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中观(连载9)----游正光老师(2)
又譬如贪爱四禅等至位中,离微细念,离心喜、断息脉,无苦无乐,亦无极细之舍念、舍受的境界,以为这样就是无余涅槃境界而起贪著。如是贪著色界诸法,于是堕在色界中,无法发起四种无色界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而出离色界。有爱住地烦恼,乃是贪爱四空定之微细离念灵知心,以为是常住不坏法,以为是无余涅槃境界,如是安住不舍意识境界,因而无法将意识灭掉而转入灭尽定中,因此堕在无色界中而无法出离。如是四种住地烦恼,能障碍学人取证二乘解脱果的无余涅槃,令众生无法出离三界生死。
见一处住地烦恼又名见惑,于大乘菩萨一念慧相应见道时,不仅打破无始无明而明心乃至见性,而且于二乘所应断的见惑于当下亦断,是为见道所断惑。欲爱住地烦恼、色爱住地烦恼、有爱住地烦恼名为思惑,是为修道所断惑。行者于三乘见道后,藉著修行渐次断除烦恼,单纯修解脱道的二乘人快则一世(成就四果以及三种最顶级的三果人于中阴阶段取无余涅槃),多者七世(钝根的初果人)。菩萨于见道时完成成佛之道的第一大阿僧只劫之三十分之七,并于十回向快满心时,能断尽一念无明烦恼现行的思惑,可以取证无余涅槃,但是为了成就佛道而必须修证无生法忍道种智,故意留惑润生,一直到第二大阿僧只劫之七地满心时才不得不断尽思惑,以及断色阴、受阴、想阴之习气种子随眠,这也是释迦世尊在《楞严经》卷10 开示的道理:【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10这告诉大众:三乘所断烦恼及次第真的是有很大的差异,不是没差异的。因为,断我见之时也仅是一念决定心相应而已,属于顿悟,是见道断惑而有了见地。断我执、我所执,则是修道所断惑,属于事修、渐修的部分,二乘人快者一世,最慢七世即能断除。菩萨行者则不为求无余涅槃之寂静安乐,故于第一大阿僧只劫圆满入初地时才断除此烦恼障之现行,菩萨是为了无生法忍的道种智,故意留惑润生,一直到第二大阿僧只劫之七地满心,不得不将思惑断尽,而且是断除三界爱有漏习气种子随眠,以及一部分的无始无明。注10《楞严经》卷10,《大正藏》册19,页155,上8-9。
无始无明就是对生命实相不了知所产生的无明,包括:不知自己所接触、所领受的一切法,都从自己的如来藏出生;不知道觉知心的自己、处处作主的自己,都是从自己的如来藏出生;不知道一切法之根源就是如来藏;不知道所处的六尘境界及觉受都是如来藏所显现内六尘相分及见分,是由见分去分别相分,众生以为真实有外法可以接触而生苦、乐、不苦不乐等觉受;不知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11的真实道理等等。这些烦恼包括心上烦恼、止上烦恼、观上烦恼、禅上烦恼、正受上烦恼、方便上烦恼、智上烦恼、果上烦恼、得上烦恼、力上烦恼、无畏上烦恼等等过恒河沙数佛菩提道中修所断上烦恼,以致过恒河沙数等法应得不得、应证不证所生的上烦恼,这些上烦恼与修所断上烦恼及所应证之法,从无始劫以来众生心皆不相应,却是从无始劫以来就在,所以称为无始无明。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三乘菩提所断的无明真的有很大的差异,二乘人仅断一念无明之见惑、思惑,菩萨不仅断见、思二惑,而且还断二乘所不能断的三界爱习气种子随眠,以及无始无明。注11 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三界都是由共业有情如来藏变现出来的,所以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9 曾开示:“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大正藏》册10,页102,上28-下1。又世间法、出世间法、世出世间法都是由八个识和合运作而有的,故有万法唯识的说法出现。但是不论是一切唯心,或者是万法唯识,都是指陈第八识本体以及与所生七转识和合运作,才能为菩萨亲证及了知。
如《胜鬘经》卷1 开示:如是有爱住地数四住地,不与无明住地业同;无明住地异,离四住地,佛地所断,佛菩提智所断。何以故?阿罗汉、辟支佛断四种住地,无漏不尽,不得自在力,亦不作证;无漏不尽者,即是无明住地。12注12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卷 1〈一乘章第 5〉,《大正藏》册 12,页220,上20-25。
胜鬘夫人开示:四种住地烦恼之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是不同的,阿罗汉、辟支佛仅断一念无明四住地烦恼,仍然有离四住地的无明未断,就是指阿罗汉、辟支佛所不能断的无始无明,包括一念无明的习气种子随眠。虽然阿罗汉已断除三界爱烦恼现行,可是仍然有三界爱习气种子随眠仍未能断除,但并不妨碍阿罗汉入无余涅槃而出三界。又阿罗汉、辟支佛从无始劫以来没有与无始无明相应,更不用说能够打破乃至能断除无始无明。然而,无始无明之存在乃至现行,皆不会遮障众生解脱三界之分段生死;因此,不回心的定性阿罗汉、辟支佛,虽然没有打破无始无明,也不知无始无明,无妨解脱于三界之分段生死。菩萨则不然,如果没有断除无始无明,就会障碍菩萨成就大菩提果,因此菩萨透过参禅的方式,与无始无明相应,于一念相应慧明心时,不仅断了一念无明的见一处住地烦恼,而且也打破了无始无明,如是再经过将近三大阿僧只劫的精勤修行,不仅断除了一念无明现行之分段生死,而且也断尽一念无明习气种子随眠以及无始无明,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
又二乘四果人仅断除见惑、思惑,也就是断了烦恼障的现行,可是没有断习气种子随眠,这除了在前举之《胜鬘经》中已明确的开示外,更有非常多的经论可为依据,说明如下:昔有一鸽为鹰所逐,入舍利弗影,战惧不解。移入佛影,泰然无怖,大海可移此鸽无动。所以尔者?佛有大慈大悲,舍利弗无大慈悲。佛习气尽,舍利弗习气未尽。佛三阿僧只劫修菩萨行,舍利弗六十劫中修习苦行。以是因缘,鸽入舍利弗影,犹有怖畏;入佛影中,而无怖也。13注13《大方便佛报恩经》卷6〈优波离品第 8〉,《大正藏》册3,页156,中9-15。
佛在《大方便佛报恩经》卷 6 开示:在佛世,有一只鸽子被老鹰所追逐躲入舍利弗影子里,它仍然恐惧颤栗不已,后来躲到世尊影子下,就没有任何恐惧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因为佛大慈大悲、经历三大阿僧只劫修菩萨行,永断习气而成佛,所以鸽子入于佛影没有怖畏。舍利弗没有大慈大悲、未断习气、仅六十大劫修苦行,所以鸽子入舍利弗影仍然有怖畏。由此可知:佛永断习气种子随眠,所以众生依止于佛就不会有任何恐惧,二乘人未断习气种子随眠,所以众生若依止阿罗汉仍然会有恐惧。
在经中还有一些例子,很清楚开示:佛永断习气种子随眠,阿罗汉仅断烦恼现行,未断习气种子随眠,如《大方便佛报恩经》卷4 开示:时提婆达多白阿闍世王言:“佛诸大弟子等今皆不在,如来单独一身,王可遣信,往请如来。若入宫城,即当以酒饮五百大恶黑象,极令奔醉。佛若受请来入城者,当放大醉象而踏杀之。”
时阿闍世王遣使往请如来,佛与五百阿罗汉即受王请,前入王舍城。尔时,阿闍世王即放五百醉象,奔逸搪揬,树木摧折,墙壁崩倒,哮吓大吼,向于如来。时五百阿罗汉皆大恐怖,踊在空中,徘徊佛上。尔时阿难围遶如来,恐怖不能得去。尔时如来以慈悲力,即举右手,于五指头出五师子,开口哮吼,五百醉象恐怖躃地。14注14《大方便佛报恩经》卷4〈恶友品第 6〉,《大正藏》册3,页147,中 16-下1。
提婆达多向阿闍世王进谗言,欲用五百只大醉象害佛。当 佛与阿难、五百位大阿罗汉入城后,阿闍世王即放出五百只大醉象,其所经之处,树木无不摧折、墙壁崩倒,以及醉象所发出咆哮大吼之声,众人听了无不恐怖。当时五百位大阿罗汉看了以后,觉得非常恐怖,因为怕死习气的缘故,于是运起神通躲到天上,徘徊在佛陀的上方避开大醉象群。侍者阿难也觉得非常恐怖,却因为没有神通,只好躲在佛的身后,而无法离开。当时世尊以慈悲力,不疾不徐的举起右手,在五指头出现五头狮子,各个开口吼叫,五百醉象听了全都恐怖倒地不起。经中已明确开示:当醉象出现时,五百位大阿罗汉各个觉得非常恐怖及怕死习气的缘故,运起神通躲到天上避难。侍者阿难也因为害怕而躲在佛的后面。唯有 佛陀丝毫不怕,伸出右手,在五根手指头出现五狮子来威摄这五百醉象;也就是说,这五百位大阿罗汉,虽然已断除了三界爱烦恼的现行,可以了生脱死,但是未断习气种子的随眠。
所以当遇到恐怖危难境界,譬如五百醉象咆哮大吼地冲过来,所经之处树木、墙垣无不摧折崩倒,这时大阿罗汉们的习气种子随眠相应而产生作用,所以显得很恐怖也畏惧,于是各个运起神通躲到天上避难。阿难因为没有神通,无法跟著躲到天上去,所以只好躲在佛陀身后。佛已断除三界爱烦恼习气种子随眠,遇到此种恶劣情形,不仅不为所动,而且还可化现五狮子来威摄醉象化解危机,这就是佛已断习气种子随眠,阿罗汉没有断习气种子随眠最好的案例。
此外在菩萨论中,也举出佛已断习气种子随眠,阿罗汉没有断习气种子随眠的一些例子,开示如下:如一婆罗门,以五百种恶口众中骂佛,佛无异色,亦无异心;此婆罗门心伏,还以五百种语赞佛,佛无喜色,亦无悦心,于此毁誉,心色无变。又复旃遮婆罗门女,带杅谤佛,佛无惭色;事情既露,佛无悦色。转法轮时,赞美之声满于十方,心亦不高;孙陀利死,恶声流布,心亦不下。……提婆达多于耆闍崛山,推石压佛,佛亦不憎;是时罗睺罗敬心赞佛,佛亦不爱。阿闍贳纵诸醉象,欲令害佛,佛亦不畏;降伏狂象,王舍城人益加恭敬,持香华缨络出供养佛,佛亦不喜。15注15《大智度论》卷27〈序品第 1〉,《大正藏》册25,页260,下27-页261,上15。
龙树菩萨开示:佛永断习气,因此遇到谩骂声、赞叹声、如意事、不如意事,乃至有人要诬赖佛、要杀害佛等,心都无所动,这也是佛不共二乘的三念住 16,不会像世间人,遇到赞叹事、如意事等或欢喜或高兴,遇到谩骂声、不如意等事或悲愤或不高兴,遇如意事或不如意事等参杂在一起,或时欢喜、悲哀,或时高兴、不高兴,完全被境界所转而不知,导致在三界轮回生死无法出离。注16 《阿毘达磨俱舍论》卷 27〈分别智品第 7〉论曰:“佛三念住如经广说,诸弟子众一向恭敬能正受行,如来缘之不生欢喜,舍而安住正念、正知,是谓如来第一念住。诸弟子众唯不恭敬、不正受行,如来缘之不生忧戚,舍而安住正念、正知,是谓如来第二念住。诸弟子众一类恭敬、能正受行,一类不敬、不正受行,如来缘之不生欢戚,舍而安住正念、正知,是谓如来第三念住。”《大正藏》册29,页140,下26-页141,上4。
(待续)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般若,中观,连载,----,正光,老师,五点,菩萨,行时,是
相关阅读
- 上一篇:涅槃(连载10)----平实导师
- 下一篇:苍天有眼(连载22)----郭正益老师
推荐文章
阅读排行
讲座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