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电子报>正觉电子报>第050期>

辨正—释昭慧之错谬说法—专栏 法义辨正组(2)

[第050期]  发表时间: 2015-04-18 01:54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人法是现象界中可以依循 佛陀之教导,并一一检验、理性分析而得解者,既然是缘于人法而修得无我,纵然能够不问亲疏而施予慈悲,也还是属于有所取舍之所缘;因为刹那生灭变异不住之意识心是能缘的心,由能缘的心缘于所缘之人法而产生的慈心观,仍有所缘;但无缘慈是无所缘的,故释昭慧所说的无缘慈,最多只是声闻法中有所缘的法缘慈,不能成就无所缘的无缘慈;此理,亦可援引释昭慧之门人释性广对著大众信口所说的言语来证实:“心怎么能够无所缘呢?吃饭时体验看看。”释昭慧所说的心同于性广所说心,必定是有所缘之意识心,故能缘与所缘是不能分离的,当知此分之慈忍乃经论中所说之法缘慈所摄,并非佛法中的无所缘大慈。昭慧想要自封彼所行为无缘大慈,事实上却属于起诤于经论中佛菩萨之圣教,无法取信于有智之佛弟子,而她们的所说与所行也都禁不起法义上及正理上之检验,这都肇因于释昭慧等人全部落入意识境界、意识思惟之中。而唯证乃知之自心如来藏,是亲证者之现量智慧境界,一切凡夫及声闻圣人,都不能于现象界之人法中一一检验理性分析而得解;释昭慧教授既未亲证自心如来藏之现量境界,亦未断我见,三缚结具在,并无声闻智与般若智可以了知这种智慧的现量境界,所以她们都是不信受的;纵然 佛陀已于经中多处隐说乃至显说,释昭慧教授仅以其不能亲证、无法证实到底存不存在,即迳行否定之。释昭慧教授这种言行,就是经中佛所斥“如有生盲者,不见日月星,彼便如是言,无有诸色类”的无智人,她们师徒众人已经完全违背菩萨戒中 佛陀之教诫:“若佛子,心背大乘常住经律,言非佛说而受持二乘声闻、外道恶见一切禁戒邪见经律者,犯轻垢罪。”(注:《梵网经》卷二,大正藏第二十四册,页1005 下。)
因为她们是以声闻法取代佛法。在她们不久前所举办的这场学术研讨会中,又公开主张“大乘非佛说”,在实质上已全面否定佛法,改以声闻法取代佛法;当半月诵戒时没有公开忏悔灭罪而参加诵戒时,已经转成重罪了!若再一次半月诵戒时仍未忏悔而继续参加诵戒,就成为断头罪,舍报后应入地狱受无量苦。身为大乘法中的出家人,竟然努力造作诽谤大乘的愚行;而她们的衣食住行都是在享用 释迦如来的福报,却在否定 释迦如来的如来地位,只承认 释迦如来的阿罗汉身分──她们认为如来其实只是阿罗汉,所证并未超出阿罗汉的解脱智慧与果位,实在令人不敢相信;所以她否定 释迦的如来果位及智慧以后,在本质上已经不是 释迦如来的弟子,而她竟然还叫作“释”昭慧,我们则以为她应该是在印顺法中“出家”之“印昭慧”,这样称呼比较符合事实。
释昭慧教授说:
原来,真常心的特征是“非缘起性”,它与缘起法“非恒常、非独立、非真实”的特质正好相反,是“恒常、独立而真实”的,是不须依因待缘而本自存在、本自清净的。这在《楞严经》中说得最清晰: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
按:原注6《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大正十九,页一○六下。)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见犹离见见不能及,云何复说因缘自然及和合相?(按:原注7《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大正十九,页一一三上。)
……良知本有论或真常唯心论,并不容易解答令人困惑的问题。如果有这么一个事物(姑名之为“良知”或“如来藏”),是道德的根源,而且不是在因缘法则下出现的,那幺“良知”或“如来藏”应该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它所呈现出来的应该没有差别性。……再者,“良知”或“如来藏”是否存在?吾人无法证实它到底存不存在。反倒是在经验的层面,吾人可以不证自明:心中确有道德感,能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
然而感同身受的心,依然还是意识的现行,是“非恒常、非独立、非真实”的因缘生法,而绝非“恒常、独立、真实”的“真常心”。(
释昭慧,《佛教后设伦理学》,法界出版社(台北),2008 年5 月初版,页103-105。)
释昭慧教授这段文字,已经证明她完全落在意识境界中;她虽然说意识心是因缘生法而非真常心,却不相信 佛陀所说有真常心如来藏可以实证的圣教;虽然知道 佛陀在经中隐说、显说如来藏,说众生皆因不知性净明体之常住真心如来藏而生死相续,已说如来藏心并非因缘所生法,已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但她却不接受 佛陀之教义,竟将出世间第一义谛心如来藏与世间孔孟儒学之良知相提并论,以其表相佛教比丘尼之身分而带头示范来误导众生,让众生不信受佛陀之法义与教导;如此作为是住在佛门中极力破坏大乘佛法的附佛法外道,而她们自称为声闻法中的修证者,却又违背声闻法四阿含中的圣教,且处处相违;如是,正信之佛弟子们如何能于面对这般佛门外道戕害众生之法身慧命、如是摧毁 佛陀之正法教时,而能充耳不闻!又释昭慧教授亦恐堕于一切法缘起无有自体、无有自性之无法“断灭空”中,因此释昭慧教授辩解说:
清凉澄观即于《华严大疏钞》中,简别二者的不同:经云:佛性除于瓦石。论云:在非情数中名为法性,在有情数中名为佛性。简别二者的原因,即在于心法的有无。非属心法之诸法,无自性空故,是为“法性”;具足心法的有情,依心识识之之修为焉而可转染成净、转迷启悟,故不但具足“法性”,而且具足“证入法性”的觉性,是即“佛性”。(注:释昭慧,《佛教后设伦理学》,法界出版社(台北),2008 年5 月初版,页107)
她认为无自性空之体性不是空性,不是缘起之本源,而是可以离于言说之感知能力,此具有感知能力之意识心具足了缘起无自性之法性,并且具足了“证入法性”之知觉性,此等能“证入法性”之知觉性就称为佛性。这么一来,就已明说了彼等即是认取意识心之知觉性为佛性,这是落入识阴的内我所中──是落入识阴的心所法中。识阴六识已是虚妄的缘生法,而识阴的内我所──五别境心所法──竟可以被她们认定为如来藏方能拥有的佛性,显然是将缘生法的识阴六识所显现的心所法──将再度缘生的心所法认定为常住法;(注:佛性是常住法,释昭慧还是期盼能依止常住法,但是于否定了常住之如来藏心体以后,却仅能以妄想认取生灭之觉知性做为依止,真是可悲可叹!这种显而易见的矛盾逻辑竟然彼等能够接受?而且还能取得世间智慧象征的“大学教授”崇高名位,真令人觉得不可想像。而意识心是因缘所生之不自在法,是依因待缘有生有灭之心,意识心现起以后才有之知觉性,其实是意识缘生法再度藉缘而生的次第缘生法,竟然能够说之为 佛陀所说常住不变易之佛性?佛陀在经中开示说佛性是第一义空、佛性常恒无有变易(注:《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大正藏第十二册,页523 中。),佛陀亦说诸世间因缘相非第一义,而意识的知觉性──五别境心所法,释昭慧教授怎可违背 佛陀之教示,自己另行创造佛法,而与 佛诤?如此之人,还可说是佛弟子?居然还穿著佛之“福田衣”来接受信众的供养,而在实质上破坏佛法,还大言不惭的说是在弘扬佛法?恳请正信之佛弟子审思!慎思!以免大力护持她们以后,本质上却是在造作谤佛破法的恶行.
成佛,必需是于佛法上有修有证,而不是于声闻法上有修有证;但,在佛法上有修有证者皆是意识心,能与二障烦恼染污相应而受系缚者也是意识心,能断除烦恼发起智慧者也是意识心;即使修到了佛地,当时意识心的知觉性都仍然不是佛性,因为意识心不是常住之第一义谛心故,更因为意识的心所法不是常住心如来藏的心所法故。常住世间之第一义谛心显示出来之心所法才能称为佛性,本来自性清净不受世间任何一法所染著系缚者,又能如明镜如实呈现一切染净法等功能者,才能称为佛性。释昭慧教授否定了真常心如来藏,于无常法中恐堕于断灭,故于不信受 佛陀所说之真常心如来藏之余,却又臆想著属于真常心之真如心显现的佛性做为依靠,然后将生灭性的识阴六识的知觉性套在真心如来藏显现的功能性上,自认为是常住的佛性,藉此来逃避否定如来藏以后堕入断灭空的窘境,其实仍然不能自外于断灭空,因为识阴六识显现的知觉性并非佛性,仍是生灭法。释昭慧等人若不宣称自己已经证得常住的佛性,则彼等之缘起性空无自性皆是断灭法;但佛性并不是她们所知的识阴六识的知觉性──她们已堕入凡夫臆想所知的佛性中,不是真的实证佛性,因此她们只能在现象界中体验之意识觉知性上生起妄想,计著意识心有一分离语言道之觉知细分,误认那就是佛性了!释昭慧教授与释传道即称这个意识细分的心所法功能性为第八识。(注:
释传道于2008 年5 月31 日玄奘大学法云厅所举办印顺思想研讨会中说:“第八识就是意识之细分。”释昭慧接著说:“意识与意根中就含摄了阿陀那识。”)然而,佛性不与表义名言相应,而意识心之觉知性从来都是与表义名言相应的,释昭慧等人不应将虾作鱼混同为一;因为觉知就是受与想心所法之呈现,而受与想出现后能了知六尘时,已是别境心所法了。受与想都不离于法尘影像相,纵然可以离开语言文字等表义名言,但是却系于了相之显境名言而不可脱离,这已是意识的受与想心所法出现后再延续到别境心所法的境界相了,这才是释昭慧等人所知的知觉性,而意识的受与想心所法,并不是释昭慧等人所能稍知,何况能生意识的如来藏的本觉性──佛性,从来不与五别境心所法相应,当然更不是释昭慧等人所能臆测的。
该次“学术”会议中,释传道曾否认自己是六识论者,自称是八识论者;他把意识再细分出意根与第八识──认为意识共有三识,自认为这样就是八识论者。但意识的自性与意根及第八识的自性全然不同,已证明意识不可能含摄第八识与意根;而意识的生起,必需以意根为俱有依,才能从第八识中生起,故意根与第八识是先存在的,依意根与第八识的功能才能出生意识,释传道不该将能生的第八识含摄在被生的意识心中。而意识每天早上生起时,一定会与受想及五别境心所法相应,故欲界之粗意识心乃至到最细分之非想非非想,皆与受想及别境心所法相应,仍属意识所摄,从来不能说为意根或第八识;而一切意识中最微细的意识,是非非想定中的意识,仍然未曾脱离言说相,并非言语道断之法,从来都与表义名言相应(即使住入定境等至位中,也仍然会与显境名言相应),绝对不是言语道断的第八识,更不是第八识所显现出来的佛性。故意识心乃至意识之细分,皆不可施设别名为第八识,第八识乃是如来藏阿赖耶识、异熟识、阿陀那识,体性与功德完全不相同故,(请参阅平实导师《真实如来藏》、《阿含正义》等等著作,已详细的阐述申论法性之差异,可以将意识等七识汇归于法体第八识,但是却不能以意识等所生法假名施设为第八识)而第八识是能生意识之常住心,意识则是每夜眠熟即告断灭之生灭心,怎能细分出每夜眠熟时仍然常住不断之第八识常住心?断无此理!此外,释昭慧教授等人将意识之细分说为第八识者,本质仍然是否定众生具有八识、否定真实有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者,故说释昭慧等人仍然是标准的六识论断见者──所有阿罗汉入涅槃时都必须灭除六识全部故,无第八识常住时的涅槃即是断灭空故。因此,根据释昭慧教授与释传道之说,佛性即非常住而无有变易之法,因为在彼等之认知中,不承认、不信受 佛陀所说“众生皆有如来藏、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之法义,妄想将能生意识之如来藏归摄于被如来藏所生的意识中,心行颠倒;而如来藏具有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真如法性,从来都无所缘而不断地运作,令众生得以生存而继续受报及造业;以如是无所缘的平等性,才能成就究竟而无可非议的平等性;一切众生皆因此第一义法而平等平等,此乃菩萨修无缘慈之所缘,并非缘于非第一义之因缘法相之蕴处界人法,可以说为无缘慈的。
释昭慧教授、性广、传道等所言之法,本质是常见与断见之邪见所摄,认取生灭法意识心之细分觉知当作佛性,虽然于文字中说此意识心是因缘所生法,但是却又执著此意识心之了知性是离于语言文字之不空法性,认此意识心能不以语言文字了知缘起性空即是如来藏之本觉性,只要于中不起语言文字,就是双证空与不空之中道,这个本质仍不能自外于常见见──与常见外道一样同堕意识常住之邪见中,并且又同于自性见外道──与自性见外道一样同执识阴六识能见闻知觉之自性为佛性。释昭慧教授曾于信件中枉责 平实导师为自性见,(详见〈正觉电子报〉第34 期释昭慧之信函所说。)但释昭慧这样的主张却正是她枉责于别人的自性见,故说释昭慧教授是标准的自性见外道。而意识心的确是可灭之法,故意识心的心所法──意识心的见闻知觉性──当然更是可灭法;当我们在学术研讨会现场,问及“阿罗汉舍报入余涅槃时,五蕴十八界皆灭,十二有支因缘法全灭,则意识所证得的中道智慧亦灭,无余涅槃是否为断灭法?若是断灭,这就是断见见”,当时释昭慧教授、释传道等人皆无法回答,闪闪躲躲避重就轻而说言:“缘起无自性空,不可言说、离语言道,即当下解脱。”而这仍然是意识心所住的境界──只是意识心住于离念灵知之中,那幺不就是堕于常见见中了吗?又怎能解释她们所说的见闻知觉性的“佛性”呢?这更已证明她们堕于自性见外道的知见中,无法正答的缘故,当场就只能如此答非所问。她们为何不能当场申论阿罗汉所证之无余涅槃是为何法?而正觉同修会中已证悟的菩萨们却能说明其中的实法与境界相。当她们否定第八识时,必然使阿罗汉法堕于断灭;而她们又以阿罗汉法取代佛法,则一切所说之佛法皆成为戏论,已非佛所说之真实解脱法故。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辨正,释昭,慧之,错谬,说法,专栏,法义,释昭,教授,领导,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