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电子报>正觉电子报>第107期>

苍天有眼(连载22)----郭正益老师(2)

[第107期]  发表时间: 2015-04-18 03:58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密教一切如来”又劝勉这菩萨应该观察他“萨埵金刚”能够现出“佛”形,这菩萨便继续从想象中,看出“佛”形而证得自身如来。
“密教一切如来”便进入这“金刚界如来”的“萨埵金刚”之中,让他发起殊胜三昧耶功德力,最后成为“密教的无上正等正觉”。
“金刚界如来”成“佛”后,便到“须弥卢顶金刚摩尼宝峯楼阁”这个地方来晋见“密教毘卢遮那佛”。“密教毘卢遮那佛”因而发起“三昧耶”,依照所入的“三昧耶”力,而出生了“一位大菩萨”,然后将这“大菩萨”转变成“金刚等级的密教大菩萨”。这样陆续出生与转变,总共有16 位“密教菩萨”如是诞生,此卷介绍了其中几位,然后就跨入第二卷(卷中)。
第二卷:此卷中,“密教毘卢遮那佛”继续进入各种“三昧耶”,努力完成“十六位密教大菩萨”的“出生”以及“金刚化”的转变。
等到“十六位密教菩萨”的“金刚化”结束之后,再来轮到“密教四方如来”和“密教毘卢遮那佛”之间,继续入“三昧耶”,变化出生“金刚宝”等等,和相互供养“天女”,又出生“四大金刚菩萨”。这样“密教五方如来”入“三昧耶”,总共合计也是16 次。
最后“密教毘卢遮那佛”召集“一切如来”来到会场,然后“一切如来”一起以108 赞颂来礼请“一切如来”的“增上主宰”——“金刚萨埵”,即是“大持金刚”来说法。“金刚萨埵”便至法会,来开演谭崔灌顶仪轨,他首先说明如何布置整个坛场。
第三卷(卷下):“金刚萨埵”继续说明后世举办谭崔法会,金刚阿闍黎轨范师应该如何于坛场之中传授灌顶法,在法会的进行时,应该如何引导金刚乘弟子,应该如何遵循仪轨,以及念诵何等真言,要如何告诫弟子如果泄漏坛场的事情,就要堕入恶趣地狱,最后金刚阿闍黎结金刚萨埵印,于此授与弟子金刚名称,传授诸智印,最后成就秘密行。
《金刚顶经》本身在述说仪轨,而不是特别说明密教法义,本经又是节译本,到了最后第三卷结束时,便直接“嘎然而止”,令人感觉很突兀。这第三卷的结尾处,大致等同于宋朝三十卷译本的第六卷。
大体来说,不空的译本在文辞方面比起他的其他著作相差很多,由于他的中文造诣相当不错,因此如何会有《金刚顶经》译本若干文辞不通的情况?这不禁让人怀疑是否当初的梵文原本就是错乱无章,所以才导致他在翻译上为了固守原文,以至于无法条理分明。因此,《金刚顶经》要对照宋朝施护的译本,才能掌握比较精确的意思。
第二节《金刚顶经》的解析
在此先根据整个教典所要论述的主旨,来对文字或内容提出可供参酌的观点。
第一目 成就“谭崔佛”之前的虚空外道见这部密续《金刚顶经》一开始,介绍了密教法主——“密教大毘卢遮那佛”以及许多的眷属聚会,其中又作了许多的三昧耶的显示。
这段文字和后面的密教十六位金刚菩萨虽然有些关系,但仍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将会略过,只采集几个小段落来作解析。
《金刚顶经》在卷上〈金刚界大曼荼罗广大仪轨品〉提到“这时,婆伽梵——大毘卢金刚不可摧遮那如来,常住于一切虚空之中,而‘一切如来’身口心金刚不可摧毁,‘一切如来’于一切处中,互相涉入。”3注3《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卷上〈金刚界大曼荼罗广大仪轨品〉:“时婆伽梵大毘卢遮那如来,常住一切虚空,一切如来身口心金刚,一切如来互相涉入。”(《大正藏》册18,页207,上27-29)
“真实如来常住于虚空”的虚妄想
密续编纂的思想和佛世的“虚空外道”雷同,密教如是认定:“佛常住遍满于虚空”,然而,实情是:(1)如来与色身:佛在《金刚经》明说:“如来不是色身,不能以色来见如来,否则这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到如来。”明确指出不要以世人之眼睛所见,来对色身作种种的迷恋与妄想,这样是错误的知见,是流于偏邪的外道见,不是佛道的正理。
(2) 世人与密教的虚妄见:世人耽著于“数量”的优势,以及看重“色身”的庞大,以为浩瀚无边的宇宙中具有巨大清净色身的天主才是最值得崇拜顶礼的对象,密教依此扩展而建立了“色身巨大”并且“无数遍满于天际”的想法,再将肉眼所见的天空等同于“虚空”,继续施设建立了“永恒常住于虚空”的思想,以为“佛的巨大无边之色身”是“遍满于虚空”,如是与虚空外道见合流,而对“四大假合”的“色身”作种种的“扩大”与“遍满”想,却不知这是堕入“色身、色阴为常”的误计。
(3)身量与佛法:然而,佛法从来不是建立在巨大的身量上,不论是渺小如一粒米的有情,他的身相多么陋劣,只要能够演说正法,就值得一切天主来其处所恭敬闻法。佛法中又说“芥子纳须弥”,就是说,形体不是究竟之法,一个象是芥子、米粒那么小的物体,也能够容下须弥山的色体。因此,于色相上,去产生数量、大小的执取,生起巨大想,而以为这“色身巨大”就是庄严无比,这些都是堕于执取色身的不如理作意的见解,如此于世人的“色身”以及“大小”来作苦苦追寻的密教思想,皆是与佛法严重背离。
(4)如来与法身:如来是究竟法身,法身本身是无形无相,没有形体可说;既然没有形体,哪里需要个密教以为的“如来常住”的“住处”?因此,法身不可说是“常住遍布于虚空”之中,也不可说是“常住于”此界,或是“不常住于”此界,因为这样的申论就代表不能理解法身的真实理。法身能够出生万法,万法的存在也是法身体性功能之表现,然而诸法却不是究竟法身,色身也是如此。所以不应该于世人所思惟、所认定的色身的体性上,去和诸佛来作联想。
(5)如来与常住:如来法身常在,法身常住说明法身一直存在,但法身不依止于“三界”而住,也不依于这“涅槃”而住,诸佛法身是“无住之法”。再者,“三界”和“涅槃”都是因为法身而有,法身出生了三界六尘,乃至“虚空”是依于三界六尘万法而有,所以这些生灭的三界六尘诸法都是由“自在的法身”所生所灭,所以如何再反过来束缚法身,要法身安住在虚空之中?
(6)色身想与处所想:欲界的有情受到“色身”的束缚,需要找一个处所安置色身;下雨的时候,为了避免色身被雨水淋湿,要就近找个地方躲雨;晚上要休息时,避免风寒受冻,要找间房子作为住所,如此安顿色身,所以称为“住”。因此也以自己色身的见解来推想诸佛和我们人类一样都需要住所,如是颠倒想,将诸佛当作是“色身”想,而以为需要处所来“常住于”其中。
(7)如来与住处:然而,如来的究竟法身不是色身,祂在成佛之前没有住处,成佛之后也没有住处。因为法身不是色身,不需要找寻处所,也不需要化现“可以安置自身的处所”。法身无形无相,如何以“色身”、“色蕴”的观点来安置呢?又“自身的处所”的想法,本身则是陷入于错误的见解之中:一个是具足“自身”的“身见”,执取三界法中的“物质”的“色蕴”,来作为“我的身”;另一个则是具备“处所”的“我的处所”的“我所(拥有)的见”,执取三界法的“物质”的“外色蕴”来作为“我身所安住的处所”,因此这是在“身见”(我见)和“我所见”上作不如理的执取。
(8)虚空与无实质:佛法解析说“虚空”是“色边色”,是针对“物质的边际以外”的“处所”,施设一个方便指称与表达的“名词”,称为“虚空”。因此,虚空就是无有“色”的存在,也不存在“有情”,一切都是无有,在如此的情况下,方便说是“色边色”,称之为“虚空”,如是“虚空”无有实质,也无作用。因此,不论是想要到哪个“虚空”里去让“佛身常住”,还是可以显示出“佛身”色体,这表示密宗所说的究竟佛果的诸佛法身仍然不离五阴,都是不了解诸佛法身与“虚空”的意思,而只是于想象中,来作学说思想上的妄计。
(9)如来与利益众生:如来即使是示现化身、报身,都是为了利益众生。然而“虚空”之中,并无众生的存在,并无法来利益众生,因此虚空便无示现化身、报身的情事,而如前面所说,更无有法身是常住于虚空的佛法。所以,应当远离这些不如理作意之想,应当远离这些编造“如来常住于虚空”思想的密续典籍。
(待续)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苍天,有眼,连载,----,郭正益,老师,第二章,金刚顶经,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