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有四种及修五门行能成此信(六)(2)
如果想要成佛,而不是想要成为阿罗汉舍寿时取涅槃,那就千万不要造恶因;造净因、善因才可以,恶因就千万免了,因为未来往往不免受报。有时候成佛了,也不免要示现一些恶因的转轻果报给五浊众生看,这也算是成佛时针对五浊众生的责任吧!释迦佛不是说无量劫以前敲了那条鱼三下?结果成佛之后还得示现头痛三天呢!所以释迦族被灭时,佛则是头痛了三天。所以,如是因、如是果,有时是以慈悲心而示现一切业因都有业报,有的则可以免掉而永远不受果报的。譬如定性阿罗汉,心决定不变,决定入无余涅槃,永远都不回向大乘法中行菩萨道;入了涅槃,他就永远都不受报;但在入涅槃前,往往有些果报还是逃不掉的,所以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才会被人乱石打死而入涅槃。这就是说,业种再也没办法遇到合适的缘起了,所以就不受果报,因为他已经进入无余界了;无余界无界,十八界法中的任何一界都不再存在了,善恶报的缘就无法成熟了;众生既然都是在三界中不断轮回,轮回的过程当中就一定会有众缘出现,只是早现晚现的差别罢了!所以说“见因果生灭之相”,有这个智慧的现观,那才叫做观门的证得。
造了谤法的大恶业,能不受报吗?不可能不受报的;因为如果有人会造谤法的大恶业,就表示他绝无可能成为阿罗汉,就一定会有缘熟的一天(舍寿时)而受果报。所有的阿罗汉都一定不会诽谤大乘法,他们虽然不懂般若,但绝对不敢妄自诽谤,因为阿罗汉们都已经知道入了无余涅槃以后并不是断灭;既然佛说入了无余涅槃以后不是断灭,确实有涅槃的本际、实际、如、真如、心继续独存,当然一定有第八识存在的,所以他们绝对不会诽谤如来藏妙法;假使诽谤如来藏,谤为实无,将来有一天回向大乘修学佛菩提道时,这果报不就跑不掉了吗?假使妄谤实相理体第八识心,谤为实无如来藏,舍寿报时就入不了无余涅槃了,地狱身一定会现前而使他无法取涅槃;所以他们都很谨慎口业,绝对不会去谤大乘法,这是说他们已经清楚的看见因果的局部了。但是如果真的要说已经“明见”的话,那就必须要先在大乘别教法中证悟明心,悟后进修才能真正的明见。
如果没有证悟明心的话,这个因果的明见,你绝无可能现前明见的,因为你心中一定这样子想:“到底有没有这第八识心体能含藏善恶业的种子?我既没证得第八识,谁知道有没有呢?这是你们正觉同修会讲的呀!你们讲的话,我能真的相信吗?”那可不一定欸!有时候也许嘴巴里说信,心里面始终还是要打个问号的。因为无法确定有这个执藏业种的真实心存在,还没有实证确定时当然多少就会有所怀疑呀!有怀疑时,一定无法真正的相信。每一个人的意识觉知心,都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还没有证实第八识心真如,所以意根自然而然的就一定会抱持着怀疑的态度;有所疑的意识绝对无法说服末那识接受有这第八识。虽然经本翻出来读,读到佛的开示说有,意识心里相信是有,但是末那识始终还是会抱持怀疑的态度;特别是读到印顺…等应成派中观师否定大乘经典的说法时,更会有所怀疑。必须等到你真的找到了这个心,心中确定了:“果然是有,真的是有。”意根才会认定确实有这个心真如。
但是这时只有总相智,般若智慧还没有很深妙的发起,还得要有能力现前观察:心真如确实是执藏业种的心,而自我十八界的每一个法界,也都是从心真如中出生的,这时才可以说确实能够明见因果啦!可是,如果明心的境界是人家跟你明讲的,你无法体验心真如的本然存在与能生万法的自性性,你就没有什么受用呀!你心里还是怀疑:“到底这个心是不是真的真如心呢?人家都告诉我说这个是真心,到底祂是不是真心呢?”一直在怀疑着!智慧就出不来了!虽然号称明心开悟了,其实没什么功德受用,这样就无法明见因果生灭之相。如果你是亲自辛苦参出来的,经历过种种意识妄心的变相境界,确定那些都是意识的变相境界,都是生灭法;然后才一念相应而证悟到心真如,不是打听来的;再从这个第八识真实心上去做种种的体验,检查、证实以及深入的了解祂、体验祂,智慧才有可能出现,之后就会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所造的一切业行的种子,都是在这个根本心如来藏里面收存着,这样才能明见因果。
这个心真如就是万法的根本因,就是宇宙中一切万法的第一因,推究到最后,一定都是从祂而来的。缘觉乘的十二因缘法中所讲的因,是以前一支作为后一支的因缘,但是往前归结到最后一支的无明支,要摆到何处去?善恶业的种子又要摆到何处去?无明与善恶业的种子,都不可能摆到虚空去嘛!因为虚空只是人所施设的一个名词,二乘法的论中说虚空是色边色,也就是根据物质的边际无物处来施设虚空一名,所以虚空是无法,是依附于色法而存在的法相。可是众生的实相心并不是无法呀!是实有一个心体能生万法的呀l•一般的善知识常常这样解释说:“五阴、十二处、十八界都会坏掉,坏掉了以后就叫做空性。”像这样的话,断灭空应该就是空性了嘛!可是空性并不是断灭空呀!空性确实有真实的自体性存在,祂是实体法,我们的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等法,都是从这个第八识空性心而出生的;五阴、十二处、十八界都会坏,而祂绝对不会坏,无量世以来不曾一剎那断灭过,所以祂是实体法,所以祂就叫做空性。
如来藏也应该叫做“有性”,因为三界一切有,都是从祂而生,祂具足出生万有的自性;所以如果要为祂正名的话,祂真正的名称应该叫做“空、有性”。可是因为众生都执着有,为破众生的执有,所以就叫做空性,不让众生落入祂能生三界有的自性中,才能证得解脱果。大乘菩萨们若想要得解脱,就要实证祂的空性,祂无形无色而又离见闻觉知,不与所有烦恼相应,常住于寂灭境界中,从来无生亦无灭,所以称为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如果众生落在断灭空中,堕入断见外道的邪见中,你就告诉他如来藏的“有性”,以免众生落入断灭空的邪见中;譬如对印顺导师和他的追随者,你就得要告诉他们:空性也是有性,不是断灭性、无性的灭相真如,因为一切真正明心的人,都知道祂确实有真实的自体性。可是当你告诉他们说:“心真如有真实的自性,不是无性法。”他们就会立刻指责说:“你这样子就是执着实有如来藏,就是自性见。”
所以,般若实相的真实义,真是很难与凡夫沟通的;因此,了义的佛法——特别是究竟了义的佛法——很难弘传啊!难以弘传而导致失传于天竺,不是没有原因的,会被天竺密宗外道以常见外道法及左道密宗的外道法所取代,也被断见论、无因论、兔无角论的应成派中观所取代,其实是很正常的;因为如来藏——心真如——真的很难修证,在善知识帮助下而亲证的人,也很难不退转,除非信根、善根、定根深厚,而又愿意接受善知识的摄受。所以诸位发下了四宏誓愿,想要出来弘扬了义正法,当你刚开始弘传的时候,一定是非常艰辛的,一定是非常困顿的,一定是内忧外患时时发生的;因为你所弘扬的正法和那些悟错了的大师们不同,一定会招来大师们的抵制•。即使你不破邪显正,他们也会抵制你,因为别人间起双方所悟不同,哪一方才悟得真时,他们一定会说你悟错了,一定会说你大妄语、邪魔、外道,否则就不能自圆其说而主张他们的悟才是真悟。同时又因为你所度来的人,不一定每个人悟后都会毫无疑心的信受奉持呀!所以常常会有信力、决定力不足的人生疑而退转,就像佛所度化的数亿人天之中,有八万人退失一样,所以了义而且究竟的正法,确实是很难弘传的,因为人间学佛者的信力与慧力不足的人,永远都是多数而不是少数,所以有人会退失才是正常的。
光是一个明心,就已经困难了,海峡两岸的当代诸方大师们,个个都无法亲证心真如,也都无法现观如来藏的空性与有性,对于悟后深入观行才能现观的因果生灭相,他们又如何能真正的了知?所以说,想要明见因果的生灭相,必须要先证得心真如;证得以后,可以详细的观察:所有的无记业种、所有净业善业恶业种子的未来功德、福德、亚心报,都在心真如里面所含藏以及现行出来。,确实的观察而证实了,才能明见因果生灭之相•。能如此现前观见因果生灭之相,才是般若之中真正的观行,这才是马鸣菩萨所说的止观中的“观”。
所以这里所讲的观,是讲智慧门中的观行;所讲的止,是说对于息灭戏论境界已经“心得决定”,不会退转了。换句话说,佛种性已经具足、成就了,不会再转变为二乘种性了,已能在实义上安住而息灭戏论境界,并且心得决定了,这就叫做止。可是这个止,却是要由观而来,离了观就不可能有止;可是如果刚证悟的时候不能止——心不能决定不变——这个观也就随之不能成立;然而观才是止的决定性力量,正因为观得很深入而得决定不变,所以才能安止。观如果作得不好,因为对于般若实义仍然会忽信忽疑,心中始终不能决定不转:对自己的信心不够,对法的信心不够,对善知识的信心也不够,假使周到有一个大名声的假名善知识向他否定,随即被转退了,还以为是增上进修。这就是不能安止,也就是无力生起忍法。假使有很好的慧力,能作详细体验、观察、检验,也可以心得决定而安止于离戏论境界中;假使止的心行很好,也可以因为止的缘故而更深入的起观,使止的层次再提升。所以,止与观二法,是互相产生作用的,二者可以互相增益,但也可以互相扯后腿。这就是大乘般若中的止观,这里讲的止观,并不是四禅八定上面的止观。
“初各别修,渐次增长”:这是说,刚閞始入门时,一定是各别的先修止,然后再各别的修观,不是止与观同时合修的。初上课的时候,我们的亲教师们会不断的灌输你正确的佛法知见,让你的心能够定下来,这就是初步的修止呀!并不是在那边打坐才叫修止。打坐中所修的止,也就是止于一境,那是修定,不是修学般若止观的止。正觉亲教师们的功劳就在这个地方,他们观察你证悟的因缘还没有成熟时,绝对不会对你动手引导,绝对不会擅使机锋而揠苗助长;都会让你自己去悟,悟后你的智慧才能像泉涌一样不断的喷出来。就好像种水稻一样,要让它自己成长,你不能去拉拔它,你应该作的就是保持水分与养分肥料的充足,以及除掉杂草对水稻的遮障;只有愚人才会一天把它拉高一公分,十天以后稻子就死掉了。我们会中有些人的法身慧命水稻,就像这样被少数不守亲教师规则的人拉高而死掉的呀!他们的法身慧命就这样死掉,所以后来就心疑:这心是不是如来藏?甚至于谤法而造就了地狱业(编案:详见《灯影、假如来藏、辨唯识性相、真假开悟、识蕴真义》五书之辨正与说明)。
换句话说,你种的水果,一定要让他自己熟,不要每天去把它捏软,也不要拿火在果树下催熟;否则的话,不用十天半个月,几天后就会烂掉了。一定要等待时节因缘的到来而自然成熟,千万不能急;所以刚开始时,亲教师们一定只传授你正确的知见和作功夫的方法,有了正确的知见和功夫以后,去到禅三打三的时候,就不会茫茫然不知所措,不晓得四天三夜之中都在干什么,只看着左邻右舍一个一个喝起无生水了,结果自己还是摸不着边。这就是知见不够,不晓得从哪个方向去探索。所以我们刚开始时,一定只教你正确的知见;教导这些正确知见的目的,是要让你的心可以安止于正知见中;透过善知识的教导,在两年半的熏习而建立正知见、舍弃邪见以后,心中已经可以确定:实相法一定是这样的,一定是有第八识存在的,不然的话一切法界就不可能成立了。从此以后,心就安止下来,决定不变了,所以才会坚定心志的一定要去参加禅三。也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有的人接到不录取通知的时候呢,心里面就很难过。正因为相信这是正法,所以我要去参加禅三精进共修嘛!可是名额有限,难免有遗珠之憾,真是憾事一件。
至于“观”,去到禅三道场以后所做的事情都是观,不叫你修止啦!就是要你把已经决定不移的觉知心,努力的观察;在行、住、坐、卧一切境缘上面,都去观察:观察你自己的心真如在哪里?只叫你去寻找祂,别的事情都不让你作,只要你不断的寻寻觅觅。可是有的人找来找去找了四天三夜,始终都找不到心真如,失望的回到家中,忽然一回头:“哦!伊人原来就在灯火栏栅处。”终于找到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像这样回家才找到的人,也不在少数呀!下回禅三就可以在第一天喝无生水了!可是为什么他能够找得到呢?除了受教于正确的知见以外,主要的就是有一个能观的觉知心,一直都在观行:究竟我的心真如在哪里?这就是“观”。
因为一直没有放弃寻觅实相心的意志,所以疑情就一直淡淡的挂在你的心头:不经意的找来找去。从意识的表面上看来,似乎并没有真的在寻找心真如;可是末那识一直在执着:一定要找到祂、一定要找到祂。所以末那识就促使意识不断的在很沉潜的意识中保持着疑情;当因缘成熟时,突然问:“啊呀!原来是祂!”所以有人千呼万唤找不到祂,后来历尽千辛万苦而找到的时候,心情好激动,激动得不得了:“原来我跟祂共住了几十年,共同度过了几十年光阴;原来认为自己所贪着的配偶是最亲密的人,现在才知道他不是我最亲密的人,原来心真如才是最最亲密的‘人’。”原来以为家里的太太才是最亲密的,后来才知道她其实不是最亲密的人,只有祂才是最亲密的。有些人找到心真如的时候,心中会害怕,觉得很生分、很陌生:“怎么有这个束西一直在我身中?我从来都不知道祂,好陌生、好奇怪的感觉。”但是,那是你自己家里面的,不是从外来的,你怕什么?这个参禅的过程,就是大乘般若的修观。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134,如何,修止观,论文,何修止,息灭,一切,戏论,境界,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