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出家菩萨首重(3)
七、往复辨正——空性正理明
自《禅门摩尼宝——公案拈提》第一辑出版以来,或闻有大法师云:“有人一天到晚拿祖师公案来说禅说悟,太执著了;真悟之人何尝有禅可说?何尝有悟可言,禅本不立一字,何需多年说禅?更何况以公案拈提质问诸方,太狂傲了,这不是真正开悟的人。”
此等大法师,作此言说,名为未悟错悟之人;恐人将我公案拈提书中所提诸问,持以请益,故作此说。彼于我公案拈提书中所说空性正理不能知解,皆因未悟或错悟之故,为免学人持以请益时口不能言,便作此说。p.68
至于平实是否狂傲,且观平实于诸书中对于开悟之判果即知。此位错悟之大法师曾于书中判云“开悟明心即是别教初地”,便以错误之知见,自命为初地菩萨,处处以圣人自居,广受众人礼拜供养,平实则判开悟明心为别教七住,眼见佛性为别教十住,若非别有法无我证境或者三昧等法相应,不得高判为初地。
平实深知修证浅薄,不敢狂傲,是故虽常有人前来顶礼,平实皆必当场顶礼回拜,不敢坐而受礼。若有久随学人赤贫无福,我方受其薄供:一把青菜,或两颗水果。一次为限,厚赠则退。若是有福之熟人来赠而难以回绝者,我必于后回礼——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绝不空受供养,何况收受金钱珠宝?虽然有时因此被责矫情,然终不改初旨,谓不敢生慢故,此乃我诸同修共知之事。缘何如此?深知菩萨之道及自身修证浅薄,不敢狂傲,不敢学彼错悟大法师认定开悟即是初地菩萨故。
如是而竟敢于提笔,形诸文字拈提诸方者,皆为不忍此世后世广大佛子被诸错悟之师所误,乃以危脆之苇杆,强作中流砥柱,不畏诸方错悟名师之庞大势力,撩其狐尾,示其邪谬。真悟之师读之,必定拍案击掌,高呼妙哉!错悟之师读之,必定咬牙切齿,转侧难眠,对众诬我执著开悟。自认未悟之师,大多罕作评论,随其性障与福德之厚薄,而有不同反应。譬如永嘉大师《证道歌》云:
圆顿教,勿人情,有疑不决直须争;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断常坑。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厘失千里;是则龙女顿成佛,非则善星生陷堕。
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却被如来苦诃责:数他珍宝有何益,从来蹭蹬觉虚行,多年枉作风尘客。
诚如永嘉大师上述开示,禅宗开悟是圆顿教,不可拿佛法来作人情。若诸大师所悟与末学不同,必有一错——或他错、或我错,此疑直须分辨。唯有分辨清楚,方能拯救错悟之一方免于大妄语业;若作人情、和稀泥,表面上是好人,骨子里实是恶人——明知对方大妄语业成就,却不愿提点他,坐观错悟之一方陷于地狱业中故。是故空性正理之辨正,不可与“逞人我、争短长”相提并论。
若不作义理之辩正,每每任令错执声闻法之修行人落入无我断见深坑、堕于无因唯缘论之外道见中,又复每每任令错执大乘法之修行人落于灵知常见深坑(详拙著《真实如来藏》可知)。宗门禅之证悟,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不可不瞋;如今后学诸书之辨正,能救诸方错悟名师及今世后世广大佛子免堕断常邪见深坑,岂非善事一件?诸方名师若有不能忍于平实之辨正者,皆因恐惧他人知其错悟而渐失名闻利养及广大信徒所致,如彼诬我执著开悟之言,佛子云何而可信受奉行?实证如来藏而开悟明心者,非唯转依无我性之如来藏而已,亦且都能现观五阴我、十八界我悉皆缘起无常故空,何有人我之可得?既无人我可得,何况能有开悟一事可得?而如来藏实际理地中,又从无开悟一事可得,焉有开悟之可执著者?平实之所以出而辨正开悟之法者,实为拯救彼诸大师及其广大信徒故;若不尔者,既不求名闻,亦不求利养,又何需出而辨正、得罪诸方大师而完全无利于自己?岂非世间至愚之人而言世间至正之法?
唯有真悟之人方能说人未悟,已有见地,能辨邪正故。今者诸方名师若有说言平实未悟、错悟者,学人无妨以此涌泉丧命公案谘彼,请其开示,用以会我;往复辨正,真理可明。
处州涌泉究和尚,一日上堂坐定之后,良久方曰:“众中可有心志雄猛之禅客?如果有的话,出来一位看看!”言讫,有一僧人心高气壮,便走出来。不料方才走出,未曾下得一语,涌泉和尚便质问道:“你还知道如何是丧身舍命处?”
十方禅和无量百千,诸方走作、觅师参禅,无非欲觅一个将来老后可以丧身舍命处。唯有实证不生不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不断不常之如来藏空性者,方能确认能知、能觉、能作主的心是虚妄断灭心,方能确认执著此心种种功能者是自性见,方能确认声闻涅槃之本际不同外道断灭空,因此而能丧身舍命—不认色身为我、不认灵觉作主之心为我—从而解脱于邪见及见取见,解脱于欲界爱,解脱于色界爱,乃至解脱于无色界爱。以如来藏空性真实故,能再起一分思惑而在舍报后,进入中阴境界中,已能取涅槃而终究不入涅槃,不畏隔阴之迷,又复受生于人间,常于三界中自度度他,最后必定成佛。
古来真悟禅师常言各人法身慧命处处皆有出生处,然而丧身舍命处固然处处皆有,欲觅实难;苟能无师自通者,实如达摩大师所云:“万中无一。”是故学人应觅真善知识修学,万勿盲修瞎练,自以为是。若不亲随真善知识,往往处处错过,懵然不觉,便入歧途。
只如此僧方出,既未作礼,亦未说得一语,因什么道理,处州和尚便诃责云:“还知丧命处么?”学人若是思而知之,早落第二头也;若云不思而知,却落第三头去!且道:阿哪个是那僧与自己之第一头?
上座!学禅莫当野狐,须自认是虎狼之材,胸怀大志,能择明师,方得相契。若只盲从名师及出家身分表相,终无入处,一世精勤学佛之后,终究只得凡夫位;非唯难得证悟般若,亦复难断我见,只成三乘菩提中之凡夫,徒劳一世学佛、学罗汉尔。
只如此僧虽然自认是虎狼之材,敢出头来;不料尚未发个问头,早被处州涌泉和尚一句塞却嘴,说亦不是、默亦不是,退亦不是、进亦不是,杵在当场,作不得手脚。虽然如是,处州涌泉和尚却有亲切为人处。且道:
什么处是处州和尚为人处?
什么处是此僧应当丧身舍命处?
此个公案,犹如击石火、闪电光,上座才一眨眼,已然错过。平实则不然,当时便向处州和尚珍重问讯云:“谢和尚指示。”迳向菜园摘菜去。
上座且道:平实放身舍命在什么处?
〔公案原文〕处州涌泉究和尚 师上堂,良久,曰:“还有虎狼禅客么?有则放出一个来。”时有僧才出,师便曰:“还知丧命处么?”
八、唯识妙羲是佛亲口所说
有修学般若中观及阿含之法师责我:“禅宗佛法大意乃说空性,三乘佛法莫不如是;汝极力主张如来藏真实有,主张真心实有,即与常见外道执有不生灭心一样,成为自性见,与中观般若不相应,与《阿含经》所说心性寂灭不相应。”大意如此。
平实云:平实极力主张如来藏真心真实有,乃为破斥错执阿含般若中观学说而主张“如来藏思想为方便说”等诸人之邪说,护持三乘宗门正法久住人间,免被彼等诸人破坏,非于如来藏起执也。谓如来藏从来本无蕴我性、处我性、界76我性,恒离六尘见闻觉知而随缘任运,从不了知自我及诸法,永离蕴处界我性;证悟此心之人,既已转依此心,则亦已实证无我,云何复有自性见外道所堕之我?云何而可言为执著自我、执著蕴等自性耶?
十余年来,有诸海内外之在家出家研究佛学者,极力主张“如来藏思想是方便说”,否认如来藏真识之确实存在,此乃不解阿含解脱、般若中观之真义所致,故名三乘法中俱未见道之人。若如来藏唯识妙义为此诸恶人所灭,则大乘佛教不唯名存实亡,二乘法亦将同彼断见外道,般若中观则将成佛教哲学,转而成为哲学大戏论;故我极力主张如来藏唯识妙义是佛亲口所说,是大乘佛法之精髓,亦是二乘法之根本;是究竟说,非方便说。读者欲知其详,可阅拙著《真实如来藏》一书,其理自明。
如来藏真实有,真实可证,证已皆可现观,非是虚构想像;上自 佛陀,中如禅宗始祖迦叶尊者、传来中土之达摩大师,下迄中土诸祖、土城广钦和上乃至我会中诸法师、同修等,皆已亲证此一真识,能以《楞伽经、成唯识论》所述而予以体验,真实不虚。乃至反对如来藏正法之印顺“导师”及其徒众等人,其身中之如来藏同样是“分明露此身,何处不称尊?”只是彼等世智辩聪,专作佛学研究及不实考证,终将不能证知如来藏真识,只能于第一义谛盲聋不辨而已。
如来藏妙义全然不同于自性见,证如来藏者必定断除自性见故;未证如来藏者,于今末法,不论所学阿含解脱、般若中观如何精湛,都无法真实了知二乘解脱涅槃及般若中观之真实义,必定落入断灭论之缘起性空,落入断灭论之般若中观戏论,不得不重新建立意识细心为常住法,终成戏论与创见(佛法之实证不许有创见,必须完全符合圣教与法界真相),不解佛说二乘法之解脱与涅槃真义,凡有所说,皆成大戏论。而彼等所修之般若中观,自谓能离断常二边,执彼遮遣戏论以为中观,名为执中观见,名为不解中观真义,真自性见也。何故名彼等诸人为自性见?谓彼等未亲证中道空性——如来藏,故皆无智现观如来藏之本来中道性,徒以意识思惟理解臆测之中道,而生邪见及见取见;复以邪见、见取见而将亲证如来藏中道之人为护佛教根本而说之“如来藏真实有”之主张,谬责为自性见,正是“作贼者喊抓贼”,令人啼笑皆非。
唯有亲证如来藏之人,方能舍离对于如来藏之执著。彼执中观见而非难平实执著如来藏等诸人,一生之中虽然极力否定如来藏,其实分分秒秒、刹那刹那,皆不断执著其如来藏种种功德为自内我,俱名恒内执我之凡夫;只是彼等愚暗,不自知尔。
自性见之错悟佛子及外道,每执无妄想之灵觉心为不生灭心,认为死后能以此心安住涅槃,此名自性见者,与常见外道无异:或堕六识心之心所法中,或堕六识心之种种自性中,故名自性见。如来藏则自无始劫来恒离六尘见闻觉知、非觉非观、不自作主;虽恒离六尘见闻觉知,然非犹如木石无情而有其无量功德,能生三界有为、无为等一切法。唯有证得此心,方能真证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一不异、不断不常之中道正理,名为实证般若中道而能现观中道者,即是能作中道观之贤圣,方得名为中观之实行者。唯有如此之人,方能见得二乘法中诸阿罗汉、辟支佛无时无刻不在中道中,而彼等二乘圣人竟不能会得中道。
有一般名师、大师,闻道佛是觉者,便将一念不生之灵觉心意识错认为常住我——如来藏、真如、佛性。此正是执我者,非是证得无我空性之如来藏,佛于四阿含中早就说此心是众生我,是二法为缘生:意根、法尘二法为缘,由此二法相触之时方能出生者。由是缘故说此离念灵知心为生灭法,由其生灭性故说为缘起性空、空故无常、无常故苦、苦故无我。
平实此世初悟时亦道“能觉为我”,然此“能觉”非是六尘中寂照灵觉之心,此“能觉”者,远离三界六尘之见闻觉知,而能觉知六尘外之一切法;是故非觉非不觉,非知非不知;能了众生心行,可杀难会。平实提出如是实证已,诸方大师悉皆无法体会、无法实证,由得平实横说竖说,皆无错谬可以斥责,不免教诸方名师们恨透平实。古来天竺、中国禅宗祖师所悟者即是此心,此心名为空性,即是中道、真心、如来藏、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吹毛剑、无根树……等无量名词所示空性,非诸错悟禅师所说堕于六尘中之灵觉知照心也。
一日,有僧问天台山德韶国师云:“三世诸佛不知三界中之色声香味触法,狐狸白牛等却能知六尘诸法。既然是三世诸佛,为什么却对三界中的六尘不知不觉?”天台禅师答云:“却是你知道三界中的六尘诸法。”
上座等人深研阿含解脱、般若中观,每责他人说有真心者为自性见,且道:自性见与此僧相去多少?上座与此僧又相去多少?上座若与此僧一般无别、不知其理,莫将证得如来藏者与诸错悟祖师相提并论,而同责为自性见;否则即成诬谤贤圣、毁破正法。
如今上座等人与平实、狗兄与猫姊、蝴蝶与粪蛆,皆名未来诸佛,在三世诸佛数中。且道:吾等未来诸佛明明能知六尘诸法,天台德韶为何道是“不知有”?当知未来诸佛,不是说我们这个色身及能知能觉的心,而是说我们身中的另一个离见闻觉知的心。证得此心之人,既明见此心离见闻觉知,不触六尘诸法,无我、无我所,无六根六尘,无四谛八正,无十二因缘,无般若空法,无真如佛性,无轮回解脱,无涅槃生死,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智亦无得,云何诬为自性见?有何世间法自性可言?
上座等人不可因为悟者提出法义辨正而欲彰显正法眼藏、欲助佛子证悟,由于悟者如是大行,必然会间接显示自己未悟般若之事实,便指责悟者为自性见。若因法义辨正而可责为自性见,则佛亦自性见人,上座亦自性见人,如是之言,可乎?不可乎?p.84
三世诸佛!你我身中的真实心——必须不会六尘,离见闻觉知;否则人间必将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夫不夫、妻不妻、师不师、徒不徒……。缘何如此?盖以能通三世之真心若具三界六尘诸法之觉知,则必会六尘;若会六尘,必定能知我所娶之妻乃前世之祖母、我所拜之师乃前世之徒弟,我于中阴时即将受生之父乃我孙……,则天下大乱矣。以是缘故,必须三世诸佛不知有,狸奴白牛以及你我人类方知有。只如上座身中不知三界有之未来佛,在什么处?还会么?
上座!平实葫芦里究竟卖什么药,何不说破?也免诸方恨得牙痒。
平实无奈便道:“父母所生口,终不敢道。”
何以故?千圣出世亦不敢破佛禁诫,我何人斯?敢以父母所生口说破?
如今上座不耻下问,在下便开个方便,向上座大声说道:“平实不知不见!”还会么?
〔公案原文〕天台山德韶国师 僧问:“三世诸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却知有。既是三世诸佛,为什么却不知有?”师曰:“却是尔知有。”p.86
九、若曾诽谤正法及贤圣
——应速忏悔并改正诽谤之罪
大乘所说般若空法其义甚深,如来藏系唯识经典所说意趣又复倍深,非未见道之大乘佛子所知,非阿罗汉辟支佛所知,唯有大乘菩萨真见道者稍能知之,亦唯知总相耳。若见道之顿悟菩萨能不得少为足,能随宗教俱通之善知识受学者,方能入渐悟菩萨位而稍知其别相;唯佛乃能具足知之、具足说之。
大乘般若空及如来藏系唯识经典,其义异文,大多隐覆密意而说其义。非未见道之法师居士所能知,更非不信佛之佛学研究者所能知,不可依文解义,便生诽谤,谓非佛说。不应因自己不能亲证如来藏之体用总相别相,便否定之,否则即成诽谤三乘宗门正法。《法华经》云:“无二亦无三,唯有一佛乘。”唯一佛乘者,真如佛性也,三乘宗门正法皆由如来藏而生故;否定如来藏、不许有如来藏,即成断灭论故。
《长阿含经》卷七〈弊宿经第三〉即曾反覆说明有如来藏,或说为识,或说为神,或说识神,证非断灭。兹摘录部分以飨读者:
又语婆罗门:“汝今宜舍此恶邪见,勿为长夜自增苦恼。”婆罗门言:“我不能舍。所以然者,我自生来,长夜讽诵,翫(玩)习坚固,何可舍耶?”迦叶复言:“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我今当更为汝引喻:乃往久远,有一国土,其土边疆,人民荒坏。彼固有二人,一智一愚,自相谓言:“我是汝亲,共汝出城,采侣求财。’即寻相随,诣一空聚,见地有麻。即语愚者:‘共取持归。’时彼二人各取一担。复过前村,见有麻缕,其一智者言:“麻缕成功,轻细可取。’其一人言:‘我已取麻,系缚固,不能舍也。’其一智者即取麻缕,重担而去。复共前进,见有麻布。其一智者言:‘麻布成功,轻细可取。’彼一人言:‘我以取麻,系缚牢固,不能复舍。’其一智者即舍麻缕,取布自重。复共前行,见有劫贝。其一智者言:‘劫贝价贵,轻细可取。’彼一人言:‘我已取麻,系缚牢固,齎来道速,不能舍也。’时一智者即舍麻布而取劫贝。如是前行,见劫贝缕。次见白叠、次见白铜、次见白银、次见黄金。其一智者言:‘若无金者,当取白银。若无白银,当取白铜乃至麻缕,若无麻缕,当取麻尔。今者此村大有黄金,集宝之上;汝宜舍麻,我当舍银,共取黄金,自重而归。’彼一人言:‘我取此麻,系缚牢固,齎来道远,不能舍也。汝欲取者,自随汝意。’其一智者舍银取金,重担而归其家。亲族遥见彼人大得金实,欢喜奉迎。时得金者见亲族迎,复大欢喜。其无智人负麻而归居家,亲族见之不悦,亦不起迎;其负麻者倍增忧愧。婆罗门!汝今宜舍恶习邪见,勿为长夜自增苦恼,如负麻人执意坚固,不取金宝,负麻而归,空自疲劳,亲族不悦,长夜贫穷,自增忧苦也。”90
是故佛子应学智人,勿学愚人;莫随顺一神教之佛学研究者语,立场不同故。莫学不信佛之佛学研究者语,彼等以研究佛学为职业,彼不信佛故不事修学,为邀名闻而研究佛学,无有证量,不能教导吾人亲证佛法。
亦莫随顺教内诸祟尚声闻法而贬抑大乘法之法师居士语,彼等尚不能知声闻法阿含四部中之声闻三十七道品中密意,亦未能证,何能知阿含四部中之如来藏密意?更不能知大乘般若空诸经中之如来藏密意,云何能知如来藏系唯识经典之密意?竟敢诽谤如来藏正法,谓非佛说。
诸有佛子,若随顺彼等,执此邪见,谓无如来藏、或谓如来藏正法非佛说者,不论执此邪见以来历时久暂,皆应尽速弃舍,改取正见。莫学彼愚人取麻而归,当学彼智人舍银取金而归。
当知彼等法师居士,唯能效法不信佛之佛教研究者,以考证佛经出现之年代早晚而批判如来藏正法。殊不知如来藏正法早于阿含四部中隐覆密意而说,乃佛金口所宣,焉得谓非佛说?佛云:“不知见藏谶故,起常见。”即诃此类人也。
故此类人往往说言:“一切皆是缘起性空,无一法可得。”又怕他人责彼为断灭见,便道:“无妄想时了了常知之心是真实心,永不坏灭。”却同常见外道,一般无二。既认自己不同于断见外道,又认自己不同于常见外道,却执常见外道所说“无妄想时了了常知之真我”为真实不坏之心。
然此心非真,已如前述;若执此心为真,再无别有真实不灭之心,则同断见论之外道,非佛法也。若知此心非真,而觅不著如来藏;不能亲证故,乃否定有如来藏,主张如来藏正法非佛说者,身坏命终后,不免泥犁之报。
若言:“我之谤法,师教我作,我为师作,不应我受。”其实不然,凡所作业,皆自作自受。师教人谤,别有其果,身坏命终,彼师自受。一切因果各自受报,互不相代。恭绿经文,以为明证:
《中阿含经》卷六〈舍犁子相应品梵志陀然经第七〉:
梵志陀然复再三请食,尊者舍梨子亦再三语曰:“止!止!陀然,但心喜足。”是时梵志陀然问曰:“舍梨子,何故入如是家而不肯食?”答曰:“陀然,汝不精进,犯于禁成。依傍于王,欺诳梵志居士;依傍梵志居士,欺诳于王。”梵志陀然答曰:“舍梨子,当知我今在家,以家业为事。我应自安隐供养父母,瞻视妻子,供给奴婢,当输王租,祠祀诸天,祭餟先祖及布施沙门梵志,为后生天而得长寿、得乐果报故。舍梨子,是一切事不可得疑,一向从法。”于是尊者舍梨子告曰:“陀然,我今问汝,随所解答。梵志陀然,于意云何?若使有人为父母故而行作恶。因恶行故,(于后)身坏命终,趣至恶处,生地狱中。生地狱已,狱卒执捉,极苦治时,彼向狱卒而作是语:‘狱卒当知:莫苦治我,所以者何?我为父母故而行作恶。’云何陀然?彼人可得从地狱卒而脱此苦耶?”答曰:“不也!”复问陀然:“若复有人为妻子故而行作恶,……彼人可得从狱卒而脱此苦耶?……(广说乃至)若复有人为王、为天、为先祖、为沙门梵志而作恶。因作恶故身坏命终,趣至恶处,生地狱中。生地狱已,狱卒执捉,极苦治时,彼向狱卒而作是语:‘狱卒当知,莫苦治我,所以者何?我为王、为天、为先祖、为沙门梵志故而行作恶。’云何陀然,彼人可得从地狱卒,脱此苦耶?”答曰:“不也!”
是故有智之人,不随假名善知识而谤大乘根本正法;不随一知半解之假名善知识而谤大乘经典;不随有定无慧、追求境界之假名善知识误认外道所说“真我”为如来藏,而诽谤真正之如来藏;不随诸多推崇小乘法、不解大乘法之假名善知识而诽谤大乘如来藏正法。何以故?虽因师教而谤正法、说为非法,所作诸业果报皆须自受,不能推诿于师。师教人谤,另有其果,由彼自受;亦不因吾人受苦报故使彼不受苦报。各造业因,各自受报,互不相代。
《中阿含经》卷五一〈大品跋陀和利经第三〉佛云:
若此众生,成就身恶行、口意恶行,诽谤圣人,邪见成就邪见业;彼因缘此,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若此众生成就妙行、口意妙行,不诽谤圣人,正见成就正见业;彼因缘此,身坏命终,必升善处,上生天中。96
今观愚痴无智之人,随于一神教中之佛学学者,及不信佛之佛学学者而诽谤大乘根本正法者;或随诸习学声闻法之法师居士,敢以声闻法诽谤如来藏系大乘经典者,乃因心疑有无果报所致。此诸人等每思:“我虽批判大乘经典所说如来藏思想,而亦不见有佛菩萨告诫惩罚于我。我亦不见有何果报于我身受,故批判大乘经典如来藏思想应无果报。”便无所惧而恣意评判弘传如来藏妙法之证悟者。
既曾批判,立场已定,则不容他人规劝。若有人说“如来藏正法真是佛说”,便觉有失颜面,乃生瞋恚,诽谤贤圣,都不畏惧诽谤正法贤圣后应受果报。然我世尊于阿含四部中,处处说有果报,说身坏命终方报。
譬如《杂阿含经》卷四十七第一二四四经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烧燃法、不烧燃法,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烧燃法?若男若女犯戒,行恶不善法,身恶行成就,口意恶行成就。若彼后时疾病困苦、沉顿床褥,受诸苦毒。当于尔时,先所行恶,悉皆忆念;譬如大山,日西影覆。如是众生,先所行恶身口意业诸不善法,临终悉现,心乃追悔:‘咄哉!咄哉!先不修善,但行众恶,当堕恶趣受诸苦毒。’忆念是已,心生烧燃,心生变悔。心生悔已,不得善心;命终后世亦不善心相续生。是名烧燃法。云何不烧燃?若男子女人受持净戎,修真实法;身善业成就,口意善业成就;临寿终时身遭苦患,沉顿床褥,众苦触身。彼心忆念先修善法:身善行、口意善行成就。当于尔时攀缘善法:‘我作如是身口意善,不为众恶;当生善趣,不堕恶趣。’心不变悔。不变悔故,善心命终,后世续善。是名不烧燃法。”
是故有情果报皆于一期生死结束,身坏命终之时方现,不应因此时未现,便言无报。若不信者,迨至命终,果报现前时方欲追悔,已无能力救赎,特宜慎之。
又:阿含四部,佛处处说:“诽谤贤圣,长劫受苦。”何况诽谤三乘佛法根本之如来藏正法者?更何况以常见断见外道法混淆正法,矫辩为真如者而不下地狱、长劫受苦?
兹恭录《杂阿含经》卷四八第一二七八经,以奉学人: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瞿迦梨比丘,是提婆达多伴党;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瞿迦梨比丘:“瞿迦梨,汝何故于舍利弗、目犍连清净梵行所,起不净心?长夜当得不饶益苦。”瞿迦梨比丘白佛言:“世尊,我今信世尊语所说无异,但舍利弗、大目犍连心有恶欲。”如是第二第三说,瞿迦梨比丘提婆达多伴党,于世尊所再三说中,违反不受,从座起去。
去已,其身周遍生诸疮皆如栗,渐渐增长,皆如桃李。时瞿迦梨比丘患苦痛,口说是言:“极烧!极烧!”脓血流出,身坏命终,生大钵昙摩地狱。
时有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时一天子自白佛言:“瞿迦梨比丘,提婆达多伴熏,今已命终。”时第二天子作是言:“诸尊当知:瞿迦梨比丘命终堕地狱中。”第三天子即说偈言:
士夫生世间 斧在口中生 还自斩其身 斯由其恶言
应毁便称誉 应誉而便毁 其罪生于口 死堕恶道中
博奕亡失财 此非为大咎 毁佛及声闻 是则为大过
彼三天子说是偈己,即没不现。尔时世尊夜过,晨朝来入僧中,于大众前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昨后夜时,有三天子来诣我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第一天子语我言:‘世尊,瞿迦梨比丘,提婆达多伴党,今已命终。’第二天子语余天子言:‘瞿迦梨比丘命终,堕地狱中。’第三天子即说偈言:
‘士夫生世间 斧在口中生 还自斩其身 斯由其恶言 应毁便称誉 应誉而便毁 其罪口中生 死则堕恶道’说是偈己,即没不现。诸比丘,汝等欲闻生阿浮陀地狱众生,其寿隈不?”诸比丘白佛:“今正是时,唯愿世尊为诸大众,说阿浮陀地狱众生寿命齐限,诸比丘闻己,当受奉行。”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譬如拘萨罗国四斗为一阿罗,四阿罗为一独笼那,十六独笼那为一闍(ㄕㄜˊ)摩那,十六闍摩那为一摩尼,二十摩尼为一佉梨,二十佉梨为一仓,满(一仓)中芥子。若使有人百年百年取一芥予,如是乃至满仓芥子都尽,阿浮陀地狱众生寿命犹故不尽。”
“如是二十阿浮陀地狱众生寿,等一尼罗浮陀地狱众生寿;二十尼罗浮陀地狱众生寿,等一阿吒吒地狱众生寿;二十阿吒吒地狱众生寿,等一阿波波地狱众生寿;二十阿波波地狱众生寿,等一阿休休地狱众生寿;二十阿休休地狱众生寿,等一优钵罗地狱众生寿;二十优钵罗地狱众生寿,等一钵昙摩地狱众生寿;二十钵昙摩地狱众生寿,等一摩诃钵昙摩地狱众生寿。”
“比丘!彼瞿迦梨比丘命终,堕摩诃钵昙摩地狱中;以彼于尊者舍利弗、大目犍连比丘,生恶心诽谤故。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于彼烧燋炷所,尚不欲毁坏,况毁坏有识众生?”佛告诸比丘:“当如是学。”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诽谤贤圣之人,尚且不免于长劫地狱中辗转受苦,何况以外道法矫辩为真实心,而否定真实如来藏之佛门中外道,能不入大钵昙摩地狱中?更何况否定三乘佛法根本之如来藏,诬说“世间无如来藏”之佛学研究者而不入地狱长幼受苦?
若有已曾诽谤正法及贤圣者,应速忏悔改正,将来身坏命终时方有归依处,有经为证:
《别译杂阿含经》卷五第八六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一老婆罗门,年耆根熟。先于往日多造众恶,极为粗弊,毁犯所禁。不信福善,不先作福,临终之时无所依止。往诣佛所,问讯佛已,在一面坐而白佛言:“世尊!我于往日多造众恶,极为粗弊,毁犯所禁;不能修福,又不修善,亦复不能先作福德。临终之时,无所依止。”
佛言:“实如汝语。”老婆罹门言:“善哉瞿昙!当为我说,使我长夜获于安乐,得义得利。”佛言:“实如汝说:汝于往日身口意业,不作善行,毁犯禁戒,不修福德,不能先造临命终时作所怙恃,汝于今者实为衰老。先造众罪,所作粗恶;不造福业,不修善行,不能先造可畏之时所归依处。譬如有人将欲死时,思愿逃避入善舍宅,以自救护;如是之事都不可得。是故今当身修善行,意口亦然;若三业善,临命终时即是舍宅,可逃避处。”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人生寿命促 必将付于死 衰老之所侵 无有能救者
是以应畏死 唯有入佛法 若修善法者 是则归依处
次二、三经亦如是说。
若已曾诽谤贤圣及大乘经典如来藏正法,或曾否定真正之如来藏,而代以外道常见法者,当速忏悔其罪,以有限之余年改而赞叹贤圣,依诸大乘经典,而广为人宣说如来藏总别相之深妙唯识道理。对于一切正确宣扬如来藏深密微妙正法之人,皆应于大众中高声随喜赞叹,鼎力护持。若能如是,此生或有因缘亲近真善知识而证悟如来藏。若不能证悟,亦可得无根之信,免入地狱。引经为证:
《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九第七经:
佛告王曰:“世有二种人无罪而命终,如屈伸臂顷得生天上。云何为二?一者不造罪本而修其善;二者为罪,改其所造。是谓二人而取命终,生于天上,亦无流滞。”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人作极恶行 悔过转微薄 日悔无懈息 罪根永已拔
“是故大王!当以法治化,莫以非法。夫以法治化者,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尔时阿闍世王即从座起,头面礼佛足,便退而去。王去不远,佛告诸比丘:“今此阿闍世王不取父王害者,今日应得初沙门果证,在四双八辈之中,亦复得贤圣八品道,除去八爱,超越八难。虽尔,今犹获大幸——得无根之信。是故比丘,为罪之人,当求方便,成无根之信。我优婆塞中,得无根信者,所谓阿闍(ㄕㄜˊ)世王是也。”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是故,已曾诽谤贤圣及大乘如来藏系唯识经典者,或曾以外道常见法矫辩为真心,而诽谤他人所传真正之如来藏心者;不论其为自意所作、或因师教而作,皆应尽速悔罪,改其所造。以先诽谤贤圣及大乘如来藏系唯识经典之舌及笔,改而护持弘传大乘如来藏法门之贤圣;此生设或未能证悟如来藏,至少亦可得大乘法之无根信,来世不入恶道,不谤正法,不亦善乎?
由前所举证据,既证有如来藏,可知如来藏正法真是佛说,大乘经典真是佛说。大乘经典既是佛说,于今不妨引述大乘经典而说谤法因果。
《无上依经》卷上,佛云:
阿难!若人贪著三有,诽谤大乘,名一阐提,堕邪定聚。若谤大乘经典即成一阐提——断善根人。
《大乘入楞伽经》卷二,佛云:
复次大慧!此中一阐提,何故于解脱中不生欲乐,大慧!以舍一切善根故,为无始众生起愿故。云何舍一切善根?谓谤菩萨藏,言‘此非随顺契经调伏解脱之说’。作是语时,善根悉断,不入涅槃。
是故佛子莫谤大乘经典,莫谤大乘经典所说如来藏法。盖如来藏妙法乃大乘菩萨藏之根本,三世一切佛皆依此成就佛道。
如来藏及其所生七转识等八识心王,能生一切法,一切世间亦由有情之如来藏共同变现,故我佛子,莫因未能证悟如来藏而批判或否定如来藏正法,如来藏是三乘诸法根本,是世出世间一切法之所依,名为无上依。
〔编案:本书摘各段摘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门法眼》、《宗门正眼》、《真实如来藏》,欲知详细内容,请详阅正智出版社出版之《宗门法眼》、《宗门正眼》及《真实如来藏》全书。〕
─────────────────────────────────────
〔注:转载自2009.11.印刷的纸版本〕
本文标签:出家菩萨(2)
本文关键字:出家,菩萨,首重
相关阅读
- 上一篇:04、确保您的权益-捐赠器官应自我保护
- 下一篇:没有了