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诵经的功德与福德都是无量的。
从理上来说,“此经”乃是指真心实相,唯有亲证实相转依如来藏以后,才是真正的诵经、持经者。经上常常说“受持、读诵、思维是经,为他人说,所得福德无量无边”。
从事相上来说,一般学佛人早晚课时诵经回向,属于熏习的成分比较多,熏习成种以后,也可以说是广义的增长福德因缘,因为在读诵的过程当中,多少会思维其中的法义,而对自己的身口意行有所修正;如果真能依文解义而不是甚解经文去思维的话,又能依经所说而如实履践,也能够在此世减少恶因缘的现行,增加善因缘的发起,从广义来说也是可以增长福德的,那是因为熏习的力量不可思议的缘故。
再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我们在诵经的时候,如果有鬼道众生在旁边听闻的话,也算是法布施的一种;但是,由于鬼道众生能够知道这个人是不是如实而行,所以当以对方信受了才能成就布施的功德;因此,身教重于言教,能否成就布施之功德,完全得看诵经者本身的行为来决定。如果您愿意以此功德回向,我们是随喜赞叹的;因为回向乃是世尊在经中所开示的七种最上供养之一。
所谓七种供养,包括了礼拜、供养、忏悔、随喜、劝请、发愿和回向。回向之所以列为最后分,可以显示,菩萨在广行一切善根之后必须回向早日成佛。因为成佛时福德与智慧都已庄严圆满,所以才能广利一切众生,因此,回向是应该常常作、时时作的事。您如果能够常常如法回向,心量必定会增长广大,这一世学习正法的因缘,当然也将更快速的成熟。所以,不仅在诵经以后可以回向,在您所作的一切善净行之后,皆可回向成就佛道,或者回向与冤亲债主的解冤释结。
总合而言,回向必须要有具体的对象,并且有次第性,应该依循“由近而远、由亲而疏”的次第来进行。弥勒菩萨说《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五云:“回向者,谓以一切施等诸行,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所以,回向的真实义,主要是希望透过菩萨的一切善净行,能够增上自己与众生在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上的圆满成就;等而下之者,才是在世间法上面的减少遮障、福报增广,乃至求取各种三界有为之法。所以,回向应以利益自己及众生能够在佛道上的成就为主,如果离开这个目的,就无法圆满成就回向之功德。譬如在《小品般若波罗蜜经》中记载,须菩提尊者在弥勒菩萨开示以后说:“若不闻不得般若波罗蜜方便,能以诸福德正回向者,无有是处。”(《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三)意思是说,回向当以听闻、证得般若波罗蜜方便,才能具足正回向,当以亲证实相以后,在内门广修六度万行以后之回向,为正修行。所以,回向乃是菩萨可以快速证得无上正等菩提的重要行门。
佛教相信功德是可以回向给他人的,因为回向的本身实践就是一分功德受用。如法的回向,不论是回向给自己或是别人,都不会有所谓的缺损,反而是增益。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