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读书>结缘书>识蕴真义>

14 第十三章 万法汇归阿赖耶识(2)

[识蕴真义]  发表时间: 2015-04-15 23:18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此“论”及“释”中复言,要由真见道之后,进入相见道位再作观行,于通达真谛与俗谛之后,方得成为初地菩萨,要非初见道之时便得入地也;杨、蔡、莲等人何得妄言初见道之时即得入地?如是自高、自抬身分,非唯违教、亦复悖理,所说虚谬,有何实义?
亦如《成唯识论》卷九 玄奘菩萨云:【前真见道,证唯识性;后相见道,证唯识相;二中初胜,故颂偏说。前真见道,根本智摄;后相见道,后得智摄。……菩萨得此二见道时,生如来家,住极喜地;善达法界,得诸平等,常生诸佛大集会中。于多百门已得自在,自知不久证大菩提,能尽未来利乐一切。】
语译如下:《《前面的真见道位中,证得“万法唯阿赖耶识所生”之唯识性;后面的相见道位中,证得万法唯阿赖耶识所生的种种法相;真见道与相见道的这两种功德,以初时的真见道为胜(因为这个真见道是发起相见道与修道功德的基础,能使后面的相见道功德得以发起,所以殊胜),所以在唯识三十颂中,世亲菩萨偏说真见道的部分(因此而少说相见道的部分)。但是前面的真见道位所得的智慧,只是根本无分别智;后面相见道位的悟后观行进修所得的智慧,则是后得无分别智所摄。……菩萨具足获得真见道与相见道时,就是出生在如来家的真实佛子,就是住于极喜地的入地心菩萨;这样的菩萨善于通达一切法界的真实相,获得种种法相上的平等观,未来世中常常都会出生在诸佛的大集会中。这初地菩萨于许多种的百法明门已得自在,能作众生的依怙,他自己可以知道:不久以后(再经过二大阿僧只劫)就会证得大菩提而成佛,能够尽未来际而利乐一切的有情。》》
平实以往诸书所说正理完全符合如是《成论》 玄奘菩萨所言,是故所谓证真如者,实际内容仍是证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然后现前观察此心体真实不坏性与如如不动心之体性,名为证真如;而此证真如,尚未通达见道位中所应有的全部见地,要再作相见道位中所应作之种种观行以后,现观而确定阿赖耶识心体的从来不生,并且通达阿赖耶识心体的真实与如如法性,方可名为通达位的初地入地心菩萨也。凡夫菩萨初悟时所证真如,即是阿赖耶识心体在万法中所显示之真实性与如如性;阿罗汉回心大乘修学禅宗之法而证真如者,即是亲证异熟识所显示之真实性与如如性;最后身菩萨所证真如者,即是亲证无垢识所显示之真实性与如如性,都不离第八识心体如来藏;由是缘故,证真如者即是亲证第八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由证此第八识心体故,方能于万法中现观此第八识心体之真实性与如如性,方得名为证真如;如此所证真如,方是真正之证真如也。
若有人外于第八识,或者上于第八识而另觅“能出生阿赖耶识之真如”者,其人即是“将非道见以为道”之愚人;若有人如同杨、蔡、莲等人一般,在善知识助其亲证第八识之后,不能生忍,因而否定第八识心体,妄行求觅另一“能出生阿赖耶识之真如”者,即是“将道视为非道”之谤法者,佛在般若系经典中曾说真如乃是识性所显故,真如是第八识心体所显示之心行法相故,真如非是能有作用之法故,真如非能出生任何一法故,真如只是第八识心体之相分故。
亦如《成唯识论》卷十 玄奘菩萨云:【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菩萨见道初现前位,违二执故方得初起;后十地中执未断故,有漏等位或有间断,法云地后与净第八相依相续,尽未来际。】
语译如下:《《平等性智相应之清净末那识及其心所法等,是在菩萨真见道功德初现前时,由于初违我执与法执故,方得首次现起;在随后的十地次第进修的过程中,由于我执与法执尚未断尽的缘故,由于在七地前尚有有漏种子的缘故,有时会出现间断的情况;但是都得要到法云地以后的等觉地中,才能与修除二障种子随眠的清净第八识相依相续,尽未来际,永不间断。》》
由此可见,平等性智在初见道、初观阿赖耶识的真如行相时,就已经初起了,只是尚未具足初地所有的下品平等性智罢了;而初地菩萨的真如,仍是阿赖耶识心体所显示出来的识性。既然初证阿赖耶识之时,即能发起下品平等性智的少分,即能现观一切众生之根本心悉皆同一清净性、同一涅槃性、同一真如性、同一能生万法性、同一无生性、同一不坏性、同一具足万法性、同是本来而有不从他法出生之自性……皆同一性而无差别;如是现观一切有情依此根本识而平等平等,唯有事相上因为往世之造业受报而有此世之种种差别,由此现观而得发起下品平等性智之初分;而此下品平等性智之初分现起,皆由初证第八阿赖耶、异熟识方得发起,所观平等性亦是依众生第八识心体之平等性而现观,并非单观第八识心体的真如性而已,是故,七住菩萨初次亲证第八阿赖耶、异熟识时,即是大乘法中之真见道,不可妄说初地入地心时才是真见道。
而此平等性智有上中下三品,而且必须进修到初地入地心时才能具足下品平等性智,以此当知:亲证阿赖耶识而现观其真如法性时,即是真见道;杨、蔡、莲…等退分菩萨,焉可诽谤亲证第八阿赖耶识心体之人为非真实见道?此非诽谤贤圣而何?
亦如《成唯识论》卷十 圣 玄奘菩萨云:【妙观察智相应心品:(1)生空观品,二乘见位亦得初起,此后展转至无学位;或至菩萨解行地终,或至上位,若非有漏或无心时,皆容现起。(2)法空观品,菩萨见位方得初起,此后展转乃至上位;若非有漏、生空智果,或无心时,皆容现起。】
语译如下:《《妙观察智相应的清净意识心与心所法等,有两种空观:1.生空观相应的清净意识与心所法等,在二乘人断我见时的见道位中,也可以初次现起,不必一定要亲证大乘法中所说的实相心才能发起;或者大乘行人进修到菩萨解行位终了而证得第八识的时候就会现起,或者在进修到上位时,在“非有漏位”,或者在“非无心位”时,都可以现起。2.法空观相应的清净意识与心所法等,在菩萨依大乘菩提而得见道时方能初次现起;此后辗转乃至地上各位中,如果不是有漏心位,不是在通教菩萨的生空智果位中,不是生空智的二乘果位中,不是在无心位时,都可以现起的。》》
由是缘故,说二乘圣人依世俗谛而观行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是缘起法,无常故其性空,证知三界世俗法之蕴处界悉皆虚妄,因此而断除对五蕴我、十二处我、十八界我之我见与我执,由是而成圣道,名为证得生空观等法品。然而二乘人唯断我见与我执,所观行之对象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法,不须证得法界实相心,不须观行第八识体性,是故从菩萨的智慧观之,方便说他们唯得生空智果,即是断烦恼障的现行;由于不须亲证万法实相心的第八识故,不知万法皆由第八识心体中出生,误以为万法在心外实有,不知万法皆是自心阿赖耶识所生,是故不得法空智果,不能现观一切法悉皆由如来藏所生,皆是有生有灭之法,无常故空;不能现观一切法皆是自心所现之现量境界,所以不得法空观,误以为心外实有诸法存在而能被五蕴之自己所领受,不知“蕴处界我”所领受之一切法皆是自心异熟识所出生者,不证第八识自心现量,故以为心外实有诸法能被自己所领受,故不能了知一切法空,执著心外之法为实有。菩萨由是亲证,而信 佛语,而入种智;诸佛由是亲证之具足而成就一切种智、而成佛道,而为诸利智菩萨说一切法皆是自心现量,而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由是缘故,二乘人观苦、断集、证灭、修道,皆是依于三界世俗法之蕴处界空而观、而灭、而修、而证,都是依“众生我缘起性空”之观行而证,从来不曾证知蕴处界所从来之根源:第八识如来藏。由因二乘菩提之亲证者,不须亲证法界实相之如来藏心故,不须观行第八识心体自性故,不知一切法皆是第八识自心现量,由是缘故,不知心外一切法空,是故圣玄奘菩萨说二乘人不证法空观,只证生空观。然而不论生空观或法空观,都是意识心所观、所修、所证,若离意识心,即无可证者;由此缘故,正当意识心眠熟而灭时,生空观与法空观所起妙观察智及平等性智,便皆不起;生空观与法空观之智慧,要依意识同时现行时方得运为故,若住眠熟等五位中,即皆不得现起。
据实以观,不论生空观抑或法空观,皆须汇归于阿赖耶识;若无阿赖耶识,尚无包括意识心在内之七识心,尚无识蕴存在,何况能有意识心所证之生空观与法空观?若无阿赖耶识,何况能有蕴处界?若无蕴处界,何况能有蕴处界缘起性空、一切法空?故说二乘菩提仍以大乘菩提之如来藏阿赖耶识为归,二乘菩提依于生灭无常之蕴处界而有故,蕴处界则依如来藏而有故,如来藏即是阿赖耶识故,异熟识、无垢识亦是阿赖耶识之异名故。
生空观如是,法空观亦复如是;一切法皆是自心现量者,所观一切法谓:蕴、处、界、心所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一切无为法、山河大地、一切三界万法等,实无一法非由如来藏所生、所显;但随菩萨证量深浅广狭之别,而得随力分别、随力了知其中实相正理:或者少分亲证一切法皆是自心现量,或者分证一切法自心现量,乃至具足证得一切法自心现量而成佛道,具足了知众生其实从本以来未曾亲触自心如来藏以外之一切法,无量劫以来一直都是住在自己第八识心体所出生、显现的境界中而修种种行;如是具足修行而亲履自心如来藏之一切功德境界以后,名为具足行普贤行之菩萨,即可成就佛道,如是名为具足了知众生所触知之一切深广微细万法皆是各人第八识之自心现量。
二乘圣人中之定性不回心者,由不能亲证实相故,误认为:除了二乘菩提所说的蕴处界皆是生灭法,是故缘起性空,以外就没有别的佛法了。因此缘故,二乘定性圣者,舍寿时由胎昧未除故,畏惧来世另一个全新的意识心不能了知此世所证之解脱慧与解脱果,畏惧因为发愿受生而被胎昧所障、再有生死,所以一心一意取证无余涅槃;虽知取证无余涅槃者实无取证,只是灭了蕴处界自己而已,却不知剩下的仍然是自己的如来藏离见闻觉知而独存;由此缘故,定性二乘圣人因为慈念众生的悲心不够,以及挂念正法能否久住的护法愿不够坚强,所以在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后,舍寿必入无余涅槃,尽形寿不知无余涅槃实际之如来藏何在。
菩萨则不然,由于已经亲证一切法皆是自心现量之故,了知涅槃实际即是如来藏,了知蕴处界及一切法皆是从如来藏中直接、间接、辗转出生,了知一切法实即如来藏之局部自性,是故发心欲证如来藏所含藏之一切法种,发心求欲成就一切种智;亦因慈念众生不得解脱生死苦、不了法界实相,以及挂念正法能否久住以利众生,由是种种缘故,不似二乘定性圣人一心取灭,所以效学诸佛永不入灭,利乐众生永无穷尽,是故悟后虽犹未离胎昧,而能不畏永劫所受生死众苦,上求下化,由此而世世受生于三界中,故能成就大白牛车之乘,而非二乘羊车、鹿车之乘。
然而观察二乘菩提与大乘菩提之异处,唯在是否亲证实相而有别异,非因是否断除我见与我执而有别异,大乘法亦须断除我见与我执故,乃至进断二乘圣人所不能断之我执习气种子故;大乘菩萨所证如来藏,以及悟后所证般若之别相智及一切种智,皆非二乘圣人所能证得故;唯除后来回心而入大乘法中,随世尊或随胜义菩萨僧修学亲证者。大乘菩萨所证妙观察智中之生空观,同于二乘断除我见与我执之观行,内涵并无差异;大乘菩萨妙观察智中之法空观,则非二乘圣人所能稍证、稍知者,法空观要依亲证如来藏后,再作万法皆从如来藏出生之确实观行方得初起故,二乘圣人尚且不能证得如来藏,尚且不知如来藏的所在,从何观行?故说定性阿罗汉不证法空观。
既然菩萨所证妙观察智中之生空观,要依于如来藏阿赖耶识所生之意识心观行所得智慧而有,而意识所观行者则是生灭无常之世俗法蕴处界,然蕴处界要依如来藏阿赖耶识而有,当知生空观不得外于阿赖耶识而有,是故二乘菩提既是妙观察智二观中之生空观所摄,当知二乘菩提要依阿赖耶识而有。菩萨所证之法空观,仍要依蕴处界中之意识心而有,意识心则仍然要依如来藏而生;而妙观察智之法空观所观行之自心现量实相,则是由亲证实相心阿赖耶识而有,是故法空观仍然不得外于阿赖耶识而有。
如是世间法之蕴处界及所生一切法,皆依阿赖耶识而有;生空观与法空观亦皆依阿赖耶识而有,当知万法悉皆汇归于阿赖耶识心体,实无一法能离阿赖耶识心体而有;由是故知大乘菩提之亲证与观行者,悉皆不离阿赖耶识心体。乃至断尽我执后之异熟识,亦是阿赖耶识心体所改名者;断尽我执习气种子之佛地无垢识,亦是阿赖耶识心体所改名者;佛地之一切种智之建立者,亦是依无垢识心体所含藏一切种子之具足证得而有者;佛地真如亦是由无垢识假藉万法之运行,于诸佛示现于三界中之无垢识所现行诸蕴而显示者,而无垢识即是阿赖耶识心体净除二障后所改名者,由是故说一切世、出世间法,皆是阿赖耶识心体自心现量,皆汇归于阿赖耶识心体。
十一、法身即是阿赖耶识心体:佛地无垢识以五法为性故名法身,无垢识即是阿赖耶识心体所改名者,非别有一心可名无垢识故,亦非别有一法可名清净法界。此谓法身者,如经所说:【“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佛说不增不减经》)】亦如经说:【“此如来藏者名阿赖耶识,而与七识共俱。”(《入楞伽经》)】亦如 金刚藏菩萨所示:【赖耶体常住,众识与之俱。】亦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所说:【钝根小乘闻一乘,怖畏发心经多劫;不知身有如来藏,唯欣寂灭厌尘劳。众生本有菩提种,悉在赖耶藏识中。】
此谓清净法界者,即是阿赖耶识净除二障习气种子、随眠以后,成为无垢识时之清净境界,名为清净法界;而此清净法界者,实以阿赖耶识心体之本来所显真如法性为体,经由净除二障习气种子、随眠后,所显示之佛地无垢识心行与种子绝对清净之境界,名为清净法界;究其实体,仍是阿赖耶识心体。由阿赖耶识心体恒显真如法性,而含藏著七识心相应之种种不净法种及无明、烦恼种子,故名阿赖耶识为不净众生之法身;由阿赖耶识心体净除所含藏之七识相应之烦恼障不净习气法种及无明随眠以后,改名无垢识而显示佛地之究竟清净境界时,即名清净法界,由是故说阿赖耶识改名为无垢识时即是诸佛之纯净法身,其实仍是因地阿赖耶识心体,并无二心,唯是种子等改变后而改名尔。阿赖耶识心体既可以是众生之法身,亦可以是诸佛之法身,故说清净法界以无垢识为体──即是以阿赖耶识心体为其法体──是故阿赖耶识心体即是众生之法身,亦是诸地菩萨之法身。阿赖耶识心体既是众生、诸地菩萨、诸佛之法身,焉可说阿赖耶识心体是生灭法?所以安慧将阿赖耶识心体归类于生灭法的识蕴中,是无智的行为。
复次,清净法界是 佛所安住境界,如是清净境界法,则是由无垢识心体所显,故清净法界非是心体,绝无出生任何一法之作用,绝无无漏有为法之体性,杨、蔡、莲…等人焉可建立为能生第八识之法?绝无斯理! 譬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成佛品第十二云:【尔时薄伽梵能善安住清净法界,三世平等无始无终,不动凝然常无断尽,大智光明普照世界,……】所言即是佛地八识心王所显所住清净境界,乃是表显佛地八识心王所显的清净境界,绝非实体法,更非是心;若非实体法,亦非是心识者,杨、蔡、莲等人焉可建立为能生第八识之法性?
复次,《佛说不增不减经》卷一有云:【舍利弗当知: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者,此法如实不虚妄,不离不脱智慧;清净真如法界不思议法,无始本际来有此清净相应法体(如来藏),舍利弗!我依此清净真如法界,为众生故说(如来藏)为不可思议法自性清净心。 舍利弗当知: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者,此本际来离脱不相应烦恼所缠不清净法,唯有如来菩提智之所能断。 舍利弗!我依此烦恼所缠不相应不思议法界,为众生故说为客尘烦恼所染自性清净心不可思议法。 舍利弗当知: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者,即是一切诸法根本;备一切法,具一切法,于世法中不离不脱真实一切法,住持一切法,摄一切法。舍利弗!我依此不生不灭常恒清凉不变归依不可思议清净法界,说名众生。所以者何?言众生者即是不生不灭、常恒清凉不变归依、不可思议清净法界等异名,以是义故,我依彼(如来藏)法说名众生。】
语译如下:《《舍利弗!你应当知道:如来藏这个本际相应的实体及其所显示之清净法,这个法如实而不虚妄,不离不脱智慧境界;这个清净真如法界不可思议的法,是无始本际以来就有的这个“如来藏能够与真如法界相应”的法体,舍利弗!我依这个烦恼所缠的七识心不曾相应过的不可思议的如来藏所显真如法界,为了能令众生听得懂的缘故,说是客尘烦恼所染的自性清净心不可思议法。舍利弗当知:这个如来藏本际──七识心从来不曾相应过的自性清净心──却又不断的出生了烦恼等不清净法,而被这些七识心相应的烦恼所缠缚、不能出离三界生死的第八识如来藏心;而这个如来藏心从无始本际以来就一直都远离、解脱于第八识如来藏所不相应、却被缠缚住的不相应烦恼等不清净法(也就是凡夫的八识心王都不相应的无始无明等过恒河沙数上烦恼),但是这种“心不相应”却被缚住的不清净法,只有如来所证得的佛菩提智慧才能断除净尽。舍利弗!我依这个烦恼所缠又是七识心不曾相应过的不可思议法界如来藏,为利乐众生的缘故而说“如来藏是被客尘所染污的自性清净心”不可思议的法性。舍利弗啊!你应当知道:如来藏在无尽的未来际中,平等的、永远的能够与一切“三界有”种种法互相触及,所以如来藏即是一切“三界有”诸法的根本;所以祂具备一切法的种子,具足了一切法;于世间法中运行作为之时也是不离不脱真实法界的一切法,祂能住持一切法,能摄持一切法。舍利弗!我依此不生不灭、常恒清凉不变而可归依的不可思议的如来藏自己的清净法界,而说三界有情名为众生。为何这样说呢?我所说的众生,其实也就是不生不灭、也就是常恒清凉不变、归向依止的法界,也就是不可思议清净法界,有如是等种种异名,由于这个真实义的缘故,我依上来所说的如来藏种种法而说如来藏名为众生:众生界就是如来藏。》》
如是证明,清净法界只是佛地八识心王所显示的清净境界罢了!如果取清净法界一名来代表心体的话,也只能说是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的异名罢了;不可如杨、蔡、莲…等人执言取义,妄将如来藏所有多名、异名,建立为另一心体,或者建立为另一能生万法之实体,否则不免他人责之为执言取义也!经中如是说清净法界,诸论亦复如是,多有如是注释者,皆同一味。是故清净法界只是如来藏阿赖耶、异熟、无垢识所显示之清净境界,只是一种心体所显示之现象,非是实体法,故说清净法界非心非识,绝对不可能出生任何一法,何况能出生“出生万法的阿赖耶识”?绝无是理也!是故杨、莲…等人曾私下改口而再度传言:“清净法界才是不生不灭法,才是万法的根源;阿赖耶识不是清净法界,是生灭法。”真是妄说、妄想之法。
如是,诸经诸论等悉如是说,唯除未悟示悟者所造论,唯除古时二乘法中论师所造破坏大乘正法之邪论。略查经论同此所举正说者,约如下述:《佛说无上依经卷一、七佛经卷一、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十、方广大庄严经卷九、佛说佛地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一、佛地经论卷二、卷三、卷六、卷七、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广释菩提心论卷四、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卷一、金刚般若经赞述卷二、金刚般若论会释卷三、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二、妙法莲华经玄赞卷二、大方广佛华严经演义钞卷七十六有二处、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卷二、宗镜录卷一、释净土群疑录卷一、梵网经古迹记卷一、摄大乘论释卷三、卷十三。》
亦如圣 玄奘菩萨于《成唯识论》中所示:【一、所显得,谓大涅槃;此虽本来自性清净,而由客障,覆令不显;真圣道生,断彼障故令其相显,名得涅槃。此依真如离障施设,故体即是清净法界。涅槃义别略有四种,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余依涅槃……。】
语译如下:《《一、所显得,也就是说“大涅槃”;这个大涅槃虽然是由阿赖耶识的本来自性清净而有,然而由于客尘所障的缘故,由客尘所遮盖而令此大涅槃不能发显;直到真正的圣道出生了以后,断除了烦恼障与所知障的缘故,而使得大涅槃的法相分明的显现出来,由此而名为“证得大涅槃”。这个大涅槃其实是依无垢识所显示出来的“真如法性已经永离二障”而施设为大涅槃,所以大涅槃的法体其实就是无垢识所显示的清净法界。涅槃的真义分别而言大略有四种,第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也就是说一切法相中所显示出来的第八识的真如自性的正理;虽然因地一直都有客尘所染污而导致所含藏的种子不清净,但是第八阿赖耶识如来藏的自性却一直都是清净的,这个阿赖耶识具有不可数说的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然清净犹如虚空,一切有情平等的、共通的都有这个自性清净心;而这个自性清净心与一切法是不一不异的,这个自性清净心远离一切相、远离一切分别;是凡夫以意识寻思而不能亲证的,是意识思惟所不能到的,一切的名言到了这个第八阿赖耶识本际时都是用不著的,所以说“语言道断”;这种智慧境界,是只有真正的圣者才能够获得的自内所证,由于所证得的这个阿赖耶识心体,其性本来寂静,永远不曾与世间语言相应,永远不曾与六尘喧闹境界相应,故名涅槃。二、有余依涅槃………》》
如是论文中,圣 玄奘菩萨明说清净法界只是第八识的真如行相(清净法界就是无垢识的真如法性继续存在而显示出来的过程),是由第八识心体藉著三界诸法而显示出来的真如行相;又说大涅槃以清净法界为体,而清净法界则是“依真如离障”而“施设”;佛地大涅槃的真如离障,则是由因地的阿赖耶识修除二障种子随眠以后的境界,而佛地的真如又是无垢识所显,无垢识则是阿赖耶识净除二障种子随眠以后所改名者,所以真如离障所显出的清净法界,仍是阿赖耶识心体,改名为无垢识。如是可知:清净法界者,其实仍是由因地的阿赖耶识心体本具的真如性相而成就,由是缘故,圣玄奘菩萨开示说真如法性、真如行相是【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
由于一切有情平等共有(共有之意非是共同拥有,而是共同都有),故说初始证得阿赖耶识的人,能发起下品平等性智的初分智慧;由于因地众生的清净法界是阿赖耶识心体所显示之真如行相,而阿赖耶识又与一切法不一不异,故说阿赖耶识“平等恒及一切三界有之法”,故说阿赖耶识法身“具无量数微妙功德”。由此可知,三界有之一切法都以阿赖耶识为主,都由阿赖耶识而生,乃至佛地常住不灭而能利乐众生永无穷尽的无垢识,四智心品所依的无垢识所显清净法界,亦都是阿赖耶识心体所辗转出生、显示者,以此证知阿赖耶识是万法之本源,亦是清净法界之主体,亦是真如性相之主体;真如既非生灭法,则真如所依主体的阿赖耶识心体,焉可诬谤为生灭法?所以安慧造《大乘广五蕴论》,将阿赖耶识心体归类为生灭性的识蕴所摄,是荒诞的说法。
复次,佛地一切种智既依阿赖耶识心体所含藏之一切无漏有为法种子而命名,当知阿赖耶识即是佛地一切种智之所依、之根源,焉可是生灭法?二乘涅槃亦是以阿赖耶识所改名之异熟识为体,焉可诬谤阿赖耶识心体是生灭法?世间万法亦是从阿赖耶识中直接、间接、辗转出生,显见阿赖耶识是世间、出世间万法之根源,即是一切佛法之根源,焉可诬谤万法根源之阿赖耶识心体是生灭法?既然万法悉皆必须汇归于阿赖耶识,当知阿赖耶识心体是常住法,心体恒常、不间、不断,永离刹那生灭,当然更不可归类为生灭性的识蕴所摄。
十二、证得阿赖耶识已,得通禅宗诸祖之见道功德,能通禅宗诸祖开悟公案,唯除较深之重关与牢关公案:证得阿赖耶识已,若不退转者,亦得二乘见道所能获得之功德,谓断三缚结;亦通般若系经典所说密意,亦通唯识系经典所说内涵而可以懂得唯识系经典之局部,因此而可渐渐进修唯识系经典所说一切种智增上慧学之全部。由是诸理,故说证得阿赖耶识者,即是真见道者;既然从理证上及教证上,都已证明真见道之内容是以亲证阿赖耶识为标的,当知阿赖耶识绝不是可坏灭之生灭法。是故阿赖耶识不可归类于识蕴中,阿赖耶识是世、出世间万法之本源故,亦是清净法界真如之理体故,若离阿赖耶识心体即无所显示之真如清净法界故;识蕴亦是阿赖耶识所生之法故,所生法不应含摄能生之法故,所生之法含摄在能生之法中故。由是故说,安慧与其徒弟般若趜多,将阿赖耶识摄在阿赖耶识所生之识蕴中,真是荒唐无稽之说法;唯有无智之人方会信受其理,有智之人悉皆不受。
十三、如《成唯识论》所云:【前真见道,证唯识性;后相见道,证唯识相。前真见道,根本智摄;后相见道,后得智摄。】亦可证知真见道必是证得阿赖耶识而现观真如所依之实际即是阿赖耶识也,名为亲证唯识性:真如唯识所显。是故真见道即是初证阿赖耶识而现观其真如法性之时,因为是初见道故智慧粗狭;相见道则是真见道后之悟后再作更深细之观行,了知阿赖耶识能生诸法,以及现观阿赖耶识在诸法上所显示之更深细之真如法性,故其智慧深广,故说相见道智慧深广于真见道位,名为后得无分别智,不是真见道时较为原始而粗略的根本无分别智。由此亦可了知,真见道在前,相见道在后;真见道之智慧较粗浅,相见道之智慧较深广;由是可知,初证阿赖耶识而现观识体所显之真如性者,必是真见道位;然而真见道之智慧较浅,相见道之智慧较深。而且证真如者,唯有亲证阿赖耶、异熟、无垢识者,方能证之,除此无别真如法性可以现观、可以亲证故,真如法性只是第八识心体在三界万法中运作时,所显示出来之第八识真实性、如如性、清净性之行相故,真如摄属第八阿赖耶、异熟、无垢识之相分故。
本文标签:色蕴(14)阿赖耶识(100)五根(34)意根(48) 本文关键字:色蕴,五根,意根,阿赖耶识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