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是佛教中很重要的一个善法,忏悔的功德乃是非常的殊胜,因此,佛教当然相信忏悔。同时,佛教也彻底的实践忏悔这些善法,因为忏悔乃是众生改往修来远离恶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加行方式,经典上也说忏悔乃是七种最上供养之一;七种最上供养就是所谓的礼拜、供养、忏悔、随喜、劝请、发愿、回向。因此,忏悔这个法乃是修集福德一个很重要的行门,因此,菩萨在广行菩萨道而修集一切善根的同时,也是必须要实践成就忏悔这个善法。而且,忏悔之法是与回向等其他的善净行一起实践的。
忏悔是佛陀所施设的两个很重要的善法,也就是“忏”和“悔”;这是一切佛弟子应该保持的功德善法,但是我们却要知道忏悔的精神以及忏悔的要领。所谓忏就是发露,而悔就是永不复作、后不复作。如果能够如法地实践忏悔,那这个人的功德就是无量无边。佛陀也在经典当中有开示说:“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卷一)所以,若要成就忏悔的要领,就是必须要如法的发露,并且自己得要心得决定而永不复作。
然而,众生在过去无量劫以来,曾造作很多不如理的恶业,此世当遇到这些恶业的因缘时,而有会成熟的时候,因此而有许多逆境及不如意事情发生。但是身为菩萨行者,却透过这样的因缘,而现前观察这些恶因缘的造作,因此知道这一切虽然是恶因缘,但是自己的身口意行,却可以透过这个因缘而调整;因为菩萨在观察自己身口意行的过失之时,发现自己不如理的时候,就马上寻求改过,并且誓愿永不复作。不仅如此,菩萨行者还以这样的恶业因缘的现行当作缘起,努力的改往修来,以此因缘当成未来世行菩萨道时度众生的逆增上缘。菩萨就是以这样的智慧方便善巧,来转变这些逆增上缘,成为自己未来世弘法度众佛事的缘起。
因为在菩萨道五十二位的修行过程当中,自己还没有达到二地满心以前,都会因为烦恼习气没有断除,乃至因为自己不小心犯过失,因此会毁犯许多小小戒;这对于还在因地也就是二地未满心的菩萨来说,乃是在所难免的情形;但是一个正修佛道的菩萨,关键在于他是能够于事后如法忏悔,如法的补救自己的过失。这样不停的实践这些善净法,而在无量无数劫的菩萨道当中,就这样透过不停的学戒、不停的忏悔,来圆满惭、愧这两个善法圣财的璎珞庄严,这样就能够生生世世在增进佛道上用心。所以,忏悔这两个法,必须与惭愧心所相应。如果能够知道自己有惭有愧,那就表示于善净法有善根,因为忏悔、惭愧这些都是善法,忏悔是离不开惭愧这两个善心所的。
对于惭愧的部分,我们举一段佛在《大般涅槃经》中的经文来说明。经文中提到耆婆菩萨对于阿阇世王的劝告,当中有引用佛的开示,显示出惭愧、忏悔的功德是非常殊胜的。
经文是这样说的:【耆婆答言:“善哉!善哉!王虽作罪心生重悔而怀惭愧。大王!诸佛世尊常说是言: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有惭愧故,则能恭敬父母师长,有惭愧故,说有父母兄弟姊妹。善哉!大王具有惭愧。大王且听,臣闻佛说: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诸恶,二者作已忏悔。愚者亦二:一者作罪,二者覆藏。虽先作恶,后能发露,悔已惭愧,更不敢作,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珠威力,水即为清。如烟云除,月则清明,作恶能悔,亦复如是。王若忏悔怀惭愧者,罪即除灭清净如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七)
所以,在实践忏悔的时候,是必须要有惭愧这两个善心所。因此,真正的学佛人应当以忏悔二法来圆满惭愧这两个善法璎珞的,这样才能理事圆融成就佛道。因此,佛教相信忏悔的功德,因为忏悔有无量无边的功德,而且这也是事实。......
大乘佛菩提道的菩萨们,是更应该修集这样的善根福德。所以,要实践成就忏悔这个善法,是菩萨所必须的;而且一切的佛弟子,是应该保持这样子的功德,要来实践忏悔,乃是积极进取的勇孟。也就是说,菩萨在改往修来的过程当中,除了实践忏悔之外,还要努力转变自己的心念,成就清净无恶的善净心行。菩萨还要反方向的努力去作,来改变这个染恶的势力。譬如毁谤正法的人,当他忏悔以后,要积极的护持正法、利益众生;透过护持正法的功德力,因为他的功德力是相反于原来毁谤正法的功能,这样的相违功能熏习,就可以加速转易这个恶业的势力消灭。这样的例子,我们看古时候的世亲菩萨就是最好的例子。因为他当初毁谤大乘,但是他却在后来努力的忏悔之后,而且又很努力的护持大乘法,因此造作了很多非常胜妙的大乘论典;以这样护持大乘正法的功德,来转易当初毁谤大乘的恶业种子。所以,这个现前的例子,能够透过忏悔而成就道业进步的例子,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