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在前面的节目,我们讲述了菩萨发菩提心的缘由。发菩提心归依三宝之后,并不就没事了,而是要开始迈向成佛之道,就是要开始学佛菩提、菩萨道的修学。
所以发菩提心之后,就有很多的事要做。首先就是应该亲近善友,就是亲近对你有益的善友、善知识,凡是亲近之后,会对你有利益的善知识和同修就是善友,亲近善友是发心之后第一件最重要的事。因为从前面几集节目的解说,相信大家已经瞭解,佛菩提的内涵是非常广大深远的,绝对不是单纯解脱道的二乘小法所能比拟,所以必须仰赖真实善友的接引,以及真善知识的教导,才能次第增进,不至于走入二乘小法,甚至外道邪法的歧途,以致一切努力都唐捐其功。所以释迦牟尼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就这样开示:“若有佛子未得真智住于兰若,要当亲近诸佛菩萨,若有值遇真善知识,于菩萨行必不退转。以是因缘诸佛子等,应当至心求见一佛及一菩萨。善男子!如是名为出世法要,汝等咸当一心修学。”发心求得佛菩提,就要亲近诸佛、诸菩萨,唯有值遇真善知识,才能确保不退失菩萨行,而转入二乘小法,乃至外道邪法中;但是善友与非善友,对一般人而言,那是很难区分清楚的。就像同样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当中,佛陀就有这样的偈来说:“菩提妙果不难成,真善知识实难遇。” 如果亲近了恶友,他就专门叫你行善,而不修证菩提。如果是恶友,他叫你来修学佛菩提时,却是教导给你错误的菩提,乃至恶意的笼罩你,说他有更胜妙的菩提,结果却是诽谤正法的假菩提,这样就是假名善友,不是真实善友。那究竟该如何判断真实的善友、真善知识呢?
我们不妨以大家都知道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来探讨这个问题。《华严经》详细记载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过程,那一些菩萨们教导了善财童子(童子这二个字不是指小孩子,是说他修童子行,所以善财童子是个出家人,不是在家人;虽然他的装束打扮,跟在家人全都一样,因为他修的是菩萨行,但是他也修童子行,不修在家法,所以他实际上是个出家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去参访善知识时,根本就不管对方是什么身分,只要是真的善知识,他就会恭敬渴求,甚至于有一些善知识是贩夫走卒,还有一些是专门剁罪犯脚后跟的宰官,表相上看来似乎很没有慈悲,甚至于那公关女郎婆须蜜多是个高级妓女,也是真善知识,但是善财童子对他们都是很恭敬、很敬仰,心中一点点的慢心都没有。他就这样去追随很多善知识,都不看表相而去修学,正因为这样,才能够一世之中到达等觉位。
另外善知识有时也示现外道相,就像萨遮尼犍子,他是故意示现外道相,以外道的身分才能亲近国王,然后向国王赞叹佛陀的功德。冒着生命危险而说法,说到后来国王都对他生气了,可能会把他斩首了;然后,他故意示现有一点畏惧的样子,让国王相信,他对国王还是很尊敬的,所以不会说谎来欺瞒国王,这样使国王信受,信受说像这样子的善知识都这么信受释迦牟尼佛了,何况我国王只是个凡夫呢!萨遮尼犍子在二乘法中都被骂成外道,但他其实不是,因为他能说出胜妙法,能够把佛的功德,赞叹到淋漓尽致,外道哪里作得到呢?所以不应该从身相来判断善知识。所以善知识不一定现什么身相,用身相来判断善知识,绝对是错误的观念,因为善知识的本质,就是依止真正佛菩提的根本心----如来藏,只要他已经依止了如来藏,他就一定会认同佛教三宝和三归戒、菩萨戒,那他就是真的善知识,不管他现什么身相。所以说,如果哪一天来了一只通人语的狗,而牠能够为我们大家讲出真实胜妙的佛菩提法道,虽然牠只是一条狗,但还是一位真善知识啊!我们还是应该跟牠学习;要这样来判断谁是善知识,不应该从外表的身相来看。所以说身绝对不是真实有,应该要知道:一切身全都是虚妄的。譬如佛说有情的五阴身,第一个部分是色阴,不管色阴是庄严相,或者是丑陋相,全部都是虚妄,所以不该以身相来作衡量。
接下来识阴身,识阴的表现,譬如口才辩给、语言伶俐,世间智慧极为聪明,这就是好的识阴,识阴能够显现出这样的功德来,那就是识阴身;所以能言善道并不是善知识,而是法义通达才是善知识,可是法义的通达不是靠能言善道来显示,而是靠着依止“如来藏”才能发挥出来。所以单凭识阴的聪明与否,不足以判断他是否为善知识,因此不该因为某某人口才不是很好,就说他不是善知识,因为你不瞭解他的证量时,怎么能够说他不是真的善知识呢?也就是说:我们应当亲近受学的真正善友、真善知识,是依止真正佛菩提的根本心—如来藏来修证佛法,并且能教导学人,亲证如来藏的人,而不是只教导学人行善布施,存好心、做好事的法师、居士。至于否定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心,主张一切法缘起性空的六识论者,或主张神通感应……等种种奇特异相的人,说是修学佛法,教导人家实证佛法,其实都不是真实义的佛法;这种人不论示现什么身相,出家也好、在家也好,慈眉善目也好,口才辩给也好,却都不是真实的善友,不是真善知识。乃至于以观想中脉内的明点为如来藏,主张男女交合双身修法,为最高佛法修行方法的假藏传佛教密宗喇嘛们,那就更是引导众生跟着他们一起毁犯佛陀所制定佛弟子应该要严守的戒律,带着众生一同下堕三涂,长劫受着极重的苦恶罪报的恶友、恶知识。所以归依发菩提心之后的第一件要事,就是要有智慧分别真假善友、真假善知识,一定要亲近教导大乘佛菩提正理的真正善知识。既然亲近善知识(检查过、证明他是真正教导佛菩提的善知识了),就要随师教诲,就如同《华严经》中这样说:“善知识者出兴世难、至其所难、得值遇难、得见知难、得亲近难、得共住难、得其意难、得随顺难。” 世间有善知识出世弘扬佛菩提的妙法,本来就是很难得的,何况纵使有真善知识出世弘扬佛的正法;但能值遇善知识难,与善知识共住也难,与善知识共住了,要跟随着善知识学法也难,和善知识学法了,要得他的法也是难。所以既然认定,某人是你的善知识,他的教诲既然是真正的教诲,你就应该要听从;如果心中老是怀疑着善知识,对善知识没有好感,没有办法接受善知识的诃责、教诲,那他所传授的妙法,你就学不上手,不可能学得到了。发菩提心之后,还要断除瞋恚心,否则你只要对某些众生大发脾气一次,他们将会永远记住你,未来无量世中,只要是见到你,就会莫名其妙的讨厌你,他根本不会跟着你的脚步开始学佛,那你所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的誓愿,一定难以达成。
再来就是:要生起怜悯心来对待众生。因为众生本来就是还有无明,本来就是愚痴才叫作众生,所以会为了一世的世间法上的利益,而去作一些恶业,却不知道造恶业,一定会有恶果报的因果关系;所以我们要生起怜悯心来,不与他们计较,甚至于心里面要想着,有因缘还是要去度他们,进入佛法内门中来修学。然后还应该要要求自己,必须勤修精进,努力依真知识教导的正法殷勤修学 ,精进的付诸于实行,这样才能赶快具有度众的资粮。此外发菩提心后,面对别人时,要用另外五件事来要求自己,不要用前面所说,要求自己的五件事来要求别人。首先是不要一天到晚在事相上去找别人的过失;其次纵使看见别人有过失,但心中不要后悔,不必后悔自己有这样的亲属或者是朋友,我们只要私底下劝他改正过失,因为毕竟都还在欲界,都还未断除种种染污烦恼。
第三件事则是:心中不可对别人生起轻心、慢心,否则一定会障道。纵使在明心乃至见性以后,得到佛菩提的见道善法之后,也不可以对别人生起娇慢心,不然就无法继续向上提升,无法迅速往更高的菩萨阶位增进。
第四件事情则是:看见别人有善业时,不论是世间法中的善业,或是出世间法中的善业,心中都不生起嫉妒的想法,我们应该要随喜,甚至于要给予赞叹,以随喜赞叹的善心,来看待别人所有的善业,也就获得一分功德;让这种善心等流到未来世,让自己的菩萨心量更为广大。
第五件事则是:要观察众生,对众生要如同自己的独生子一样的看待。以慈悲心面对一切众生,犹如父母愿意把自己最好的,留给自己的独生子,会努力帮助自己的独生子,脱离种种困苦一样来看待众生。以上所说,就是发菩提心后,在面对自己或面对别人时,应该要作、要要求自己的总共十件事情;可以说就是要普修贤圣之行,也要普遍示现贤圣的心行。
最后我们总结来说:有智慧的人会为了五件事而发菩提心。首先是看见恶世众生,都被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的五浊所拘系,不能出离;劫浊就是对于色身存有坚固的虚妄想,认为色身是我,所以存想固形的结果,色阴就出生了;在这段时间里面,所有的众生就这样子全都污浊而具足色阴,不离有色的欲界与色界,就被这个时劫所拘系了,就无法超越劫浊,而被色法所拘束了。
见浊是从妄见、恶见出生的,其中最根本的一个结使,就是我见、身见。就是因为众生有虚明妄想,一直在六尘万法中领受,苦、乐、舍受的六识见闻觉知心,把六识见闻觉知心,认定是真实不坏的常住我;因为所见不清净,所以叫作见浊,这就是被能知、能受的觉知心我见所系缚了。
再来说烦恼浊,见闻觉知心—对六尘能知能见的自性能够发起,是由于众生无量世以来,一直都想要觉知六尘中的种种法相,特别是在外我所,也就是在色、声、香、味、触,以及财、色、名、食、睡的五欲执着上面,所以就不肯让自己消失,想要让自己的见闻觉知性继续存在,于是就产生了诸多的烦恼,众生正因为这些烦恼,而成为污浊的众生,这就是烦恼浊。
再来说众生浊:五阴就叫作众生,众生都认为见闻觉知心是色身—色阴的主人,然而由于造作善恶业的缘故,所以就有了行阴,这个行阴就是众生浊,因为这个行阴,一定会造成众生不断地流转在这个三界六道当中,不停地变换身相,当然会有各种不同的众生相,轮替交换着出现,于是就有种种众生,出现于三界六道中,所以行阴就是众生浊。
最后是命浊,命浊其实是依识阴六识而说的,当识阴六识永远不能在同一个色阴中继续现前时,就必须舍报了;因为众生世世都会执着识阴六识自身,或者执着六识的自性为常住不坏的真我自己,于是继续执着命根,始终被命根(寿、命)所系缚住,被寿跟命所系缚,就永远离不开命根,成就了命浊。所以说恶世的众生,同有这五浊,但大多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有智慧的人,当他看见恶世中的众生有这五浊时,就会心生怜悯,想要救度众生。有智慧的人,会看见如来有不可思议的神通、法道和威神之力,不是二乘圣人所知,更不是外道所能想像的。再来是听到了佛如来有八种胜妙的音声,由于这样,为了要救度众生出离五浊恶世,具有像如来一样不可思议的神通道力,有像佛一样的胜妙音声,所以要学佛、要证法,那就得先发菩提心。有智慧的人,另外也很清楚知道自己身中有着种种的苦,以及知道众生也有着种种苦,而为了要断除自己的这些苦,也为了让众生,也把这些苦断除掉,当然更要发菩提心来学佛、证法。这就是有智慧的人,发菩提心的五个因缘。
到这里,我们为大家说明了菩萨发菩提心,求证无上正等正觉的种种因缘。总而言之,就是为法、为众生;而发菩提心后,就应该亲近教授佛菩提道的真善知识,并且随师教诲身心履践,普修贤圣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