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社会随即陷入政治与宗教风暴,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在反对西藏密教势力的支持下,达玛王即位执政。朗字,藏语意为“牛”,西藏史书称呼他为朗达玛,即是贬低他、骂他为牛魔王的意思。藏王达玛即位时,朝廷从上到下,充斥著信奉谭崔左道思想的密教“佛法”。如果详细考察达玛王之所以实行“灭佛”的原因,即知真实原因不像表面上单纯的只是反对“佛教”而已,而是极为复杂的综合性考量之后的结果。政治上,为去除密教僧人的干政;社会上,为解除过重的人民负担;经济上,为取回国家的财政主导权;文化上,为去除糜烂淫秽的僧团谭崔思想。因此,应该是在种种的考量之下,才进行了消灭西藏谭崔假佛法的政策。
藏地主要由印度传入的谭崔密教佛法,经此一消灭运动过后,表面上在藏地似乎沉寂消失了,事实上,一部分早已转入地下,改以在家人父传子继的方式,继续传承了下来。况且,尽管绝大部分的表相佛法消失了,谭崔密教思想的密续佛法经典却已经被妥善挖洞藏好了,只等待时机的来临,出土重现人间。这一些被后人所挖出来的密教经典,宁玛派喇嘛们假传神话,将其宣称为是诸佛菩萨为后世学人所预留下来的“伏藏”。
达玛王在846 年被反对派密谋者刺杀身亡于大昭寺前,从此西藏封建奴隶制度崩溃,藏土全面陷入政权纷争割据为王的状态。最后形成了在全藏各地,有大大小小的以旧贵族为首而形成的各种割据势力,彼此争战不休;一直到元朝兴起,忽必烈的时代,全藏被收归中国版图,才短暂的获得了统一。至达玛王死亡为止,之前的西藏“佛教”历史,藏地习惯的将之称为前弘期。
达玛王死后的一百年里,全藏展开激烈斗争,宗教在民间的弘传几乎完全停顿,要到约十世纪的后半期(中国的北宋时),密教才得以渐渐有公开的传法活动,因此历史上称十世纪后的西藏佛教历史为后弘期。在此期间,莲花生与寂护所传下的大圆满谭崔思想等意识境界“佛法”与藏地本土的苯教,彼此更进一步的融合与变化,共同度过了前后为期约一百年的宗教黑暗期。这种现象,导致了苯教与密教彼此之间愈来愈相像的结果,最后就是,信奉苯教的人越来越少,最后整个藏地形成以谭崔密教教义混和苯教教义为主导的宗教文化思想。
后弘期时,藏地最主要的两处弘传密教的地方,一处在西部阿里地区,史称为上路弘法;另一处就是卫藏拉萨日喀则等地区,史称为下路弘法。当时的卫藏地区,是一直要到达玛王的六世孙在位时,政治与社会获得了相对性的稳定形势之后,密教才开始由西藏北方(当年灭“佛”时期出亡至北方)的青海交界处谭崔密教徒,将佛法零星传回卫藏地区而渐渐弘传起来的。传了两代国主,就将达玛王灭“佛”以前的密教盛况,恢复了起来。并且在后藏拉堆地区,今拉孜与昂仁一带,培养出了后弘期的著名密教译师卓弥?释迦益西(994-1078)。卓弥先后到过尼泊尔与印度各地去学习密法,特别是曾经在印度谭崔密教大寺超岩寺住了八年,专修《胜乐金刚》密续与谭崔密续道果法等双身教义。回西藏后,他向弟子传法时,每教一项密法都收取昂贵的学费。
古格王朝,位处西藏西部边陲的阿里地区,即是密教上路弘法的发源地。是由达玛王的孙子尼玛衮,带领一部分的贵族大臣避难至此而开始建立起来的国家。至尼玛衮的孙子科日始建古格王朝,科日后来把王位让与其弟而出家;科日即是著名的益西沃,又名为智慧光。益西沃因为要对谭崔密教有更多的了解,因此派人到今克什米尔与印度去取经、学习,最后培养出西藏著名的译师仁钦桑布。仁钦桑布跟随过许多印度密教法师学习谭崔“佛法”,因此精通密教经咒之术,一生共译出17 部经与33 部显教经论,以及108 部谭崔密教经续。印度极负盛名的那烂陀寺,起初弘传的是大乘了义正法,到了这时,已转变成弘传谭崔“佛法”的道场了。仁钦桑布新翻译出来的显教经论,是已受到中观应成派或是中观自续派影响的经论,有些内涵已经变成了六识论外道思想的经论了。而所翻译出来的谭崔密教经续,则是谭崔密教法师模仿佛经,并且加入左道男女双修思想所创造的产物,根本就不是佛陀正教。益西沃手中握有兵权,因此阿里地区虽然是苯教的发源地,但早期苯教徒的势力亦不能战胜谭崔佛教。为了要在阿里地区复兴谭崔“佛法”,益西沃除了派人译经、建筑托林寺之外,更与其弟绛曲沃国主于1040 年迎请约六十岁的密教大师阿底峡从印入藏弘法。
阿底峡通学于《喜金刚》、《密集金刚》、《时轮金刚》等密续修法,又接受密教中观派之意识修行成为无分别的教理,因此成为 佛所说的“见始非分”,知见一开始就错了;这样的结果,造成阿底峡一生所学所知,都远离佛教正法,所弘传的当然亦不是真实的佛法。偏偏他又刚好位处于西藏佛教弘传史上的一个重要关键时间点,也就是说,在阿底峡之前,藏人对于谭崔密教的学佛修行完整次第是没有概念、没有系统的。当时的西藏佛教界有些喇嘛信奉应成中观断常二见思想、有些信奉自续中观意识常见思想、有些信奉谭崔密教双身思想,有的重显轻密,有的重密轻显,显密二教颇有水火不兼容的情势出现。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阿底峡创造了《菩提道灯炬》,说为纯化“佛法”,实是有系统性的调和二教之作。而阿底峡所了知的学佛修行次第,主体即是根据谭崔密教的双身思想所建立起来的六识论学佛体系,因此,透过他的引介,西藏佛弟子所谓的“学佛”,实际上是在学习于谭崔密教的教理,根本不是在学习 佛陀当年所传的涅槃法界无上大法。如此现象,从寂护、莲花生到阿底峡所说法教,真正是一贯的所谓“见始非分”,一错到底,实无有一丝回旋之地。如此事实,实亦真是雪域同胞学佛不逢正法之可怜悯处。
阿底峡的著作《菩提道炬论》(法尊译)里,就见有很明显的意识修定、以定为禅的理论与谭崔密教双身修法的教理:由圣教正理 定解一切法 无生无自性 当修无分别如是修真性 渐得暖等已 当得极喜等 佛菩提非遥由咒力成就 静增等事业 及修宝瓶等 八大悉地力欲安乐圆满 大菩提资粮 若有欲修习 事行等续部所说诸密咒为求师长灌顶故 当以承事宝等施依教行等一切事 使良师长心欢喜由于师长心喜故 圆满传授师灌顶清净诸罪为体性 是修悉地善根者
初佛大续中 极力遮止故 密与慧灌顶 梵行者勿受倘持彼惯顶 安住梵行者 违犯所遮故 失坏彼律仪其持禁行者 则犯他胜罪 定当堕恶趣 亦无所成就若听讲诸续 护摩祠祀等 得师灌顶者 知真实无过燃灯智上座 见经法等说 由菩提光请 略说菩提道 12注12 克诸群佩主编,《西藏佛教史》附录一〈菩提道炬论〉,宗教文化(北京),2009.10 初版,页722。
阿底峡的影响力与名声,之所以胜过莲花戒的原因,是因为他到处跑,走遍西藏重要的地区,到过西藏西部阿里与中部桑耶寺、拉萨、聂塘等重要城市弘法的缘故,所以藏民普遍都认识他。于明末兴起的藏密格鲁派达赖喇嘛传承系统中,奉祀的祖师宗喀巴所提出的喇嘛教修证体系的主体思想根源,就是来自于莲花戒的《修习次第论》与阿底峡的《菩提道炬论》。
西藏喇嘛教各派,格鲁派是最晚创立,十五世纪才成立的宗派;其余的主要教派,包括噶当派、宁玛派、萨迦派、觉囊派等,都创建于十一世纪。西藏地处边疆高寒之地,生活条件不算好,人口又不多,加上又长期动乱,因此在精神上有慰藉的需求,在生命上则需要安全的保障,而贵族阶级所形成以寺院为中心之封建堡垒制度,适时的提供了这样的需求。于是,大大小小的各种密教宗派,在藏地各处渐渐地出现,最终形成了所谓的密教五大派别。
1056 年,阿底峡的弟子仲敦巴居士(1005-1064)于热振建立热振寺,成立噶当派。西藏因明学的重要建立者,都出自此派系,有俄?罗丹喜饶(1059-1109)、巴曹日称、法狮子恰巴(1109-1169)、精进狮子藏拿巴、与熏奴僧格等人。其中,俄?罗丹喜饶开始翻译与宣讲因明论述,法狮子恰巴创建了以辩经方式学习经论的方法,巴曹日称(1055-?)则是翻译引荐了月称的大部分著作,包括《入中论》、《明句论》,以及应成论式入藏,精进狮子藏拿巴则全盘信受,并且在藏地弘传月称提倡的应成派六识论中观思想。熏奴僧格为藏那巴的弟子,将应成思想传入萨迦派,他传授给萨迦四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量决定论》的因明知见。十五世纪前业,宗喀巴亦信奉噶当派修道次第的法教,并且援引各派法教,进而发展出新噶当派——格鲁派。格鲁派掌握西藏政教大权之后,噶当派就被并入格鲁派内,建立起热振活佛的传承系统。《土观宗派源流》即有言:“号称为噶举、萨迦、格鲁等派均仰仗阿底峡的恩德而兴起的。”13注13 土观?罗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注,《土观宗派源流》,民族(北京),2002.9 初版2 刷,页50。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