如来藏所生的法,都是内法,都不是外法。既然都是内法,未来世我也可以从内法里面找到如来藏的所在,又能再证知法界的根源,又重新具备了法界的体性智,又会次第增上道业,那我怕什么轮回呢!受生就受生嘛!下辈子换个色身与意识再来,一旦重新悟入了,一定还会再跟这世意识所熏习的智慧种子相应,就会再度接通了!
菩萨正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不会“于无物中妄计为有”,所以菩萨不在无物之中错误的、虚妄的判断实有外法。他认为一切法全部都是内法,所以没有外法可得;然后又观察一切从缘所生的万法,其实也是从十八界作为藉缘而生的,又有哪一个法不是无常变异的呢?既然都是从缘而生,将来缘散了还是得要坏灭的,那就全部犹如幻化、暂有不实。就好像魔术师在变东西出来,其实不是真正的变化出来,而是用障眼法去变出来的,并不是他们真的能变;就会说:真正的魔术师正是我自己的第八识如来藏,祂能变现一切法。百法之中,从七转识到最后的六种无为法,都是由如来藏变现出来的;一切的解脱功德、般若实相的智慧,都是由你的如来藏直接、或问接、或辗转变现出来的。所以说,你的如来藏才是真正最厉害的魔术师,没有人能够像祂那么厉害。
从这里观察,世间一切的法都是因缘假合而成,没有一个单独而永恒存在的自体性,所以不是自在法。“自在”是说它自己本来就在,不需依靠别法就能自己存在的才叫做自在啊!要藉别人才能出生的法,怎么可以说是自在法呢?如果能够懂得观察自己有个如来藏是本来就在的法,那你就是能够“观自在”的菩萨啦!《心经》讲的就是这个真实理。所以开宗明义的“观自在菩萨”五字就己经告诉你真实义啦!《心经》只要这几个字就把真心讲完了。所以讲《心经》的时候要从后面往前讲,要倒着说,倒着说才是佛所说的正说。佛说讲经的时候不可以倒说、片段说,但是讲《心经》的时候先从后面的名相和法义来为众生说明,众生才容易懂,这才是佛所讲的正说。倒说的意思是把经文的意思颠倒过来说,和我这个从后面先讲的倒说,意思大不相同,可别误会了。所以先得把《心经》中所有的名相、法相都告诉你,让你先了解五阴、十八界、空、无常、无明等法义,然后再以一句话,就把《心经》的真实义都总结了,就回归到经首的“观自在菩萨”五字了,就成为观察自己的如来藏真心本来就在的已经觉悟的有情,你就成为观自在菩萨了,这就是《心经》的真义。所以《心经》讲的就是你的自心第八识啊!像这样如实观察之后,内法外法都观察完了,证明都是自心内境而无外法被自己所触到,所以外法无实,只有内法真实存在。
外法观察完了,接下来就回到第一义谛上面来,说“第一义谛非心所行,不可譬喻不可言说。”你说:“欸!这句话似乎有问题!明明是我证得第八识如来藏,证明万法都汇归自心如来藏,这就是第一真实的道理,所以我证得第一义谛。我现在也是以第一义谛在跟别人说法,在接引众生,所以第一义谛应该是我心之所行,怎么会说第一义谛不是心之所行?”但其实是你弄错了,你只看到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因为第一义谛讲的是心真如的自住境界相,你的第八识自己所住的境界才是第一义谛的境界啊!觉知心的你证知自心如来藏所住的境界,才是第一义谛;可是第一义谛是只有觉知心才能了知、才能证得的,不是第八识心真如所能证得;这样子现观与了知,才是真正的第一义谛,而这个第一义谛当然是妄心意识所证的境界,当然不是真心所行境界,因为真心第八识一向离见闻觉知,怎会了知第一义谛的内涵?当然第一义谛不是心之所行境界。所以马鸣菩萨说你得要“观察第一义谛非心所行”,真心也无法出头为你譬喻、为你言说啊!
所以《维摩诘经》说:“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谛而不动。”为什么这么讲?既然善能分别诸法相,当然是会与第一义谛相应的心,怎又会对第一义谛不动心?那岂不应该是与第一义谛不相应的心?似乎是自相冲突的说法。但其实没有错,可是有很多人都解释错了!聪明的大师们干脆就避开这部经不讲,以免将来被人抓到把柄,所以他不会像月溪法师一般乱讲,未来就不会被人拈提。
你的自心真如,能够分别种种的法相,这些法相都是离念灵知的你所不能分别的;如果不是有祂的这种善能分别诸法相的功德,你今天根本就没办法来这里听我讲经的,根本就来不了!就靠祂能善于分别诸法相,你今天晚上才能来到这里听经。但是这个密意不能告诉你,等你破参了!我也不必再告诉你,你自己就知道了!将来你若破参了,也不会来问我“这是什么意思?”你自然就会知道了嘛!可是祂在第一义谛上面,有没有动转过?答案是从来都没有动转过!因为祂自己就是第一义谛的所依,祂自己正是第一义谛所说的标的,祂根本就不需要了知第一义谛。
就比如我们研究某人的思想,某人就是被研究的思想的内涵,他根本就不需要研究自己的思想是什么;同理,在第一义谛上面起心动念都是离念灵知或是有念灵知的觉知心,正是见闻觉知的你、处处作主的你;在第一义谛上面会心动的正是这个你,能证第一义谛的也是这个你,能上座宣说第一义谛的也是这个七转识的你,所以只有七转识的有念或无念灵知的你,才会在第一义谛上面心动啊!才能分别或为人解说第一义谛的内涵,都是觉知心、作主心的你在心动啊!可是你的自心真如第八识心体,祂善能分别你正在干什么、想要干什么,但祂却对第一义谛的法一点儿都不动心。这才是“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谛而不动。”
当你真的找到了心真如时,维摩诘居士所说的这句话就变得很亲切了,真是说得太贴切了!可是在你还没有找到心真如的时候,这法听起来真是玄之又玄。玄就是黑暗无光,乌漆抹黑的让人弄不清楚,可以说是乌漆抹黑里面的最乌漆抹黑,所以世人听不懂,连佛门中的大法师们也听不懂。正因为他们找不到祂,所以才会读不懂、听不懂!所以第一义谛对他们而言就是玄学,不是义学。等你找到了心真如时,其实没什么玄虚,确实是很真实的法界实相,确实可以现前体验与领纳的啊!这就是说,第一义谛心并不是凡夫所知的心,也不是愚痴的二乘定性圣人所知的心;这个第一义谛心所行境界,绝非七转识心之所能行;而第一义谛法的智慧境界,却是意识心之所行,并不是第一义谛心之第八识所行境界;所以第一义谛的道理,心真如是不相应的,祂正是第一义谛心而不懂第一义谛法,所以马鸣菩萨说:“观第一义谛非心所行。”正是这个道理。
这道理中的密意,只有证悟的菩萨们才能够知道,不可为未悟的世人譬喻言说,也无法向二乘圣人言说;今天我把其中的道理讲得这么详细了,定性不回心的二乘圣人,仍然是听不懂的,只有你们之中已经明心的人才听得懂,所以说“不可譬喻、不可言说”;因为心真如所在的密意不许明讲,明讲就是亏损如来、亏损法事,所以不许明讲;如果可以明讲,我就可以使一切未悟的人都能听懂维摩诘居士和马鸣菩萨的话。但是佛告诫说:为人明讲密意就是亏损如来、亏损法事。可是在已悟的人之间,可以明讲了,一句话就可以讲得很清楚而使一切人都听得懂;但是真正已悟的人,却又不须要我为他明讲。
有的人不了解法界实相正理,总是在表面上执着。如果告诉他这一句经文,告诉他无分别心的道理,他就会自以为真的知道了,就跟你讲:“唉呀!你不要在那边分别了啦!你心中一起分别,就不是第一义了!你就一念不生、如如不动就好了啦!”就这样乱讲。这种人,在我们出来弘法,写书出来以前,真是太多了!台湾地区在这几年来虽然少了些,但仍然还有不少人不肯改正错误的观念,总是认为觉知心不起分别时,就变成真心、第一义谛心了。这些人就是不懂般若,总是执取文字之指;人家那个文字指,都是指向实相月亮,有智慧的人应该要顺着他的指头去看,才会看着月亮实相;结果他们不是,他们就把这个文字指当作月亮实相,就在指头上找月亮,结果就把指头当作月亮实相!
佛法的文字指都指向第一义谛,你要顺着文字指的方向看出去,去找到文字指以外的第一义月亮,不可以把文字当作真实义。可是那些人不懂,读来读去始终弄不懂,就以为文字之指即是第一义!所以他们都不证解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讲的就是第一义谛心自己所安住的境界相,讲的是一切法界之体性,是生命实相一切法界的根源,就是第八识心体自己所运行的境界相,完全是第八识所行的境界啊!这种境界并不是你的意识觉知心所能进入、所能安住的;但是末法时代的大师们都不懂,都想要把意识觉知心变成实相心,都想要以意识觉知心入住实相心的自住境界中,也这样把错误的知见教导徒众们,真是误人子弟、瞎众生眼!
觉知心、作主心的七转识妄心,永远都只能依第八识的体性而安住,转变自己的执着性、贪染性,改依第八识实相心的无贪性、随缘性而安住,永远都不能变成第八识心体,永远都不能使自己住入第八识所住的境界中;觉知心、作主心能转变自己的心性,依止第八识清净、涅槃的体性而安住,就叫做如实住:犹如实相心一般的安住。而不是第六意识自己去住入第八识实际所住的境界中而叫做如实住,这不是如实际住。“如”就是“好像”的意思:是好像实相心一样的安住,好像涅槃实际一样的安住。但是好像实际一样的安住,并不等于实际所安住的境界。只有第八识才是实际,只有祂才是实际的安住。所以证得般若之后,七转识的你愿意否定自己的真实有,确定自己虚妄,从此开始转依第八识的境界而学着像第八识一样的安住,这就是如“实际住”,好像第八识在实际中的状况而安住。所以不可以像那些大师们一样的乱说,教人把六、七识妄心的自己变成第八识真心,而要住入第八识本心的境界相里面。比如说真悟的人开示:“我如本心而住。”那是如同本心一般的安住,而不是自己住在本心的境界里面。
如果你真的能住进本心的境界里面,那你应该可以去变动第八识本心里面所有的种子,那就可以把过去所造的所有恶业种子全部丢弃;但是那些自称住在本心境界中的“大修行人”,他们能丢吗?他们谁也丢不了欸!所以绝不是妄心可以住在本心的境界里面,而是如本心住:好像实际本心那样的住。所以写书时的遣词用字很重要,一字讲错了,意思就全部变了。但是这种“现观第一义谛非心所行”的实相道理,真的是“不可譬喻、不可言说”,你没有办法拿三界中任何事物,来比喻这个心真如的自住境界;因为你比喻出来的,都不是实际嘛!就好像你用指头去指着一部车,又用言语去说明这部车,用很多的比喻去说明这部车;但是你的指头、所说的言语比方,毕竟都不是那一部车的实际。所以,心真如的第一义谛境界是妄心所行,却又非属真心所行,这意思真的很难懂;所以印顺法师才会在书中主张:既是唯证乃知的禅观境界,又如何能使人信服呢?这就是不懂般若的人所说出来对实相境界的质难。连绝顶聪明的印顺法师都会对大乘经中的文句产生误会,而提出这种质疑问难,这正好证明第一义谛境界唯证乃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境界,当然是不可譬喻、不可言说的。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5555,证得,如来,有了,别相,菩萨,听我,这个,开示,现
相关阅读
- 上一篇:信有四种及修五门行能成此信(十六)
- 下一篇:信有四种及修五门行能成此信(十八)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