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电子报>正觉电子报>第050期>

辨正—释昭慧之错谬说法—专栏 法义辨正组(3)

[第050期]  发表时间: 2015-04-18 01:54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释昭慧教授引用 龙树菩萨所说的:“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著有空,诸佛所不化。”正是在破释昭慧教授、传道等人这般于因缘所生法中著于有、著于空者,她们援引 龙树菩萨的论文来破斥别人时,却还不知道已经破斥到自己了。因为彼等于因缘所生法之缘起理中,一概的否定有第一因的存在(21 释昭慧,《佛教后设伦理学》,法界出版社(台北),2008 年5 月初版,页62),只看到十二有支一一支之流转以及还灭等表相,却不能了解 佛陀于阿含中说有入胎之识,此识与名色互缘而共成世间;她们也不知道 佛陀所说十二因缘观的流转及还灭法,是以十因缘观所说的“由识出生名色”的道理作为大前提来说的。佛陀的意思已经很清楚地表明了:名色之所由来即是住胎识,观修因缘法时不断往上推究的结果,是一切法从名色出生,而名色的出生即是住胎之后能出生名色的本识如来藏;推寻一切法时,只能齐于此入胎、住胎之本识,不能过于此入胎识而有他法可以成为名色出生之根本;再从此本识往前推寻时,即无一法可得,是故佛说“齐识而还,不能过彼”。这是原始佛教《阿含经》中的圣教,并非大乘法教中才如此说的,释昭慧教授却昧于此一圣教,茫然不知此理。
当她们肯承认有此入胎而住的第八识时,肯承认此一本识是常住不坏之金刚心时,则她们所推崇的阿罗汉道就不会落入断灭空中,当天的学术会议中就不必对提问者,作出实问虚答、答非所问的糗事。而这个本识是确实可证的,并非佛陀徒托空言的方便施设,因为今天的正觉同修会中已经有极多人实证此如来藏识──入胎识,并且能运转祂,也能时时刻刻现观祂的真如法性。此入胎之识即是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众生不知有此性净明体之常住真心,误认生灭性的觉知心意识为常住的自己,堕入常见外道见中;或误认觉知心意识的心所法──见闻知觉性──为佛性,落入自性见外道的邪见中;为维持这二种虚妄的自己可以继续存在,死后就必须重新入胎受生,故有生死相续,此即是常见之范畴。反之,离于如来藏常住真心而说因缘所生一切法皆是空者,即是著于空见者;如是空见已落于空亡外道中,本是断见外道之属,却加以增益为不断不常的常住法,正是增益执之凡夫;若离于如来藏常住真心之真如佛性而说存有不灭之空性佛性者,即是著于有见者,始终不离断常二边等边见,这不就是释昭慧教授、性广、传道等人目前之堕处吗?彼等于误解、曲解 龙树菩萨之《中论》以后,不知不觉堕于 龙树菩萨所破之著空、著有者中,乃是源于亲近了恶知识释印顺,受到所传西藏喇嘛教应成派“中观”(注:
密宗的应成派及自续派中观,其实都非中观,只是将断见及常见境界套用中观的名称而冒称。)之毒所害,导致彼等之我见、邪见深不可破,不但法身慧命之芽种无有启发之时,亦同时导致三缚结不能断除,真令人怜悯!
综上所说,释昭慧教授所立之众生平等依据,仅是停留于众生缘慈之阶段,而且仅能缘于亲而不能缘于怨,何以故?摘录释昭慧教授所说如下:
佛法中的平等有三种层次:
一、生命均有感知能力,应平等尊重生命的苦乐感知,以及其离苦得乐的强烈意愿,是即“众生平等”之要义。
二、生命又都依因依待缘而生灭变迁,是即缘生诸法在差别相中,无自性
义平等无二,是为“法性平等”之要义。
三、不但凡夫依因待缘而承受苦乐、流转生死,圣者也是依因待缘而证入涅槃、成就佛道。在此“缘起”法则之下,凡夫有修三学以解脱的可能性,也有修六度、四摄以成佛的可能性。后者即“佛性平等”之要义。(注:释昭慧,《佛教后设伦理学》,法界出版社(台北),2008 年5 月初版,页60。)
释昭慧教授所谓之感知能力,就是六识心之了知与觉受,亦即六识心加上六识心之受与想……等心所法,也就是佛陀所说五蕴中之识蕴与受蕴、想蕴及其心所法;不断的感知,就是识蕴所成行蕴之行相;感知,必需经由五根为增上缘,故不能脱离色蕴,这就是释昭慧教授所堕的五蕴众生凡夫境界。欲对众生施予乐,即是菩萨所修之慈忍,不于与众生相对时之违逆境生起瞋心,这是众生缘慈所修之初步;从亲人眷属中扩及到非亲非怨者乃至怨家,这也是必经之程序;而这个程序是经由圣教的熏习教导及长时间的修习以后,才能成功的,不是众生识阴的天然本性;即使号称修行很好的人,由于处于意识所缘境界中,故仍然会对逆境自然生起瞋恚。是故自认为在佛法中有实修的释昭慧教授,她于五月三十一日的学术研讨会中,发现到会场中有多人对于彼等之书与论文提出法义上之质疑时,马上将提问者视为怨家,意识中生起瞋心、口出瞋言,完全看不到一位刚刚还宣说已在修无缘慈者必定已圆满之众生缘慈之行相!也看不到她自己所说对于心中之怨家有众生缘慈应该呈现之不瞋心行,显然她的无缘慈仍是有所缘的──缘于她视为怨家的提问者所提的议题而生瞋。这样的情况如何说服大众信受:释昭慧教授所立之众生平等而行护生是依止正法之无缘大慈?这已证明她所说的其实仍是她自己臆想的“无缘大慈”,不是真正的无缘大慈。因为能生起无缘大慈的人,是必须亲证无缘而恒时对众生保持慈心的如来藏者,才能够转依如来藏的
无缘大慈而成就这个慈心观,但无缘而大慈的真实心如来藏,却是释昭慧等人所否定并谤为外道法的。
释昭慧教授又以缘生法无自性,立法性平等,认为这个层次是属于能够圆满众生缘慈者,是进入法缘慈修慈忍之阶段;然而缘生法无自性,属于依他而起之生灭法性,无常故空,空已即无法性可以评量为平等性,故并非真实之法性平等;此亦仅是以五蕴空、无我之空相成为修忍之所缘,纵使超越释昭慧当天起瞋的状况,已能超越所缘人我之亲、怨、中三种关系,于众生中不分别是亲或怨或非亲非怨而如是平等,仍然是缘于人法而修慈忍,仍非释昭慧教授所说的无缘慈,释昭慧以此意涵来解说无缘慈,明显已违背圣教及正理。现成事例,是释昭慧教授身口意行所呈现之现量表现,让人检验出彼尚需于众生缘慈加行,心仍未能调柔,则不能受法,故佛法中最基本之人我与人法等粗浅之五蕴知见,都是释昭慧教授一众必需加强修习与观行者;若能如是行、如实行,假以时日必能断除我见而进入声闻法的法缘慈中修忍。只可惜这位身现声闻出家相的释昭慧教授,以当天在学术研讨会中的表现来看,仍是遥遥无期的。出家所为何事?却斤斤于事相面子等法,不事修证──连最基本的五蕴内容都错会得如此严重,想来也真是可悲。
缘于众生平等修慈忍,或缘于五蕴十八界空相之法性修慈忍,这些都属于有缘慈,仍不是无缘慈;于实际行门中,释昭慧教授对有缘慈都已混杂不清,而不能于次第之初业中有所成就,奢谈缘起能够使人解脱乃至成佛,主张依止于依因待缘之缘起法所修的有缘慈,错说为无缘慈,而主张能有成佛的可能性,言是佛性平等,纯属妄言,故违背圣教及正理。今观释昭慧教授所说之佛性平等,却是以无常法──以缘生的识阴六识所拥有的觉知性──为基础而建立,若真是这样,则佛性即成可断灭之法,则阿罗汉舍报入无余涅槃即成为佛性断灭的空无境界,如何可说是佛法中之解脱?又如何可说不是断灭法?而众生之依因待缘流转生死、承受苦乐,也不是由于缘起法而平等,而是由于流转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而立一切流转生死之有情平等平等──都是依止于一切有情各自都有的第八识之平等真如体性,随顺于业之异熟与六、七二识之我见执著而说,并非所谓“法不孤起必依因待缘即是真如”;法不孤起必依因待缘,仅是说明生灭性的种种缘起法的不自在,以及无真实体性之相貌罢了,本质仍是断灭空、无常空,空已即无真实与如如可说,怎能说是真如?但释昭慧教授对自己违教悖理的说法是完全无法自行省觉的。
有情修三学能解脱,乃至修六度、四摄等法能成佛,也是由于正行真如而立三乘闻法修道所得之智慧平等,以及依清净真如而立三乘菩提平等平等,(注:《解深密经》卷三,大正藏第十六册,页699 下。)此亦是依止于第八识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第一义真空的体性而说,并非缘于生灭性之五阴无常空而说的;二乘圣人虽未亲证涅槃之实际,心中所安住者并非以蕴处界断灭想为涅槃之实际,而是 佛陀所说常不变易之真实清凉寂静法为涅槃之实际,故二乘圣者信受佛说,信无余涅槃之中有实际──恒现真如性之本识──常住不坏,由此缘故,能够将“我入涅槃”之我受、我想,全都断灭而入于五蕴空、十八界空,不产生断灭空之恐怖,而依止常不变易之涅槃实际真实解脱;涅槃实际,即是不生不灭之第八识心体如来藏。菩萨亲证第八识心体,了知第八识心体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真如体性非缘起,乃本来而有,一切众生平等;二乘圣者舍报灭尽蕴处界入无余涅槃,所谓之无余涅槃仍然是第八识心体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由于已断除我见我执之现行种子,不再具有后有名色之生因,因此第八识心体不再于三界中现行──如来藏不再出生后世十八界、五蕴──故于三界中已无法找到入涅槃后的阿罗汉之如来藏,即是无余涅槃位之如来藏──无生亦无死的如来藏独住而不可知见。菩萨依止于亲证第八识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体性之智慧,转依此智慧而舍五蕴之我见与少分我执,乃至次第进修断除我执与法执等染污种子与随眠,成就完全不再有种子变易──离变易生死──之无垢识佛地真如,而此佛地真如非非缘起:若不经三大阿僧只劫修菩萨道则不能成就,故非非缘起;而第八识心体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真如体性恒不变易,本来如是,故非缘起。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故众生平等,乃是以非缘起之如来藏所显示的本来涅槃与真如法性而说;众生皆能成佛,乃是以正行真如之非非缘起而说;但不能如释昭慧教授所说仅需于依因待缘之缘起法则下,就能够建立佛性平等之要义。若如释昭慧教授所立之佛性平等要义,则应十信位之菩萨不必入于住位修学第一义空法,只要长劫修人间善法就可以成佛了!依此逻辑,我们不禁要请问释昭慧教授:只要人法能成就即能成佛?这又与一神教徒一般于人间大力布施修善有何差别?是否一神教的教义也是能够成佛的法?印顺人难道都不曾思考过 佛陀之真实教义吗?
故说释昭慧教授欲于缘起无自性而立佛法中所说之究竟平等,无有是处。若欲于世间法中行护生,劝请释昭慧教授回归 佛陀所制之声闻戒与菩萨戒义理;若欲寻求戒法所依之根本原理──戒体,于私下阅读 平实导师著作之余,亦可放下身段来正觉讲堂听经闻法乃至参与共修,建立正知正见,早日脱离无明暗垢,定有机缘找到戒体之根源。
二、略论声闻戒与菩萨戒之共与不共
摄受佛戒,又称为摄受法戒。法者,即是坏烦恼因、真实解脱,意即不能坏烦恼因即非真实解脱,则为非法;也就是说,此法有其必然不可戏论之因果存在,是故受持佛戒者,必然是顺于真实解脱法而受戒、学戒、持戒,因此而得真实解脱。真实解脱所指的义理,乃是不可毁坏故称为真,理不颠倒、体不虚妄而称为实;若是以称蕴处界为主体,以蕴处界皆灭为解脱者,即非真实解脱,蕴处界不真亦不实故,则依此所成就之解脱即非真亦非实,入涅槃解脱后成断灭空故。是故真实解脱之理所说者乃是不生不灭、不可毁坏,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第八识心体如来藏;阿罗汉们依止佛语圣教而确定有此常住心,方能确实断除我见,然后于舍报时灭尽蕴处界入涅槃,即不堕断灭空,如是解脱方是真实解脱。如来藏离六尘中之见闻觉知、(
详诸大乘经典,所载不胜枚举。)不贪、不瞋、无欲、无作、不念我与我所,(《阿差末菩萨经》卷二,大正藏第十三册,页590 中。)具足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戒体功德;是故 佛陀说,一切众生戒本源自性清净,孝顺于无上之道之法是名为戒,孝即是戒,(《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卷下,大正藏第二十四册,页1003下)意即顺于如来藏真实解脱真如体性之法即是戒。
以上所说乃是佛戒──菩萨戒,乃修习成佛之道者所受戒律。摄受声闻戒(别解脱戒)者,必需舍亲而离世俗家,剃发著染衣,住于如来家(寺院中),亦是顺于真实解脱法之初步,前提为兼受菩萨戒──佛戒,并以佛戒为正戒而非别戒;舍亲而离世俗家,表示远离我所、不以五蕴为所应安住之处所;剃发著染衣,住于如来家,表示破除男、女、我相,住于方便解脱法中(纯信佛语知有如来藏常住而未能亲证如来藏故,不名真实法中所证之解脱);故声闻戒于受具足戒之时,传戒之师与教授师所教导的,都应不离于以断五蕴我见为入道之标的,进断我执贪爱为学处,依止于声闻戒──比丘、比丘尼戒;于见道断我见后,舍离欲界爱及修学禅定而发起初禅、证得三果,乃至依于身证(成就八解脱)及无生智而成为俱解脱阿罗汉。
摄受菩萨戒者,有出家与在家菩萨,出家菩萨若同时摄受声闻戒者,则于受持声闻戒及菩萨戒时,以菩萨戒为主,声闻戒为辅──确认比丘、比丘尼戒为别解脱戒而非正解脱戒;其中顺于解脱分所修者,皆是依止于真实解脱法,无有冲突与矛盾之处。所断五蕴为真实体之我见与我执,仍然同于声闻戒之精神,仍然是要断除的;但于亲证涅槃本际如来藏时,能现观真实戒体之无我无作真如法性种种功德──已入菩萨数中之一切菩萨皆以如来藏为菩萨戒之所依体,转依之而勤于受学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降伏性障证得初禅而成为通教菩萨三果圣者,或在十行位、十回向位中,或在七地以下,世世进修转进,直到八地成为通教菩萨之无学圣者(单取解脱道、不依同时所证之大乘道而言)。菩萨于入初地时,同时已是三果圣者;若从初地满心位起,若欲取涅槃者亦能取证,但都不取受无余涅槃,转以增上意乐勇发十无尽愿,不舍众生、不以坏灭蕴处界而于涅槃作证,故诸地菩萨有能力入无余涅槃而不证。在家菩萨除了于表相上未舍亲离家剃发著染衣受声闻戒住于寺院中以外,其余诸法所应修习者并无差别;譬如摄受菩萨戒、受学十重四十八轻乃至八万四千威仪戒、摄归三聚净戒之一切佛戒,断除五蕴我见亲证涅槃本际如来藏、断除三缚结,乃至发起初禅而证得通教菩萨三果等等,顺于真实解脱心如来藏所应修应证,于菩萨戒中 佛陀所制不应作与不得不作者;如是等类大乘诸法,出家菩萨与在家菩萨之学处无有差别。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辨正,释昭,慧之,错谬,说法,专栏,法义,释昭,教授,领导,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