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读书>结缘书>广论三部曲>

三大阿僧祇劫成佛变成了即身成佛(3)

[广论三部曲]  发表时间: 2015-04-16 07:57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小乘声闻须修学“般若波罗蜜”?
宗喀巴于《菩提道次第广论》中,阐扬他继承阿底峡的自创性理论─“佛教三士道”;认为 龙树菩萨所说“一切诸佛、辟支佛、声闻所证得的解脱道”,就是依照“般若波罗蜜多”,他认为“般若波罗蜜多”是“大小乘二子之母”,他因而继续说,单单证得了“空慧”,而犹不能判别大乘与小乘,必须以菩提心以及菩萨的广大行来区别【以下为小注→ 宗喀巴于《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 【龙猛菩萨云:“诸佛辟支佛,诸声闻定依,解脱道唯汝,决定更无余。”此赞般若波罗蜜多,声闻独觉亦须依此,故说般若波罗蜜多为母,是大小乘二子之母,故证空慧,不能判别大乘小乘,以菩提心及广大行而分判之。】(福智之声,民94.3,页206)←本小注到此结束】。后代释印顺也盲从他这个邪见,才会提出“凡夫的菩萨行可以成佛”的说法。
我们今天从佛教的根本教义来检视宗喀巴,他虽然强说有“三士道”,然而他真正的心目中,哪里是真的想要建立什么三士道呢!他竟然连“小乘人不得般若波罗蜜法”的简单的事实都不知道!菩萨摩诃萨所学的般若波罗蜜,所证得的甚深三摩地,所显发的殊胜三昧力,都是依实证第八识如来藏而生起,也都是“不共于一切声闻、缘觉”【以下为小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十一〈10般若行相品〉:“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于一切法及般若波罗蜜多都无所取、无所执著,是名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无所取著三摩地。此三摩地微妙殊胜广大无量,能集无边无碍作用,不共一切声闻、独觉。”(CBETA, T05, no. 220, p. 229)←本小注到此结束】,这也是 佛陀在二千五百年前,就预先驳斥了宗喀巴所以为的“菩萨的三昧力会逊色于声闻”之恶说。所以 佛陀于经中明白的开示:菩萨要“超越声闻地以及缘觉地”,就应当“修学般若波罗蜜”【以下为小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2学观品〉:“若菩萨摩诃萨欲超声闻及独觉地,应学般若波罗蜜多。”(CBETA, T05, no. 220, p. 12)←本小注到此结束】。
佛陀一再于法会上说,声闻缘觉小乘人没有证得“波罗蜜”法。一般浅学的人简单地以为“度过生死大海、到达涅槃彼岸”就是“波罗蜜”法;那我们以小乘声闻来说,既然他了解五蕴我所谓的“自己”本身就是假有的,他灭掉了自己,度过了生死大海,进入了“无余涅槃”;然而真正说起来,“他”所函盖构成的“一切诸法”都灭了,哪有一个“法”还留存下来,可以代表“他”来“进入”无余涅槃呢?灭尽一切三界法的小乘圣者,入涅槃后已灭尽五蕴,连意识心都没有,哪里还说什么“他”已经实证“波罗蜜”法呢?
佛菩提道的亲证涅槃实际,不是如声闻阿罗汉要灭去自己,这样来趣入涅槃的。涅槃的“永恒、清凉、快乐、不生不灭”,即是第八识的真实、如如;生死的“无常、烦热、痛苦”也是来自于第八识的出生万法种子功能的体现,这样才能现观法界的实相而出生了般若智慧,所以,佛陀说:“生死、涅槃不二”,生死和涅槃都是第八识真实心所显示出来的,这样不度不住涅槃彼岸、随顺生死大海而能现观真如,真实了解涅槃彼岸、生死大海,都是第八识如来藏所生所现,一切如幻如梦,这样如实亲证,而能广度利益无边有情,才是大乘的“波罗蜜法”!
因此,大乘人的“空慧”的根本,是建立在亲证第八识法界实相上,亲证 佛陀的秘密心要;所以,大乘人的“空慧”和小乘人所证得的“诸法一切无常空幻”的“空慧”完全不同!而宗喀巴对此完全不能理解,却宣称不能以证得的“空慧”来说,不能作为小乘人和大乘人的差别,他误以为大小乘所证得的“空慧”是一致的,这样致命的根本法见错误,注定《菩提道次第广论》势必荒腔走板!
《广论》误解如来说的烦恼障—亦复不知所知障
在上士道中,宗喀巴快马加鞭略说前四度波罗蜜后,就回到他真正要阐述的“止观”,他单纯地以为“止、观”就是禅定波罗蜜和般若波罗蜜,又说密宗道远胜于佛菩提道;然而他却不能解释:到底大乘圣位菩萨所修的波罗蜜和藏传佛教所修的波罗蜜,有何不同?他虽然提到过《华严经》的十波罗蜜,却陷入无力解释的窘境,只好含糊带过;最后,我们看到他根本是直接将《华严经》说的不可思议的一切种智都予以舍弃,这些种种过失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他一辈子之中,没有如实熏习过“波罗蜜”的正理!连最粗浅的小乘解脱道都加以错会而一反佛说,坚持意识是常住的相续识。
宗喀巴连“八地菩萨已经断除烦恼障的现行和习气”都不知道,更别说他竟然还会将“所知障”误解成为“烦恼障”的一部分!因此,佛地一切种智的深妙,对于他愚昧的心灵是无法承受的;如来的法语对他来说,实在是太深奥、太沉重了;然而急于成为大师的他,只好将佛法归于“一切皆空”,以为这就是无上妙用,便可“不假功用”断除二障—烦恼障、所知障,而成就解脱【以下为小注→ 宗喀巴于《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初如辨中边论云:‘于诸烦恼障,及以所知障,此摄一切障,尽此得解脱。’谓烦恼及所知二障,此所破事于所知有,此若无者,应一切有情不加功用而得解脱故。”(福智之声,民94.3,页457)←本小注到此结束】。
如此一位终日只想要“即身成佛”的人,对于 佛陀在佛经上嘱咐说菩萨要修学三大阿僧只劫的教示,是无法生起恭敬心的,也不会有任何的耐性听得下去的!因此,宗喀巴的《广论》只会和迥异于佛经的密续典籍相应,说得天花乱坠,煞有介事,却连这“破除二障才能成佛”的基本教义,都能误解成只有“断除烦恼障”,连这最基本的成佛道理都不懂!
佛法已经有“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萨菩提”的三乘菩提,在实修三乘菩提中,本就已有声闻菩提下士道、缘觉菩提中士道、佛菩提上士道的教法存在。因此,小乘有四果的阶位,中乘有缘觉与独觉的果位,大乘有五十二菩萨的阶位,如是次第井然,不必偏劳宗喀巴妄想用心去铺陈阿底峡所创设的一个“事上行不通,理上也说不通”的“三士道”!
不是无分别智
宗喀巴根据藏地喇嘛“莲花戒”在“吐蕃僧诤”【以下为小注→ 吐蕃僧诤,这件事情于西藏的历史上,产生了一些重大的影响,其实当初这场法辩,两位都是没有开悟之人,都是尚未证得无生法者,西藏的莲花戒固不待言,而教授禅宗的摩诃衍看来也是未悟凡夫一个。现代所出土的资料,对于这场辩论有更多的意思,因此胜负上,并非是西藏后来所传的结果,因为即使是西藏的宁玛派,也不是赞同莲花戒的说法。←本小注到此结束】事件响应汉地僧众“摩诃衍”的说法,而说道:自以为“空见”坚固的胜解已经成就的人,便不需要藉由行门来继续修持,便是诽谤本师 释迦牟尼佛过去无量劫的因地修行,这是大邪见!
然而,宗喀巴所说的话,正好是在说自己的藏传佛教一意孤行于怛特罗密教邪法中,以为自己有“坚固的空见胜解”,因此对于“佛教的甚深义理行门”都不以为意,以为无须修学!正好是可以用来斥责与勉励自己!
宗喀巴引述《华严部》经典,以诸佛相劝八地菩萨的话来作为需要继续修学的左证:“声闻独觉也得到这‘无分别’的涅槃境界;所以应当观察如来‘我身、智慧、国土、十力’等无量的功德,继续精进”【以下为小注→ 宗喀巴于《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特八地位灭尽一切烦恼,安住寂灭一切戏论胜义之时,诸佛于彼作是劝云:“唯此空解不能成佛,声闻独觉,亦皆得此无分别故。当观我身及智土等,此无量德,我之力等汝亦非有,故当精进。又当思惟,未能静寂诸有情类种种烦恼之所逼恼,亦复不应弃舍此忍。”尚须修学菩萨诸行,得少三昧便生喜足,弃舍余德,诚为智者所轻笑处。】(福智之声,民94.3,页251)←本小注到此结束】。
对于否定“菩提道”根本法第八识的宗喀巴而言,他是绝对无法了解何谓初地菩萨的“无生法忍”的,更何况是八地菩萨的无生法忍!这“无生法忍”的成就,全是因为地上圣位菩萨能够亲证“一切诸法”都是此“有自性”的“无生法”如来藏所现起、所出生,而能安忍随顺于“一切法无生”,因为一切诸法都附属于“本就无生”的如来藏妙心,而由此妙心所出生显示,这样“安止、安忍”于如是“现观、亲证”而生起的智慧,故说为“无生法忍”。而宗喀巴根本不信法界中存在“有自性”的“实相”如来藏,如何能以华严部经典来例证自身呢!何况他哪里会真的想要修学 如来的十力,种种不可思议法呢!他想要的只是欲界人间最强烈的男女根的快乐罢了。
宗喀巴又因为误会这“无分别”的“入无余涅槃”法,既然声闻缘觉也能证得,误以为八地菩萨和声闻所证的涅槃相同,将此“无分别法”和佛经的第八识真实心的“无分别法”张冠李戴【以下为小注→ 那为何大乘菩萨之所以于甚深的无生法忍位,还要修学小乘法?这道理则是如同五地菩萨必须极尽并且超越凡夫的世间工巧明,七地菩萨则需极尽并且超越小乘的所断所证:断除烦恼障,乃至七地满心断尽小乘圣者所无法断的烦恼障习气种子,体证有余涅槃,如此方便来教导凡夫、二乘愚人,从而导归于大乘法。这是因为第二大阿僧只劫之中,必须依照无生法忍的修证见地,来圆满凡愚一切所得所证,而后入第三大阿僧只劫!←本小注到此结束】!又八地菩萨是由于诸佛提醒他保持大悲心,并授与“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所以才不入涅槃;由于这重重的误会,因而让宗喀巴又再次陷入佛教大小乘之间只有“是否具备菩提心”的差异,如是含糊笼统,不知道大乘的“真实涅槃”与二乘涅槃之间的差异!事实上,《广论》的宗喀巴连二乘断我见证初果的见地都没有,二乘涅槃当然更不懂,又怎能区别大乘法与二乘法的差异呢?
所以,藏传佛教密宗学人当知 如来所说的正理:一切大小乘的“无分别法”和“涅槃”都是基于─第八阿赖耶识这“无生法”而得以究竟,并非是说“有余涅槃”的“灭尽定”可以离开“第八识”而独存来说“无分别”!宗喀巴落入错解“无分别法”和“涅槃”的下场,就是当初罔顾 佛陀的圣教,坚持“意识心永恒”作为自己“生死涅槃”的所依而引生的谬见。然而这样将“外道见”加进来胡乱拼凑的结果,所产生的藏传佛教独特的“虚幻止观”只能在世间禅定的表相上闲谈磕牙,都还谈不上有任何世间禅定的实证;再加上建立“断灭性的无我”,都和大小乘法中的“无我”的真实义理无关,如此在法见上建立“又是常见、又是断见”的大杂烩恶见,造成决定致命性的谬误,注定了宗喀巴于此《菩提道次第广论》势必荒腔走板!
《楞伽经》的宗旨—被《广论》剔除的第八识
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引用了许多经典文字,乍看之下,好像他很用功,很是信受佛教的大乘法;然而翻阅他所引用的大乘经典,正好证明他的“意识独大”的思想是走上了偏锋,和 佛陀于佛经的开示完全不同!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宗喀巴在《广论》中,引用了《圣楞伽经》【以下为小注→ 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引用《圣楞伽经》:“大慧!以慧推察,乃不分别自相共相,名为一切诸法无性。”(福智之声,民94.3,页546)西藏翻译经典的时候,有时候,会在前面加上“圣”字,因此西藏翻译的《圣楞伽经》,就是中国三种翻译版本的《楞伽经》。←本小注到此结束】。这部经正是 佛陀第三转法轮所说的正教,彰显这实相如来藏第八识的甚深义趣。《楞伽经》中 佛以第八识阿赖耶识敷演圣位菩萨入地时,所必须具备的智慧,将“阿赖耶识”称名为如来藏,阐释如来藏离六尘的分别性、以及能生名色及三界世间的实体性,都予以和盘托出。佛陀经文明白地说:“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以下为小注→ 《入楞伽经》卷七〈11佛性品〉(CBETA, T16, no. 671, p. 556,)←本小注到此结束】
本文标签:成佛(58)阿僧祇劫(10)即身成佛(10) 本文关键字:成佛,即身成佛,阿僧祇劫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