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于经论中,都说声闻戒与菩萨戒是别别解脱戒──二者所证之解脱别别而异(故《瑜伽师地论》中弥勒菩萨说声闻戒为别解脱戒,非正解脱戒),如今释昭慧教授却说“受持声闻戒之二乘人仅能断恶而不能解脱”;阿含中 佛却说,比丘重于戒,不重于定、不重于慧,比丘戒坚固,受持而学,能断身见、疑见、戒禁取戒等三缚结,得初果,七有人天往来,能究竟苦边。究竟苦边者即是成最后有──四果解脱。弥勒菩萨于《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中亦说,具戒者若清净尸罗律仪,能证得解脱,乃至自知能于无余依涅槃界而般涅槃,此乃清净尸罗律仪之功德。(《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二,大正藏第三十册,页405 下。)释昭慧教授说“受持声闻戒之二乘人仅能断恶而不能解脱”,断恶者,学戒持戒断除以五蕴有真实法性、为真实我之恶见我见,断五欲之恶思、恶想、恶分别,断除我瞋、我慢之恶习,显然可以解脱生死,为何释昭慧教授说断恶以后不能解脱?难道说释昭慧教授所受所学之戒没有办法断除恶见我见,所以强烈主张受持声闻戒不能得解脱?那幺一切受比丘、比丘尼戒之出家僧众若未受菩萨戒者,皆将不能因此而得解脱,显然与声闻戒、佛戒之根本理及 佛陀的教导完全不相符合;因为佛世时,未回小向大而得慧解脱入无余涅槃之阿罗汉,于阿含中尚有史实记录可供稽查故。自称精通阿含之释昭慧教授怎么可以说声闻戒仅能断恶而不能得解脱?又于声闻戒中,若起一念受生之欲,是犯了戒的;声闻罗汉对于自我无有一丝一毫的念,舍报后五阴十八界灭尽,入无余涅槃;菩萨若起一念不欲受生则是犯戒的,而菩萨却仍然得解脱,却不是阿含道中所说的声闻解脱境界,这是释昭慧教授应该深入理解及求证的最胜妙法,而这胜妙法全然以如来藏为体,却被释昭慧教授全力否定而诬谤为自性见外道法。(29 详释昭慧教授写给 平实导师的信函。载于〈正觉电子报〉第34 期。)阿罗汉灭尽五阴十八界入无余涅槃,与菩萨不断受生愿世世于人间受生仍然得解脱,彼等解脱之理都是源自同一个涅槃理,即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如来藏心,释昭慧教授可曾了解丝毫?
受持声闻戒而得解脱者,是因为断除分段生死烦恼之现行,如来藏不再于三界现行而施设说入无余涅槃,但继续受生之异熟种子仍在,仍可领受分段生死,不是究竟解脱;受持菩萨戒而得解脱者,乃是因为证得涅槃之本际如来藏,发起般若实相智慧,转依如来藏本来性净涅槃之真如体性,而断除分段生死烦恼习气与随眠,修学道种智破除所知障,证得于相于土自在之无功用行,不坏蕴处界而解脱于三界之生死系缚。所共者,乃是解脱之根源皆是如来藏之本来涅槃体性;所不共者,二乘圣者不知不证涅槃本际——不能证得无余涅槃中之本际;二乘圣者乃是以断除三界爱、见之烦恼现行,不断习气随眠,舍寿时坏灭蕴处界而于涅槃作证。菩萨则是亲证无余涅槃中之本际,并断除三界爱、见之烦恼现行与习气随眠以及所知障,生生世世都不坏蕴处界,如实了知涅槃之理,不于涅槃作证而解脱于三界之系缚。
释昭慧教授身穿僧衣,现出家相于台湾,应曾于出家时亲在戒场,应当已具足受持声闻戒,也同时受持菩萨戒,具足受三坛大戒;我们姑且如此相信她已曾受戒,这样一位身现比丘尼相者,竟然主张受持声闻戒的人无法与别解脱相应,无视于《阿含经》中所载“诸阿罗汉仅受声闻戒就能与别解脱相应而出生死”的道理,意在主张唯有亲受菩萨戒而修学大乘佛法以后才能解脱生死;这应是由于知见上之偏差,不能如实知、如实见乃至如实现观,故有如是严重谬误的说法而误导众生。
对于出家而住于佛家者而言,戒是最根本之依循,弥勒菩萨于根本论《瑜伽师地论》中乃至定义,毁谤菩萨藏之比丘、比丘尼,实已弃舍了摄属别解脱戒之声闻戒,《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大正藏第三十册,页515 下。本质上已成身披僧衣的世俗人,不在凡夫僧宝数中;这对修行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劝请释昭慧教授及释传道等人,应审慎检查自己否定如来藏而成为谤菩萨藏之犯最重罪者,于戒行上是否仍然顺于真实解脱法?释昭慧教授及释传道等人,遇到有人问及阿罗汉灭尽五阴十八界入无余涅槃后,无余涅槃是否为断灭空?何法为无余涅槃?无余涅槃以何为体而不堕断灭空?都只能闪避而答非所问,都不敢正答而申论之,其所以致此之原因,也是应当要日日检讨的。反之,观于游祥洲教授,却能够坦然的对大众诚实的说明:这个范围不是他所知道的,所以无法回答。如是不知则不知,不回避亦不扭曲而强答,这样的态度让人赞叹。反观释昭慧及释传道等人在新竹玄奘大学中举办佛学研讨会中的作为,却不如一介白衣凡夫。在此呼吁一切学佛或学罗汉的比丘、比丘尼众:读完此文以后,将来能够进而去探究所不知的,将理路不通而不能贯通、有矛盾的地方,予以厘清。并重新思考自己的道业:若是理上不能贯通的,能够履践吗?若不能履践的,值得付出一生身命与财物去研究、去随学吗?是故,所有的印顺门下学人,都应当要重视自己之法身慧命,切莫儿戏视之!我等谨以参加此次玄奘大学中由释昭慧教授等人举办的佛学研讨会实例,依亲见亲闻而写出本文,作为对印顺门下一切法师与居士的谏言,期望对彼诸大众都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