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电子报>正觉电子报>第106期>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1)----张善思 居士

[第106期]  发表时间: 2015-04-18 03:56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第二目 度众说法的方便善巧
他的说法不对,你脱口就说:“欸!你这样不对,应该如何、如何……”你一开始就说他不对,这样就成为下品菩萨。以后请诸位把这句话改一下,就能够自利利他。怎么改呢?你要先随顺他的心意,你说:“当然啦!你这样讲也不错啦!但是我们可以再讨论看看。”他一听,觉得自己的讲法已经被你接受了,就不讨厌你了,愿意试著听听你的想法了。譬如想要让马随顺你,就得要顺著牠的毛方向轻抚下来;可别由下往上推,把牠弄痛了,还会随顺你吗?牠会觉得你是在欺负牠。你要顺著牠的毛爱抚,牠觉得主人很爱护牠,才会随顺你。……所以你得先赞叹他:“你说得不错,很有道理,但我们可以深入再谈一谈。”他对你的第一个印象是好的,就不会讨厌你,然后你再用比较委婉的口气进一步说明他的错误所在,这样才是上品菩萨,因为已能调伏众生心了。
度众生跟写书不一样,写书对破斥邪见要针针见血,要直扎恶见的心脏,把邪见的心脏给戳破,但是你度化众生时不能当面把他破斥。所以常常有人当面跟我说一些邪见,我都不会当面戳破他,因为这是你应该把握的原则。有时候甚至有的人跑到我面前来炫耀说他的修证多高、多好,我也都是笑一笑,都不当面戳破。可是他如果胆敢写书或以言语公开破坏正法,那我就不客气了,等我出书辨正时就不一样了,一定针针见血,招招要命:一定要杀掉他的邪见之命。邪见邪命如果不杀尽,你救不了他。这时你就不可以随便应付一下,把他撂倒就算了。一定要很详尽地说明,如果篇幅够的话,你就引尽其理而说;除非篇幅不够,略说一下,这是上品菩萨应该有的观念。所以 佛说解脱道时,六十二外道见、九十六外道见一一都破斥,没有一种邪见可以逃得过。讲经就是要这样,所有的外道见都要破尽,不可请求说:“佛陀啊!您何必破尽一切外道?人家某某外道,他也没有毁谤您。”虽然如此,你怎么知道未来世那种外道见不会来破坏佛教正法?佛在世时有大威德,他们不敢来破,未来就会破你,所以得要尽破。
平实导师在书中告诉我们,写书跟一般度众时是不一样的;写书是为破邪显正——若不破邪,无以显正,所以除了将正确法义以现量、比量、圣教量铺陈出来之外,更将诸大法师的邪见落处拿来比对,让今时后世学人不再受其误导,不会再三炒作千古以来的同一盘冷饭,既然是要流传千古的,当然手段要霹雳!将邪见内容完整详实分析破斥,让众生得以了解所谓邪见为何是邪?邪在哪里?他们才不会继续破坏正法。这时完全不该讲人情,就事论事大是大非!然而,我们在网络上或是平常面对众生时,就不可以用霹雳的破斥方式,要先慈悲调柔对待众生,像 佛说的一样先随其意,然后说法令得调伏。
平实导师要求弟子们对众生要慈悲,导师自己也从来都不会起瞋大声辱骂弟子或任何众生;即使弟子们犯了过失,甚至法难时退转而诽谤导师的法,导师依然没有起瞋或烦恼(入地菩萨烦恼障已断现行),依然本著慈悲心为利益他们而写了很详细的胜妙法义,想要救他们,印书出来流通便同时摄受更多有缘众生。我们应该要学习效法 平实导师的身口意行,在佛菩提道上广度一切有缘众生,因摄受众生即摄受佛土;而且要能善观因缘,不一定非得与对方论法,若对方只适合听世间法,就与他说世间法就够了;若可谈布施的因果,就为他说布施的因果,不必急著要说更多更胜妙的法,菩萨应当如是而为。
如《瑜伽师地论》卷48〈摄受品 第2〉中说的:“舒颜平视,远离颦蹙,柔和美语,先言问讯,含笑为先。”如此,我们就是上品菩萨,不论在网络上或平常面对众生说法时,都能“度众说法一切无碍”。
第八节 无畏施——谈放生
无畏施就是施与众生无畏,例如不侵犯众生、不杀害众生,不让众生对我们产生畏惧之心;无畏施能得未来世健康长寿果报,而且众生乐于亲近,因为能够布施无畏给众生的人,心必定是慈悲不起瞋的,等视一切众生如父如母、如兄如弟,故能施无畏。
《优婆塞戒经》卷2〈自他庄严品 第11〉: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无量世中慈心不杀,以是因缘获得长寿。”
本节主要从放生的观点来谈无畏施,佛经中也提到说菩萨应以慈心行放生业,如《梵网经》卷下中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业,生生受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
菩萨行放生业就是要救护众生,当看见众生有灾难时当予以救护,使其免于灾难;如此也同时摄受了众生及未来成佛时的佛土。为什么放生是无畏施呢?
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一辑第71-72 页中说:
譬如放生,目的在哪里呢?就是未来世要收牠当徒弟啊!就是在摄取佛土啊!可是很多人不了解这个道理,只是当作在行善;不晓得把牠买来放生以后,牠对你这个关系是很深的,因为这是救命之恩。因为这个救命之恩,牠未来世见了你,就会没来由地喜欢你,一天到晚都想要亲近你,听你讲话;你想要他学佛,他就顺从地学佛,因为你在往世救过他的性命。菩萨要有这种心量,所以“众生无边誓愿度”,发愿要度很多、很多的众生,这才叫作菩萨嘛!
放生,顾名思义,就是放众生一条生路。为什么需要放众生一条生路呢?表示牠有生命存亡的灾难,若不及时救护牠,生命即将陷入危险,所以及时伸出援手,这才是放生的真实义,也是无畏施的一种。但现见有许多的宗教团体都在做集体放生的事业,为什么说是事业呢?因为他们多是有计划的长期性的执行放生工作,因此购买了大量各类动物、昆虫来放生,譬如鸟、鱼、蚯蚓乃至蛇类(甚至是毒蛇)等等,因为是有计划性的,就会有许多不肖商人配合而事先去刻意捕捉,在过程中反造成许多傍生类的死伤,而这些被捕抓的众生也很痛苦!因为被放生到不适合牠们居住的地方,不但是加速牠们的死亡,也间接伤害了当地其他的动物,更破坏了生态的平衡。这些无知的信众被误导,自以为放生是在行善,却造了更多的恶业,但他们却是完全不知这个真相,真可怜悯!
本会《正觉电子报》第68 期的〈般若信箱〉中有一篇关于放生问题的详解,供大众参考,对于放生应有正确的观念与作为:
问:菩萨戒中有说:“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因此现在很多道场都是在放生,但是我想要问的是:放生的意义何在?现在很多人都在放生,而且集体放生,造成生态的失衡。菩萨戒中又说要行放生业,那我们学佛人应怎么面对放生?什么样的仪轨才是最好的放生仪轨?
答:梵网戒第二十个轻戒,戒条是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业”,生生受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律,福资亡者得见诸佛,生人天上;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大概的意思是说:菩萨若遇缘时,不行放生护生之业行,或者父母兄弟至亲之忌日,不请菩萨法师讲戒(说法)来回向,若不尔者,即是违犯了轻垢罪。此戒摄属重戒中杀戒延伸出来之轻戒,也就是希望把不杀生改为更积极的护生。但是对于放生的情形我们得要以智慧来简择,因为放生的重点乃是基于“慈心”为出发点,慈乃与乐,悲则拔苦,放生业乃是给予众生生命的安乐;一般众生最宝爱的就是这个五阴的命根,样样都是基于保护自己的生命为优先。此生命对于菩萨来说是道器,也就是能够行菩萨事业的工具,菩萨对于生命也是要保护好,这样才能正常的行菩萨道。
因此慈心不杀的重点乃是给予众生能够生存的安乐为主要考量,菩萨若有遇到杀生之业的时候,应该尽己所能而方便行“放生业”,但是这个放生的业行是什么?身行放生业行、口行放生业行、意行放生业行。
另外,既然有放生,那就有被捕捉。也就是若遇到有人捕捉众生而欲杀之,则能尽己所能而给与救助,这应该要以随缘遇见而买来放生的方式来作,才是如法的,订购动物来放生是完全不如法的。若是预定何时要放生而向商人订购某种动物,商人便因此而去网捕动物,当成大量的伤亡,这个杀业得要由订购动物参与放生的所有人共同承担。当放生需要的动物被放生到不适合的环境时,又衍生不适应而死亡,或者原生种生物被新放生的动物猎食,这些也导致生态不平衡的问题;这些杀业当然都必须由放生的主持人及参与者共同背负,未来世必然要在业缘成熟时受报,也导致道业遮障与摄受众生的困难。由这些原因,与其放生不如护生,在保护环境上面用心,让动物们有安全而且食物充足的生存环境,比买动物放生要好多了。而非如有人用作生意般的拼业绩方式来进行放生业,因此而建立很多仪轨,这也是目前的放生事业偏颇的地方。所以护生与放生的简别要分清楚宗旨。
再者,我们素食也是护生之一,因此鼓励少吃肉,甚至吃全素,人间杀害有情的恶业便会减少,那更是实行放生业的一分;因此我们应时时身口意行放生的事业,也就是应该从心中就决定对于众生不起杀害之心行,于口中也不赞叹随喜杀生的口行,于身行之中亦是离杀,如是名为放生;因为只有众生会杀众生,我们这些众生不要生起杀众生的身口意行,即是最好的放生业。对于事相上面所行的仪轨,我们建议佛弟子对于身行放生业的时候,首先要对此众生说明归依三宝的好处,然后对众生进行三归依;但是这得要有一个前提,也就是自己的三归依戒乃是具足成就的,若是信受藏传佛教而不曾在显教中归依者,是没有三归戒的,因为藏传佛教是喇嘛教,他们所有的喇嘛们都不是僧宝;若是修习藏传佛教喇嘛教双身法者,或者藏传佛教应成派中观的诽谤如来藏者,他们根本不信有法界的实相第八识如来藏存在,也就是他们根本不信因果的所依第八识如来藏的实存;因此这些不信因果之人,根本无有三归依的戒体,因此施设再多的仪轨也无归依的功德。不过他们若是如法地随缘买来放生,而不是预定动物的种类与数量而由商人去捕捉者,还是有放生的福德,只是这是杂染的福德;甚至有的人在放生时,还在有情身上刻上放生者之名字,这也是杂染执著的一种。或者有的人因为听说放生福德甚大,因此购买一千只小鸟来放生,结果商人得要捕捉两千只小鸟才能有一千只存活,那是因为你要实行放生的仪轨,造成另外一千只小鸟的死亡,那这个行为到底是放生还是杀生呢?有智者应该能够明白分辨,因此,杀戒的精神乃是心中时时皆起不杀生之念,口欲亦离食众生肉,亦离赞叹杀生之语,身则是随缘遇到有人正在杀生时能方便救护,如此方是行放生业最好的仪轨。
在对于众生行放生业的时候,同时方便布施佛法给此众生,例如最基本的就是三归依,若遇有缘者,受持、读诵、方便解说正觉总持咒亦是好的仪轨,因为正觉总持咒乃是整个佛法的梗概,让此被放生的众生结下佛法之缘,亦即佛于经中说布施之时亦要方便摄受众生于佛法中,行放生业乃是行无畏施,同时摄受入佛法中,乃是最佳的仪态与轨则,是名“仪轨”。简单说明如上。1
注1 引用自《正觉电子报》第68 期〈般若信箱〉,页121-124。
第九节总结
布施不持戒、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
世间人布施的目的多半是求未来世脱离贫穷,得到富裕之果报;真正的学佛人行布施,则是为了离开悭吝、贪著,放下身心世界,作为将来得证解脱的因缘;菩萨的布施则是福慧兼修,布施贪瞋痴作为实证智慧之修道资粮,同时也摄受众生、庄严佛土,更是因为“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宏誓愿的缘故。因此,菩萨修学六度波罗蜜是以布施为首要,佛道的成就必须福德与智慧圆满,因此布施是成佛之重要因缘。
我们布施时,应该也要持戒不犯众生,让众生对我们无所畏惧。如果一个人一只手常常布施救济众生,另外一只手却同时在作伤害众生的事,譬如杀害众生、偷盗乃至常常侵犯他人的眷属;那这个布施的人也不是真正的善人,因为他身口意行不一致,很可能他的布施只是心血来潮,或是另有动机。而佛经上也曾开示:如果有人常行大布施但却于戒行轻忽乃至犯戒,则未来世就难受生为人,堕落畜生道去了。
如《大智度论》卷12〈序品 第1〉中云:
不持戒人,若鞭打拷掠,闭系枉法,得财而作布施,生象、马、牛中,虽受畜生形,负重鞭策,羇靽乘骑,而常得好屋好食,为人所重,以人供给。
《大智度论》卷8〈序品 第1〉中又说:
业报因缘,各各不同:或有人有见佛因缘,无饮食因缘;或有饮食因缘,无见佛因缘。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张,善思,居士,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